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縣 | xiàn I. | ①行政区划单位,旧时属于州、府、道,现由直辖市、地级市、自治州等领导。②姓 II.xuán古同“悬”。①悬挂。《资治通鉴 汉纪二十一》斩郅支首及名王以下,宜县头槁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丞相匡衡等以为:“方春掩骼,埋之时,宜勿县。”诏县十日,乃埋之。②(文言)维系;联结。《庄子·寓言》:弟子间于仲尼曰:“若(曾)参者,可谓无所县其罪乎!”曰:“既已县矣!夫无所县者,可以有哀乎?彼视三釜、三千锺 ,如观雀蚊虻相过乎前也。”“县天”见“悬天”。 |
县薄 | xiànbáo | 垂帘。指小户人家。《庄子·达生》:“有张毅者,高门县薄,无不走也。” 成玄英疏:“县薄,垂帘也。”王先谦集解引宣颖曰:“高门,大家;县帘薄以蔽门,小家也。” |
县丞 | xiànchéng | 地位一般仅次於县令(或县长),汉时每县各置丞一人,以辅佐令长,主要职责是文书、仓库等的管理。后代虽有变革,如宋代曾一度废除,或以主簿兼任,但历代大多设置此一官员(一或二人),迄於清末。《聊斋志异 田子成》自告才力不及,降县丞,隶汉阳,辞不就。 |
县乏 | xiànfá | 缺乏。《三国志·魏志·崔琰传》:“时穀糴县乏,玄罢谢诸生。”《三国志·魏志·王基传》“后由等竟不降” 裴松之 注引 晋 司马彪战略:“昔子午之役,兵行数百里而值霖雨,桥阁破坏,后粮腐败,前军县乏。”《资治通鉴·献帝建安元年》:“京都无粮,欲车驾暂幸鲁阳,鲁阳近许,转运稍易,可无县乏之忧。”《资治通鉴 晋纪一》(杜)预以虏乘胜马肥,而官军县乏,宜并力大运刍粮,须春进讨。 |
县官 | xiàn’guān | ①县的长官;县的官吏。唐元稹《清明日诗》:“今日清明江上,一身骑马县官迎。” 清 黄轩祖《游梁琐记·龙门鲤》:“食顷,逮李至,县官立置重辟。”鲁迅《伪自由书·电的利弊》:“唐人说部中曾有记载,一县官拷问犯人,四周用火遥焙,口渴,就给他喝酱醋,这是比日本更进一步的办法。”②朝廷;官府。《史记·孝景本纪》:“令内史郡不得食马粟,没入县官。”《汉书·食货志上》:“贵粟之道,在於使民以粟为赏罚。今募天下入粟县官,得以拜爵,得以除罪。”《资治通鉴 汉纪十一》县官用度太空,而富商大贾冶铸、煮盐, 财或累万金,不佐国家之急。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清 吴伟业《天王寺看牡丹诗》:“苦辞山地薄,县官责常赋。”③古时天子之别称。《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庸知其盗买县官器,怒而上变告子,事连污条侯 。”司马贞索隐:“县官谓天子也。所以谓国家为县官者,夏官王畿内县即国都也。王者官天下,故曰县官也。”《汉书 霍光传》今丞相用事,县官信之,尽变易大将军时法令。《资治通鉴 汉纪三十二》当为县官,何故为贼!《资治通鉴 唐纪十三》有不预征名,自愿以私装从军,动以千计,皆曰:“不求县官勋赏,惟愿效死辽东。”上(李世民)不许。④汉代对官府的通称。西汉 晁错《论贵粟疏》今募天下入粟县官,得以拜爵,得以除罪。 |
县侯 | xiànhòu | 爵名。汉制,列侯大者食县,小者食乡、亭。三国魏定制:凡国,王、公、侯、伯、子、男六等,次县侯,次乡侯,次亭侯,次关内侯。晋亦有县侯。南朝陈置开国县侯。至宋始废。《后汉书·孝桓帝纪》:“封超等五人为县侯。”《三国志·魏志·东夷传》:“皆以其县中渠帅为县侯。”《晋书 武帝纪》本为县侯者传封次子为亭侯,乡侯为关内侯,亭侯为关中侯,皆食本户十分之一。 |
县解 | xiànjiě | ①解开倒悬的绳子,抽象意思就是去除束缚。天然的解脱。谓于生死忧乐无所动心。《庄子·养生主》:“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县解。”成玄英疏:“为生死所係者为县,则无死无生者县解也。夫死生不能係,忧乐不能入者,而远古圣人谓是天然之解脱也。”②高超深入的理解。《新唐书·儒学传中·尹知章》:“於易、老、庄书尤县解。”宋 叶适《徐公墓志铭》:“及公以悟为宗,县解昭彻,近取日用之内,为学者开示。” |
县军 | xiànjūn | 深入敌方缺乏后援之孤军。《三国志·魏志·陈泰传》:“县军远侨,粮穀不继。” 唐 高适《李云南征蛮诗》:“餉道忽已远,县军垂欲穷。”《新唐书·高俭传》:“长真兵虽多,县军远客,势不得久。”《资治通鉴·魏邵陵厉公嘉平五年》:“姜维有重兵而县军应恪,投食我麦,非深根之寇也。” 《资治通鉴 汉纪六十》杨州刺史温恢谓兖州琐史裴潜曰:“此间虽有贼,然不足忧。今水潦方生,而子孝县军,无有远备,关羽骁猾,政恐征南有变耳。”《资治通鉴 晋纪十七》若悉国中之众自将以拒我,我县军深入,众寡不敌,此危道也。 |
县令 | xiànlìng I. | 官名,旧时一县的行政长官。今之县令。《韩非子 五蠹》会县令摄篆。清邵长蘅《青门剩稿》县令遣媒。II.xuánlìng指“悬挂在高处的招揽人才的诏令”:“县”通“悬”,“令”是命令、法令义(谁自认有本事,就摘取之,自荐去做官,试用期间达到规定的要求就可获得官方任命)《庄子·外物》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 |
县男 | xiànnán | 爵名。各朝代品级不同,唐代从五品,金、元沿置,明废。《南史 本纪卷六梁武帝》以功封建阳县男。《金史·百官志一》:“正五品曰县子,从五品曰县男”。 |
县跂 | xiànqí | 悬挂于高处而令人仰慕。《庄子·马蹄》:“县跂仁义以慰天下之心。”成玄英疏:“高县仁义,令企慕以慰心灵。” |
县罄 | xiànqìng | 亦作“县磬”。悬挂的磬,喻空无所有,贫困之极。《左传·僖公二十六年》:“齐侯曰:‘室如县罄,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杨伯峻注:“罄同磬,他本亦作‘磬’,鲁语上即作‘磬’。磬之悬掛,中高而两旁下,其间空洞无物。百姓贫乏,空无所有,虽房舍高起,两簷下垂,如古磬之悬掛者然也。”南朝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陶公少有大志,家酷贫……于时冰雪积日,侃室如县磬。” 宋 胡继宗《书言故事·贫乏》:“言贫乏室如县罄。” |
县署 | xiànshǔ | 县级行政单位执行公务的处所。《花月痕第六回》柳溪在阳曲县署西一里,汾堤之东。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凡事取决于县长和革命民众团体的联合会议。这种会议,由县长召集,在县署开。” |
县水 | xiànshuǐ | 瀑布;悬泉。《庄子·达生》:“孔子观於吕梁,县水三十仞,流沫四十里,黿鼉鱼鳖之所不能游也。”明 徐渭《柯亭策问》:“辟如舟人,已逆睹安流之在前,县水激湍祇寻丈耳,致死命於寻丈,则坐享其安流,人孰不竭力以为之哉?” |
县主 | xiànzhǔ | ①皇族女子的封号。东帝(地处东方的帝王)女皆封县公主。隋唐以来,诸王之女,亦封县主。《资治通鉴 唐纪四十二》至德以来,国家多事,公主、郡、县主多不以时嫁,有华发者,虽居禁中,或十年不见天子(德宗李适)。宋 王闢之《渑水燕谈录·官制》:“赵普以元勋诸女封郡主,高怀德二女特封县主。” 明 胡侍《真珠船·公主翁主》:“今制:亲王女曰郡主,郡王女曰县主。”清 阮葵生《茶馀客话 卷一》:“郡王女为多罗格格,文称县主。”吴晗《朱元璋传 第八章一》:“帝女封公主,亲王女封郡主,郡王女封县主。”②县令。《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宋福)连夜写了状词,只等天明,县主早堂,连人进状。”《儒林外史第十六回》:“匡超人看见是本县县主的帖子,吓了一跳。” |
现現 | xiàn | ①显露:出现。表现。发现。体现。现身说法。②实有的,当时就有的:现金。现款。现货。现实(a.客观存在的事物;b.合于客观情况的)。③目前,当时:现时。现在。现今。现场。现代。现买现卖。 |
现炒现卖 | xiànchǎoxiànmài | 就地贩卖。王朔《浮出海面》:“你看东西真是过目不忘啊,现炒现卖。”同“热炒热卖”。 |
现买现卖 | xiànmǎixiànmài | 临时买来再贩卖出去。比喻平素没有积累,临时从这里学,又到别处去传授。 |
现身说法 | xiànshēnshuōfǎ | 指佛力广大,能现出种种人相,向人说法。现指以亲身经历和体验为例来说明某种道理。《楞严经卷六》:“我与彼前,皆现其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一》:“亦于十方界中现身说法。”清·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十六回》袁伯珍这一席话,可谓现身说法。 |
现实主义 | xiànshízhǔyì | 注重事实或现实,反对一切不切实际或空想的性格。毛泽东《论持久战》:“虽可能有张伯伦一类的迁就所谓‘既成事实’的‘现实主义’的调头出现,但主要的国际势力将变到进一步地援助中国。”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五卷第21章:“金俊山抱着现实主义态度说。” |
现世宝 | xiànshìbǎo | 指不成器的人。《说岳全传第六十四回》那日,(欧阳从善)听得岳雷啼哭,假意发怒,便对禁子道:“今日是我生日,被这现世宝吵得我不耐烦。” |
现世现报 | xiànshìxiànbào | 现报。唐·释道世《法苑珠林·妄语部》卷九十三:“是人现得,恶口恶色,所言虽实,人不信受,众皆憎恶,不喜见之,是名现世,恶业之报。”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五回:那世里造的孽,这会子现世现报,叫我那一个眼睛瞧得上。 |
现钟不打 现钟弗打 | xiànzhōngbùdǎ xiànzhōngfúdǎ | 比喻有现成的东西却不加利用。 |
见見 | xiàn I. | ①古同“现”,出现,显露。《诗·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於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礼记·中庸》见而民莫不敬;言而民莫不信;行而民莫不说。《孟子·尽心上》不得志,修身见于世。《乐府诗集·杂歌谣辞四·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宋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词》:“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②古同“现”,现存。II.参见“见jiàn” |
见粮 | xiànliáng | 现存的粮食。《汉书·项籍传》:"今岁饥民贫,卒食半菽,军无见粮。"颜师古注:"无见在之粮。"唐 刘禹锡《送工部萧郎中刑部李郎中并以本官兼中丞分命充京西京北覆粮使》诗:"尊俎成全策,京坻阅见粮。"《宋史·岳飞传》:"(飞)驻军钟村,军无见粮,将士忍饥,不敢扰民。"《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二十》时军阙见粮,(吴)玠颇以家财给之。参见“见jiàn” |
见收 | xiànshōu | 见:xiàn古同“现”,出现,显露,明显的。收:逮捕,拘押:收捕、收监、收押、收审。现拘捕状。《华佗传》“已故到谯,适值佗见收,匆匆不忍从求。”《晋书 怀帝纪》初拜散骑常侍,及赵王(司马)伦篡,见收。 |
见素抱朴 | xiànsùbàopǔ | 意为老子提出的治国的三项具体措施之一。是说要推举圣人,实行法治,即用“无为之治”取代“有为之治”。 “见:现,呈现,推出。素:没有染色的生丝。这里比喻品质纯洁、高尚的圣人。朴:没有加工的原木。这里比喻合乎自然法则的社会法律。”《老子·第十九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
见贤 | xiànxián | 谓被称美。显示自己的贤德。《老子·第七十七章》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故 弥子 之行未变於初也,前见贤而后获罪者,爱憎之至变也。” |
苋莧 | xiàn | 苋菜: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细长,叶椭圆形,开绿白色或黄绿色小花,茎和叶可食。 |
晛 | xiàn | ①日气;日光:“雨雪瀌瀌,见晛曰消。”②明亮:“天气自佳日色晛。” |
睍睆 | xiànhuǎn | 形容鸟色美好或鸟声清和圆转貌。《西游记第二回》幽禽睍睆声,丹凤朝阳立。 |
岘 | xiàn | ①岘山:山名,在中国湖北省。亦称“岘首山”。②小而高的山岭。③越南地名。越南岘港。 |
睍 | xiàn | ①睍睍:因为害怕不敢正视的样子,如“刺史虽驽弱,亦安肯为鳄鱼低首下心,伈伈睍睍,为民吏羞,以偷活于此耶?”②睍睆(huǎn)〕鸟色美好或鸣声清圆;美好,如“睍睆黄鸟,载好其音。” |
睍睆 | xiànhuǎn | 形容鸟色美好或鸟声清和圆转貌。唐徐夤《宫莺》诗:“睍睆只宜陪阁凤,间关多是问宫娃。”宋 梅尧臣《寄题杨敏叔虢州吏隐亭》诗:“花草发琐细,禽鸟啼睍睆。”明朱鼎《玉镜台记·宴会》:“东风帘幙轻翻,柳外啼莺声睍睆。”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十九 杨谦之客舫遇侠僧》人语殊方相识少,鸟声睍睆听来同。 |
粯 | xiàn I. | 米屑。《广韵》粯,粉头粯子。《集韵》粯,米屑。II.hàn南通靖江等地元麦磨成的粯子。粯子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