俨儼 | yǎn | ①恭敬,庄重:俨雅。俨然(a.庄严的样子,如“望之俨然”;b.整齐的样子,如“屋舍俨然”;c.很像真的,如“俨然是个大人”)。 《老子·第十五章》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资治通鉴 唐纪一》皇泰主(杨侗)眉目如画,温厚仁爱,风格俨然。《聊斋志异 男生子》及醒,两男夹左右啼。起视胁下,剖痕俨然。儿名之天舍、地舍云。②作动词。整理,使整齐。唐 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儼驂騑於上路,访风景於崇阿。”宋·王元之《七夕》惊起俨衣冠,拜舞苍台破。 |
俨然 | yǎnrán | ①形容整齐。阵容俨然。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土地平旷,屋舍俨然。②形容特别像。《聊斋志异 促织》蹲石鳞鳞,俨然类画。③形容庄重严肃。闻之俨然。《礼记·檀弓 公子重耳对秦客》虽吾子俨然在忧服之中,丧亦不可久也,时亦不可失也,孺子其图之!《论语·子张篇》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战国策 苏秦以连横说秦》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愿以异日。鲁迅《祝福》晚饭摆出来了,四叔俨然的陪着。 |
俨若 | yǎnruò | ①恭敬貌。语出《礼记·曲礼上》:“毋不敬,俨若思。” 晋 葛洪《抱朴子·讥惑》:“故俨若冠於《曲礼》,望貌首於五事,出门有见宾之肃,闲居有敬独之戒。”宋 范仲淹 《君以民为体赋》:“心和则其体俨若,君惠则其民晏如。” ②宛若,好象。《西京杂记 卷三》:“复铸铜人十二枚,坐皆高三尺,列在一筵上,琴筑笙各有所执,皆缀花采,俨若生人。”明 蒋一葵《长安客话·小西天》:“石经山峰峦秀拔,俨若天竺 ,因谓‘小西天’。” 《聊斋志异 夜明》起视,见一巨物,半身出水上,俨若山岳。萧红《夏夜》:“她依着一株花枝,花枝的影子抹上墙去,那样她俨若睡在荷叶上。” |
抁 | yǎn | 摇动。《聊斋志异 花姑子》一夜,守者困怠并寐,生(安幼舆)蒙瞳中,觉有人揣而抁之。 |
琰 | yǎn | 美玉 |
棪 | yǎn I. | 古书上说的一种树,果实似柰,红色,可以吃。II.yàn古书上说的一种有胶质的树。 |
棪木 | yǎnmù | 记载于《山海经》,为一种乔木,结出的果实像苹果,表面红了即可吃。《山经·南山经》又东三百里,曰堂庭之山。多棪木,多白猿,多水玉,多黄金。 |
剡 | yǎn | ①尖,锐利:“曾枝剡棘”。说文》剡,锐利也。②削,刮;削尖。剡蒿为矢。《淮南子·泛论》古者剡耜而耕。《易·系辞下》刳木为舟,剡木为楫。《东周列国志 第八十一回》:“至神农皇帝兴,弦木为弧,剡木为矢,以立威于四方。”《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十三》贼乘舟船高数丈,以坚木二尺馀剡其两端,与矢石俱下,谓之木老鸦。II.shàn见“剡溪”shànxī。 |
剡藤 | yǎnténg | 剡溪出产的藤可以造纸,负有盛名。后因称名纸为剡藤。《初刻拍案惊奇 卷九》拜住领命,即席赋成,拂拭剡藤,挥洒晋字,呈上宣徽。 |
掞 | yǎn I. | 古通“剡”,削尖。《易·系辞下》“刳木为舟,掞木为楫。”《释文》掞,本亦作剡。与剡同锐利也。《封神演义 第九回》可惜先王竭精掞髓遗为子孙万世之基,金汤锦绣之天下,被你这昏君断送了个干干净净的!II.shàn舒展;铺张;发舒。左思《蜀都赋》摛藻天庭。 |
扊 | yǎn | 指扊扅(yǎnyí)门闩。 |
扊扅 | yǎnyí | ①门闩。古代木门的门栅。木质的一根杆子,挡插在木门后面可以将木门关上,外面推不开。其功能类似于现代的门后插销。②借指曾共贫寒的妻子。春秋时,百里奚离家出游,其妻以扊扅烹鸡为之饯行。后喻夫妻情深,贫贱不移。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古乐府歌《百里奚词》曰:‘百里奚,五羊皮。忆别时,烹伏雌,吹扊扅;今日富贵忘我为!’吹,当作炊煮之‘炊’……然则当时贫困,并以门牡木作薪炊耳。”明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家只有一伏雌,杜氏宰之以饯行。厨下乏薪,乃取扊扅炊之。清 黄遵宪 《罢美国留学生感赋》:“我今膳双鸡,谁记炊扊扅。” |
扊扅佳人 | yǎnyíjiārén | 贫困人家的女子。元·高明《琵琶记第十三出》:“悲咽,门楣相府,虽要选,奈扊扅佳人,实难存活。” |
𪩘巘 | yǎn | ①大山上的小山。《诗·大雅》陟则在巘,复降在原。《宋书 本纪武帝上》高祖率所领奔击,大破之,投巘赴水 死者甚众。②形状似甗的山。③山系中较小的山。参见“绝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