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 | wā两栖动物的一科,无尾,后肢长,前肢短,趾有蹼,善于跳跃和泅水。种类很多:青蛙(俗称“田鸡”)。牛蛙。蛙泳。蛙人。 |
蛙蠙衣 | wābīnyī青苔,又称苔衣。《庄子·至乐》种有几,得水则为继,得水土之际则为蛙蠙之衣。唐·刘禹锡《再经故元九相公宅池上作》诗:“雁鹜羣犹下,蛙蠙衣已生。” |
蛙鸣蝉噪 | wāmíngchánzào 蛙声和蝉声,使人听了厌烦。比喻拙劣的议论或文章。我受不了这般蛙鸣蝉噪。明 顾大典《青衫记 裴兴私叹》:“蛙鸣蝉噪,魂绕神劳。” |
蛙蟆胜负 | wāmáshèngfù青蛙与蛤蟆斗争的胜负。比喻不足介意的荣哀得失。我从来不计较这些蛙蟆胜负。宋·刘克庄《水龙吟·丙辰生日》词之二:“任蛙蟆胜负,鱼龙变化,侬方在,华胥国。” |
蛙怒 | wānù蛙鼓腹瞪眼,人以为发怒,故称。 宋 陆游《残春无几述意》诗之二:“草长增蛙怒,花空失蝶期。”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巧娘》:“今以诮谤难堪,聊作蛙怒耳。”吕湛恩注:“《韩非子》:越王屡欲伐吴 ,欲人之轻死也,出见怒蛙,乃为之式。从者曰:‘奚敬於此?’曰:‘为其怒也。’又《越绝书》:句践见怒蛙而式之。左右问故。曰:‘蛙如是怒,何敢不揖?’於是勇士皆归越 。” |
蛙声 | wāshēng蛙的叫声。唐 张籍《过贾岛野居诗》:“蛙声篱落下,草色户庭间。”南唐 伍乔《何明府见访诗》:“马嘶穷巷蛙声息,辙到衡门草色开。”宋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词》:“稻花香里説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元 杨载《赠孙思顺诗》:“薰风池馆蛙声老,落日帘櫳燕子飞。” |
哇 | I.wā ①象声词,形容哭声、呕吐声:哇地吐了一地。《孟子·滕文公下》其兄自外至,曰:‘是鶂鶂之肉也。’出而哇之。《聊斋志异 豢蛇》僧曰:“此蛇段耳。”客大惊,有出门而哇者。②呕吐。《镜花缘 第十五回》多九公笑道:“林兄怎么忽然哇出来了?你且慢哇,且去踢他一脚,不知其鸣可象犬吠?”③靡靡之音:淫哇。II.参见wa。III.huá哽塞。《庄子·大宗师》:“屈服者,其嗌言若哇。”陆德明释文:“言咽喉之气结碍不通也。” |
洼漥 | wā①小水坑;低下的地方:水洼。②低凹:地很洼。 |
洼曲 | wāqū指的是自己房舍简陋,即房屋处于低洼地带,条件较差。这种用法通常用于谦称自己的住所或环境不如他人,表达一种谦虚的态度。《汉书·武帝纪》马生渥洼水中。《怀香记·司空受掾》“丹山彩凤,洼水神驹”《镜花缘 第五十二回》二位姐姐若不嫌茅舍洼曲,何不请进就茶? |
屲 | wā本义低洼的地方,后引申为地名用字。①低洼的地方水屲。②地名用字:耙子屲;水沟屲(均在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参见“仚屳屲冚xiānxiānwākǎn”。 |
窐 | I.wā低洼;低洼的地方:“子能以窐为突乎?”“有窐中积雨,色微黄臭。”II.参见guī。 |
鼃 | wā古同“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