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 | wěi I. | ①任,派,把事交给人办:委托。委派。委任。委员。委以重任。《晋书 宣帝纪》文帝之世,辅翼权重,许昌同萧何之委,崇华甚霍光之寄。《陈书 本纪卷六后主陈叔宝》(高祖陈霸先)委以心腹爪牙,咸能得其死力。②抛弃,舍弃:委弃。委之于地。《左传 子产却楚逆女以兵》若野赐之,是委君贶于草莽也!《孟子·公孙丑下》: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孙子·军争》举军而争利则不及,委军而争利则辎重捐。《三国志 吴书。吴主传》(建安)十四年,(周)瑜、(曹)仁相守岁馀,所杀伤甚众。仁委城走。《晋书 符坚载纪上》(杨)广败绩,晋沮水诸戍皆委城奔溃,(杨)亮惧而退守磬险,(杨)安遂进寇汉川。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唐 元结《贼退示官吏》:“思欲委符节,引竿自刺船。”《资治通鉴 秦纪一》又况闻樊将军之所在乎!是谓委肉当饿虎之蹊也。《资治通鉴 汉纪三十四》而忿之间,改节易图,委成功,造难就,百年累之,一朝毁之,岂不惜乎!《资治通鉴 汉纪五十三》长吏委城郭,窜伏山草。《资治通鉴 汉纪五十八》周瑜攻曹仁岁余,所杀伤甚众,仁委城走。《资治通鉴 汉纪六十》汉中王(刘)备所置宜都太守樊友委郡走,诸城长吏及蛮夷君长皆降于(陆)逊。《资治通鉴 晋纪一》卒有风尘不虞之变,当委版筑而应烽燧。《资治通鉴 晋纪十八》如事之不济,不失于走,奈何望风委去,为必亡之理乎!《资治通鉴 宋纪四》青州刺史箫思话闻道济南归,欲委镇保险,济南太守萧承之固谏,不从。…参军刘振之戍下邳,闻之,亦委城走。《资治通鉴 宋纪四》(刘宋前任梁州、南秦州刺史)甄法护坐委镇,赐死于狱。《资治通鉴 随纪二》后(张)宾卒,(刘)孝孙为掖县丞,委官入京,上其事,诏留直太史,累年不调,乃抱其书,使弟子舆榇来诣阙下,伏而恸哭。《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时更军旅之后,诸道财赋,亡于兵火,委于川途,乾没于胥吏者,不可胜计。宋 苏洵《心术》智则不可测,严则不可犯,故士皆委己而听命,夫安得不愚?③推托,卸:推委。委罪。④曲折,弯转:委曲。委婉。委屈。⑤积聚:委积。即物资储备。《孙膑兵法·见威王》故城小而守固者,有委也。 《晋书 愍帝纪总论》天下书同文,车同轨,牛马被野,余粮委亩,故于时有“天下无穷人”之谚。《宋书 卷十 顺帝纪》顷甸服未静,师旅连年,委蓄屡空,劳敝莫偃。唐 柳宗元《梓人传》委群材,会群工,或执斧斤,或执刀锯,皆环立。⑥末、尾:原委。穷源意委(追究事物本原及其发展)。⑦确实:委实。⑧ 无精打采,不振作:委顿。委靡。⑨承担。《周文 诸稽郢行成于吴》勾践用帅二三之老,亲委重罪,顿颡于边。II.wēi委蛇yí:敷衍,应付;同“逶迤”。 |
委备 | wěibèi | 详尽完备。唐 皇甫湜《赠孙生序》:“其词委备,痛入肝血。”宋 苏洵《申法》:“故今之法,纤悉委备,不执於一。”明 李东阳《叶文庄公集 序》:“公虽未尝自言,然观其紆餘委备,详而不厌,要知为欧学也。”夏曾佑《小说原理》:“唐人霍小玉传、刘无双传、步飞烟传等篇,始就一人一事,紆徐委备,详其始末。” |
委地 | wěidì | ①蜷伏于地。《庄子·养生主》:“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晋 干宝《搜神记卷十四》:“有大蛇从林草中出,径来棺下,委地俯仰,以头击棺。”②散落或委弃于地。以美女的快舞形容花之飞空,以美女残妆形容花之委地。《庄子·养生主 庖丁解牛》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东观记·锺离意传》:“显宗时,意为尚书,交趾太守坐赃千金,徵还伏法,詔以其貲物班赐群臣,意得珠璣,悉以委地而不拜赐。”唐 白居易《长恨歌》:“花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③拖垂于地。《晋书 武帝纪》发委地,手过膝,此非人臣之相也。南朝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湛(陶侃母)头髮委地,下为二髲,卖得数斛米。”清 余怀《板桥杂记·丽品》:“值嫩梳头,长髮委地,双腕如藕。”冰心《童年杂忆·我的另一个名字》:“坐在镜前梳头,发长委地。”④喻没落,消亡。《太平广记卷四五五》引《奇事记·昝规》:“唐长安昝规因丧母,又遭火,焚其家产,遂贫乏委地。”明 方孝孺《读 战国策》:“文武之道,至於春秋之世委地矣。孔子之作春秋,伤周道之衰也,夫岂知春秋之法復委地於战国之世乎!” |
委顿 | wěidùn | 疲乏;憔悴。读书之风的委顿,读书传统的亵渎,教育改革的困窘,书籍市场的混乱,维护知识产权的无奈,网络文化的莫测。《新唐书·韩愈传》势不支久,必自委顿。《资治通鉴 唐纪四十一》时群臣朝夕临,哭委顿,从吏或扶之。《聊斋志异 珠儿》女曰:“儿昨归,颇委顿,未遑一言。儿不孝,中途弃高堂,劳父母哀念,罪何可赎!” |
委国 | wěiguó | ①谓把国家的统治权交给别人。《战国策·魏策四》:“魏委国於王,而王不受,故委国於赵也。”《史记·伍子胥列传》:“使大夫种厚币遗吴太宰嚭以请和,求委国为臣妾。”《资治通鉴 周纪二》韩因恃齐,五战不胜,而东委国于齐。②指以国事相托。《战国策·韩策一》:“韩氏先以国从公孙郝,而后委国於甘茂,是韩,公之讎也。”明刘基《春秋明经·公围成公至自围成筑蛇渊囿》:“吾意定公因是而惧,改前辙以自新,委国圣人之不暇也。”③放弃君位。 董仲舒《春秋繁露·立元神》:“自然之赏至,虽退让委国而去,百姓襁负其子随而君之,君亦不得离也。” 王充《论衡·答佞》:“ 伯成子高委国而耕,於陵子辞位灌园。” |
委过于人 | wěiguòyúrén | 形容嫁祸给别人。自己闯下的祸端应当自己承担,不可委过于人,让别人蒙受不白之冤。 |
委和 | wěihé | ①谓自然所付与的和气。《庄子·知北游》:“生非汝有,是天地之委和也。”宋 苏轼《告文宣王文》:“一气之委和,与万物之至精,或为淮夷 之蠙珠,或为云之华星。”参见“委形”。 ②谓随顺自然。南朝梁 刘勰《文心雕龙·养气》:“率志委和,则理融而情畅;钻礪过分,则神疲而气衰。” 唐 刘禹锡《故荆南节度推官董府君墓志》:“迷邦纵性,委和从化。” |
委积 | wěijī | ①谓储备粮草。孙诒让《正义》:“説文·禾部云:‘积,聚也。’……凡储聚禾米薪芻之属,通谓之委积。”②指储备之粮草。《南齐书·高帝纪上》:“贼千里孤军,后无委积,求战不得,自然瓦解。” 唐 元结《问进士一》:“太仓委积,陈腐不可较量,忽遇凶年,穀犹耗尽。”《资治通鉴 汉纪十》夫匈奴,无城郭之居,委积之守,迁徒鸟举,难得而制也。③泛指财物,货财。《孙子·军争》:“是故军无輜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杜牧注:“委积,财货也。”《魏书·西域传·焉耆》:“拔焉耆 三城,获其珍奇异物及诸委积不可胜数。” ④聚积,堆积。《楚辞·九章·怀沙》:“材朴委积兮,莫知余之所有。”《后汉书·董卓传》:“白骨委积,臭秽满路。”宋 王谠《唐语林·品藻》:“姚梁公与崔监司 在中书。 梁公 有子丧,在假旬日,政事委积,处置皆不得。”《金史·河渠志》:“然其所徵之物,或委积经年,至腐朽不可復用。” ⑤充塞;充满。《西京杂记卷三》:“奇兽怪禽,委积其间。” ⑥谓富厚,厚禄。《后汉书·冯衍传下》:“伐冰之家,不利鸡豚之息,委积之臣,不操市井之利。” 李贤注:“言食厚禄不当求小利也。” |
委寄 | wěijì | 谓委任付托。《晋书 武帝纪》加之建立非所,委寄失才,志欲就于升平,行先迎于祸乱。《魏书·樊子鹄传》:“时尒朱荣在晋阳,京师之事,子鵠颇预委寄,故在臺阁,征官不解。”宋 范仲淹《延州谢上表》:“讨伐之秋,委寄方重,岂繄懦品,可副圣忧。”《明史·刘吉传》:“吉独留,委寄愈专。” |
委结 | wěijié | ①投身结交。《世说新语·雅量》:“桓宣武与郗超议芟夷朝臣”刘孝标注引南朝宋 檀道鸾《续晋阳秋》:“超谓温雄武,当乐推之运,遂深自委结。”《南齐书·江谧传》:“元徽末,朝野咸属意建平王景素,謐深自委结。”②结局,了结。《水浒传第十七回》:“气得洒家正苦在这里没个委结,不想却是大哥来。”③结聚;郁积。庄子·知北游“是天地之委蜕也”晋 郭象注:“气自委结而蝉蜕也。”成玄英疏:“阴阳结聚。”《后汉书·逸民传·梁鸿》:“悼吾心兮不获,长委结兮焉究!”李贤注:“委结,怀恨也。” |
委捐 | wěijuān | 放弃,丢掉。 三国魏 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然欲孤便尔委捐所兵众以还执事,归就武平侯国,实不可也。何者,诚恐已离兵为人所祸也。” |
委决不下 | wěijuébùxià | 一再犹豫,不能决定下来。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32卷:“心中委决不下。其妻长舌夫人王氏适至,问道:‘相公有何事迟疑?’”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中册:“胡雪岩实在有些委决不下,一方面觉得有阿巧姐作伴,此行一定温馨愉快,一方面又……” |
委吏 | wěilì | ①古代管理粮仓的小官。《孟子·万章下》:“孔子尝为委吏矣,曰:‘会计当而已矣。’”赵岐注:“委吏,主委积仓廪之吏也。”唐 韩愈《争臣论》盖孔子尝为委吏矣,尝为乘田矣,亦不敢旷其职,必曰“会计当而已矣”,必曰“牛羊遂而已矣”。 ②泛指小吏。 王充《论衡·自纪》:“为乘田委吏,无於邑之心;为司空相国,无説豫之色。” 宋 沉辽《次韵酬公夫之二》:“强从委吏心虽易,欲避宵人势亦难。” 清 蒲松龄《代笏诗:“委吏一饭难,感激结心胸。” |
委禽 | wěiqín | 送聘礼,表示定婚。古代结婚礼仪中(即“六礼”),除纳徵外,其他五礼,男方都要向女方送上雁作为贽礼,所以称纳采为委禽。清人胡培《仪礼正义》解释为:取大雁随时序变化南飞北往而不失节,飞成行、上成列来表示取亲不误时日,嫁娶不逾礼仪。《聊斋志异 鲁公女》贵家委禽,女辄不欲。怪问之,具述生前约。《聊斋志异 青娥》童子虽无知,只觉爱之极,而不能言;直告母,使委禽焉。《聊斋志异 细柳》时有高生者,世家名士,闻细柳之名,委禽焉。《聊斋志异 王桂庵》君姑退,倩冰委禽,计无不遂。 |
委曲求全 | wěiqūqiúquán | 勉强地去将就别人;以求得保全。也形容为顾全大局而做出忍让的姿态。委曲:曲意迁就。宋 欧阳修《滁州谢上表》:“知臣幸逢主圣而敢危言,悯臣不顾身微而当众怨,始终爱惜,委曲求全。”郭沫若《战声》诗:委曲求全的苟活决不是真正的生。 |
委靡 | wěimǐ | ①柔顺。南朝梁 王僧孺《为人述梦》诗:雅步极嫣妍,含辞恣委靡。宋 朱弁《曲洧旧闻 卷一》一日即位,无所易置,左右驱使皆委靡听顺,无一人敢偃蹇者。②颓唐,不振作。困顿不振;意志消沉。神志委靡。委靡因循。唐 韩愈《送高闲上人序》颓堕委靡,溃败不可收拾。《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四十四》风俗委靡,务为姑息以徇人情,此弊非一日。《明史·范济传》迩来士习委靡,立志不弘,执节不固。沙汀《催粮》汪二是个矮架子青年农民,骨骼宽大,气色却很委靡。 |
委靡不振 | wěimǐbùzhèn | 委靡:也作"萎靡",颓丧。形容精神不振,意志消沉。宋·马永卿《元城先生语录上卷》至嘉佑末年,天下之事似乎舒缓,委靡不振,当时士大夫亦自厌之,多有文字论列。 |
委命 | wěimìng | ①犹授首。谓投降或伏法。贾谊《过秦论》:“百越之君,俛首係颈,委命下吏。”《晋书 文帝纪》:“交臂屈膝,委命下吏,俘馘十万积尸成京。”“是以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狂狡贪悍,世为寇雠者,皆感义怀惠,款塞内附,或委命纳贡,或求置官司。”晋 挚虞《太康颂》:“元憝委命,九夷重译。”《资治通鉴 梁纪十六》若吴之王孙,蜀之公子,归款军门,委命下吏,当即授客卿之秩,特加骠骑之号。凡百君子,勉求多福。”②寄托性命。汉·贾谊《过秦论》委命下吏。③听任命运支配。《史记·游侠列传》:“故士穷窘而得委命,此岂非人之所谓贤豪閒者邪?”《东周列国志 第一百回》“鲁仲连曰:‘君乃天下贤公子,乃委命于梁客耶?今新垣衍将军何在?吾当为君责而归之!’”《续资治通鉴 宋纪三十九》晁迥尝曰:“自然之分,天命也;乐天不忧,知命也;推理安常,委命也。何必逆计未然乎!” |
委弃 | wěiqì | 弃置,舍弃。《北史 本纪卷十北周武帝宇文邕》齐众大溃,军资甲仗数百里间委弃山积。 |
委裘 | wěiqiú | ①《吕氏春秋·察贤》:“天下之贤主,岂必苦形愁虑哉?执其要而已矣……故曰尧之容若委衣裘,以言少事也。”陈奇猷校释:“谓尧之时,天下无事,尧之仪表,乃委曲其衣裘,消閒自得。古者长衣,有事则振衣而起,无事则委曲衣裘而坐也。”后以“委裘”指君主任贤举能。文选·任昉《为萧扬州荐士表》:“物色关下,委裘河上。” 李善注引晏子曰:“治天下若委裘,用贤,委裘之实。桓公听管仲,而赵襄子信王登 ,此之谓委裘。”②旧谓帝位虚设,唯置故君遗衣于座而受朝。《汉书·贾谊传》:“卧赤子天下之上而安,植遗腹,朝委裘,而天下不乱。” 颜师古注引孟康 曰:“委裘,若容衣,天子未坐朝,事先帝裘衣也。”王先谦补注:“‘遗腹’与‘赤子’对文,植遗腹,故但朝先帝裘衣。”南朝梁 张缵《南征赋》:“挟仲谋之雄气,朝委裘而作辅。”《资治通鉴·唐昭宗天复三年》:“(臣光曰) 程元振、 鱼朝恩相继用事,窃弄刑赏,壅蔽聪明,视天子如委裘,陵宰相如奴虏。” 章炳麟《訄书·杂志》:“元帝贵由没而委裘三年,未有压纽之主。”自注:“定宗崩后,议所立未决,当是时,已三岁无君。”③指幼君在位。因幼君不胜礼服,坐朝则委裘于地,故称。《晋书·穆帝哀帝废帝纪论》:“孝宗因繦抱之姿,用母氏之化,中外无事,十有餘年……赞曰:委裘称化,大孝为宗。遵彼圣善,成兹允恭。”《晋书·后妃传论》:“而明穆、康献,仍世临朝,时属委裘,躬行负扆。” |
委曲成全 | wěiqǔchéngquán | 指使自己受委屈,来成全别人。亦作“委曲周全”。明·李贽《续焚书·答骆副使》:“夫自用则不能容物,无用又不能理物,其得尔三载于滇中者,皆我公委曲成全之泽也。” |
委权 | wěiquán | 授以权柄。《三国志·魏志·张辽传》"太祖大壮辽,拜征东将军"裴松之注引 晋 孙盛曰:"夫兵固诡道,奇正相资,若乃命将出征,推毂委权,或赖率然之形,或凭掎角之势。《资治通鉴 唐纪五十九》张韶之乱,马存亮功为多,存亮不自矜,委权求出;秋,七月,以存亮为淮南监军使。 |
委肉虎蹊 | wěiròuhǔxī | 委:抛弃;蹊:小路。把肉丢在饿虎经过的路上。比喻处境危险,灾祸即将到来。《战国策·燕策三》:“是以委肉当饿虎之蹊,祸必不振矣。” |
委蕤 | wěiruí | 柔弱;软弱。明 汤显祖《南柯记·召还》:“金枝玉葉病委蕤,廿載南柯寄一枝。”清 无名氏《木兰从军》前本:“如何這樣委蕤不成材料,貪生怕死使人笑?” |
委身 | wěishēn | ①托身,以身事人。②将身心交付。她中年时委身一位农民。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委身为贾人妇。”唐 李白《与韩荆州书》知君侯推赤心于诸贤腹中,所以不归他人,而愿委身国士。③置身,寄身。东汉 王粲《七哀诗 其一》:“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聊斋志异 仇大娘》邵(氏)渐闻之,冤结胸怀,朝夕陨涕,四体渐以不仁,委身床榻。④女子将身体交给男人。谓嫁给男子。以身相许。《聊斋志异 连城》告父曰:“儿已委身乔郎矣,更无归理。如有变动,但仍一死!”《聊斋志异 慧芳》女笑曰:“我以贤郎诚笃,愿委身母家。” ⑤脱身。⑥弃身。《晋书 文帝纪》前者变故卒至,祸同发机,诚欲委身守死,惟命所裁。 |
委实 | wěishí | 确实;实在。元 关汉卿《窦娥冤》:不是我窦娥罚下这等无头愿,委实的冤情不浅。《醒世恒言 苏小妹三难新郎》访事的得了此言,回复荆公,说:“苏小姐才调委实高绝,若论容貌,也只平常。” |
委使 | wěishǐ | 任用。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涉务》:“纵有小人之态,皆可鞭杖肃督,故多见委使,盖用其长也。”唐 刘禹锡《代裴相公让官第二表》:“伏惟陛下念其委使之久,察其危苦之词。”《旧唐书·崔胤传》:“德昭谢曰:‘予军吏耳,社稷大计,不敢自专。如相公委使,不敢避也。’” |
委是 | wěishì | 确实。宋 欧阳修《论京西官吏非人乞黜按察使陈洎等札子》:“诸路转运并兼按察使,或贪残老昧,委是不治者,逐处具状闻奏。”《说岳全传第十回》不知这剑委是何等出处,且听下回分解。宋 岳飞《讨捕虔贼尽静状》:“委是尽静,别无未获贼徒。” |
委署 | wěishǔ | ①谓擅离职守。《三国志·蜀志·先主传》“与先主并力” 裴松之注引晋虞溥江表传:“(刘)备遣人慰劳之。(周)瑜曰:‘有军任,不可得委署,儻能屈威,诚副其所望。’”《资治通鉴·献帝建安十三年》引此文,胡三省注云:“委,弃也。署,置也。”②官署缺员时,委派其他官员代理。 清 蒋良骐《东华录 卷六》:“又江右甫经兵燹,无贡生应考,学官乏人,武生杂流,夤缘委署,请命抚按学臣察革,择举人之文行兼优者充之。”《老残游记 第六回》:“小的主人姓申,新从省里出来,抚台委署城武县的。”《资治通鉴 汉纪五十七》(刘)备欲呼鲁肃等共会语,(周)瑜曰:“受命不得妄委署;若欲见子敬,可别过之。” |
委输 | wěishū | ①转运。亦指转运的物资。睡虎地。 秦《墓竹简效律》:“上节(即)发委输,百姓或之县就(僦)及移输者,以律论之。”《淮南子·氾论训》:“故地势有无,得相委输。”《汉书·食货志下》:“置平準于京师,都受天下委输。”《后汉书·张纯传》:“使将潁川突骑安集荆、徐、杨部,督委输,监诸将营。” 李贤注:“委输,转运也。”《旧唐书·裴矩传》:“虽拓地数千里,而役戍委输之费,岁巨万计,中国骚动焉。” 姚锡光《东方兵事纪略》:“委输将断,而和议益亟矣。”《资治通鉴 汉纪三十三》时百姓饥饿,黄金一斤易豆五升,道路断隔,委输不至,冯异军士悉以果实为粮。②汇聚,注聚。 晋 木华《海赋》:“於廓灵海,长为委输。” 唐 骆宾王《在江南赠宋五之问 诗》:“沦波通地穴,委输下归塘。” 唐 元稹《祭淮渎文》:“经界区夏,左右万国,百川委输,万灵受职。” 宋 沉作喆《寓简卷一》:“曏之支流,委输于我。” |
委顺 | wěishùn | ①谓自然所赋予的和顺之气。《庄子·知北游》:“性命非汝有,是天地之委顺也。”②顺从。唐 皮日休《祀疟疠文》:“柔佞之言,惑于君前,委顺未足,国步移焉。”③顺应自然之意。唐 白居易《委顺》宜怀齐远近,委顺随南北。《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四十八》金主(完颜雍)曰:臣下诡随委顺,相习成风。南人劲挺,敢言直谏者多,前一人见杀,后复一人继之,真可尚也。④旧指僧人之死。《景德传灯录·慧可大师》:“(翟仲侃)加师以非法,师怡然委顺,识真者谓之偿债。” |
委琐 | wěisuǒ | 琐碎;拘泥于小节;举止、容貌鄙俗不大方 |
委蜕 | wěituì | ①谓自然所付与的躯壳。《庄子·知北游》:“子孙非汝有,是天地之委蜕也。”唐 白居易《读 道德经 诗》:“金玉满堂非己物,子孙委蜕是他人。”金 王若虚《感秋诗》:“此身委蜕耳,毁弃无足惜。” 明 张居正《葬地论》:“彼以为此天地之委蜕也,无之而不可藏也。”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章阿端》:“惊问,则端娘已毙牀上,委蜕犹存。”②羽化。 唐 刘禹锡《含辉洞述》:“意其尝为食霞御气者之所游息委蜕而去不知其几千百年。”③用为死亡的婉词。宋 王安石《游土山示蔡天启秘校》:“委蜕亦何恨,吾皃已长鬣。”王闿运《余世松诔》:“将及秋试,遽婴时沴,寝疾兼旬,溘为委蜕。” |
委委佗佗 | wěiwěituótuó | 雍容自得貌。《诗·墉风·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毛传:“委委者,行可委曲踪迹也;佗佗者,德平易也。”朱熹集传:“雍容自得之貌。”明 宋濂《梅府君墓志铭》:“命也奈何,芝生岩阿;既采且歌,委委佗佗。”清 钱谦益《御史族兄汝瞻画像赞》:“委委佗佗,开颜舒眉。 |
委巷 | wěixiàng | 僻陋小巷。《资治通鉴 唐纪二十三》(张)说叱之曰:“(魏)元忠为宰相,何乃效委巷小人之言!”(张)昌宗从旁迫趣说,使速言。 |
委谢 | wěixiè | ①谓委贽谢罪。②犹萎谢。③引申为糜烂,干枯。④求和谈判。《孙子·行军》来委谢者,欲休息也。 |
委心 | wěixīn | ①随心之自然。《淮南子·精神训》:“清目而不以视,静耳而不以听,钳口而不以言,委心而不以虑。”晋 陶潜《归去来辞》:“寓形宇内復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资治通鉴 唐纪五》今丧败如此,守亦无成,逃亦不免,等为亡国,岂可复遗毒于民!不若委心请命于唐,必欲得缯帛者,当尽散府库之物,勿复残民也!宋 苏轼《集归去来诗之五》:“矫首独傲世,委心还乐天。” 陈去病《丁未八月海上藏书楼夜坐杂感诗》:“最是委心任运好,不然积思要成痗mèi。”②犹倾心。《史记·淮阴侯列传》:“僕委心归计,愿足下勿辞。”《三国志 吴书。吴主传》张昭、周瑜等谓权可与共成大业,故委心而服事焉。《新唐书·窦建德传》:“不如委心请命,无为涂炭生民也。” 明 李贽《太子太保尚书王公琼》:“明知守仁不以一钱与人,不与一面相识,而故委心用之。”《资治通鉴 汉纪五十五》而张昭、周瑜等谓(孙)权可与共成大业,遂委心而服事焉。③犹积心。文选·扬雄《剧秦美新》:“岂知新室委心积意,储思垂务。”李善注:“委亦积也。” |
委形 | wěixíng | ①谓自然或人为所付与的形体。《庄子·知北游》:“舜曰:‘吾身非吾有也,孰有之哉?’曰:‘是天地之委形也。’”郭庆藩集释引俞樾曰:“天地之委形,谓天地所付属之形也。”唐 白行简《金跃求为鏌鋣赋》:“金有利用,跃而呈祥。腾沸渭之炎彩,耀赫奕之雄光,始则沉潜,将委形於锻铸,终能踊跃,求效用於锋鋩。”金 王若虚《白发叹诗:“区区亦何必,此身终委形。”②置身。〈晋书·皇甫谧传〉:“或谓謐曰:‘富贵人之所欲,贫贱人之所恶,何故委形待於穷而不变乎?’”元 袁桷《送马伯庸御史奉使河西 诗之六》:“其西何寥寥,云有古先生。巖居时一食,委形澹无营。” |
委翳 | wěiyì | 萎谢。委,通“萎”。 《花月痕第二十二回》王荆公所谓“神奇之产,销藏委翳于蒿藜榛莽之间,而山农野老不复知其为瑞也” |
委远 | wěiyuan | ①弃置而远离。《后汉书·邓禹孙骘zhì等传论》:“悲哉!騭悝兄弟,委远时柄,忠劳王室,而终莫之免,斯乐生所以泣而辞燕也!”《新唐书·外戚传·王仁皎》:“仁皎避职不事,委远名誉,厚奉养,积媵妾貲货而已。”②推卸责任,推委避事。《后汉书·虞诩传》:“今州曰任郡,郡曰任县,更相委远,百姓怨穷,以苟容为贤,尽节为愚。” |
委政 | wěizhèng | 付以政柄。《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子皮以为忠,故委政焉,子产是以能为郑国。”《汉书 王莽传》比皇帝加元服,委政而授焉。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慕贤》:“齐文宣帝即位数年,便沉湎纵恣,略无纲纪,尚能委政尚书令杨遵彦,内外清謐,朝野晏知。”《旧唐书·哥舒翰传》:“自是,翰心不安,又素有风疾,至是颇甚,军中之务,不復躬亲,委政於行军司马田良丘 。”《资治通鉴 汉纪二十二》是时上委政王凤,议者多归咎焉。《资治通鉴 汉纪四十四》太后委政宰辅,李固听言,太后多从之 |
委质 委贽 | wěizhì | 亦作“委挚”。亦作“委贄”。质,通“贽”,即见面礼。①放下礼物。古代卑幼往见尊长,不敢行宾主授受之礼,把礼物放在地上,然后退出。孔颖达疏:“童子见先生或朋友,既未成人,不敢与主人相授受拜伉之仪,但奠委其挚於地而自退辟之。”汉 班固《白虎通·瑞贽》引《曲礼》作“童子委贄而退”。②向君主献礼,表示献身。《国语·晋语九》:“臣委质於狄之鼓,未委质於晋之鼓也。臣闻之:委质为臣,无有二心,委质而策死,古之法也。”韦昭注:“言委贄於君,书名於册,示必死也。”一说下拜,表示恭敬承奉之意。《左传·僖公二十三年》:“策名委质,贰乃辟也。”杜预注:“屈膝而君事之,则不可以贰。”孔颖达疏:“质,形体也……拜则屈膝而委身体於地,以明敬奉之也。”《资治通鉴 周纪一》豫让曰:“不可!既已委质为臣,而又求杀之,是二心也。凡吾所为者,极难耳。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者也。”《资治通鉴 汉纪五十九》不如依杜赴朴胡,与相拒,然后委质,功必多。③引申为臣服、归附。《史记·屈原列传》惠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三国志 蜀书 诸葛亮传》刘琮举州委质,而(刘)备失势众寡,无立锥之地。《资治通鉴宋纪五》(拓跋焘灭北凉):若亲帅群臣委贽远迎,谒拜马首,上策也。《聊斋志异 长亭》石(太璞)由此精于符箓,委贽者踵接于门。 |
委重 | wěizhòng | ①任用倚重。《后汉书·梁商传》:“於是京师翕然,称为良辅,帝委重焉。”《魏书·叱列延庆传》:“普泰初,世隆得志,特见委重。” 清 侯方域《豫省试策一》:“十步之外不能闻也,百步之外不能见也。既已不闻不见,则不得不委重于人。”②委以重任。唐 韩愈《送石处士序》若以义请而强委重焉,其何说之辞?宋 苏轼《赐范纯仁辞免恩命不许批答制》:“则今兹爰立之命,乃所以委重投艰而已,又何辞乎!” |
委重投艰 | wěizhòngtóujiān | 委:委托、托付。指委以重任,授予艰难使命。宋·周密《齐东野语·表答用先世语》:“则今兹爰立之命,乃所以委重投艰而已,又辞乎?” |
委缀 | wěizhuì | 尾随,跟踪。《聊斋志异 念秧》为数十金,委缀数百里;恐仆发其事,而以身交欢之,其术亦苦矣。《聊斋志异 湘裙》心侧然动,急委缀之,便问:“童子何姓?”答言:“姓晏。” |
委罪于人 | wěizuìyúrén | 委:推委。把罪责推卸给别人。 |
萎 | wěi | 干枯衰落:萎谢。萎蔫。萎顿(亦作“委顿”)。萎靡。萎缩。枯萎。 |
萎悴 | wěicuì | ①枯萎;衰落。《魏书·高祖纪上》:“时雨不沾,春苗萎悴。” 宋 曾巩《大悲祈雨文》:“稻将萎悴。”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香玉》:“过数日,闻蓝氏移花至家,日就萎悴。” ②憔悴。 沈从文《边城 十七》:“你哥哥坏了,我看你爹爹为这件事情也好像萎悴多了。” |
萎靡不振 | wěimǐbùzhèn | 形容意志消沉。萎靡:精神颓丧;不振作;颓唐:消沉;振:振奋。亦“委靡不振”。宋 马永卿《元城先生语录》上卷:“至嘉佑末年,天下之事似乎舒缓,委靡不振,当时士大夫亦自厌之,多有文字论列。”鲁迅《华盖集 牺牲谟》:“你不要这幺萎靡不振,爬呀!朋友!” |
萎腇 | wěiněi | 软弱貌。《后汉书·马援传》:“岂有知其无成,而但萎腇咋舌,叉手从族乎?” 李贤注:“萎腇,耎弱也。” |
诿 | wěi | 推托;推诿。如:诿罪(把罪责推给别人);诿误(推托耽误);诿托(委托;付托);诿属(委托嘱咐)。西汉·贾谊《治安策》然尚有可诿者,曰疏。臣请试言其亲者。《续资治通鉴 卷第一百五十三》犹有可诿者,亦曰陛下(宋宁宗赵扩)前日未尝有求位之计,今日未尝忘思亲之心,此则所以行权而不失其正之根本也。 |
痿 | wěi | 身体某部分萎缩或失去机能的病:下痿。阳痿。丝瓜痿阳。《聊斋志异 咬鬼》举其足,足如痿也。《聊斋志异 小梅》众欲抗拒,而手足若痿,女令一一收缚, 系诸廊柱,日与薄粥三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