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ìn I.

①诚实,不欺骗。诚信:信用。信守。信物。信货。信誓旦旦。《论语·为政篇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②不怀疑,认为可靠:信任。信托。信心。信念。《论语·公冶长篇》子使漆雕开(姓漆雕,名开,字子若)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论语·颜渊篇》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长史欣)至咸阳,留司马门三日,赵高不见,有不信之心。③崇奉:信仰。信徒。④消息:信息。杳无音信。南朝齐 释宝月《估客乐四首》:“有信数寄书,无信心相忆。”⑤函件:信件。信笺。信鸽。信访。⑥随便,放任:信手(随手)。信步(随意走动,散步)。信笔。信意。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涉务》假令有者,皆信僮仆为之,未尝目观起一垡土,耘一株苗⑦同“②”。⑧果真,确实,实在。东晋·王羲之《兰亭集序/兰亭序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唐 柳宗元《游石角过小岭至长乌村》:“为农信可乐,居宠真虚荣。”⑨姓。II.shēn古同“伸”,舒展开。表白。不然。《孟子·告子上》今有无名之指,屈而不信,非疾痛害事也,如有能信之者,则不远秦楚之路,为指之不若人也。史记·管晏列传》吾闻君子诎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

信笔涂鸦

xìnbǐtúyā

信:听凭,随意;信笔:随意书写;涂鸦:比喻字写得很拙劣,随便乱涂乱画。形容字写得很潦草。或胡乱地写文章。随意涂鸦。也常用作自谦之词。唐·卢仝《示添丁》诗:“忽来案上翻墨汁,涂抹诗书如老鸦。” 后用“信笔涂鸦”形容书写拙劣或胡乱写作。常用作自谦之词。清·李渔《意中缘·先订》:“僻处蛮乡,无师讲究,不过信笔涂鸦,怎经得大方品骘?”

信不由衷

xìnbùyóuzhōng

亦“心不由中”。信:诚实;衷:内心。诚实不是出自内心。比喻假意敷衍。《左传·隐公三年》:“信不由中,质无益也。”《三国志·魏志·臧洪传》:“然犹复云云者,仆以是知足下之言,信不由衷,将以救祸也。”

信步而行

xìnbùérxíng

信:随意。无目的地随意行走。宋 陆游《龟堂杂兴》诗:“曳杖东冈信步行,夕阳偏向竹间明。”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11卷:“单说朱婆与郑夫人寻思黑夜无路投奔,信步而行,只拣僻静处走去。”

信臣

xìnchén

①忠诚可靠之臣。《左传·宣公十五年》:“寡君有信臣,下臣获考死,又何求?”汉 贾谊《过秦论》: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唐 柳宗元《与顾十郎书》:“赖中山刘禹锡等,遑遑惕忧,无日不在信臣之门,以务白大德。”明 陈子龙《通敌实出权宜疏》:“如唐人用回紇之师,事诚有之,然必中国有信臣精卒,如李、郭之将,朔方、陇右之兵,而后可。”②使臣,使者。《韩非子·十过》:“王其趣发信臣,多其车,重其币。”清 梅曾亮《送周石生序》:“天子为之发信臣,封密詔,官驰吏奔,往返万餘里。”

信待

xìndài

信任。《汉书 袁绍传》时,侍中周珌、城门校尉伍琼为卓所信待,琼等阴为绍说卓曰:夫废立大事,非常人所及。袁绍不达大体,恐惧出奔,非有它志。今急购之,势必为变。《宋书·恩倖传·阮佃夫》:“永光中,太宗又请为世子师,甚见信待。”《北齐书·孙腾传》:“腾早依附高祖,契阔艰危,勤力恭谨,深见信待。”《新唐书·浑瑊传》:“天性忠谨,功高而志益下,世方之金日磾,故帝终始信待。”

信道

xìndào

①信奉正道。《论语·子张》:“执德不弘,信道不篤,焉能为有,焉能为亡!”《孔子家语·五仪解》:“篤行信道,自强不息。”②知道;料知。宋 柳永《瑞鹧鸪词》:“须信道,缘情寄意,别有知音。”宋 刘克庄《沁园春·答九华叶贤良词》:“当年目视云霄。谁信道凄凉今折腰。” 元 无名氏《连环计第四折》:“方信道天自恢恢,业重祸相随。”《古今小说·史弘肇龙虎君臣会》:“你好羞人,兀自有那面颜来讨钱!你信道我和酒也没,索性请你喫一顿拳踢去了。”③犹言果然是。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一箇是一方长老,一箇是一代名儒。俗谈没半句,那一和者也之乎。信道:‘若説一夕话,胜读十年书。’”

信而好古

xìn’érhàogǔ

信:相信;好:爱好。相信并爱好古旧的历史知识。《论语·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钱钟书《写在人生边上·读<伊索寓言>》这样,我们的信而好古的态度,便发生了新意义。

信而有征

信而有证

xìn’éryǒuzhēng

xìnéryǒuzhèng

确实可信而且有证据。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八年》:“君子之言,信而有征,故怨远于其身。”晋 潘岳《闲居赋》称多则吾岂敢,言拙信而有征。汉·许慎《<说文解字>序》:“博采通人至于小大,信而有证,稽撰其说,将以理群类、解谬误、晓学者,达神旨。”

信及豚鱼

xìnjítúnyú

及:达到;豚:小猪。信用及于小猪和鱼那样微贱的东西。比喻信用非常好。《周易 中孚》:“豚鱼吉。信及豚鱼也。”前蜀·杜光庭《谢允上尊号表》:“百揆时叙,六乐克和。信及豚鱼,恩加动植。”

信谨

xìnjǐn

诚信谨慎。《史记·项羽本纪》:“陈婴者,故东阳令史,居县中,素信谨,称为长者。”

信口

xìnkǒu

未加考虑即随便说话。信口胡说。宋 雷震《村晚》:“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信口雌黄

xìnkǒucíhuáng

古时写字用黄纸;写错了就用雌黄涂了重写。比喻不顾事实;随口乱说。雌黄:鸡冠石;黄赤色。南北朝 刘孝标《广绝交论》:“雌黄出其唇吻,朱紫由其月旦。”李善注引晋 孙盛《晋阳秋》:“王衍,字夷甫,能言,于意有不安者,辄更易之,时号口中雌黄。”冯德英《迎春花》第二十一章:如果孙俊英按事实讲也没有什么,但是她加油添醋,信口雌黄,凭空捏造,极尽诬蔑挑拨之能事。

信口开喝

信口开合

xìnkǒukāihē

xìnkǒukāihé

比喻随口乱说一气。他说得高兴,就信口开合起来。元 关汉卿《鲁斋郎》第四折:“你休只管信口开合,絮絮聒聒。”元·张养浩《新水令·辞官》:“非是俺全身远害,免教人信口开喝。”

信口开河

xìnkǒukāihé

比喻随口乱说一气,指说话没有根据,不可靠。元·王实甫《西厢记 第二本第三折》:“你那里休聒,不当一个信口开合知。”清·曹雪芹《红楼梦 第三十九回》村老老是信口开河,情哥哥偏寻根究底。

信陵

xìnlíng

信陵,地名,战国时期属魏地,今址河南省商丘市宁陵县,现存有宁陵故城,战国魏安釐王以弟无忌分封信地为信陵君,即此。汉 贾谊《过秦论》:“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

信笼xìnlóng封口加盖印信的箱笼。《水浒传第三九回》:“且説蔡九知府安排两个信笼,打点了金珠宝贝玩好之物,上面都贴了封皮。”

信马

xìnmǎ

任马行走而不加约制。唐 岑参《西掖省即事诗》:“平明端笏陪鵷列,薄暮垂鞭信马归。”唐 白居易《长恨歌》:“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宋 王禹偁《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宋 张先《木兰花词》:“帘重不知金屋晚,信马归来肠欲断。”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信马行,越十餘日,忽得路出山,则哈密境矣。”

信马由缰

xìnmǎyóujiāng

骑着马无目的地闲逛。比喻随便走走。老舍《四世同堂》:“他气昏了头,不知往哪里去好,于是就信马由缰的乱碰。”

信美xìnměi

“信”指的是信任、信心,“美”则是美好、美丽的意思。确实美。另寓意着一个值得信赖、内心美好的人,也有一定的文艺气息。东汉 王粲《登楼赋》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

信睦为本

xìnmùwéiběn

把诚信、和善当作做人的根本。讲信修睦。讲信等同于遵循诚信的道理,修睦则是在诚信的介质上去修行、修炼,需要一个练就的过程。是一切从事社会活动组织和个人履行社会行为最基本的行为准则。

信炮

信礮

xìnpào

①军事行动中,按事先约定鸣放的号炮。《三国演义第一○一回》:“城上万弩齐发,矢石如雨, 魏兵不敢前进。忽然魏军中信礮连声,三军大惊,又不知何处兵来。”《水浒传第三十四回》次日五更造饭了,军士吃罢,放起一个信炮,直奔清风山来。②按时所放之炮。旧时官署按时放炮,使远近皆知,以便计时。如报晓炮、午时炮等。

信然

xìnrán

确实如此。果然,果真。《三国志 蜀书 诸葛亮传》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南北朝 佚名《王戎不取道旁李》: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信人

xìnrén

①诚实的人。《孟子·尽心下》:“浩生不害问曰:‘乐正子何人也?’孟子曰:‘善人也,信人也。’”唐 房千里《杨娼传》:“妻曰:‘中贵人,信人也。果然,於吾无苦耳。可促召婢来。’”欧阳山《三家巷十七》:“看来他们五个人都是信人君子,说得到、做得到的。”②使者,传送书信的人。《东观记·鲍永传》:“乃收繫大伯,封所持节於晋阳传舍壁中,遣信人驰至长安 。” 晋 干宝《搜神记卷十七》:“给使仰视树上,有一年少人,可十四五,衣青衿袖,青幧头。给使以为信人也,张弩射之。”《续资治通鉴·宋真宗景德元年》:“帝乃赐德明詔諭意,且告以信人未至,故未遣使弔问也。”③指信奉宗教的人,信徒。《西游记 第九一回》:“当晚只听得佛殿上鐘鼓喧天,乃是街坊众信人等,送灯来献佛。”

信赏必罚

xìnshǎngbìfá

信:真实不欺。有功劳的一定奖赏,有罪过的一定惩罚。形容赏罚严明。章炳麟《诸子学略说》诸葛治蜀,赏信必罚,彭羕、李严,皆纵横之魁杰,故羕诛而严流。《续资治通鉴 元纪三十四》愿陛下以生养民力为本,以恢复天下为务,信赏必罚,以驱策英雄

信赏钱xìnshǎngqián必定付给的赏金。《水浒传第十一回》:“画影图形,出三千贯信赏钱捉拿正犯林冲。”《水浒传第九四回》:“州官出榜,‘如有祈至雨泽者,给信赏钱三千贯。’”

信使

xìnshǐ

①使臣,使者。奉派担任使命或传达消息、递送书信的人。司马相如《喻巴蜀檄》:“故遣信使晓喻百姓以发卒之事,因数之以不忠死亡之罪,让三老孝弟以不教诲之过。”《南史·徐文盛传》:“文盛深德景,遂密通信使,都无战心,众咸愤怨。”北周 庾信《寄王琳》:“玉关道路远,金陵信使疏。独下千行泪,开君万里书。”孙中山《统一中国非北伐不为功》:“信使往返,不絶於道。”②外交信使的简称。指由一国政府派遣而持有特别护照的递送外交邮袋或外交文件的人员。

信矢

xìnshǐ

作为凭证的令箭。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柳生》:“又遣二骑持信矢,护送之。” 

信誓

xìnshì

表示诚信的誓言。《晋书 王羲之传》信誓之诚,有如皦日!

信誓旦旦

xìnshìdàndàn

谓誓言诚恳可信。旦旦,诚恳的样子。《诗经·卫风·氓》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信手

xìnshǒu

随手。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信守不渝

xìnshǒubùyú

坚守信用不变。为顾客提供最佳品质的产品,是这家公司几十年来始终信守不渝的宗旨。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第五章:“她还像许多年前那样信守不渝,石湖女人只要真的爱上谁,连命都舍得豁出去的。”

信手拈来

xìnshǒuniānlái

信手:随手;拈:用手指捏取东西。随手拿来。多指写文章时能自由纯熟地选用词语或应用典故,用不着怎么思考。《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卷一百四十九》寒山诗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情景交融, “信手拈弄”,“机趣横溢”。宋·苏轼《次韵孔毅甫集古人句见赠》:“前生子美只君是,信手拈来俱天成。”宋 陆游《秋风亭拜寇莱公遗像》:“巴东诗句澶州策,信手拈来尽可惊。”元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 卷二十四待士鄙吝》:阿翁作画如说法,信手拈来种种佳。”

信数

xìnshù 

必然的道理。《韩非子·观行》:“天下有信数三:一曰智有所不能立,二曰力有所不能举,三曰彊有所不能胜。” 《聊斋志异 云萝公主》君不信数,遂使土木为灾,又以苫块之戚,迟我三年琴瑟。

信水

xìnshuǐ

古人对河流随着季节、气候推移转化,定时定点发生涨落等动态的统称。《聊斋志异 侠女》本期一索而得,不意信水复来,遂至破戒而再。

信宿

xìnsù

连住两夜,也表示两夜。流连信宿,不觉忘返。毛传:“再宿曰信;宿,犹处也。”《后书·蔡邕传论》:“董卓一旦入朝,辟书先下,分明枉结,信宿三迁。”李贤注:“谓三日之间,位歷三臺也。”《晋书 符坚记载上》七日而至于安阳,过旧闾,引诸耆老语及祖父之事,泫然流涕,乃停信宿。《资治通鉴 唐纪十三》(岑)文本泣曰:“臣弟少孤,老母特所钟爱,未尝信宿离左右。今若出外,母必愁悴,傥无此弟,亦无老母矣。”《资治通鉴 后唐纪一》李嗣源曰:此去大梁至近,前无山险,方陈横行,昼夜兼程,信宿可至。清 梁章鉅《归田琐记·品茶》:“余尝再游武夷,信宿天游观中,每与静参羽士夜谈茶事。”《聊斋志异 娇娜》妹夫吴郎,亦来谒拜。信宿乃去。《聊斋志异 狐谐》居无何,二三相识,辄来造访,恒信宿不去。《聊斋志异 农妇》与夫异县而居。夫家高苑,距淄百余里;偶一来,信宿便去。②谓两三日。《续资治通鉴 宋纪七》(曹)翰辞于便殿,帝(赵匡胤)谓曰:“霖雨不止,又闻河决。朕信宿以来,焚香祷天,若天灾流行,愿在朕躬,勿施于民。”

信威

xìnwēi

显示威力。信,通“伸”。《史记·春申君列传》:“今王使盛桥守事於韩,盛桥以其地入秦,是王不用甲,不信威,而得百里之地。王可谓能矣。” 贾谊《新书·解县》:“将吏戍者或介胄而睡,而匈奴欺侮侵掠,未知息时于焉,望信威广德难。”《后书·文苑传·杜笃》:“信威於征伐,展武乎荒裔。”李贤注:“信读曰申。”《晋书 文帝纪》扫平区域,信威吴会,遂戢干戈,靖我疆土,天地鬼神,罔不获乂。

信物

xìnwù

当作凭证的物品。嗨,我以这件信物,请他作伴。《北史 本纪卷七北齐文帝高洋》仍令从官脱衣助襚,兼钱彩,号为信物。

信玺

xìnxǐ

古代皇帝玺印之一。《汉书·霍光传》:“始至謁见,立为皇太子,常私买鸡豚以食。受皇帝信璽、行璽大行前,就次发璽不封。”颜师古注引孟康曰:“初有三璽,天子之璽自佩,行璽、信璽在符节臺。”《后书·光武帝纪上》“奉高皇帝璽綬”李贤注引蔡邕独断:“皇帝六璽,皆玉螭虎纽,文曰‘皇帝行璽’、‘皇帝之璽’、‘皇帝信璽’……皆以武都紫泥封之。”

信香xìnxiāng

我国佛教等宗教谓香为信心之使,虔敬烧香,神佛即知其愿望,因称信香。《封神演义 第二十六回》姐姐欲要相见,焚此信香,吾当即至。《水浒传第六回》知客问道:“有信香在那里?”智深道:“甚么信香?只有一炷香在此。”

信星

xìnxīng

土星,又名镇星。《史记·孝武本纪》:“信星昭见,皇帝敬拜泰祝之饗。” 司马贞索隐:“信星,镇星也。信属土,土曰镇星。”《汉书·礼乐志》:“景星显见,信星彪列。”颜师古注引如淳曰:“镇星为信星,居国益地。”《南齐书·乐志》:“信星含曜,秬草流芳。”

信行

xìnxíng

①诚实守信的品行。《后书·儒林传·高诩》:“詡以父任为郎中,世传鲁诗。以信行清操知名。”元 尚仲贤《柳毅传书 第四折》:“昨日呵,亏你那有信行的先生,今日呵,稳做了无反覆的新郎。”②谓诚实守信。《庄子·缮性信行容体而顺乎文,礼也。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爱奴》:“叟曰:‘信行君子也。然去新岁尚远,敬以黄金一两为贄,暂留教之,明岁另议何如?’”

信幸

xìnxìng

信任宠爱。《韩非子·奸劫弑臣》:“夫取舍合而相与逆者,未尝闻也,此人臣之所以取信幸之道也。”《汉书·韩信传》:“公(陈豨)之所居,天下精兵处也,而公,陛下之信幸臣也。”

信言

xìnyán

真实的话。《三国志 吴书 吴主传》信言不艳,实居于好。

信言不美

xìnyánbùměi

信:真实。美:美妙,漂亮。真实的话未经加工,所以不美妙动听。《老子·第八十一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信以为真

xìnyǐwéizhēn

把假的当作真的。信:相信。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只因他平日冒称是宰相房玄龄之后,在人前夸炫家世,同僚中不知他的来历,信以为真,把他十分敬重。”清 曹雪琴《红楼梦》第三十九回:宝玉又问他地名庄名,来往远近,坐落何方,刘老老便顺口诌了出来。宝玉信以为真。

信义

xìn

既已信奉,义无反顾。能够遵守互相之间或集体之间的约定、协议及诺言,诚实无欺,坚持到底,不轻易背叛、出卖、潜逃,有秩序有规范有礼仪,知廉耻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为"仁义礼智信"儒家"五常"之末,仁以信立。道义、仁义、情义、孝义、侠义、忠义、礼义皆以信义为根本(基础),无信不立。东汉 班固《苏武传》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三国志 蜀书 诸葛亮传》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於四海。《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四十三》自(陈)敏政高祖母王氏遗训,至今五世同居,并以孝友信义著。宋 欧阳修《纵囚论信义行于君子,而刑戮施于小人。

信音

xìnyīn

音信,消息。宋 周邦彦《解连环词》:“怨怀无託。嗟情人断絶,信音辽邈。”宋 陈东甫《长相思 花深深》:“花深深,柳阴阴。度柳穿花觅信音,君心负妾心。”元 张寿卿《红梨花第三折》:“自从那夜嬷嬷将小娘子唤将回去,并无一个信音。”《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三更鼓做了这个梦,半夜搥牀捣枕哭到天明,埋怨着我不接三官,今日特来问问三舅的信音。”

信用

xìnyòng

能够履行诺言而取得的信任。②因守信而去信于人。宋 苏轼《留侯论庄王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

信知

xìnzhī

深知,确知。唐 杜甫《兵车行》:“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太平广记卷九九》引唐 唐临《冥报记·李大安》:“於是叹异,信知圣教不虚,遂加崇信焉。”

信着

信著

xìnzhuó

而“着”字是“著”字的俗字。俚语里有如果按照某人的想法的意思。信着她那意思。宋 辛弃疾《西江月 遣兴》:“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花炮的引子。过去拿打火机点那挂鞭炮的信着。

信重

xìnzhòng

信任看重。《荀悦纪·武帝纪五》:“(倪宽)迁左内史,民甚信重之。”《晋书 宣帝纪》每与大谋,辄有奇策,为太子所信重,与陈群、吴质、硃乐号曰四友。《资治通鉴 宋纪六》魏主(拓跋焘)与崔浩皆信重寇谦之,奉其道。《南史·王准之传》:“至德初,徵为左驍骑将军,加散骑常侍,深见信重。”吴组缃《山洪 二九》:“目今戚先生他们就信重我们这几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