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ūn

特殊功劳:勋章。勋业(功勋和事业,如“不朽的勋业”)。功勋。《左传 吕相绝秦》又不能成大勋,而为韩之师(韩原之战)。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古者人臣功有五品,以德立宗庙、定社稷曰勋,以言曰劳,用力曰功,明其等曰伐,积日曰阅。《史记 淮阴侯列传》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於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後世血食矣。《晋书 景帝纪》公有济世宁国之勋,克定祸乱之功,重之以死王事,宜加殊礼。《晋书 文帝纪》元功盛勋,光光如彼;国土嘉祚,巍巍如此。《晋书 载记第十三章符坚传》特进樊世,氐豪也,有大勋于苻氏,负气倨傲。唐 高适《燕歌行》:“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勋德

xūndé

功勋与德行。指有功勋德行的人。《晋书 宣帝纪》帝勋德日盛,而谦恭愈甚。《晋书·武帝纪》:“惟王乃祖乃父,服膺明哲,辅亮我皇家,勋德光于四海。”《宋书 本纪武帝上》:楚王勋德隆重,四海归怀。”“楚王,宣武之子,勋德盖世。”

勋阀

xūnfá

①犹勋门。宋 苏轼《次许冲元韵送成都高士敦钤辖》高才本不缘勋阀,馀力还思治蜀兵。宋 苏轼《方山子传》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五十三》(吴)挺少起勋阀,弗居其贵,虽遇小官贱吏,不敢怠忽,拊循将士,人人有恩。清 龚自珍《阮尚书年谱 第一序》然而矜遭际之隆,不如稽勋阀之旧也;侈福德之符,不加陈黎民之感也。②勋伐;功绩。《新唐书·循吏传序》若将相大臣兼以勋阀著者,各见本篇,不列於兹。宋 曾巩《团练使驸马都尉制》盖其下嫁必得勋阀之门、良能之士,然后可以成先帝爱育之仁。宋 苏轼《方山子传》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

勋伐

xūnfá

通称功绩。《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太史公曰:‘古者人臣功有五品:以德立宗庙定社稷曰勋;以言曰劳;用力曰功;明其等曰伐,积日曰阅。’”晋 葛洪《抱朴子·逸民》:“凡所谓志人者,不必在乎禄位,不必显乎勋伐也。”唐 封演《封氏闻见记·第宅》:“中书令郭子仪勋伐盖代,所居宅内诸院往来乘车马。”唐 韩愈《送文畅师北游》诗:“相公镇幽都,竹帛烂勋伐。”

勋格

xūn’gé

功勋的品级。《北史·樊子盖传》:“圣躬亲出慰抚,厚为勋格,人心自奋,不足为忧。”《资治通鉴 晋纪二十五》术士杜炅能知人贵贱,(桓)温问炅以禄位所至。炅曰:“明公勋格宇宙,位极人臣。”

勋贵

xūn’guì

①功臣权贵。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杂艺》:“唯不可令有称誉,见役勋贵,处之下坐,以取残盃冷炙之辱。”《资治通鉴 唐纪四十一》(马璘)家富有无算,治第京师,甲于勋贵,中堂费二十万缗,他室所减无几,其子孙无行,家赀寻尽。《续资治通鉴·宋理宗淳祐六年》:“蒙古诸勋贵分封山东省,以东平行臺严忠济总一方之政。”清 袁枚《随园诗话卷十》:“有勛贵过境,僕从殴伤平民,镜伊缚置狱中。”②功名富贵。唐 薛用弱《集异记·王维》:“当时皆以圆(崔圆)勋贵无二,望其救解。” 

勋绩

xūnjì

功勋,功绩;杰出的贡献。《魏书 卷四 世祖纪上》每以财者军国之本,无所轻费,至赏赐,皆是死事勋绩之家,亲戚爱宠未曾横有所及。

勋旧

xūnjiù

亦作“勛旧”。有功勋的旧臣。《晋书·陈骞传》:“帝以其勋旧耆老,礼之甚重。”《资治通鉴 晋纪四》(晋武)帝疾笃,未有顾命。勋旧之臣多已物故,侍中、车骑将军杨骏独侍疾禁中。《资治通鉴 晋纪十一》(王)沈等多不白,而自以其私意决之,故勋旧或不叙,而奸佞小人有数日至二千石者。《魏书 卷四 世祖纪上》夫庆赏之行,所以褒崇勋旧,旌显贤能,以永无疆之休。新五代史·楚世家·马殷》:“殷拊膺大哭曰:‘吾荒耄如此,而杀吾勋旧。’”宋 杨无咎《醉蓬莱词》:“味洗膏粱,才侔沉谢 ,三朝勛旧。”清 昭槤《啸亭杂录·不忘本》:“凡乡、会试,必先试弓马合格,然后许入场屋,故一时勋旧莫不熟习弓马。”

勋劳

xūnláo

①功勋;功劳。《孟子·尽心上》:“挟有勋劳而问,挟故而问,皆所不答也。”《礼记·明堂位》:“成王以周公为有勋劳於天下,是以封周公於曲阜 。”《资治通鉴 魏纪一》勋劳宜赏,不吝千金;无功望施,分豪不与。《资治通鉴 唐纪三十九》(代宗李豫)下诏,称其(仆固怀恩)“勋劳著于帝室,及于天下。元 关卿五侯宴第三折:“偎山靠水安营寨,扫荡贼兵建勋劳。” 鲁迅《书信集·致郑振铎》:“明年一年中,出老莲画集一部,更以全力完成笺谱,已有大勋劳于天下矣。”②谓建立功勋。《晋书·陶称传》:“臣以侃勋劳王室,是以依违容掩,故表为南中郎将,与臣相近,思欲有以匡救之。” 清 朱仕琇《松溪令潘公去思碑》:“公虽以忧去,贤声彻四方。他日去柄大政於朝,勋劳天下,究其治迹发闻之处,自松溪始。”

勋烈

勛烈

xūnliè

功业,功勋。《后汉书·宦者传·吕强》:“歷事二主,勋烈独昭。”《晋书 景帝纪》德声光于上下,勋烈施于四方。《宋书 本纪武帝上》自元帅以下至于将士,并宜论赏,以叙勋烈。唐 元稹《崔蔇检校都官员外郎兼侍御史》:“崔蔇等自元和以来,有大勋烈於天下。”明 张居正《悯忠赋》:“勛烈轻於纤埃兮,衅罪积於邱山。”

勋戚

xūnqī

有功勋的皇亲国戚。《北史 本纪卷七北齐文帝高洋》:“或有违犯,不容勋戚,内外莫不肃然。”“勋戚之第,朝夕临幸。” 沈德符《野获编·工部·京师营造》:“余幼时曾游城外一花园,壮丽敞豁,侔于勋戚。”清 昭连《啸亭杂录·傅文忠之谦》:“傅文忠公恒以椒房勋戚,当朝轴者几三十年。” 刘师培《悲佃篇》:“明代之时,北境之田招民开垦,彼此告讦,或投献于王府勋戚。”《聊斋志异 席方平》世传灌口二郎为帝勋戚,其神聪明正直,诉之当有灵异。

勋望

xūnwàng

功勋与名望。《晋书·谢安传》:“是时桓冲既卒,荆江二州并缺,物论以(谢)玄勋望,宜以授之。”唐 刘言史《苦妇词》:“校尉勋望重,幕府才且贤。”清 薛福成《庸盦笔记·述异·左侯相之梦》:“大帅言听计从,勋望隆然。”

勋贤

xūnxián

有功勋有才能的人。《后汉书·朱景王杜等传论》:“若乃王道既衰,降及霸德,犹能授受惟庸,勋贤皆序,如管隰之迭升桓世,先赵之同列文朝。”《北史 本纪卷九北周明帝宇文毓德刑并用,勋贤兼叙。远安迩悦,俗阜人和。唐 元稹《故中书令赠太尉沂国公墓志铭》:“十五年,会上新即位,成德表帅,上曰:‘非吾勋贤,莫可入者。’”金 王若虚《史记辨惑一》:“(巫咸)盖一代之勋贤,而谓巫覡之类可乎?”

勋效

xūnxiào

犹功勋。《晋书·石勒载记下》:“石季龙自以勋效之重,仗鄴为甚,雅无去意。”《北史·裴叔业传》:“宣武以颺勋效未立而卒,其子烱不得袭封。”《资治通鉴 唐纪十七》(李)欲与其婿京兆杜怀恭偕行,以求勋效。《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十三载》:安禄山奏:“臣所部将士讨奚、契丹、九姓、同罗等,勋效勘多,乞不拘常格,超资加赏。” 

勋业

xūnyè

功业。宋 张孝祥《水调歌头 和庞佑父》:“忆当年,周与谢,富春秋,小乔初嫁,香囊未解,勋业故优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