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 | yàn | ①迟,晚:晏起。晏驾。晏起早宿。参见“日晏”《论语·子路篇》冉子退朝,子曰:“何晏也?”对曰:“有政。”《资治通鉴 汉纪九》边境之民为之早闭晏开,朝不及夕,臣安窃为陛下重之。《贵妃艳史演义 第十四章》:设或稍稍晏起,朝中百官,必多腹诽之语。《资治通鉴 唐纪五十九》上(敬宗李湛)视朝每晏,戊辰,日绝高尚未坐,百官班于紫宸门外,老病者几至僵踣。《聊斋志异 细柳》由是率奴辈耕作,一朝晏起,则诟骂从之。参见“早朝晏罢”②天清无云:天清日晏。③鲜艳。④同“宴”。《北史 本纪卷十北周武帝宇文邕》每晏会将士,必自执杯劝酒,或手付赐物。⑤安定,安乐:晏宁晏处(chù)(安然处之)。晏安。晏然。⑥晏晏:温柔,和悦,参见“言笑晏晏”。《资治通鉴 汉纪三十八》陛下即位,率由此义,数诏群僚,弘崇晏晏,而有司未悉奉承,犹尚深刻。《资治通鉴 汉纪三十九》诚不欲圣朝行诽谤之诛,以伤晏晏之化,杜塞忠直,垂讥无穷。⑦姓。 |
晏安 | yàn’ān | 安乐;安定。晏安自若。《周书·庾信传》:“居负洛而重世,邑临河而晏安。”《明史·孝宗纪》:“晏安则易耽怠玩,富盛则渐启骄奢。”吴晗《朱元璋传》第三章三:“中原尚未平定,还不是晏安的时候。” |
晏安鸩毒 | yàn’ānzhèndú | 晏:安逸;鸩:传说中的毒鸟,用其羽毛泡酒,有剧毒。指贪图享乐等于喝毒酒自杀。春秋·鲁·左丘明《左传·闵公元年》:“宴安鸩毒,不可怀也。”唐·吴兢《乐府古题要解·君子有所思行》:“晏安鸩毒,满盈所宜敬忌。” |
晏朝 | yàncháo | ①黄昏。《礼记·礼器》质明而始行事,晏朝而退。②晚朝。唐 杜甫《寄董卿嘉荣十韵》海内久戎服,京师今晏朝。《明史·卷四 本纪第四》(明惠帝朱允炆)尝因病晏朝,尹昌隆进谏,即深自引咎,宣其疏于中外。《明史·宦官传一·刘瑾》次日,晏朝后,帝出永奏示内阁,降瑾奉御,谪居凤阳。 |
晏处 | yànchǔ | 谓安居;安处。晋书·温峤传:“原其私心,岂遑晏处!”明 陈子龙清明雨中晏坐诗:“淫雨积緜/绵邈miánmiǎo,晏处怀良辰。”《明史 卷二十一 神宗二》继乃因循牵制,晏处深宫,纲纪废弛,君臣否隔。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使人一日开通,则满人固不能晏处於域内。” |
晏驾 | yànjià | 古时称帝王死。《战国策·秦策五》:“秦王老矣,一日晏驾,虽有子异人,不足以结秦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宫车一日晏驾,是事之不可知者一也。”裴駰集解引韦昭曰:“凡初崩为‘晏驾’者,臣子之心犹谓宫车当驾而晚出。”陈白尘《大风歌 第一幕第三场》:“父皇晏驾多日,诸侯王尚未前来奔丧,何以慰父皇在天之灵?”《资治通鉴 汉纪四》初,高帝病甚,人有恶樊哙云:“党于吕氏,即一日上晏驾,欲以兵诛赵王如意之属。”《资治通鉴 汉纪十四》江充自以与太子及卫氏有隙,见上年老,恐晏驾后为太子所诛,因是为奸,言上疾祟在巫蛊。《资治通鉴魏纪一》中庶子司马孚谏曰:“君王晏驾,天下恃殿下为命;当上为宗庙,下为万国,奈何效匹夫孝也。”《南史 本纪卷六梁武帝》(王)融欲因帝(齐武帝萧赜)晏驾立(萧)子良。《北史 本纪卷十北周武帝宇文邕》常役四万人,以迄晏驾。《资治通鉴 唐纪三十三》安禄山专制三道,阴蓄异志,殆将十年,以上(玄宗李隆基)待之厚,欲俟上晏驾然后作乱。《资治通鉴 唐纪六十八》上(懿宗李漼)遣敕使诣法门寺迎佛骨,群臣谏者甚众,至有言宪宗迎佛骨寻晏驾者。 |
晏眠 | yànmián | ①安眠。②谓睡得很迟。《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二》老汉曾经眼见先尚书早起晏眠,算盘天平、文书簿藉,不离于手。 |
晏起 | yànqǐ | 很晚才起床。《初刻拍案惊奇卷二》自从那日早起不见媳妇煮朝饭,潘婆只道又是晏起。 |
晏如 | yànrú | 安定;安宁;恬适。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慕贤》:“内外清謐,朝野晏如。”陶渊明《五柳先生传》: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资治通鉴 汉纪二十九》高后女主摄位,而海内晏如。宋 范仲淹《君以民为体赋》:“君惠则其民晏如。”《续资治通鉴 宋纪八十六》逻者以闻,逮诣诏狱,众为之惧,(王)回居之晏如。清 沉钦圻《除夕书事》诗:“入夜四壁清,此心真晏如。” |
晏然 | yànrán | ①安宁;安定。安适;安闲。晏然不知。《庄子·山木》圣人晏然体逝而终矣!《资治通鉴 周纪五》彼又将使其子女谗妾为诸侯妃姬,处梁之宫,梁王安得晏然而已乎!《资治通鉴 汉纪十六》大将军抱持幼君襁褓之中,布政施教,海内晏然,虽周公、伊尹无以加也。《资治通鉴 宋纪三》受诏灭贼,今更为贼所困,退守穷城;若不为贼杀,当坐法诛,进退皆无生理。而诸王公晏然曾不为计乎?《资治通鉴 唐纪二十一》苍生晏然,紫宸易主。《资治通鉴 唐纪三十一》突厥毗伽可敦帅众来降。于是北边晏然,烽燧无警矣。《资治通鉴 唐纪三十八》(代宗李豫)号(李)辅国为尚父而不名,事无大小皆咨之,群臣出入皆先诣,辅国亦晏然处之。《红楼梦 第71回》:又近因在外几年,骨肉离异,今得晏然复聚于庭室,自觉喜幸不尽。海晏河清 茅盾 《一个女性》四:“她学会了怎样在可憎的人前晏然谈笑。”参见“四海晏然”。②晴朗貌。汉 荀悦《汉纪·成帝纪四》天清晏然无云。 |
晏如 | yànrú | 安定;安宁;恬适。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慕贤》尚能委政尚书令杨遵彦,内外清谧,朝野晏如,各得其所,物无异议,终天保之朝。 |
晏温 | yànwēn | 天气晴暖。《史记 孝武本纪》至中山,晏温,有黄云盖焉。 |
晏闲 | yànxián | 安闲。《庄子·知北游》:“今日晏閒,敢问至道。” |
晏晏 | yànyàn | 和悦貌。盛貌。《诗经·卫风·氓》:“总角之宴,言笑晏晏。”毛传:“晏晏,和柔也。”《楚辞·九辩》:“被荷裯之晏晏兮,然潢洋而不可带。”王逸注:“晏晏,盛貌。”《后汉书·何敞传》:“今国家秉聪明之弘道,明公履晏晏之纯德,君臣相合,天下翕然。”《人民文学》1978年第8期:“谈笑晏晏地装做把他们送去外地游历。” |
宴讌 | yàn | ①以酒饭款待宾客:宴客。宴饮。宴席。②聚会在一起吃酒饭:宴会。宴集。③酒席:设宴。国宴。盛(shèng)宴。④快乐(lè),安闲:宴娱。宴嬉。宴乐(yuè)。宴居。《诗经·卫风·氓》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
宴安 | yàn’ān | 谓逸乐。《汉书·景十三王传赞》:“是故古人以宴安为鴆毒,亡德而富贵,谓之不幸。”《资治通鉴 晋纪十五》今社稷危逼,义无宴安。《资治通鉴 晋纪十八》而诸君宴安江沱,肆情纵欲,以奢靡为荣,以傲诞为贤;謇谔之言不闻,征伐之功不立,将何以尊主济民乎!宋 苏轼《策略一》:“臣尝观西之衰,其君皆非有暴鷙淫虐之行,特以怠惰弛废,溺于宴安,畏朞月之劳,而忘千载之患,是以日趋于亡而不自知也。”《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四十八》帝(宋孝宗)曰:“所谓无为者,岂宴安无所事事之谓乎?”明 薛蕙《杂诗》:“宴安损性灵,美疢生膏肓。”章太炎《国家论》:“习於宴安,而肌骨不如昔日之坚定。”参见“宴安鴆毒”。 |
宴安鴆毒 宴安酖毒 宴安鸩毒 | yàn’ānzhèndú | 比喻耽于逸乐而杀身。《左传·闵公元年》:“宴安酖毒,不可怀也。”杜预注:“以宴安比之酖毒。”唐 陈子昂《禡牙文》:“乃蜂屯丸山,豕食寮野,宴安鴆毒,作为欃枪。”明 张凤翼《灌园记·齐王拒谏》:“他那里卧薪尝胆勤修政,我这里宴安鴆毒不思省,兵马临城待怎生。”孙中山《报告陈炯明叛变致本党同志书》:“直至桂军发难,边隅震惊,始知宴安酖毒之不诬。” |
宴尔新婚 | yàněrxīnhūn | 原为弃妇诉说原夫再娶与新欢作乐,后反其意,用作庆贺新婚之辞。形容新婚时的欢乐。《诗经·邶风·谷风》:“燕尔新婚,如兄如弟。” |
宴酣 | yànhān | 宴会尽情喝酒。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
宴饯 | yànjiàn | 设宴招待。《新唐书·后妃传上·杨贵妃》:"初,安禄山有边功,帝宠之,诏与诸姨约为兄弟,而禄山母事妃,来朝,必宴饯结欢。"宋 乐史《杨太真外传》:"又命杨铦以下,约禄山为兄弟姊妹,往来必相宴饯。"《续资治通鉴 宋纪八十一》甲子,宴饯(文)彦博于玉津园。 |
宴客 | yàn’kè | 同义词:请客。饮宴所请的客人。以酒食宴请客人。清 朱柏庐《朱子家训》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 |
宴赉 | yànlài | 宴饮赏赐。《明史·成祖纪二》帝在军,念士卒艰苦,每蔬食,是日宴赉,始复常膳。《清史稿·惠端亲王绵愉传》惠亲王为朕叔父,内廷召对及宴赉赏赐宜免叩拜,章奏免书名。《清史稿卷二十一 穆宗本纪一》免惇亲王、恭亲王、醇郡王、锺郡王、孚郡王寻常召对及宴赉叩拜。 |
宴乐 | yànlè | 饮宴作乐。《论语·季氏》:“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水浒传第二十回》不想这里的人不喜风流宴乐,因此不能过活,在这县后一个僻净巷内权住。 |
宴寝 | yànqǐn | ①休息起居之室。唐 韦应物《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兵卫森画戟,宴寝凝清香。海上风雨至,逍遥池阁凉。”宋 黄庭坚《题落星寺》诗:宴寝清香与世隔,画图妙绝无人知。《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四十》金主(完颜雍)谓侍臣曰:“近闻朕所幸郡邑,曾宴寝堂宇,后皆避之。此甚无谓,可谕仍旧居止。”②周制,王有六寝,一是正寝,馀五在后,通名宴寝。参见"燕寝"。③安寝。唐 唐次《祭杨判官八弟文》遨游宴寝,一歌一咏,周流俯仰,得君辉映。 |
宴然 | yànrán | 安定貌;平安貌或天晴日出貌。汉 荀悦《汉纪·高后纪赞》高后女主制政,不出房闼而天下宴然。《荀子·非相》引《诗》雨雪瀌瀌,宴然聿消。今本《诗·小雅·角弓》作“雨雪瀌瀌,见晛曰消”《续资治通鉴 元纪三十八》及城破,达军其左,遇春军其右,号令严肃,军士不敢妄动,居民宴然。 |
宴如 | yànrú | 犹安然,安定平静貌。《三国志·吴志·朱然传》:"将士皆失色,然宴如而无恐意。" 唐 杜甫 《赠李八秘书别三十韵》:"寇盗方归顺,乾坤欲宴如。"《续资治通鉴·宋太祖开宝六年》:"枢密副使沉义伦,居第卑陋,处之宴如。" |
宴射 | yànshè | 古射礼之一。聚饮习射称"宴射"。宴,也写作"燕"。《北齐书·河南王孝瑜传》孝瑜遂於第作水堂、龙舟,植幡矟於舟上,数集诸弟宴射为乐。《续资治通鉴 宋纪二》癸亥,帝(宋太祖赵匡胤)步自明德门,幸作坊宴射。 |
宴设 | yànshè | 谓摆设宴席。《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兵马既至江头,便须宴设,兵士、军官食了,便即渡江。"《后汉书·杨彪传》兖州刺史曹操上殿,见彪色不悦,恐於此图之,未得宴设,托疾如厕因出还营。《续资治通鉴 宋纪八十八》凡州学上舍生升舍,以其秋即贡入辟雍,长吏集阖郡官及提学官具宴设,以礼敦遣,限岁终即集阙下。 |
宴言/讌言 | yànyán | 从容交谈。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名实》:“东莱王韩晋明篤好文学,疑彼製作,多非机杼,遂设讌言,面相讨试。” |
宴逸 | yànyì | 逸乐。南史·范云传:“愿殿下(文惠太子萧长懋)知稼穡之艰难,无徇一朝之宴逸也。”《明史·于玉立传》:“陛下宠幸贵妃,宴逸无度。” |
宴娱 | yànyú | 宴饮娱乐。李尤《读书枕铭》:“寤心起意,由愈宴娱。”唐 高适《真定即事奉赠韦使君二十八韵》:“起草徵调墨,焚香即宴娱。”《新唐书·李适之传》:“适之喜宾客,饮酒至斗餘不乱。夜宴娱,昼决事,案无留辞。”唐 柳宗元《永州韦使君新堂记》已乃延客入观,继以宴娱。 |
宴语 | yànyǔ | 闲谈。《国语·周语中》:“晋既克楚于鄢,使郤至告庆于周。未将事,王叔简公饮之酒,交酬好货皆厚,饮酒宴语相説也。”《汉书·赵充国传》:“初,破羌将军 武贤在军中时与中郎将卬宴语。” 颜师古注:“闲宴时共语也。” 南朝梁《沉约郊居赋》:“或列席而赋诗,或班觴而宴语。”《新唐书·房琯传》:“琯方日引刘秩、严武与宴语,移病自如。”《资治通鉴 汉纪六十》子敬(鲁肃)因公瑾致达于孤,孤与宴语,便及大略帝王之业 |
鷃鴳 | yàn | 鴳雀:鹑的一种。《庄子·达生》今(孙)休,款启寡闻之民也,吾告以至人之德,譬之若载鼷以车马,乐鴳以钟鼓也,彼又恶能无惊乎哉!宋玉《对楚王问》“夫藩篱之鷃,岂能与之料天地之高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