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uǎn

①挑拣,择:选择。选购。选辑(a.挑选并辑录;b.选辑成的书)。选拔。选用。选贤任能。②用投票或举手等表决方式推举出代表或负责人:选举。普选。③被选中的(人或物):入选。人选。④选辑成册的作品:文选。诗选。短篇小说选。⑤筛选,确定,排定。《庄子·渔父》孔氏者,性服忠信,身行仁义,饰礼乐,选人伦。⑥片刻,须臾。少选,须臾也。《吕览》少选发而视之。亦曰选闲。《吕氏春秋·任数》选间食熟。注:“须臾也。”《古今韵会举要》选,少选,须臾也。又如:选顷(选间。片刻,一会儿)

选兵秣马

xuǎnbīngmòmǎ

选好兵器喂饱战马。指作好战前准备。宋 欧阳修《准诏言事上书》:“今若敕励诸将选兵秣马,疾入西界,但能痛败昊贼一阵,则吾军威大振而虏汁沮矣。”

选曹

xuǎncáo

官名。主铨选官吏事。《三国志·吴志·陆胤传》:“胤天姿聪明,才通行絜,昔歷选曹,遗跡可纪。”南朝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栖逸》:“山公将去选曹,欲举嵇康,康与书告絶。” 唐 刘长卿《客舍赠别韦九建赴任河南就便觐省诗》:“顷者游上国,独能光选曹。”明 王鏊《震泽长语·官制》:“成帝初,置常侍曹尚书一人,主公卿二千石;曹尚书一人,主郡国二千石,盖选曹之所始也。”

选锋xuǎnfēng

①古代指挑选精锐的士兵组成的突击队。《花月痕第二十回》南北诸军连营数百座,都靠不住,必须自己携带亲兵,练作选锋,才可陷阵…②某种事物的先驱。

选歌试舞

xuǎn’gēshìwǔ

解释见“选色征歌”。宋·周密《露华·次张岫云韵》:“选歌试舞,连宵恋醉珍丛。”

选官

xuǎnguān

①古代称主管铨选的官,指吏部。南朝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韩康伯)母殷 ……语康伯曰:‘汝若为选官,当好料理此人。’康伯亦甚相知。韩后果为吏部尚书。”《梁书·范云传》:“及居选官,任守隆重。” 宋 韩琦《论青苗》:“如不愿请领,即具结罪状,入马递申,以凭选官晓諭。”②指听候吏部选任官职。《魏书 献文帝拓跋弘纪》今制:刺史守宰到官之日,仰自举民望忠信,以为选官,不听前政共相干冒。《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他母亲姓白,是个京师人,当初徐家老爷在京选官,娶了来家的。”《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大郎道是选官须得使用纔有好地方,只得把膏腴之产尽数卖掉……只靠着女壻选官之后,再图兴旺,所以毫不吝惜。”

选妓征歌

xuǎnjìzhēnggē

指放荡的生活方式。唐 李白《宫中行乐词》之二:“选妓随雕辇,征歌出洞房。”明 冯梦龙《楚江情·歌筵买骏》选妓征歌惟买醉,只愁回首岁华虚。

选家xuǎnjiā

①古代负责铨选举士的人。②旧时称选集科场墨卷八股文章的人。《儒林外史第十八回》必定要經我們選家批了出来,這篇就是傳文了。③指选编文集的人。朱东润《杜甫叙论》这就是说,以前的选家重视杜甫作品的艺术性,而现代的选家重视作品的思想性。

选拣xuǎnjiǎn

挑选;选择。王符《潜夫论·三式》:“昔先王抚世,选拣明德,以统理民。”《旧唐书·懿宗纪》:“边方未静,深藉人才,宜令徐泗团练使选拣召募官健三千人,赴邕管防戍。”元 杨果《许衡为怀孟教官制》:“可令於怀孟等处,选拣子弟俊秀者,举归教育,取作范模。”《水浒传第八十回》二将辞谢了,去四营内,一个个选拣身长体健,腰细膀阔,山东、河北能登山、惯赴水,那一等精锐军汉,拨与二将。

选建

xuǎnjiàn

谓选才建国。《左传·定公四年》:“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选建明德,以蕃屏周。”杨伯峻注:“选明德之人,建立国家。”《晋书 文帝纪》昔先王选建明德,光启诸侯,体国经野,方制五等。“《晋书。元帝纪》“天生蒸黎而树之以君,选建明哲以左右之,当深思以救其弊。”宋 刘攽《鸿庆宫三圣殿赋》:“盖上帝之所选建,明圣命以天位者,乃所以享德而报功焉。”

选吏

xuǎnlì

选择贤能者为吏。汉 贾谊《新书·大政下》:“故君功见于选吏,吏功见于治民。”宋 欧阳修《桐花》诗:“选吏择孝廉,视民婴与孩。”《续资治通鉴 宋纪八十一》昔铨吏止十数,今左选吏至数十,事不加旧而用吏数倍者,昔无重法、重禄、吏通赇赂,则不欲人多以分所入,故竭力办事,劳而不避。

选抡

xuǎnlún

亦作"选论"。选拔,选择。《续资治通鉴 元纪二十七》必别加选抡,庶几国家有得人之助,而(李)好文免妨贤之饥。

选懦

xuǎnnuò

亦作“选愞”。柔弱怯懦。选,通“巽”。《后汉书·西羌传》:“今三郡未復,园陵单外,而公卿选懦,容头过身。” 宋 叶适《朝请大夫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陈公墓志铭》:“选愞迟鲁,儒之常患。” 明 张居正《答冏卿徐敬吾书》:“元年之事,选愞中立,不能昌言以树正帜。” 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 卷七》:“耆英、琦善、伊里布诸人,多选懦,无远略。”

选辟


xuǎnpì


选拔征召。《后汉书·张纯传》:“在位慕曹参之迹,务於无为,选辟掾史,皆知名大儒。”唐 孙翃《文词雅丽策》:“臣草茅孤贱,才无足取,属丝纶明扬,州閭选辟,谬得接武羣彦,比肩时英。”


选软

选耎


xuǎnruǎn


怯懦不前。《汉书·西南夷传》:“恐议者选耎,復守和解。”颜师古注:“选耎,怯不前之意也。”(刘)继恩(刘承钧养子)事主尽恭,昏定晨省,礼无违者。及为太原尹,选软不治,北汉主(刘承钧)忧之。


选色征歌


xuǎnsèzhēnggē


挑选美女,征召歌伎。指放荡的生活方式。亦作“选歌试舞”、“选舞征歌”。清 余怀《板桥杂记 雅游》:“结驷连骑,选色征歌。”《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当玄宗天宝改元以后……除了选色征歌之外,一概付之不闻不问。


选尚

xuǎnshàng

①被选中与公主匹配。南朝齐 王俭《褚渊碑文》:“选尚餘姚公主,拜駙马都尉。” 宋 秦观《王俭论》:“﹝王俭﹞之仕宋,袭封选尚,其为亲贵,固非安之比也。”②指为公主择偶。新编《分门古今类事·谶兆下·晋公朱崖》:“尝闻江南李主钟爱一女……国主曰:‘吾止一女,才色颇异,今将选尚,卿等为择佳壻。’”《资治通鉴 唐纪六十》上(唐文宗李昂)谓曰:“朕慕卿(驸马韦处仁)门地清素,故有选尚。如此巾服,听其他贵戚为之,卿不须尔。”

选侍

xuǎnshì

一说是称明代选入宫中而未有名封的侍女为选侍。另一说称系选入宫中的侍女。也有一说是一个正式的妃嫔称号。《明史卷二十二 熹/喜宗》时选侍李氏居乾清宫,吏部尚书周嘉谟等及御史左光斗疏请选侍移宫,御史王安舜疏论李可灼进药之误,“红丸”、“移宫”二案自是起。

选汰

xuǎntài

通过挑选把其中的一部分淘汰。《续资治通鉴 宋纪四十七》二月,戊子朔,分遣内臣往诸路选汰羸兵,诸州宣毅军过三百人者无得更募,用韩琦议也。《宋史·选举志二》:“自神宗朝程颢、程颐以道学倡于洛 ……谏官陈公辅上疏诋颐学,乞加禁绝;秦桧入相,甚至指颐为‘专门’,侍御史汪勃请戒饬攸司,凡专门曲说,必加黜落;中丞曹筠亦请选汰用程说者:并从之。”

选贤与能

xuǎnxiánnéng

与:通“举”,选举,推举。选拔任用贤能的人。亦作“选贤任能”、“选贤举能”。《礼记》:选贤与能,讲信修睦。《陈书 本纪卷二高祖武帝陈霸先下》夫肇有烝民,乃树司牧,选贤与能,未常厥姓。

选置

xuǎnzhì

①选择安排。《汉书·金日磾传》:“(平帝)年幼,选置师友。”《后汉书·朱穆传》:“人君不可不学……宜为皇帝选置师傅及侍讲者。”《晋书 愍帝纪》贾疋讨贼张连,遇害,众推始平太守麹允领雍州刺史,为盟主,承制选置。②指选择处置官吏的文稿。《梁书·沉约传》:“高祖命草其事。约乃出怀中詔书并诸选置,高祖初无所改。”

xuǎn

由霉菌引起的某些皮肤病的统称,患处常发痒:癣疥。头癣。手癣。体癣。足癣。

癣疥之疾

xuǎnjièzhījí

形容无关紧要的小毛病。也比喻容易解决的小问题或为害尚轻的小祸害。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直谏》:“夫齐之于吴也,疥癣之病也。”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六十六:回东伯侯姜文焕、南伯侯鄂顺、北伯侯崇黑虎,此三路不过癣疥之疾。

xuǎn

①盛大,显著:烜赫。旺盛。《聊斋志异 王十》铸者炉火烜天,而官若瞽。②晒干:“风以散之,雨以润之,日以烜之”。

烜赫

xuǎnhè

昭著;显赫。汉荀悦《汉纪·成帝纪三》:“以言事为罪,无烜赫之恶。”唐 颜真卿《赠裴将军 :“将军临八荒,烜赫耀英材。”唐 李商隐《韩碑》:“呜呼圣王及圣相,相与烜赫流淳熙。”《二刻拍案惊奇 卷十七:“我夜间配了公主,怎生烜赫!却今日来弄这个买卖,伴这个众生。” 清 陈康祺《燕下乡脞录》卷一:“有文觉禪师者出都,声势烜赫,骑从如云。”《聊斋志异 鬼哭》当陷城之时,王公势正烜赫,闻声者皆股栗;而鬼且揶揄之。辉耀。宋 谢采伯《密斋笔记 卷五:“梦自旧居见城中红光烛天,如万炬烜赫。”宋 周密《齐东野语·景定彗星》:“彗见东方柳宿,光芒烜赫,昭示天变。”

烜赫一时

xuǎnhèyīshí

在一个时期内名声威势很盛。烜赫:气势很盛;一时:一个时期。宋 王安石《上杜学士书》:“虽将相大臣,气势煊赫,上所尊宪。”秦牧《访蒙古古都遗迹》然而,七百年前,它却的的确确曾经是欧亚大陆烜赫一时的中心。

烜耀xuǎnyào

指炫耀。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一卷:“这里陈大郎拿着东西,又不放手,又不增添,故意走出屋檐,件件的翻覆认看,言真道假、弹斤估两的在日光中烜耀。”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宫梦弼》:“(黄翁)闻旧壻烜燿,闭户自伤而已。”

xuǎn I.

小孩哭泣:“悲愁於(wū)邑,不可止兮。”II.xuān①光明,显耀:“赫兮咺兮。”②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