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青绿色的玉石:玉。②青绿色:绿。金辉煌。空。水天同碧。宋 汪藻《春日》:“野田春水碧于镜,人影渡傍鸥不惊。”宋 黄庭坚《水调歌头 游览》:“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溪上桃花无数,枝上有黄鹂。”

碧波荡漾

bìbōdàngyàng

碧:青绿色。青绿色的波浪起伏不定。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49章:“灿烂的阳光,美丽的野花,碧波荡漾的原西河,凹凸不平的石板街……”吴茂盛《驻京办》序篇:“乾隆向东一望,湖面碧波荡漾。”

碧草

bìcǎo

①青草。南朝梁 江淹《贻袁常侍诗》:“幽冀生碧草,沅湘含翠烟。”唐 杜甫《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唐 陈子昂《春台引》:“感阳春兮生碧草之油油,怀宇宙以伤远,登高臺而写忧。”宋 苏轼《题织锦图上回文诗之一》:“春晚落花餘碧草,夜凉低月半枯桐。”②神话传说中的一种可酿酒的草。《旧题 郭宪 洞冥记》:“瑶琨去玉门九万里,有碧草,如麦,割以酿酒,则味如醇酎。饮一合,三旬不醒;但饮甜水,随饮随醒。”

碧殿

bìdiàn

金碧辉煌的殿堂。

碧海青天

bìhǎiqīngtiān

嫦娥在广寒宫夜夜看着空阔的碧海青天,心情孤寂凄凉。嫦娥的枯燥生活,只能见到碧色的海,深蓝色的天。碧海:形容蓝天苍碧如同大海。后比喻女子对爱情的坚贞。唐 李商隐《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明 顾大典《青衫记.第二八出》:碧海青天无限恨,等闲拭泪付琵琶。清·冒襄《影梅庵忆语》:“夜之时逸,目之气静,碧海青天,霜缟冰净。”

碧汉bìhàn银河。亦指青天。《水浒传第十四回》几缕晓霞横碧汉,一轮红日上扶桑。《西游记第八十回》东西密摆彻云霄,南北成行侵碧汉。

碧空

bìkōng

蔚蓝色的天空。唐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碧流

bìliú

绿水。唐 孟浩然《鹦鹉洲送王九之江左诗》:“洲势逶迤遶碧流,鸳鸯鸂鶒满滩头。”后蜀 顾敻《河传词》:“碧流纹细,緑杨丝輭。”五代 李珣《巫山一段云》:“古庙依青嶂,行宫枕碧流。水声山色锁妆楼。往事思悠悠。”宋 苏轼《次韵曹子方运判雪中同游西湖》:“云山已作歌眉浅,山下碧流清似眼。”应修人《新柳》:“软风吹着,细雾罩着,浅草托着,碧流映着--春色已上了柳梢了。”

碧落

bìluò

道家认为东方最高的天有碧霞遍布,故称为碧落。后用以指天空。唐.白居易〈长恨歌〉:“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清.纳兰性德〈沁园春.瞬息浮生〉:“重寻碧落茫茫,料短发朝来定有霜。”

碧落黄泉

bìluòhuángquán

碧落:天上、天界。黄泉:地下。天上和地下。泛指宇宙的各个角落。唐·白居易长恨歌》:“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清·洪升长生殿·重圆》:“荷君王不弃,念切思专,碧落黄泉为奴寻遍。”

碧山

bìshān

①青山。南朝梁 江淹《悼室人诗之十》:“掩映金渊侧,游豫碧山隅。”唐 杜牧《鹭鸶诗》:“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唐 李白《听蜀僧濬弹琴》“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南唐 冯延巳《酒泉子词》:“芳草长川,柳映危桥桥下路,归鸿飞,行人去,碧山边。”宋 李觏《乡思》:“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②山名。在今湖北省安陆市境。唐 李白《山中问答诗》:“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清道光重修安陆县志 卷五》:“白兆山,一名碧山,治西三十里,高二百丈许…… 李太白读书其下。”③终南山。即秦岭,在今西安市南,唐时士子多隐居于此山。唐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碧树

bìshù

①绿色的树木。《列子·汤问》:“碧树而冬生,实丹而味酸。”南朝梁 萧统《七契》:“碧树初蕊,緑草含滋。”唐 杜甫《锦树行》:“霜凋碧树作锦树,万壑东逝无停留。”宋 晏殊《蝶恋花》:“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花月痕 第四三回》:“西园碧树今如此,莫近高窗卧听秋。”②玉树。《淮南子·墬形训》:“碧树瑶树在其北。” 高诱注:“碧,青玉也。”班固《西都赋》:“珊瑚碧树,周阿而生。”文选·鲍照《芜城赋》:“璇渊碧树,弋林钓渚之馆。”李善注:“碧树,玉树也。”唐 卢照邻《长安古意诗》:“啼花戏蝶千门侧,碧树银臺万种色。”唐 韩愈《石鼓歌》:“鸾翔凤翥众仙下,珊瑚碧树交枝柯。”

碧水

bìshuǐ

绿水。南朝梁简文帝《采莲曲》:“桂檝兰橈浮碧水,江花玉面两相似。”唐 李白《早春寄王阳诗》:“碧水浩浩云茫茫,美人不来空断肠。”唐 李白《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五代 和凝《小重山词》:“御沟澄碧水,转池塘,时时微雨洗风光。”元 戴表元《苕溪诗》:“碧水千塍共,青山一道斜。”明 沈周《题画》:“碧水丹山映杖藜,夕阳犹在小桥西。”

碧丝

bìsī

染青绿色的蚕丝。多用以形容初生细草或青年女子的头发。唐 李白《春思诗》:“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緑枝。”瞿蜕园朱金城校注引萧士贇曰:“燕北地寒,生草迟,当秦地柔桑低緑之时,燕草方生。”清 钱陈群《小尼姑下山诗》:“三寸黄冠綰碧丝,装成十六女沙弥。”

碧涛

bìtāo

绿色的波涛。唐 李咸用《赠友弟诗》:“谁能终岁摇頳尾,唯唯洋洋向碧涛。”唐 殷文圭《送道者朝见后归山诗》:“天马难将朱索绊,海鼇寧觉碧涛宽?”宋 晏几道《清平乐 留人不住》:“留人不住,醉解兰舟去。一棹碧涛春水路,过尽晓莺啼处。”明 申涵光《闻淮扬凶荒诗》:“昨岁淮扬雨,秋禾掩碧涛。”清 秋瑾《对酒诗》:“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血的波涛。参见“碧血”。)

碧天

bìtiān

青天;蓝色的天空。晋 王羲之《兰亭诗》:“仰视碧天际,俯瞰緑水滨。”唐 薛用弱《集异记·蔡少霞》:“碧天虚旷,瑞日瞳矓。”唐 温庭筠《瑶瑟怨》“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前蜀 毛文锡《巫山一段云词》:“雨霽巫山上,云轻映碧天。”宋 张昪《离亭燕 一带江山如画》:“水浸碧天何处断?霁色冷光相射。”清 陈维崧《满路花·荷珠词》:“惆悵迴船,碧天早掛明镜。”朱自清《荷塘月色》:“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碧文

bìwén

指青碧花纹。唐 李商隐《无题诗》:“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

碧梧

bìwú

①绿色的梧桐树。唐 杜甫《秋兴诗之八》:“香稻啄餘鸚鵡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明 刘基《调笑令词之二》:“帘捲,帘捲,人与碧梧俱晚。”宋 曾觌《水龙吟》:“鸳瓦寒生,画檐光射,碧梧金井。”②比喻美好的才德或英俊的仪态。唐 韩愈《殿中少监马君墓志》:“退见少傅,翠竹碧梧,鸞鵠停峙,能守其业者也。”清 许思湄《与赵南湖书》:“久不见碧梧翠竹之姿,每於月白风清,輒深神往。”

碧溪

bìxī

亦作“碧谿”。绿色的溪流。唐 杜甫《园诗》:“碧溪摇艇阔,朱果烂枝繁。”唐 李白《行路难》:“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唐 汤洙《登云梯诗》:“谢客常游处,层峦枕碧溪。”前蜀 韦庄《鄠杜旧居诗之二》:“一径寻村渡碧谿,稻花香宅水千畦。”宋 苏轼《虔州八境图诗之四》:“薄暮渔樵人去尽,碧溪青嶂绕螺亭。”

碧霞元君

bìxiáyuánjūn

道教女神名。明 谢肇淛《五杂俎·地部二》:“岱为东方主发生之地,故祈嗣者之祷於是,而其后乃傅会为碧霞元君之神,以誑愚俗。”清 顾炎武《山东考古录·考碧霞元君》:“世人多以碧霞元君为泰山之女。后之文人,知其説之不经,而曲引黄帝遣玉女之事以附会之;不知当日所以褒封,固真以为泰山之女也。”清 姚鼐《登泰山记》: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清 张尔岐《蒿庵闲话 卷一》:“宋真宗东封泰山还,涤手池内,一石人浮出水面,出而涤之,玉女也。命有司建祠奉之,号为圣帝之女,封天仙玉女碧霞元君。”

碧霄

bìxiāo

青天。唐 林杰《乞巧》:“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唐 刘禹锡《秋词之一》:“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宋 侯蒙《临江仙》:“雨馀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

碧血

bìxuè

为正义死难而流的血,烈士的血。《庄子·外物》:“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后因以“碧血”称忠臣烈士所流之血。《聊斋志异 公孙九娘》碧血满地,白骨撑天。②指为国牺牲的精神。清 陈维崧《减字木兰花·题山阴何奕美小像》词:“传家碧血,怕听子规啼夜月。”清 陈梦雷《拟古十九首序》:“歌以当哭,留碧血於他年;古直作今,续骚魂于后代。”

碧血丹心

bìxuèdānxīn

碧血:血化为碧玉;后指为正义事业而流的血;丹心:忠心。形容满腔热血;无限忠诚之心。也作“丹心碧血”。某地抗日烈士纪念塔上的题辞是:碧血丹心,光照千秋。岳飞碧血丹心,抗金报国,却被权臣秦桧害死。先秦 庄周《庄子 外物》:“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化而为碧。”

碧眼

bìyǎn

①绿色的眼睛。唐 李咸用《临川逢陈百年诗》:“麻姑山下逢真士,玄肤碧眼方瞳子。”宋 苏轼《佛日山荣长老方丈诗之二》:“何处霜眉碧眼客,结为三友冷相看。”朱锡梁《白门咏史之二》:“虽然陵墓残薪采,碧眼孙郎是可儿。”②旧指胡人,后指白种人。宋 柳开《塞上》:“鸣骹直上一千尺,天静无风声更干。碧眼胡儿三百骑,尽提金勒向云看。”明 陈汝元《金莲记·焚券》:“金鼓连天,喊声震地,不是赤眉啸聚,定为碧眼横行。”明 徐渭《沉叔子解番刀为赠诗》:“鏤金小字半欲灭,付与碧眼译不出。”清 黄遵宪《八月十五夜太平洋舟中望月作歌》:“虬髯高歌碧眼醉,异方乐祇增人愁。”

碧野

bìyě

绿色的野外。宋 秦观《满庭芳 山抹微云》:“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碧油bìyóu

①青绿色油漆。青绿色的油布帷幕。青绿色的油布车帷,又指青绿色的军帐。清澄的食油。《花月痕第十一回》这西院中槐陰匝地,天然一张碧油的穹幕,把前后窗纱都映成绿玻璃一般。②借指绿水。

碧油幢bìyóuzhuàng

①青绿色的油布车帷。南齐时公主所用,唐以后御史及其他大臣多用之。②青绿色的军帐。《水浒传第五十八回》宝纛旗中,簇拥着多智足谋吴学究;碧油幢下,端坐定替天行道宋公明。

碧玉

bìyù

一种不透明隐晶质石英,常见有几种颜色(如红色、褐色、绿色、黄色)。南唐 冯延巳《谒金门词》:“鬭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②可指小女子,参见“碧玉年华”。南朝乐府《吴声歌曲》:“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贵德。感郎千金意,惭无倾城色。”唐 王维《洛阳女儿行》:“自怜碧玉亲教舞,不惜珊瑚持与人。”参见“小家碧玉”。比喻澄净、青绿色的自然景物。唐 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

碧玉年华

bìyùniánhuá

女子16岁,称碧玉年华,亦称二八。唐·李群玉《醉后赠冯姬》诗:“桂影浅拂梁家熏,瓜字初分碧玉年。”瓜字分开为“八八”两字。

碧云

bìyún

①青云;碧空中的云。宋 范仲淹《苏幕遮 怀旧》:“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宋 张抡《踏莎行 秋入云山》:“丹枫万叶碧云边,黄花千点幽岩下。”清 袁枚《夜过借园见主人在月下吹笛》:“响遏碧云近,香传红藕深。相逢清露下,流影湿衣襟。”②喻远方或天边。多用以表达离情别绪。宋 晏几道《鹧鸪天 小令尊前见玉箫》:春悄悄,夜迢迢。碧云天共楚宫遥。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宋 秦观《千秋岁 水边沙外》:“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宋 贺铸《青玉案 横塘路词》:“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

壮大。《淮南子·地形》食楮多力而奰。怒而作气的样子。奰怒(愤怒);奰屃(气盛作力的样子)迫。魏源《粤江舟行之五》急促到此但知山,尽忘水奔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