役 | yì | ①服兵务,从军:从役。现役。②战事:战役。③服劳力之事,干活,施工:劳役。徭役。唐 柳宗元《梓人传》吾指使而群工役焉。④使唤,驱使:役使。奴役。荀子《修身篇》:传曰:“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此之谓矣。《孟子·离娄上》孟子曰:天下有道,小德役大德,小贤役大贤;天下无道,小役大,弱役强。(即:小德役于大德,小贤役于大贤)晋 陶潜《归去来辞》:“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悵而独悲?”唐 柳宗元《梓人传》吾闻劳心者役人,劳力者役于人。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三十五》时江水低浅,沙洲皆露,(叶)义问役民夫掘沙为沟,深尺许,沿沟栽木枝为鹿角数重。⑤被役使的人:役夫。役徒。仆役。杂役。《左传·定公元年》:“季孙使役如阚公氏。”《晋书 谢安传》宫室用成,皆仰模玄象,合体辰极,而役无劳怨。唐 柳宗元《送宁国范明府诗 序》:“夫为吏者,人役也。”⑥奉行。《左传 齐国佐不辱命》五伯之霸也,勤而抚之,以役王命。⑦门徒,弟子。《庄子·庚桑楚》:“老聃之役有庚桑楚者,偏得老聃之道。”《庄子·渔父》子路旁车而问曰:由得为役久矣,未尝见夫子遇人如此其威也。《列子·仲尼》:“圃泽之役有伯丰子者,行过东里,遇邓析。” |
役兵 | yìbīng | 服劳役勤务的士兵。宋代兵制有禁兵、厢兵、役兵、民兵之别。役兵以游民充任,专事一业,如给漕挽,修河防,养国马等。《续资治通鉴 宋纪七十四》洛口役兵千馀人,惮役,不禀令,排行庆关,不得入,西趋河桥。 |
役法 | yìfǎ | ①谓为法令所役使。《慎子》逸文:以力役法者,百姓;以死守法者,有司也;以道变法者,君长也。宋 宋祁《宋景文公笔记·杂说》作法者君,守法者臣,役法者民。《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四十三》役法之均,其法莫若限民田。②差役之法。宋 秦观《论议上》夫所谓役法者,其科条品目虽曲折不同,大抵不过差、免二法而已。《明史·食货志二》役法定於洪武元年。 |
役夫 | yìfū | ①服役的人。《管子·轻重己》:“处里为下陈,处师为下通,谓之役夫。” 唐 杜甫《兵车行》:“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宋 鲁应龙《闲窗括异志》:“妾有墓在正南所开池处,君戒役夫勿伤吾墓。”②泛指操贱役者。明 何景明《石矶赋》:“彼执笱繫竹,操绳逝梁,较获易捕,乃潢污之陋渔,水滨之役夫也。”③詈词。贱货、贱胚。《左传·文公元年》:“呼!役夫!宜君王之欲杀女而立职也。”杜预注:“役夫,贱者称。”鲁迅《坟·论“他妈的!”》:“经史上所见骂人的话,无非是‘役夫’,‘奴’,‘死公’。” |
役赋 | yìfù | 劳役赋税。《后汉书·荀淑传》:“宽役赋,安黎民。”《三国志 吴书 吴主传》自孤兴军五十年,所役赋凡百皆出於民。《晋书·郭璞传》:“顷者以来,役赋转重。” |
役户 | yìhù | 指闾里中负责差役的人户;服役之人户。《水浒传第十八回》:“晁盖这厮,奸顽役户,本县内上下人,没一箇不怪他。”《宋史·食货志上六》:“乾道五年,处州松阳县倡为义役,众出田谷,助役户轮充,自是所在推行。” |
役己利物 | yìjǐlìwù | 同“损己利物”。《北史·魏纪三·孝文帝纪论》:“加以雄才大略,爱奇好士,视下如伤,役己利物,亦无得而称之。” |
役人 | yìrén | ①供役使的人。《左传·僖公十六年》:“城鄶,役人病。”《吕氏春秋·顺说》:“管子得於鲁,鲁束缚而槛之,使役人载而送之齐。” 宋 苏轼《上皇帝书》:“自近岁来,部送罪人配军者,皆不使役人,而使禁军。”②役使人。《庄子·大宗师》:“亡身不真,非役人也。”郭象注:“自失其性而矫以从物,受役多矣,安能役人乎?”《南史·何尚之传》:“时又造华林园,并盛暑役人。③犹役户。《文献通考·职役二》:“闻州县奉詔不谨,以致差徭轻重失当,或役人有所赔备,或占留役钱不尽僱募。”参见“役户”。 |
役使 | yìshǐ | 差遣使用。富贵人家,役使奴僮。《三国志·魏志·东夷传》:"二郡有军征赋调,供给役使,遇之如民。"《宋书 本纪武帝上》光禄勋丁承之、左卫将军褚粲、游击将军司马秀役使官人,为御史中丞王祯之所纠察,谢笺言辞怨忿。《资治通鉴 唐纪五十五》李绛言于上曰:“边军徒有其数而无其实,虚费衣粮,将帅但缘私役使,聚货财以结权幸而已,未尝训练以备不虞,此不可不于无事之时豫留圣意也。”李大钊 《物质变动与道德变动》三:"因为他们天天在工厂作工,天天役使自然,利用自然,所以他们也了解自然了。" |
役属 | yìshǔ | 谓使隶属于己而役使之。《史记·南越列传》:“佗因此以兵威边,财物赂遗闽越、西甌、骆,役属焉,东西万餘里。”《后汉书·马援传》:“遇赦,因留牧畜,宾客多归附者,遂役属数百家。”《新唐书·西域传上·焉耆》:“(焉耆国)户四千,胜兵二千,常役属西突厥 。”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五章第一节》:“突厥原是住在 金山南的游牧部落,为柔然所役属。”《资治通鉴 汉纪十》南越以财物役属夜郎,西至桐师,然亦不能臣使也。 |
役役 | yìyì | ①劳苦不息貌。忙忙碌碌。《庄子·齐物论》:“众人役役,圣人愚芚,参万岁而一成纯。”“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唐 韩愈《进学解》踵常途之役役,窥陈编以盗窃。宋 梅尧臣《依韵奉和永叔感兴之四》:“秋虫至微物,役役自织。” 清 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三》:“今之读书学道者,皆卤莽灭裂以从事,何怪乎役役终身而无所得也。” 铁生《敬告我族大军人书》:“役役焉执干戈卫他人社稷,已不免貽笑全球,况又杀同胞之光復军者乎!”②奔走钻营貌。 唐 韩愈《上考功崔虞部书》:“得一名,获一利,则弃其业而役役於持权者之门。” 清 唐甄《潜书·取善》:“士志於学,而乃役役焉往来於名利之中,德尽丧矣。” 清 汪绍焻《刘伯伦诗》:“利名役役真成醉,只有先生是独醒。”③狡黠貌。《庄子·胠箧》:“舍夫种种之民,而悦夫役役之佞;释夫恬淡无为,而悦夫啍啍之意。”成玄英疏:“役役,轻黠之貌。” |
役志 | yìzhì | 用心。《尚书·洛诰》:“惟不役志于享。”《孟子·告子下》书曰:“享多仪,仪不及物曰不享,惟不役志于享。”为其不成享也。晋 葛洪《抱朴子·嘉遁》:“不役志於禄利,故害而不能加也。” 明 方孝孺《殷浩》:“东尚风节,故士多能自重,而不役志於利禄。” |
役智 | yìzhì | 运用心智。《晋书·凉武昭王李玄盛传》:“吾自立身,不营世利;经涉累朝,通否任时;初不役智,有所要求,今日之举,非所愿也。”《宋书·律历志中》:“夫天地之所贵者生也,万物之所尊者人也,役智穷神,无幽不察。”《资治通鉴 唐纪四十六》 “以一人之听览而欲穷宇宙之变态,以一人之防虑而求胜亿兆之奸欺,役智弥精,失道弥远。”唐 钱起《豹舄赋》:“何役智以宣骄,乃自躬而刑国。” |
役卒 | yìzú | 服役的人。宋 曾巩《洪州东门记》元侯之於是役,其木取於地之不在民者,其工取於役卒之羡者。《续资治通鉴 元纪十九》罢京师诸营缮役卒四万馀人。 |
疫 | yì | 流行性急性传染病:瘟疫。鼠疫。防疫。检疫。疫情。免疫。 |
疫疠 | yìlì | 指具有传染或流行特征而且伤亡较严重的一类疾病。具有传播迅速、传染性强、病情严重、致病死亡率高的特点。《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七十三》去岁疫疠,州县户绝者,监司、守臣稽其财产,即其族命继给之。《续资治通鉴 元纪三十》京师大饥,加以疫疠,民有父子相食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