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一种金属元素,银白色,质软,富延展性:焊矿。石。纸。箔。②赏赐:命。赉。锡,即赐,赐之通假字也。我们现在常用的婚嫁祝福成语“天赐良缘”,与“天锡良缘”是一样的意思。战国楚 屈原《离骚》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左传·郑伯克段于鄢》《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庄子·列御寇人有见宋王者,锡车十乘。《资治通鉴 汉纪十一》陛下肃祗郊祀,上帝报享,锡一角兽,盖麟云。《后汉书袁绍传》二年,使将作大匠孔融持节拜绍大将军,锡弓矢节钺,虎贲百人,兼督冀、青、幽、并四州,然后受之。《后汉书·袁绍传上》:“又议郎赵彦,忠諫直言,议有可纳,故圣朝含听,改容加锡。”《资治通鉴 晋纪五》吏部尚书刘颂曰:昔汉之锡魏,魏之锡晋,皆一时之用,非可通行。周勃、霍光,其功至大,皆不闻有九锡之命也。参见九锡③姓。

锡珪

xīguī

珪,古代诸侯朝聘时所执的玉制礼器。帝王封爵授土时,赐珪以为信物。后泛指授以高官重爵。亦作“鍚圭”。《后汉书 袁绍传》而州郡牧守,竞盗声名,怀持二端,优游顾望,皆列土锡圭,跨州连郡,是以远近狐疑,议论纷错者也。南朝梁·沈约《刘领军封侯诏》:“宜锡圭裂壤,允副佥属,可封开国县侯,食邑二千户。”《梁书·元帝纪》:“以锡珪之功,既归有道;当璧之礼,允属圣明。”《旧唐书·儒学传上·敬播》:“今有高官重爵,本荫唯逮子孙;祚土锡珪,馀光不及昆季。”

锡赉

xīlài

①赏赐。《魏书·皇后传·文成文明皇后冯氏》李冲虽以器能受任,亦由见宠帷幄,密加锡赉,不可胜数。南朝梁 刘勰《文心雕龙·指瑕》:“夫赏训锡賚,岂关心解。”《旧唐书·郭暧传》:“大历中,恩宠冠於戚里,岁时锡賚珍玩,不可胜纪。”明 张四维《双烈记·策封》:“享千钟厚禄,锡賚天厨。”清 夏燮 《中西纪事·通番之始》:“念其远道输忱,从优锡賚。”②指赏赐之物。《旧唐书·牛仙客传》:“仙客既居相位……所有锡賚,皆缄封不启。”清 龚自珍《送广西巡抚梁公序 之三》:“又知夫美其德,纪其旬宣,颂其燕喜福禄,而侈大其受命於王,车旗之庶、锡賚之多者,古之宾客,用拜辟席,择言之所言也。”

锡命

xīmìng

天子有所赐予的诏命。《易·师》:“王三锡命。”孔颖达疏:“三锡命者,以其有功,故王三加锡命。”《三国志 吴书 吴主传》汉以(孙)策远脩职贡,遣使者刘琬加锡命。《晋书 文帝纪》惠襄之难,桓文以翼戴之劳,犹受锡命之礼,咸用光畴大德,作范于后。《晋书 谢安传》及(桓)温病笃,讽朝廷加九锡,使袁宏具草。安见,辄改之, 由是历旬不就。会温薨,锡命遂寝。唐 张九龄《恩赐乐游园宴应制诗》:“寳筵延锡命,供帐序羣公。”宋 欧阳修《泷冈阡表而赐爵受封,显荣褒大,实有三朝之锡命,是足以表见于后世,而庇赖其子孙矣。清 姚鼐《明赠太常卿山东左布政使张公祠碑文》:“事闻,赠公太常卿。妻方夫人、妾陈氏皆被锡命。”

锡壤

xīrǎng

①分封土地。汉 王褒《圣主得贤臣颂》:“剖符锡壤而光祖考,传之子孙,以资説士。”②指分封的土地。《北史·魏安定王休传》:“谨惟州居李润堡,虽是少梁 旧地,晋芮锡壤,然胡夷内附,遂为戎落。”

锡土

xītǔ

赐土封国。《三国志·魏志·董昭传》“昭受恩非凡”裴松之注引《献帝春秋》:“昔周旦、吕望 ……功勋若彼,犹受上爵,锡土开宇。”《三国志 吴书 吴主传》以大将军使持节督交州,领荆州牧事,锡君青土,苴以白茅,对扬朕命,以尹东夏。章炳麟《訄书·序种姓上》:“锡土因生而各统其德者,父子则亦殊姓。”

锡予

锡与

xīyú

①赐给。《诗·小雅·采菽》:"君子来朝,何锡予之。" 班固《白虎通·考黜》引作"何锡与之"。《新唐书·王缙传》:"或夷狄入寇,必合众沙门诵《护国仁王经》为禳厌,幸其去,则横加锡与,不知纪极。《续资治通鉴 宋纪九十三》是时承平日久,锡予无艺,营缮并兴,殆无虚日,以故国用益窘,帝(宋徽宗)多命臣僚条具财计。②指赐给的财物。明 归有光《朱夫人郑氏五十寿序》:"予尝读其家所藏书,皆天子使中贵人传语,恩旨丁宁,锡予优渥。"

锡杖xīzhàng僧人所持的禅杖。《西游记第十二回》只将袈裟、锡杖出卖。

xī I.

脱去上衣,露出身体的一部分。参见“袒tǎnxì。II。tì婴儿的包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