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偉 | wěi | 大:伟大。伟人。伟力。伟业。伟岸。宏伟。魁伟。丰功伟绩。 |
伟岸 | wěiàn | 魁梧高大。高明卓异。伟岸的身躯。资质伟岸。《宋史·韩世忠传》:“风骨伟岸,目瞬如电。”《醒世恒言·佛印师四调琴娘》:“只为端卿生得方面大耳,秀目龙眉,身躯伟岸,与其他侍者不同,所以天颜刮目。” 《聊斋志异 五通》而伟岸甚不可堪,迷惘中呻楚欲绝。 |
伟抱 | wěibào | 远大的抱负。清 曾国藩《复胡润之书》:“盖无日不共以振刷相勖,亦无日不称台端鸿才伟抱,足以救今日之滔滔。”《孽海花第五回》仑樵正色道:这是圣上特达之知,千秋一遇,寿香兄可以大抒伟抱,仰答国恩。 |
伟度 | wěidù | 宏大的度量;非凡的气度。唐 窦臮《述书赋》:“越石伟度,粃糠翰墨。” 宋 陆游《问候洪总领启》:“仰伟度之兼容,抚孤踪而知幸。”《续资治通鉴·宋太祖开宝四年》:“江南君臣闻之,皆震骇,服帝伟度。”《明史·王祎传》:“幼敏慧,及长,身长岳立,屹有伟度。” |
伟服 | wěifú | 奇异的服装。《战国策·秦策一》:“辨言伟服,战攻不息;繁称文辞,天下不治。”《韩非子·说疑》:“有务奉下直曲、怪言、伟服、瑰称以眩民耳目者。” |
伟观 | wěiguān | 壮丽的景象。明 宋濂《阅江楼记》岂非天造地设,以俟大一统之君,而开千万世之伟观者欤? |
伟绩丰功 | wěijìfēnggōng | 解释同“丰功伟绩”。伟大的功绩。明·黄绾《明道编》第三卷:“伟绩丰功,笼络一世。”茅盾《周总理挽诗》:“衣冠剑佩今何在,伟绩丰功万古存。” |
伟丽 | wěilì | ①雄奇美丽。群山伟丽。宋 苏轼《超然台记》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②端庄俊美。仪容伟丽。 |
伟然 | wěirán | 卓异超群貌。唐 牛僧孺《岑顺》:“王神貌伟然,雄姿罕儔。”《新五代史·周臣传·王朴》:“世宗雅已知朴,及见其议论伟然,益以为奇。”明 张凤翼《红拂记·张娘心许》:“看他言慷慨,貌伟然;信翩翩,美少年。”《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宅内一个长者走出来,衣冠伟然,是个士大夫模样。 |
伟丈夫 | wěizhàngfū | 有抱负有作为的男子。身材魁梧的男子。清 黄遵宪《续怀人诗之三》:“宪宪英英伟丈夫,不将韜略学孙吴。”清 俞樾《茶香室续钞·岳忠武明代再转世》:“入夜,役卒守之,见一伟丈夫跃出,骑白马,冉冉乘云而上。”《孽海花第二四回》桌左边坐着个丰肌雄干,眉目开张,岸然不愧伟丈夫,却赤着膊,将辫子盘在头顶,打着一个椎结。 |
玮 | wěi | ①美丽的玉。《集韵》玮,美玉。②皮绳。通“韦”。《汉故谷城长荡阴令张君表颂》晋阳佩玮, 西门带弦。③美好。如:玮质(美好的姿资);玮态(美好的姿态);玮丽(华美);玮制(华美的诗文作品);玮烨(美丽的色彩)④珍奇。如:玮术(奇特的方术);玮宝(珍奇的宝物);玮环(珍奇,美好);玮博(卓异广博);玮异(奇异);玮奇(奇特,卓异);玮器(杰出的人才);玮艺(卓越的技艺)。《庄子·天下》:“其书虽瓌玮,而连犿无伤也。”⑤赞美。《后汉书》梁惠王玮其照乘之珠,齐威王答以四臣。 |
苇葦 | wěi | ①在湿地中层层叠叠生长的草本植物。《说文》苇,大葭也。《易·说卦》震为萑苇。苇荡:密布芦苇的浅水湖。苇席:用芦苇编制的席子。《诗经·秦风·河广》: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跂予望之。(用芦苇编的筏子)②可作小船解。参见“一苇”。 |
苇箔 | wěibó | 用芦苇编成的帘子,可以盖屋顶、铺床或当门帘、窗帘用。亦称“薄”。《清平山堂话本·蓝桥记》:“俄於苇箔之中,出双玉手,授甆瓯。” 《聊斋志异 张氏妇》有厨舍一所,夜与夫掘坎深数尺,积茅焉;覆以薄,加席其上,若可寝处。 |
苇然 | wěirán | 动容貌。《汉书·王莽传中》:“惧然祗畏,苇然閔汉氏之终不可济。”颜师古注:“苇然,变动之貌也。” |
炜 | wěi | 褒义,光彩鲜明,光明。《诗·邶风·静女》: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汉书 王莽传》青炜登平;赤炜颂平;白炜象平;玄炜和平。 |
炜如 | wěirú | 有光彩貌。《晋书·元帝纪》:“(元帝)目有精曜,顾眄煒如也。”五代 无名氏《豪异秘纂·扶馀国主》:“长揖而坐,神气清朗,满座风生,顾盼煒如也。” |
纬緯 | wěi | ①织布时用梭穿织的横纱,编织物的横线,与“经”相对:纬线。纬纱。经纬。②地理学上指在地面上的与赤道平行的线:纬度。③东西的横路:纬陌。④行星的古称:纬星。⑤书名:古七纬(指中国汉代以神学迷信附会儒家经义的书)。⑥编织:纬萧(用蒿草编成帘子)。 |
纬候 | wěihòu | 谶纬之学。多指天象符瑞、占验灾异之术。胡三省注:“纬,谓七纬日月五星之行,失行则为灾。候,谓月令七十二候,失节则为灾。”《资治通鉴 随纪二》丁酉,(隋文帝)制:“私家不得藏纬候、图谶。” |
纬世 | wěishì | 犹经世。治理天下。《晋书 载记第十三章符坚传》性至孝,博学多才艺,有经济大志,要结英豪,以图纬世之宜。《晋书·凉武昭王李玄盛传》:“玄盛以纬世之量,当吕氏之末,为羣雄所奉,遂启霸图。”《魏书·邢峦传论》:“邢峦以文武才策,当军国之任,内参机揆,外寄折衝,其纬世之器歟?”宋 苏轼《谢诸郡启》:“硕德庇民,宏才纬世。”参见“经世”。 |
纬武经文 | wěiwǔjīngwén | 指有文有武,有治理国家的才能。《晋书·文六王传赞》彼美齐献,卓尔不群,自家刑国,纬武经文。《北史 本纪卷九北周明帝宇文毓》天与神授,纬武经文者,孰能与于此乎。《明史·太祖纪三》帝天授智勇,统一方夏,纬武经文,为汉、唐、宋诸君所未及。 |
纬象 | wěixiàng | 星象。《后汉书·陈蕃传》:“故纬象失度,阴阳谬序,稼用不成,民用不康。”《晋书·张华传》:“华闻豫章人雷焕妙达纬象,乃要焕宿,屏人曰:‘可共寻天文,知将来吉凶。’”《梁书·张弘策传》:“弘策因问高祖曰:‘纬象云何?国家故当无恙?’” |
纬萧 | wěixiāo | 编织蒿草。萧,蒿类,可以织为帘箔。《庄子·列御寇》:“河上有家贫恃纬萧而食者,其子没於渊,得千金之珠。”郭庆藩集释:“萧,蒿也,织缉蒿为薄帘也。”后用为安贫或安贫乐道的故。三国魏 阮籍《咏怀之五九》:“河上有丈人,纬萧弃明珠。”南朝宋 颜延之《陶徵士诔》:“灌畦鬻蔬,为供鱼菽之祭;织絇纬萧,以充粮粒之费。”清 金农《遣闷诗之二》:“莫哂长贫河上客,纬萧自可得明珠。” |
韪韙 | wěi | ①是,对(常和否定词连用),作动词表示肯定:冒天下之大不韪。《庄子·天下》其所谓道非道,而所言之韪不免于非。《续资治通鉴 宋纪八十三》言虽不行,识者韪之。②善。美好。《文选·东京赋》京室密清,罔有不韪。《新唐书》故开元、天宝间,播兄弟七人皆擢进士第,衣冠光韪。《续资治通鉴 宋纪九》辽主韪之(喜衮),丙辰,以为北面招讨使。 |
暐 | wěi | 古同“炜”。 |
韡 | wěi | 韡韡:光明美丽的样子,如“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参见“跗萼载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