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从口或鼻把气引入体内:呼吸。吸气。吸烟。②引取:吸引。吸附。

吸风饮露

xīfēnɡyǐnlù

①道家谓仙人以风露为饮食。《庄子·逍遥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不食五穀,吸风饮露。”②比喻不吃饭。鲁迅《伪自由书·后记》:“好象他们的一群倒是吸风饮露,带了自己的家私来给社会服务的志士。”

吸新吐故

xīxīntǔgù

吸进新气,吐出浊气。汉·王吉《谏昌邑王疏》:“吸新吐故以练臧,专意积精以适神,于以养生,岂不长哉!”

①呼吸时进出的气:鼻息。喘息。叹息。窒息。瞬息万变。喘息;窒息;一息尚存;息息相关。可指风。庄子·逍遥游》:“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庄子·应帝王》人皆有七窍 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②停止,歇:休息。歇息。息怒。息兵。息事宁人。息止。平息。偃旗息鼓。③繁殖,滋生:休养生息。滋息。《孟子·告子上》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櫱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④音信:消息。信息。⑤儿女:子息。息男;息女;息妇;息婿。参见儿息。⑥利钱:息率()。利息。月息。⑦风。《庄子·内篇 逍遥游》《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息兵

xībīng

停止用兵。《战国策·秦策二》:“宜阳未得,秦死伤者众,甘茂欲息兵。”《晋书 愍帝纪》未知公今所到,是以息兵秣马,未便进军。《晋书 元帝纪》帝遣使谓(王)敦曰:公若不忘本朝,于此息兵,则天下尚可共安也。唐 杜甫《奉送卿二翁统节度镇军还江陵诗》:“留滞嗟衰疾,何时见息兵。”

息词xīcí申请撤销诉讼的状词。《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二生就讨过笔砚,写了息词,同着原告、被告、中证一干人进府里来。”清 李渔《凰求凤·假病》:“除非去求原告,大家处和了,烧一张息词到阴间去,或者能勾免提。”

息调

xīdiào

①废除户调之税。《三国志·吴志·吴主传》:“ 陆逊陈便宜,劝以施德缓刑,宽赋息调。”②呼吸调匀。《云笈七籤 卷五六》:“气运息调,荣枝叶也。”

息驾

xījià

停车休息。《列子·说符》:“孔子自卫反鲁,息驾乎河梁而观焉。” 三国魏 曹植《美女篇》:“行徒用息驾,休者以忘餐。” 《聊斋志异 凤阳士人》妾家不远,且请息驾,早旦而行,不晚也。《聊斋志异 公孙九娘》及抵南郊,日势已晚,息驾庭树,趋诣丛葬所。①借指栖隐。晋 陶潜《饮酒 诗之十》:“恐此非名计,息驾归闲居。” 宋 曾巩《隆中 诗》:“孔明方微时,息驾隆中田。”

息肩

xījiān

①卸去负担。《左传·襄公二年》:“郑成公卒,子駟请息肩於晋。”杜预注:“欲辟楚役,以负担喻。”张衡《东京赋》:“百姓弗能忍,是用息肩於大。”《后汉书·光武帝纪下》:“帝在兵閒久,厌武事,且知天下疲耗,思乐息肩。”宋 范仲淹《与韩魏公书》:“俟息肩,则勉力赋诗。”《续资治通鉴 随纪七十九》当时执政皆闻德音,(王)安石亦累表乞退,天下欣然有息肩之望矣。清 李渔《慎鸾交·谲讽》:“下官治蜀三年,辛勤万状,正苦息肩无日。”②栖止休息;停止。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上》:“於诸印度建一伽蓝,使客游乞士,息肩有所。”宋 余靖《晚至松门僧舍怀寄李太祝 诗》:“日暮倦行役,解鞍初息肩。”周而复《纪念鲁迅先生百年诞辰 诗》:“雄篇作匕首,战斗不息肩。”③谓休养生息。《史记·律书》:“故百姓无内外之繇,得息肩於田亩,天下殷富。”元 佚名《秦併六国平话 卷上》:“生灵免涂炭之灾,兵师有息肩之日。”《资治通鉴 晋纪十》晋氏失德,大汉(前赵)受之,苍生引领,庶几息肩。《资治通鉴 唐纪五》是以萧氏君臣、江陵父老决计归命,庶几有所息肩。

息交

xījiāo

谓谢绝交游,不问世事。晋 陶潜《归去来兮辞》:“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絶游,世与我而相遗,復驾言兮焉求?”宋 王明清《挥麈后录卷八》:“(刘斯立)屏居东平 ,杜门却扫,息交絶游。”《明史·孙慎行传》:“数请假里居,键户息交,覃精理学。”

息交绝游

xījiāojuéyóu

屏绝交游活动,隐居。晋·陶潜《归去来辞》:“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遗,复驾言兮焉求?”宋·王明清挥麈后录卷八》刘斯立……屏居东平,杜门却扫,息交绝游,人罕识其面。

息民

xīmín

使人民得到休养生息。《左传·隐公七年》:凡诸侯同盟,於是称名,故薨则赴以名,告终,称嗣也,以继好息民。《战国策·赵威后问齐使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汉 贾谊《过秦论下》:案土息民,以待其敝。唐 柳宗元《非国语下·祀》:夫祀……自息民以下,咸无足取焉尔。清 鲁一同《秦论》:秦之强不强於惠孝之耕战,而强於景哀之息民。孙中山《致国民党员书》:其所主张,以为今之所务,惟在保境息民。

息女

xī’nǚ

亲生女儿。古时在别人面前称自己的女儿,是家庭中的成员。《史记·高祖本纪》:“臣有息女,愿为季箕帚妾。”张守节正义:“息,生也。谓所生之女也。”晋 张华《博物志 卷八》:“魏大司马曹休所统中郎将谢璋部曲义兵奚儂息女,年四岁病殁。”《聊斋志异 白于玉》 使(吴)青庵奋志云霄,当以息女奉巾栉。《聊斋志异 西湖主》妃曰:“再造之恩,恨无所报。息女题巾之爱,当是天缘,今夕即遣奉侍”《聊斋志异 柳生》我有息女,欲奉箕帚,当即无辞。《聊斋志异 仇大娘》仆欲以息女奉箕帚;寒舍不乏第宅,更无烦亲迎耳。

息黥补劓

xīqíngbǔyì

指修整面容残缺,恢复本来面目。后用以喻改过自新。《庄子·大宗师》:“……庸讵知夫造物者之不息我黥而补我劓,使我乘成以随先生邪。”宋·苏轼《登州谢两府启》策蹇磨铅,少答非常之遇;息黥补劓,渐收无用之身。

息事宁人

xīshìníngrén

息:平息;宁:安定。指调解纠纷;使事情平息下来;使人们平安相处。南朝宋 范晔《后汉书 章帝纪》:“其令有司,罪非殊死且勿案验,及吏人条书相告,不得听受,冀以息事宁人,敬奉天气。”闻一多《四杰》我承认我是抱着“息事宁人”的苦衷来接受它的。

息徒

xītú

休整步卒。三国魏 嵇康《赠秀才入军诗之十四》:“息徒兰圃,秣马华山。”《晋书 谢安传》并召子征虏将军(谢)琰解甲息徒。南朝宋 颜延之《赭白马赋》:“天子乃輟驾迴虑,息徒解装。”南朝梁 江淹《杂体诗·效鲍昭 戎行》:“息徒税征驾,倚剑临八荒。”

息息相关

xīxīxiāngguān

彼此呼吸都相互关联,形容关系非常密切。互联网跟我们的生活真是息息相关啊!清·严复《救亡决论》二者皆与扎营踞地息息相关者也。

息息相通

xīxīxiāngtōng

连呼吸都是共同的;相通的。比喻彼此关系密切。水是生命的源泉,水与生命的起源息息相通。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他这店就是华中堂的本钱,他们里里头息息相通,岂有不晓得的道理?”

火灭,灭火:灭。火。灯。②失传。《孟子·离娄下》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

古同“息肉”,因黏膜发育异常而形成的像肉质的突起物。《圣济总录》咽生瘜肉,先刺破,令血出,用盐豉和捣涂之,效。

水螅shuǐxī:一种腔肠动物,身体圆筒形,生活在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