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鏇 | xuán I. | ①转动:旋绕。旋转。旋舞。旋梯。旋律。盘旋。天旋地转。②回,归;撤回:凯旋。《资治通鉴 卷七》始皇遂登之罘,刻石;旋,之琅邪,道上党入。《晋书 载记第十三章符坚传》王师既旋,慕容暐悔割武牢之地。《资治通鉴 魏纪二》先帝屡起锐师,临江而旋。大驾停住积日,吴王不至,帝乃旋师。唐 卢纶《塞下曲 其四》:“野幕敞琼筵,羌戎贺劳旋。”③不久;很快:旋踵(喻极短的时间,如“旋踵即逝”)。旋即。旋悟其非。《资治通鉴 梁纪五》元熙:但智力浅短,旋见囚执,上惭朝廷,下愧相知。唐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唐 王维《桃源行》:“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宋 晁补之《摸鱼儿 东皋寓居》:“买陂塘、旋栽杨柳,依稀淮岸江浦。”《续资治通鉴 宋纪二十六》辽以西平王李德明母薨,遣使吊祭,旋命起复。宋 吴文英《莺啼序 春晚感怀》词:幽兰旋老,杜若还生,水乡尚寄旅。《明史 卷十一 景帝》景帝当倥偬之时,奉命居摄,旋王大位以系人心,事之权而得其正者也。《薄熙来传》和谐九年,夫人谷氏鸩杀西夷海伍德氏。立军共谋之,旋以之挟熙来。④表示与各方来往或来往于各方之间:周旋。斡旋。II.参见xuàn。 |
旋避 | xuánbì | ①犹旋辟。唐 裴度《神龟负图出河赋》:“冯夷倚浪以相送,神鱼鼓舞而旋避。”参见“旋辟”。②躲避。清 方苞《狱中杂记》生人与死者并踵顶而卧,无可旋避,此所以染者众也。 |
旋得旋失 | xuándéxuánshī | 很快得到,不久又失去。形容得失都很快。吴玉章《荣县独立》:“十数州县,但都旋得旋失,没有得到巩固。” |
旋反 | xuánfǎn | 亦作“旋返”。回还,回归。《晋书 愍帝纪》公宜思弘谋猷,勖济远略,使山陵旋反,四海有赖。 |
旋归 | xuán’guī | 回归。《诗·小雅·黄》:“言旋言归,復我邦族。”《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唐 韩愈《南山诗》:“旋归道回睨,达枿壮復奏。”宋 章炳文《搜神秘览》:“旻之妻已私謁隣比,欲讲终身之好,候旋归,将致毒谋。” |
旋里 | xuánlǐ | 返回故乡。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胡四娘》:“(程孝思)愿乖气结,难於旋里,幸囊资小泰,携卷入都。”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山魈》麦秋旋里 ,经旬始返。 |
旋螺 | xuánluó | 即螺旋。宋 张抡《绍兴内府古器评·周虬纽钟》:“是器铭文,磨灭不可识,故作旋螺之状。”亦指螺旋状物。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瞳人语》:“(生)右睛起旋螺,百药无效。” |
旋旆 | xuánpèi | 回师。东汉 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故且观兵旋斾,復整六师,长驱西征,致天下诛。”《晋书 谢安传》上疏请量宜旋旆,并召子征虏将军(谢)琰解甲息徒,命龙骧将军硃序进据洛阳,前锋都督(谢)玄抗威彭沛,委以董督。晋 葛洪《抱朴子·讥惑》:“鲁秉周礼,暴兵不加。魏式干木,鋭寇旋旆。”《晋书·王濬传》:“卿旋旆之日,角巾私第,口不言平吴之事。”《周书·萧詧传》:“如能退兵湘水,吾便旋斾襄阳。”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酒失》:“中丞旋旆之日,愿随一卒,步走后尘。” |
旋溷 | xuánhùn | ①大小便。宋 邵伯温《闻见前录 卷十三》(蔡)确令狱卒与之同室而处,同席而寝,饮食旋溷共在一室。②肮脏,混浊:“世溷浊而莫余知兮”。③厕所:“中丞匿于溷藩以免”。④猪圈:“后产子,捐于猪溷中”。 |
旋军 | xuánjūn | 回师。《晋书 文帝纪》费祎以据险距守,进不获战,攻之不可,宜亟旋军,以为后图。《资治通鉴 魏纪八》旋军广农,务行德惠。《资治通鉴 晋纪七》癸巳,羊玄之忧惧而卒,(晋惠帝)帝旋军城东。《南史·吕僧珍传》:“自是僧珍昼直中书省,夜还秘书。五年旋军,以本官领太子中庶子。”唐 韩愈《许国公神道碑》:“师古诈穷变索,迁延旋军。”曹之骐《腾越光复纪略》:“陈云龙、刘竹云等旋军腾永,骄蹇自恣。” |
旋辔 | xuánpèi | 返辔,转回,回马。元 阎复《驸兵高唐忠释王碑》:“边尘不清,汉不旋辔。”《聊斋志异桓侯》忽见夕阳在山,始将旋辔。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三》:“(满答尔)突挺然而起,以杻击印仆马下,即旋辔驰入戈壁去。” |
旋辟 | xuánpì | ①犹逡巡。形容恭敬之状。唐 柳宗元 《柳州文宣王新修庙碑》:“执经书,引仁义,旋辟唯诺。”明 何景明《余君墓志铭》:“话言唯唯,旋辟尔尔。”②来回走动。宋 曾敏行《独醒杂志》卷一:“夜将四鼓,有蜈蚣长三尺许,旋辟鼓上。” |
旋乾转坤 | xuánqiánzhuǎnkūn | 扭转天地。比喻从根本上改变社会面貌或已成的局面。也指人魄力极大。唐 韩愈《潮州刺史谢上表》:“陛下即位以来,躬亲听断,旋乾转坤。”《封神演义 第一百回》武王曰:朕蒙卿等旋乾转坤之力,浴日补天之才,戡祸乱于永清,辟宇宙而再朗,其有功于社稷生民,真无涯际。鲁迅《三闲集 文艺与革命》我是不相信文艺的旋乾转坤的力量的,但倘有人要在别方面应用他,我以为也可以。譬如“宣传”就是。 |
旋日 | xuánrì | ①一日之间。《汉书·李寻传》:“诚必行之,凶灾销灭,子孙之福不旋日而至。” 汉 王充《论衡·雷虚》:“天怒不旋日,人怒不旋踵。”宋 王安石《贺康复表》:“虽勤劳庶慎,卫养小愆,而福履绥将,旋日底豫。”《聊斋志异 阿绣》须旋日,方可计校。②凯旋之日。《宋书·武帝纪上》:“今方顿兵坚城之下,未有旋日。” |
旋生旋灭 | xuánshēngxuánmiè | 旋生:不久。产生不久随即消亡。《聊斋志异 香玉》旋生以腊归过岁。鲁迅《书信集·致陶亢德》:“这种小册子,历来他们出得不少,大抵旋生旋灭,没有较永久的。” |
旋师 | xuánshī | 回师。《后汉书 袁绍传》臣乃旋师,奉辞伐畔。《晋书 孝武帝纪》(太元八年)十一月庚申,诏卫将军谢安劳旋师于金城。(开皇九年)夏四月己亥,幸骊山,亲劳旋师。 |
旋时 | xuánshí | 很短的时间;顷刻间。陈琳为袁绍王乌丸版文:“命将徂征厥罪,率不旋时,悔愆变改。”《三国志·魏志·臧洪传》:“旋时之间,不蒙观过之贷,而受夷灭之祸。”《资治通鉴 汉纪四十三》先帝宠遇阎氏,位号太疾,故其受祸曾不旋时 |
旋轸 | xuánzhěn | 还车,回车。《后汉书·荀彧传》:“今鑾驾旋軫,东京榛芜zhēnwú。”文选·潘岳《西征赋》:“騖横桥而旋軫,歷敝邑之南垂。”刘良注:“旋軫,还车也。”《资治通鉴 晋纪二十三》若迁都旋轸之日,中兴五陵,即复缅成遐域。《资治通鉴 晋纪二十三》(桓)温又议移洛阳钟,述曰:“永嘉不竞,暂都江左,方当荡平区宇,旋轸旧京。若其不尔,宜改迁园陵,不应先事钟!”《唐书·张说传》:“臣愿及时旋軫,深居上京。” 明 高启召修《元史》将赵京师别内诗:“携幼送我泣,问我旋軫时。” |
旋踵 | xuánzhǒng | ①掉转脚跟。形容时间短促。旋踵即逝,赴火蹈刃,死不旋踵。《韩诗外传 卷十》:“夫天怨不全日,人怨不旋踵。”《夜谭随录》猫怪三则:且汝家祸在萧墙,不旋踵而至,不自惊怕,而谋杀我,岂非大谬!②转身。指畏避退缩。《商君书·画策》:“是以三军之众,从令如流,死而不旋踵。”《资治通鉴 周纪一》母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疽,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汉书 霍光传》今日之议,不得旋踵,群臣后应者,臣请剑斩之!《资治通鉴 晋纪十六》今之事势,义无旋踵,譬如骑虎,安可中下哉!《资治通鉴 唐纪七十》(吕用之)然常厚赂(高)骈左右,使伺骈动静,共为欺罔,骈不之寤。左右小有异议者,辄为用之陷死不旋踵,但潜抚膺鸣指,口不敢言。 |
漩 | xuán | 回旋的水流:漩涡(a.回旋水流形成的螺旋形;b.喻越陷越深不能自拔的境地,如“卷入漩涡”。均亦作“旋涡”)。漩澴(波浪回旋涌起的样子)。 |
暶 | xuán | ①明。②美貌。 |
璇 | xuán | 美玉。常被用来给孩子取名,希望孩子能够如同美玉一般,洁白无暇,价值连城。 |
璇玑 琁璣 璿璣 | xuánjī | ①北斗前四星。也叫魁。②泛指北斗。③指北极星。④喻权柄,帝位。《汉书 王莽传中》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遂类于上帝。⑤古代观测天象的仪器中能运转的部分。亦指整个测天仪器。《后汉书 张衡列传》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琁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⑥指前秦窦滔妻所织的回文诗图。参见“璇玑图”。 |
璇玑图 | xuánjītú | 前秦窦滔妻苏蕙所织之回文诗图。纵横往复,皆可诵读。此为回文诗体之始。事本晋书·列女传·窦滔妻苏氏:“竇滔妻苏氏,始平人也,名蕙,字若兰,善属文。滔,苻坚时为秦州刺史,被徙流沙,苏氏思之,织锦为迴文旋图诗以赠滔。宛转循环以读之,词甚悽惋,凡八百四十字。”后人称之为璇玑图。唐 武则天《织锦回文记》:“初,滔有宠姬赵阳臺 …… 滔置之别所。苏氏知之,求而获焉,苦加捶辱,滔深以为憾。阳臺又专形苏氏之短,諂毁交至,滔益忿焉,苏氏时年二十一。及滔将镇襄阳,邀其同往,苏氏忿之,不与偕行。滔遂携阳臺之任,断其音问。苏氏悔恨自伤,因织锦迴文,五綵相宣,莹心耀目,其锦纵横八寸,题诗二百餘首,计八百餘言,纵横反復,皆成章句,其文点画无缺,才情之妙,超今迈古,名曰璇璣图。”事与晋书所载略异。亦称“璇璣全图 ”。《镜花缘第十九回》:“只见一面写著曹大家七篇女诫,一面写著苏若兰璇璣全图,都是蝇头小楷,絶精细字。”按,镜花缘第四一回附有诗图原文及其读法。 |
还 | xuán I. | ①旋转;回旋。《庄子·庚桑楚》不然。夫寻常之沟,巨鱼无所还其体,而鲵鳅为之制。②迅速;立即。三国魏 曹操《蒿里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③敏捷貌。II.参见hái。III. 参见huán。 |
还踵 | xuánzhǒng | 旋踵;转身。银雀山、汉墓竹简《孙膑兵法·善者》:“故民见进而不见退,蹈白刃而不还踵。”《汉书·晁错传》:“如此而劝以厚赏,威以重罚,则前死不还踵矣。”颜师古注:“还读曰旋。还踵,回旋其足也。”《汉书·王莽传上》:“人不还踵,日不移晷,霍然四除,更为宁朝。”《新唐书·李绛传》:“夫兵不内御,要须应变……请分隶本道,则号令齐一,前战不还踵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