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 | wēn | ①不冷不热:温带。保温。降温。温泉。温和。温床。②性情柔和:温柔。温存(抚慰体贴)。温情。温顺。温静。温良。温文尔雅。③稍微加热:把酒温一下。④复习:温习。温故而知新。⑤古同“瘟”。⑥姓。 |
温恻 | wēncè | 温和凄恻。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八大王》:“妃召生妻入宫,将鸩之。既见,妻以珊瑚镜台纳妃,辞意温恻。” |
温车 | wēnchē | 辒车。古代的一种卧车。《史记·齐太公世家》桓公之中钩,佯死以误管仲,已而载温车中驰行。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三六回》(文公)使狐偃预备温车於宫之后门,只用数人相随。 |
温处道 | wēnchùdào | 清代中国浙江省行政区划之一。康熙九年(1670年),设杭嘉湖、宁绍台、金衢严、温处四道于浙江省内,介于省与州县之间。行政长官俗称“道台”,温处道辖温州、处州两府。治所温州。袁世凯曾担任过该职务。《清史稿卷二十四 德宗本纪二》初设新建陆军,命温处道袁世凯督练。 |
温存 | wēncún | ①抚慰,体贴。宋 黄孝迈《湘春夜月词》:“念楚乡旅宿,柔情别绪,谁与温存。”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二卷》那假公子在夫人前一个字也讲不出,及至见了小姐,偏会温存絮话!②温暖。③温柔和顺。④保暖养息。 |
温恭 | wēn’gōng | 温和恭敬。《尚书·舜典》:“濬哲文明,温恭允塞。”孔颖达疏:“温和之色,恭逊之容。”《诗·商颂·那》:“自古在昔,先民有作。温恭朝夕,执事有恪。”《三国志魏书 武帝纪》君以温恭为基,孝友为德,明允笃诚,感于朕思,是用锡君秬鬯一卣,珪瓒副焉。《北史·王杰王勇等传论》:“夫文士怀温恭之操,其弊也懦弱;武夫禀刚烈之资,其弊也敢悍。”《东周列国志 第八十回》:“勾践内怀虎狼之心,外饰温恭之貌。” |
温故知新 | wēngùzhīxīn | 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礼记·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汉·班固《东都赋》温故知新已难,而知德者鲜矣。《汉书·百官公卿表上》:“故略表举大分,以通古今,备温故知新之义云。” |
温蠖 | wēnhuò | 尘滓重积的样子。昏愦。《史记·屈原列传》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 |
温霁 | wēnjì | 温和。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胡四娘》:“食毕,四娘出,颜温霁,问:‘大哥人事大忙,万里何暇枉顾?’” |
温谨 | wēnjǐn | 温和恭谨。《周书·儒林传·卢光》:“性温谨,博览羣书,精於三《礼》。”《初刻拍案惊奇 卷三》:“东山一路看他腰间沉重,语言温谨,相貌俊逸,身材小巧,谅道不是歹人。” 《聊斋志异·云萝公主》:“略与顷谈,颇甚温谨。” |
温克 | wēnkè | 醉酒后能蕴藉自持,后亦谓人持有温和恭敬的态度。唐 高彦休《唐阙史·丁约剑解》:“有侄曰子威,年及弱冠,聪明温克。”清 秦朝釪《消寒诗话》:“孙文定相国三朝骨鲠,望重当朝,而和平温克,绝不以意气加人。” 《聊斋志异 凤仙》水仙貌少亚,而沉重温克,满座倾谈,惟把酒含笑而已。 |
温丽 | wēnlì | ①温婉雅。《后汉书·周荣传》:“臣伏惟古者帝王有所号令,言必弘雅,辞必温丽。”晋 张华《答何劭诗之二》:“发篇虽温丽,无乃违其情。”《北史 本纪卷九北周明帝宇文毓》善属文,词彩温丽。宋 陈鹄《耆旧续闻卷十》:“退之豪放奇险则过之,而温丽清深则不及也。”②温和美丽。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胡氏》:“新妇见姑嫜,温丽异常。” |
温凉 | wēnliáng | ①冷和暖。多指气候。晋 陶潜《闲情赋》:“嗟温凉之异气,或脱故而服新。”唐 孔颖达疏:“仲春仲秋俱是昼夜等、温凉中。”②寒暖。借指生活情况。嘘寒问暖表示寒暄礼貌。文选·陆机《门有车马客行》:“拊膺携客泣,掩泪叙温凉。”吕向注:“叙别离之岁月。”《聊斋志异 鸦头》赵具酒馔,话温凉。《魏书·胡叟传》:“祖思习常,待叟不足,叟聊与叙温凉,拂衣而出。”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王兰》:“其友张姓者,闻而省之,相见,话温凉。”《聊斋志异 书痴》见宾亲不知温凉,三数语后,则诵声大作,客逡巡自去。 |
温良 | wēnliáng | 温柔驯良。她是个性情温良的姑娘。《汉书 王莽传》清静乐道,温良下士,惠于故旧,笃于师友。 |
温良恭俭让 | wēnliánggōngjiǎnràng | 意为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这五种美德。 春秋鲁·孔丘(孔子)《论语·学而》:“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明·无名氏《孟母三移 第二折》物有本来,事有终始,以温良恭俭让之德,五者乃圣德光辉。 |
温明 | wēnmíng | ①古代葬器。《汉书·霍光传》:“光薨……东园温明,皆如乘舆制度。” 颜师古注:“服虔曰:‘东园处此器,形如方漆桶,开一面,漆画之,以镜置其中,以悬尸上,大歛并盖之。’颜师古曰:‘东园,署名也,属少府。其署主作此器也。’”南朝梁 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詔给温明秘器,歛以袞章,备九命之礼。”清 唐孙华《耶律丞相墓诗》:“当年秘器赐温明,一旦耕犂长秋黍。”②殿名。《后汉书·耿弇传》:“时光武居邯郸宫,昼卧温明殿。”李贤注:“赵王如意之殿也,故基在今洺州邯郸县内。” |
温衾扇枕 | wēnqīnshànzhěn | 解释同“温枕扇席”。元·柯丹邱《荆钗记·会讲》:“亲年迈,且自温衾扇枕,随分度朝昏。”清·李渔《无声戏》第11回:“生前一样温衾扇枕,死后一般戴孝披麻。” |
温情密意 温情蜜意 | wēnqíngmìyì | 谓情意温柔亲密。瞿秋白《饿乡纪程》:“然而散见零星的翠色,好一似美人的眉飞色舞,已确然见温情密意的‘春之和畅’之先声。”杨朔《三千里江山》:“一个男人家,做什么婆婆妈妈的,做出些温情蜜意,也不怕难为情?” |
温情脉脉 | wēnqíngmòmò | 形容感情默默流露的样子。温情:温柔的感情;脉脉: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表达用意。元 关汉卿《拜月亭》:“枉了我情脉脉,恨绵绵,我昼忘饮馔夜无眠。”秦牧《衰老》总之,资本主义制度把无数家庭的温情脉脉的气氛都给败坏了。 |
温凊 | wēnqìng | ①冬天温被使暖,夏天扇席使凉。侍奉父母之礼。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序致》每从两兄,晓夕温凊。(这里指早晚向父母问安。)清 王筠《菉友臆说》:"忠孝是大德,定省温凊,奔走先后,是小德。"②尤言温存体贴。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莲花公主》:"与生交拜成礼,已而送归馆舍,洞房温凊,穷极芳腻。" |
温凊定省 | wēnqìngdìngxǐng | 冬天使被子温暖,夏日让室内清凉,晚间给父母安睡,早晨起来问候安好。形容对父母尽心侍奉。《礼记·曲礼上》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清,昏定而晨省。《太平御览 卷一百六十二》引《儆诫录》贩果实养父母,承颜顺旨,温清定省,出告反面,不惮苦辛。 |
温泉 | wēnquán | 流出的水温高于泉水所在当地平均气温的泉水。唐 白居易《长恨歌》:“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
温然 | wēnrán | 温和貌。和润貌。温暖貌。《诗·秦风·小戎》“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汉郑玄笺:“念君子之性,温然如玉。”《太平广记 卷三四○》引唐李景亮《李章武传》:“虽弘道自高,恶为洁饰,而容貌闲美,即之温然。”宋 苏轼《上梅直讲书》其容色温然而不怒,其文章宽厚敦朴而无怨言,此必有所乐乎斯道也。明·何景明《张公去思碑》:“临民温然有馀度,人多易近。”清·吴敏树《先考行状》:“顾自其微有知识之日,日趋侍府君於家,而仰其容貌,则见其温然以和,又俨然以庄也。” |
温仁 | wēnrén | 温厚仁爱。《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王身端行治,温仁恭俭,篤敬爱下。”《晋书 惠帝纪》成都王颖温仁惠和,克平暴乱。唐 卢照邻《乐府杂诗序》:“动息无格於温仁,颠沛安由乎正义。”范文澜 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二节》:“唐肃宗被史家描写为‘温仁’,唐代宗也被称为‘宽仁’,实际都是庸懦人物。” |
温柔 | wēnróu | ①温和柔顺。②柔和。③温暖柔软。明 张岱《陶庵梦忆序》以荐报床,以石报枕,仇温柔也。④指温柔乡。 |
温柔敦厚 | wēnróudūnhòu | 原指态度温和;朴实厚道。后也泛指待人温和宽厚。温柔:温和柔顺;敦:诚恳。西汉 戴圣《礼记 经解》:“入其国,其教不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闻一多《诗人的横蛮》依孔子的见解,诗的灵魂是要“温柔敦厚”的。 |
温柔乡 | wēnróuxiāng | ①喻美色迷人之境。指温暖舒适的境地。汉 伶玄《赵飞燕外传》:“是夜进合德,帝大悦,以辅属体,无所不靡,谓为温柔乡。语嬺曰:‘吾老是乡矣,不能效武皇帝求白云乡也。’”宋 范成大《乐先生辟新堂作诗奉赠》:“多情开此花,艷絶温柔乡。”明 杨慎《摩尼寒夜拥炉有怀冯定水》诗:“行炉特赠远行人,处处温柔乡里身。”《红楼梦 第一回》:“如蒙发一点慈心,携带弟子得入红尘,在那富贵场中,温柔乡里享受几年,自当永佩洪恩,万劫不忘也。”《聊斋志异 双灯》顷之,缓带交偎,口脂浓射,真不数汉家温柔乡也。②温柔妩媚体贴的女人对男人来说叫温柔乡,是一种暧昧的说法,不贬不褒。《聊斋志异 乐仲》乐仲对丽人,直视之为香洁道伴,不作温柔乡观也。 |
温润而泽 | wēnrùnérzé | 比喻人的态度、言语温和柔顺。《礼记·聘义》:“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 |
温生绝裾 | wēnshēngjuéjū | 南朝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尤悔》:“温公初受,刘司空使劝进,母崔氏固驻之,峤绝裾而去。”后用“温生绝裾”为去意坚决的典故。清·虞名《指南公·举义》:“悲温生绝裾不犹,渐莱子承欢弗久。” |
温肃并行 | wēnsùbìngxíng | 意味着天地生成的过程中,既要有促进生长的温和力量,又要有规范收敛的肃杀力量,二者相互配合、共同作用,这才符合天地运行的法则和道理。这两种力量缺一不可,共同维持着天地间的平衡与和谐。《花月痕第四七回》天地生成,温肃并行之谓道;皇王敷化,神武不杀之谓功。 |
温婉 | wēnwǎn | 温和柔顺婉约有度。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庚娘》:“妇与庚娘同居,意度亦颇温婉。” 《聊斋志异 封三娘》把臂欢笑,词致温婉,于是大相爱悦,依恋不舍。茅盾《幻灭 十一》:“两位都把静女士视同小妹妹,因为她是怯弱,温婉,多愁,而且没主意。” |
温伟 | wēnwěi | 态度温和,身体魁伟。《后汉书·郑玄传》:“(玄)身长八尺,饮酒一斛,秀眉明目,容仪温伟。”《后汉书·刘表传》:“(表)身长八尺餘,姿貌温伟。” |
温慰 | wēnwèi | 温存抚慰。《聊斋志异 一员官》上官乃改颜温慰之。柔石《二月 二二》:“一种温慰与凄凉紧缠着他心上。”冰心《寄小读者 六》:“愿上帝无私照临的爱光,永远包围着我们,温慰着我们。” |
温温 | wēnwēn | ①柔和貌;谦和貌。《诗·小雅·宾之初筵》:“宾之初筵,温温其恭。”郑玄笺:“温温,柔和也。” 唐 杜甫《赠郑十八贲》诗:“温温士君子,令我怀抱尽。”②润泽貌。《荀子·修身》:“依乎法而又深其类,然后温温然。” 杨倞注:“温温,有润泽之貌。”诗曰:“温温恭人,惟德之基。”此之谓也。 |
温文尔雅 | wēnwéněryǎ | 形容人态度温和;举动斯文。现有时也指缺乏斗争性;做事不大胆泼辣;没有闯劲。尔雅:文雅。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陈锡九》:“太守愕然曰:‘此名士之子,温文尔雅,乌能作贼?’”叶圣陶《演讲》温文尔雅,正是学者的态度。 |
温文儒雅 | wēnwénrúyǎ | 犹言温文尔雅。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为首的是个半老的儒者气象……次后便是一个温文儒雅的白面书生。”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四章:从他的相貌、神气和言谈、举止看,也很温文儒雅,不带一点儿草莽英雄模样。 |
温席扇枕 | wēnxíshànzhěn | 解释见“温枕扇席”。唐·杨炯《从弟去盈墓志铭》:“子之承亲,温席扇枕;子之友悌,同舆共寝。” |
温香艳玉 | wēnxiāngyànyù | 比喻妇女的美好姿质。明·汤显祖《牡丹亭·冥誓》:“看他温香艳玉神清绝,人间迥别。”清·洪昇《长生殿·埋玉》:“温香艳玉须臾化,今世今生怎见他!” |
温煦 | wēnxù | 温暖,和煦。常用于形容阳光等。唐·郑亚《李卫公<会昌一品集>序》:“日赫于昼而乏清媚,月皎于夜而无温煦。” 《聊斋志异 萧七》拙女久蒙温煦。老身以残年衰慵,有疏省问,或当不怪耶?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安期岛》:“时方严寒,既至,则气候温煦,山光徧岩谷。” |
温恤 | wēnxù | 体贴抚慰。《朱子治家格言》:与肩挑贸易,勿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多温恤。《聊斋志异 崔猛》母闻大骇,呼邻子极意温恤,配以少婢,事乃寝。 |
温谕 | wēnyù | 敬称皇帝谕旨。《清史稿卷十二 高宗本纪三》大学士蒋溥以病乞休,温谕慰留。清 纳兰性德 《渌水亭杂识 卷二》是时礼重,宫僚特赐予,或亲御春坊,面赐温谕。《红楼梦 第一一四回》主上隆恩,必有温谕。清 昭梿 《啸亭杂录·尹阁学》今上即位,召之入都,温谕久之,加给事中衔。《儿女英雄传 第四十回》(圣人)跟着降了几句温谕,仍叫第二天递牌子。 |
温裕 | wēnyù | ①温暖。②引申指衣食温饱,生活富足。③平和宽宏。《北史 本纪卷七北齐文帝高洋》太子虽富于春秋,而温裕开朗,有人君之度。《续资治通鉴 宋纪三十四》寇准曰:“皇太子天赋仁德,严重温裕,实邦家之庆也。” |
温枕扇席 | wēnzhěnshànxí | 谓侍奉父母无微不至。《陈书·沈炯传》:“每跪读家书,前惧后喜,温枕扇席,无复成童。” |
榅 | wēn I. | 榅桲wēnpo:a.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叶椭圆形,花白色或淡红色,果实秋季成熟。b.榅桲树的果实,黄色,有香气,味甘酸,可以吃,又供药用。II.yùn草木繁盛。 |
辒 | wēn | 古代的一种可以卧息的车。《说文》辒,卧车也。《史记·秦始皇纪》会暑,上辒车臭。棺载辒凉车中。《史记·齐世家》已而载辒车中驰行。《韩非子·外储说》乘辒车至李史门。 |
辒辌 | wēnliáng | 即輼輬车。古代的卧车。亦用做丧车。《汉书 霍光传》载光尸柩以辒辌车,黄屋在纛。 |
辒辌车 | wēnliángchē | 古代的卧车。亦用做丧车。《史记·李斯列传》:“李斯以为上在外崩,无真太子,故秘之。置始皇居輼輬车中,百官奏事上食如故。”裴駰集解引孟康曰:“如衣车,有窗牖,闭之则温,开之则凉,故名之“輼輬车”也。”《汉书·霍光传》:“载光尸柩以輼輬车。”颜师古注:“輼輬本安车也,可以卧息。后因载丧,饰以柳翣,故遂为丧车耳。輼者密闭。輬者旁开窗牖,各别一乘,随事为名。后人既专以载丧,又去其一,总为藩饰。而合二名呼之耳。”《晋书 宣帝纪》弟(司马)孚表陈先志,辞郡公及韫辌车。 |
瘟 | wēn | ①中医指流行性急性传染病:瘟疫。瘟病。瘟疹。②指戏曲沉闷乏味:这场戏唱瘟了。 |
蕰 | wēn I. | 水生的杂草,可做肥料。《广韵·魂韵》蕰,蕰藻,节中生叶。《左传·隐公六年》芟夷蕰崇之。II.yùn 古同“蕴”,聚积。 |
鳁 | wēn | ①鳁鱼:体长二十余厘米,背部苍黑色,体侧有黑斑纵列,生活在海中,为世界重要经济鱼类之一。亦称“沙丁鱼”。 ②鳁鲸:哺乳动物,鲸的一种,外形像鱼,生活在海洋中,体长六米到九米,头上有喷水孔,脂肪可炼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