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ān

①神话中称有特殊能力、可以长生不死的人:仙人。仙女。仙子。仙界。仙境(a.仙人居住的地方;b.形容景物美好的地方)。仙风道骨。仙山琼阁(喻虚无缥缈的美妙幻景)。②具有高超才能的人:诗仙。酒仙。宋 吴潜《江城子 示表侄刘国华》:“采山钓水美而鲜。饮中仙,醉中禅。闲处光阴,赢得日高眠。”③婉称死:仙去。仙逝。

仙都

xiāndōu

①神话中仙人居住的地方。《海内十洲记·聚窟洲》:“沧海岛在北海中……岛中有紫石宫室,九老仙都所治。”南北朝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明 屠隆《綵毫记·蓬莱传信》:“道士何来,輒敢至此仙都境界?”②山名。在今浙江省缙云县。高六百丈,周三百里,本名縉云山。唐神龙初,以此名县。又名丹峯山,天宝七载改今名。道书以为第二十九洞天。唐 贾岛《处州李使君改任遂州因寄赠诗》:“仙都山水谁能忆,西去风涛书满船。”

仙风道格

仙风道骨

xiānfēngdàogé

xiānfēngdàogǔ

骨:气概。仙人的风度,道长的气概。形容人的风骨神采与众不同。唐 李白《大鹏赋序》:“余昔于江陵见天台司马子微,谓余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宋·苏舜钦《朝奉大夫天章阁待制王公行状》:“公襟上高爽,有仙风道格,日与二三逸人,放意于江山之间。”元 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一折:此二人素有仙风道骨。

仙风道气

xiānfēngdàoqì

犹仙风道骨。明·屠隆《彩毫记·泛舟采石》:“老爷身着宫锦袍,头戴华阳巾,仙风道气,轩轩霞举。”

仙桂

xiānguì

喻指科举功名。仙桂籍:即桂籍的美称。明清两代,举人在京城会试中选的,称进士;考中进士犹如月中折桂,所以进士的名册被称为桂籍。唐杜甫《同豆卢峰知字韵》:“梦兰他日应,折桂早年知。”宋 无名氏 《百字歌·寿张簿》词:“才华拔萃,早宜仙桂高折。”宋 王禹偁《送鞠评事宰兰溪》诗:“科名旧捷仙人桂,县界遥看婺女星。”宋·汪洙《神童诗》名题仙桂籍,天府快先登。

仙露明珠

xiānlùmíngzhū

比喻人风神秀异。也形容书法秀逸圆润。唐 唐太宗《三藏圣教序》:“松风水月,未足比其清华;仙露明珠,讵能方其朗润?”

仙袂

xiānmèi

仙人的衣袖。唐 白居易《长恨歌》:“风吹仙袂飘飖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仙女

xiānnǚ

又仙娥、仙子。源于中国神话,形容品德高尚,智慧非凡,纤尘不染,高雅脱俗,且具有非凡能力、长生不死的女子和较高地位的神。如嫦娥仙子,冰仙女,等等。在语境中多用来形容容颜娇好,端庄秀丽,清新脱俗的女子。一人一山谓之仙,意为人往高山登,不畏惧困难。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意。

仙卿xiānqīng

仙界的贵官。宋 柳永《巫山一段云词之五》:“萧氏贤夫妇,茅家好弟兄。羽轮飆驾赴层城,高会尽仙卿。”明 屠隆《綵毫记·仙官列奏》:“李白证蓬莱仙卿,许氏亦同住蓬莱。”《西游记第四回》玉帝宣文选武选仙卿,看那处少甚官职,着孙悟空去除授。

仙人掌

xiānrénzhǎng

①别名霸王树。为仙人掌科植物仙人掌的全株。分布我国南方各地,野生或栽培。为华山最峭的一峰。相传华山为巨灵神所开,华山东峰尚存其手迹。唐 崔颢《行经华阴》:“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仙山

xiānshān

①仙人居住的山。唐 刘禹锡《三乡驿楼伏睹玄宗望女几山诗小臣斐然有感诗》:“三乡陌上望仙山,归作霓裳羽衣曲。”唐 白居易《长恨歌》:“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②比喻远离市廛的幽静所在。明 高濂《玉簪记·幽情》:“芳草掩重门,住仙山欲避秦,门前怕有渔郎问。”参见“仙山楼阁”。

仙山楼阁

仙山琼阁

xiānshānlóugé

xiānshānqiónggé

仙山:指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琼阁:精美的楼阁。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现在也比喻虚无缥缈的美妙幻境。《史记·封禅书》:“自威(齐威王)、宣(齐宣王)、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傅在勃海中……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其物禽兽尽白,而黄金银为宫阙。未至,望之如云;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临之,风辄引去。唐 白居易《长恨歌》:“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毛泽东《念奴娇 鸟儿问答》词:借问君去何方?雀儿答道:“有仙山琼阁。”

仙韶xiānsháo

即仙韶曲。亦泛称宫廷乐曲。明 梅鼎祚《玉合记·宸游》:“斟圣酒,进仙韶。”明 梅鼎祚《玉合记·出山》:“瑶京近,玉关高,谁歌黄竹和仙韶?”

仙逝xiānshì

登仙而去,称人死的婉辞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回回目:“贾夫人仙逝扬州城。”梁斌播火记》四七:“受惊不小,损失巨大,却是小事;老父年迈,也因此仙逝了!”

仙台

xiāntái

①《初学记 卷十一》引晋司马彪《续官志》:“尚书省在神仙门内。”后因称尚书省为“仙臺”。南朝梁 王筠《和刘尚书诗》:“客馆动秋光,仙臺起寒雾。”唐 王勃《上许左丞启》:“守愚空谷,歛迹仙臺。”②道观高台。唐 韩翃《同题游仙观》:仙台初见五城楼,风物凄凄宿雨收。”

仙桃

xiāntáo

①神话传说中供西王母等仙人食用的桃。《太平广记卷三》引《武帝内传》:“又命侍女更索桃果,须臾,以玉盘盛仙桃七颗……母曰:‘此桃三千年一生实。’”《西游记 第五回》:“我等不是妖怪,乃王母娘娘差来的七衣仙女,摘取仙桃,大开宝阁,做‘蟠桃胜会’。” ②泛称桃树或桃实。唐 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诗》:“丹灶初开火,仙桃正发花。”③称禁苑中的桃。唐 杜甫《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诗》:“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

仙翁

xiānwēng

①称男性神仙,仙人。唐 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诗》:“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河上仙翁:即河上公,汉文帝时人,传说其后羽化成仙。宋 何薳《春渚纪闻·郑魁铭研诗》:“仙翁种玉芝,耕得紫玻璃。”宋 方岳《水调歌头·平山堂用东坡韵词》:“苹洲外,山欲暝,敛眉峰。人间俯仰陈迹,叹息两仙翁。”(指欧阳修与苏东坡)《西湖佳话·葛岭仙迹》:“神异如此,人人皆道他是仙翁再世。”②对道官的敬称。明 屠隆《綵毫记·仙翁指教》:“仙翁拜揖,念小生与仙翁素乏平生,何以见顾?”

仙仙

xiānxiān

亦作“僊僊”。轻盈貌。轻举貌。形容舞姿飞扬。《聊斋志异 丐仙》女乃仙仙而舞。②飘逸貌。③形容善于言辞。

仙液琼浆

xiānyèqióngjiāng

指美酒。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27回:“东一院作金齑玉脍,西一院就酿仙液琼浆。”

仙音xiānyīn

①仙人所奏美妙的音乐。宋 洪迈《夷坚乙志·九华天仙》:“恒娥奏乐簫韶,有仙音异品,自然清脆。”明 屠隆《綵毫记·游玩月宫》:“听宫娥霓裳调高,是仙音凡夫怎操?”《水浒传第二回》仙音院竞奏新声,教坊司频逞妙艺。②指宫廷的音乐。明 屠隆《綵毫记·远谪夜郎》:“仙音一派飞龙近,香气先传近侍班。”

仙源

xiānyuán

道教称神仙所居之处。《云笈七籤卷二七》:“福地第四曰东仙源,福地第五曰西仙源,均在台州黄巖县属地。”特指晋陶渊明所描绘的理想境地桃花源。唐 王维《桃源行》:“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借指风景胜地或安谧的僻境。明 顾大《青衫记·郊游访兴》:“花光艳,草色新,且停驂向仙源问津。”清 吴伟业《避乱诗之一》:“白云护仙源,劫灰应不扰。”

仙乐

xiānyuè

①仙界的音乐。唐 白居易《琵琶行》:“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宋 李上交《近事会元卷四》:“道人叶法善引上入月宫。时秋,上苦凄冷,不能久留,回于天半,尚闻仙乐。及归,记其半曲,遂篴中写之。”明 屠隆《綵毫记·仙官列奏》:“你看祥云四起,仙乐盈空,羣仙早到也。”②皇家及宫中所奏的音乐。唐 宋之问《龙门应制诗》:“微风一起祥花落,仙乐初鸣瑞鸟来。”唐 白居易《长恨歌》:“驪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③道教作法诵经时所奏的音乐。清 洪昇《长生殿·觅魂》:“趁天风,随仙乐,双引着鸞旌高步斗;响金鐘,鸣法鼓,恭擎象简迥朝元。”

仙掌

xiānzhǎng

①武帝为求仙,在建章宫神明台上造铜仙人,舒掌捧铜盘玉杯,以承接天上的仙露,后称承露金人为仙掌。张衡《西京赋》:“立脩茎之仙掌,承云表之清露。”唐 杜牧《早雁诗》:“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华山仙人掌峰的省称。明 刘基《徐资深华山图诗》:“华岳插天七千丈,丹崖翠壁开仙掌。”明 何景明《华州作柬桑汝公诗》:“乘兴欲攀仙掌去。”③唐代一度改华州为仙掌,后遂称华州及华阴县为仙掌。唐 李吉甫《元和郡县志·华州》:“(华阴县)垂拱元年改曰仙掌,寻復旧名。”唐 姚合《送裴中丞赴华州诗》:“自无仙掌分,非是圣心偏。”原注:“去年曾梦除华州刺史。”唐 无可《寄华州马戴诗》:“水寒仙掌路,山远华阳人。”④花名。即仙人掌。清 王士禛《真州绝句之五》:“残月晓风仙掌路,何人为弔柳屯田。”⑤掌为掌扇之掌,也即障扇,宫中的一种仪仗,用以蔽日障风。唐 王维《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日色纔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袞龙浮。”

仙仗/僊仗

xiānzhàng

①神仙的仪仗。前蜀 韦庄《尹喜宅诗》:“紫气已随僊仗去,白云空向帝乡消。”僊,一本作“仙”。《云笈七籤 卷六四》:“龙轩鹤骑,仙仗森列,驻於空界。”明 屠隆《綵毫记·仙翁指教》:“知君旧籍隶虚皇,列近侍班行,謫来尘土离仙仗。”②指皇帝的仪仗。唐 岑参《奉和中书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 诗》:“金闕晓鐘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清 洪昇《长生殿·定情》:“瑶阶小立,春生天语,香縈仙仗,玉露冷沾裳。”

仙舟xiānzhōu

舟船的美称。《红楼梦第九十九回》不敢云百辆之迎,敬备仙舟以俟。

仙姿佚貌

xiānzīyìmào

仙子的姿质,秀逸的容貌。形容女子出色的姿容。佚,通“逸”。清·洪昇《长生殿·弹词》:“那娘娘生得来仙姿佚貌,说不尽幽闲窈窕。”

仙姿玉貌

仙姿玉色

xiānzīyùmào

xiānzīyùsè

形容女子姿态容貌都美。唐·郑《津阳门》诗:“鸣鞭后骑何躞蹀,宫妆禁袖皆仙姿。”《乐府诗集·宫怨》:“三千玉貌休自夸,十二金钗独相问。”明 谢谠《四喜记 巧夕宫筵》:“宫中郑娘娘,乃是郑参政之女,数月前选入宫中,仙姿玉色,世上无双。”

仙姿玉质

xiānzīyùzhì

形容姿容清秀品格高洁。《白雪遗音·马头调·梅雪争艳》:“他两家仙姿玉质从无上,压倒群芳。”

仙子

xiānzǐ


即仙女。唐 白居易《长恨歌》:“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参见“仙女”。

仙子尘心xiānzǐchénxīn

结合了“仙子”与“尘心”的词语,通常用来形容一种矛盾或对立的状态,即超凡脱俗与世俗欲望的并存。《红楼梦第120回》所以崔莺苏小无非仙子尘心,宋玉相如大是文人口孽。

xiān本义人在山上,后引申为作“仙”的异体字神仙。神话传说中指神通广大并且长生不死的人。《说文解字》人在山上。从人从山。呼坚切〖注〗屳xiān,入山长生,即仙字。㞥,《说文》:入山之深也。㞤yín《说文解字注》(仚)人在山上皃。引伸为高举皃。颜元孙引鲍明远书势云。鸟仚鱼跃。从人山。山亦声也。呼坚切。广韵许延切。十四部。
仚屳屲冚xiānxiānwākǎn “屳”和“仚”一样,都通“仙”,所以含义是一模一样的。屲:同“洼”字,就是指某个地势比较低的地方,比如“水洼”,多用于地名。“冚”,比如“把馍馍和菜都冚上,别招蝇子”,意思是“把馍馍和菜都盖上,别招苍蝇”。含义是:人生的常态,有高峰,就会有谷底,有悲伤,也会有畅快的开怀,万般艰险总会过去。

xiān

气体元素,符号Xe(xenonum)。无色无臭无味,大气中含量极少,化学性质不活泼。用来填充光电管、闪光灯等。

xiān

水稻的一种,又叫旱稻,颗粒比粳更小,温暖气候下种植,种子作为食物,颜色有红、白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