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 | xùn | ①江河定期的涨水:汛期。汛情。防汛。桃花汛(桃花盛开时发生的河水暴涨。亦称“桃汛”)。②洒:汛扫(a.洒扫;b.扫除,清除)。③古同“讯”:汛地(中国清代兵制,凡千总、把总、外委所统率的绿营兵均称“汛”,其驻防巡逻的地区称“汛地”)。 |
汛扫 | xùnsǎo | ①洒扫。《新唐书·后妃传下·章敬吴太后》:“(肃宗)后入谒,玄宗见不悦,因幸其宫,顾廷宇不汛扫,乐器尘蠧,左右无嫔侍,帝愀然谓高力士曰:‘儿居处乃尔,将军叵使我知乎?’”《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二十一》遣使至境,朕(宋高宗)以梓宫未还,母后在远,陵寝宫阙,久稽汛扫,兄弟宗族,未得会聚,南北军民,十馀年间不得休息,欲屈己求和。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珊瑚》:“臧姑役母若婢,生不敢言。惟身代母操作,涤器汛扫之事皆与焉。”②引申为废弃;扫荡。汉 扬雄《剧秦美新》:“况尽汛扫前圣数千载功业,专用己之私,而能享祐者哉?”明 吾邱瑞《运甓记·藩府贺正》:“要奋迅名扬边郡,把胡尘汛扫。” |
巽 | xùn | 卑顺;怯懦。童蒙之吉,顺以巽也。巽言。《论语·子罕》:"巽与之言,能无说乎? 绎之为贵。"后因以"巽言"谓恭顺委婉的言词。《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六十三》凡内外大小之臣,囊封来上,或直或巽,或切或泛,无所不有,陛下亦尝摭其一二,见之施行,且褒赏之矣。 |
巽词 巽辞 | xùncí | ①委婉的言词。宋 洪迈《夷坚丙志·聂从志》(李氏)语之曰:“我几入鬼录,赖君复生,顾世间物无足以报德,愿以此身供枕席之奉。”聂惊惧,但巽词谢。《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六十四》今或谓巽词厚惠可以啖贼,而不知隐彼款兵之计。《续资治通鉴 元纪三十》托克托曰:“吾,罪人也,安敢念及此!”巽辞以绝之。②指柔媚的言辞。清 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史通》耻巽辞以谀今,假大言以蔑古。 |
巽地 | xùndì | ①东南方位。巽,八卦之一,属风,属朩,方位为东南。相关词语有:巽方(东南方);巽风(东南风。又称“清明风”、“景风”。古有八卦主八风之说);巽隅(指东南角)。《水浒传》第六一回:“吴用再把铁算了搭了一回,便回员外道:‘只除非去东南方巽地上,一千里之外,方可免此大难。’”《西游记》第三回:“(孙悟空)念动咒语,向巽地上吸一口气,呼的吹将去,便是一阵狂风,飞沙走石,好惊人也!”②吉利的地方。 |
巽宫 | xùngōng | 《易·说卦》“巽,为长女”之说,故以“巽宫”指长公主之居。唐 韩愈《梁国惠康公主挽歌之一》:“巽宫尊长女,台室属良人。”《西游记第八十九回》僧让个身法躲过,妖精得空而走,向东南巽宫上,乘风飞去。 |
巽令 | xùnlìng | 皇帝的诏令。《易·说卦》有“巽爲風”之说,以诏令如风行之速,故称。宋 梅尧臣 《袷享观礼二十韵》:“雞聲傳巽令,鶴馭作天郵。”《宋史·乐志十》:“佑我皇家,巽令風行。”明 梅鼎祚《玉合记·赐完》:“當代天言,用施巽令;可授中書舍人,仍知制誥。”溥仪《我的前半生》他“伏乞睿府俯赐,巽令使疆场小卒,知所依附”。 |
巽懦 巽愞 | xùnnuò | 卑顺;怯懦。《续资治通鉴 宋纪九十二》时蜀久安,人巽懦不习兵,所至阙战守备,远近闻警骚动。《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五十五》依阿巽懦者,更名它师,过门不入,甚至变易衣冠,狎游市肆,以自别其非党。《明史·杨思忠传》:“诸边将惰卒骄,寇至辄巽愞观望。”梁启超《袁督师之冤狱》:“时(崇祯二年)督蓟者为刘策,巽懦不知兵事。” |
巽与 | xùnyǔ | 巽,恭顺,谦逊,顺从,附和;与,称许,赞许。《论语·子罕》:“巽与之言,能无説乎?绎之为贵。”朱熹集注:“巽言,无所乖忤,故必説。” |
噀 | xùn | 含在口中而喷出:噀水。《西游记》大仙念动咒语,噀一口水,喷在脸上,随即解了睡魔。《续资治通鉴 元纪二十七》一日,哈玛尔服新衣侍侧,帝(元惠宗)方啜茶,噀茶于其衣,哈玛尔视帝曰:“天子固当如是耶?”帝一笑而已。《聊斋志异 江城》宣已,吸水噀射女面,粉黛淫淫,下沾衿袖。《红楼梦 68回》令取大花盆放筵前。以水噀之。顷刻发出牡丹一株,开放双花。 |
噀血 | xùnxuè | ①含血而喷。唐 谷神子《博异志·马侍中》(夜叉)狞目电烻,吐火噀血,跳踯哮吼,铁石消铄。《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六十六》(蒙古将图垒)乃斫(完颜彝)足胫,折之,划口吻至耳,噀血而呼,至死不屈。②伸出血红的舌头。宋 陆游《赠粉鼻》诗:“连夕狸奴磔鼠频,怒髯噀血护残囷。”清 袁枚《续新齐谐·缢鬼畏魄字》女忽披发噀血,突至甲前。甲厉声斥之,鬼亦灭。③形容紫红色。《三国演义 第八三回》为首乃是番王沙摩柯,生得面如噀血,碧眼突出。 |
浚 | xùn I. | 浚县,地名,在河南。II.jùn挖深;疏通(水道):疏浚。浚渠。浚河。浚泥船。 |
熏薰 | xùn I. | (煤气)使人窒息中毒。II.参见xūn。 |
蕈 | xùn | 真菌的一类,生长在树林里或草地上。地下部分叫菌丝,能从土壤里或朽木里吸取养料。地上部分由帽状的菌盖和杆状的菌柄构成,菌盖能产生孢子,是繁殖器官。种类很多,有的可以吃,如香菇;有的有毒,如毒蝇蕈。参见“香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