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è

谐和,调和:理。调(tiáo

燮调

xièdiào

①协和,调理。唐 黄滔《祭右省李常侍洵》:天子乃擢王褒为谏议,昇孝若於貂璫,前彰润色之功,后养燮调之业。②指宰相的政务。《旧唐书·崔昭纬传》:擢於侍从之司,委以燮调之任。《续资治通鉴 宋纪十七》翰林学士张洎草制,言:“(李)昉任在燮调,阴阳乖戾,宜加黜削以儆具臣。”明李东阳《丙吉问牛》诗:燮调知是三公职,只许当年曲逆侯。

燮理

xièlǐ

①协和治理。燮理阴阳。《尚书·周官》: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论道经邦,燮理阴阳。孔传:和理阴阳。《续资治通鉴 宋纪三十七》王曾亟附中使奏曰:“天变甚异,乃臣等燮理无状,岂可退安私室,恬然自处!”欧阳予倩《桃花扇》第三幕第一场:都是相爷燮理阴阳之功。《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二十六》时闽、浙大水,(白)乃自北方从太后归者,宣言燮理乖缪,洪晧名闻中外,顾不用!②指宰相的政务。唐 孟浩然《和张丞相春朝对雪诗》:不覩丰年瑞,焉知燮理才。《续资治通鉴 宋纪四十一》况复仍岁以来,灾异间作,则燮理之任(指王随),正当其责。

燮理阴阳

xièlǐyīnyáng

燮:调和;理:治理。指大臣辅佐天子治理国事。《尚书·周官》: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论道经邦,燮理阴阳。 马致远《陈抟高卧》第四折:则道你燮理阴阳,却惜玉怜香。

xiè

①小步走路的样子。②蹀躞diéxiè:唐代出现的一种功能型腰带。隋唐时期出现的一种功能型腰带,称为蹀躞带,简称蹀躞。据2013年扬州出土的隋炀帝墓葬中已有实物表明,至少在隋朝时即已有蹀躞。

屓屭㞒)xiè I.睡时的鼾声。作力貌。II.xì奰㞒:壮大貌。也作奰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