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ō

①离开,落掉:脱产。脱发(fà)。脱节。脱离。脱落。脱贫(摆脱贫困)。脱稿(完成著作)。脱手。摆脱。挣脱。临阵逃脱。《庄子·徐无鬼》夫民死已脱矣,君将恶乎用夫偃兵哉! ②遗漏:脱漏。脱误。脱文(因抄刊古书而误脱的字。亦称“夺文”)。③取下,除去:脱下。脱帽。脱氧。脱脂。脱胎换骨。④倘若,或许:脱有不测。脱有蹉跌,悔何及也!脱为所留,悔之无及!《晋书 符坚载纪上》监国冲幼,銮驾远临,脱有不虞,其如宗庙何!《资治通鉴 卷九十三》钱凤谓(王)敦曰:“脱有不讳,便当以后事付(王)应邪?”《资治通鉴 晋纪三十七》脱有蹉跌,大事去矣。《资治通鉴 宋纪七》脱至尊有问,但依吾语。《资治通鉴 齐纪二》虽于民为利而不可长久,脱有戎役,或遭天灾,恐供给之方,无所取济。《资治通鉴 唐纪二十六》(李日知)遂释之(一令史)。吏皆感悦,无敢犯者,脱有稽失,众共谪之。⑤轻慢:脱略(放任,不拘束)。脱易(轻率,不讲究礼貌)。轻脱(轻率,不持重,放荡)。⑥“出”义,可引申为“超过、高出”。 《庄子·田子方》孔子曰:“夫子德配天地,而犹假至言以修心。古之君子,孰能脱焉!”⑦ 姓。

脱白挂绿

tuōbáiguàlǜ

脱去白衣,换上绿袍。谓初登仕途。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1卷:“今幸已脱白挂绿,何不且到丈人家里,与他们欢庆一番。”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1卷:“今日挂榜,脱白挂绿,便是上吉之日,何必另选日子。”

脱尔

tuōěr

简慢;轻率。三国魏 曹植《黄初六年令》:“孤小人尔,身更以荣为戚,何者?将恐简易之尤,出於细微;脱尔之愆,一朝復露也。”《北史·魏彭城王勰传》:“每欲令我一解丧服,自审义解浮疏,抑而不许。顷因酒醉坐,脱尔言从。”《资治通鉴·晋安帝义熙八年》:“公昔年自左里还入石头,甚脱尔。” 胡三省注:“脱尔,谓轻脱而还,不为严备也。”

脱或

tuōhuò

倘或。唐 元稹《论教本书》:“脱或万代之后,有若周成王中才者,而又生於深宫优笑之间,无周邵保助之教,则将不能知喜怒哀乐之所自矣,况稼穡之艰难乎?”《资治通鉴 唐纪五十四》李绛复上言:臣愿舍恒冀难致之策,就申蔡易成之谋。脱或恒冀连兵,事未如意,蔡州有衅,势可兴师,南北之役俱兴,财力之用不足。《续资治通鉴·宋孝宗淳熙十一年》:“朕巡省之后,脱或有事,卿必亲之,毋忽细微。”

脱籍tuōjí

除去门籍,谓辞官;注销服役名籍。明·何景明:“脱簪子为舍人,病弗能朝谒,脱籍纳组,买车以还。”解脱乐籍,即解除乐户或官妓身份。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十七 单符郎全州佳偶》教单公致书于太守求为春娘脱籍。

脱缰之马

tuōjiāngzhīmǎ

比喻没有了约束的人或失去了控制的事物。茅盾《夜读偶记》:“但因采取了漫谈的方式,信笔所之,常如脱缰之马,离题颇远。”梁实秋《代沟》:“代沟总崩溃,新一代的人如脱缰之马。”

脱壳金蝉

tuōkéjīnchán

比喻用计谋脱身。元·关汉卿《谢天香》第二折:”便使尽些伎俩,千愁断我肚肠,觅不的个脱壳金蝉这一个谎。”详见“金蝉脱壳”。

脱口成章

tuōkǒuchéngzhāng

指出口便成文章,比喻才思敏捷。《诗经·小雅·都人士》:“彼都人士,狐裘黄黄,其容不改,出言有章。”参见“出口成章”。

脱口而出

tuōkǒuérchū

指话语未经思索;随口而言。脱口:不加思索地开口说。大作家的作品,言辞脱口而出,没有矫揉造作的姿态。清 吴趼人《瞎骗奇闻》:“我晓得你这个人向来是有口无心的,但也不可不拘什么话便脱口而出。”

脱略

tuōlüè

①放任,不拘束。②轻慢,不以为意。《晋书·谢尚传》脱略细行,不为流俗之事。南朝梁 江淹《恨赋》脱略公卿,跌宕文史。唐 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诗》:“高才脱略名与利,日夕望君抱琴至。”

脱卯tuōmǎo

榫头离开卯眼。喻事物脱节或失误。《水浒传第三九回》吴学究道:“是我一时只顾其前,不顾其后。书中有个老大脱卯。”

脱袍退位

tuōpáotuìwèi

喻去职。我不想这么早就脱袍退位。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拥护张主任,请郭主任脱袍退位。”

脱然

tuōrán

①不经意的样子。东晋末南朝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②舒适貌。多指疾病脱体公羊传·昭公十九年》:“乐正子春之视疾也,复加一饭则脱然愈。”何休注:“脱然,疾除貌也。”唐·韩愈《答张籍书》:“今乃大得所图,脱然若沉痾去体。”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五》:“其妻病,道人为灸屋柱十馀壮,脱然愈。”③超越寻常貌。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补遗卷一》:“臣子栻,年十四,脱然可与语圣人之道。”清 梁章钜《退庵随笔·劝学》:“二程子十四五岁时,便脱然欲学圣人。”④超脱无累。宋 曾巩《发松门寄介甫 诗》:“今谐与子脱然去,亦有文字歌唐周。”明 方孝孺《空同外史赞》:“飘然轻举者,吾知其为仙;脱然无累者,吾知其为禅。”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第四十七回》:“既为神仙,当脱然无虑,岂容于眷属生系恋耶?

脱若

tuōruò

倘若。唐 陈子昂《谏曹仁师出军书》:“脱若功未克成,士马先丧尽,中土求士,卒又难得。”《续资治通鉴 宋纪十四》脱若敌人无厌,贪残是务,屈大邦之命而不从,曲实在彼,我又何咎!宋 叶适《定山瓜步石跋三堡坞状》:“脱若虏人畏而不前,置而不问……我以堡坞全力,助其逐袭,或迎之前,或出其后,制胜必矣。”

脱煞tuōshà

过于,太甚。《笑林广记 圆谎》一日。又对人曰:“寒家有顶温天帐,把天地遮得严严的,一些空隙也没有。”仆人攒眉曰:“主人脱煞,扯这漫天谎,叫我如何遮掩得来。”

脱手弹丸

tuōshǒudànwán

南朝梁 沈约曾用谢朓“好诗圆美流转如弹丸”的话,来评王筠的诗,见《南史·王筠传》。后因以“脱手弹丸”形容诗作圆转流畅。王闿运《湘绮楼论唐诗》:“希夷出江谢,脱手弹丸,宛转生情,歌行杂言,同辟新体。”

脱粟

tuōsù

糙米;只去皮壳、不加精制的米。《晏子春秋·杂下二六》:“晏子相景公,食脱粟之食。”《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食一肉脱粟之饭。”司马贞索隐:“脱粟,纔脱穀而已,言不精凿也。”唐 陆龟蒙《杞菊赋 序》:“我衣败綈,我饭脱粟。”宋 苏轼《超然台记撷园蔬,取池鱼,酿秫酒,瀹脱粟而食之,曰:“乐哉游乎!"《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五十四》胡纮未达时,尝谒(主)熹于建安,熹待学子惟脱粟饭,遇纮不能异也。《明史·海瑞传》:“布袍脱粟,令老僕艺蔬自给。”《聊斋志异 马介甫》俄瘦奴以馔具出,脱粟失饪,殊不甘旨。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长清僧》:“餉以脱粟则食,酒肉则拒。”《聊斋志异 锦瑟》(王)生至则脱粟瓢饮,折稀为匕置其前。

脱胎换骨

tuōtāihuàngǔ

道教徒认为人在苦修得道之后,就能脱下胎,换上骨。现在常用来比喻痛改前非,重新做人。宋·释惠洪《冷斋夜话卷一》:“然不易其意而造其语,谓之换骨法;窥入其意而形容之,谓之夺胎法。” 

脱体tuōtǐ

①全身。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五》:“小诗便是得效药,读罢顿然痊较。入时衣袂,脱体别穿一套。”②指病愈。《镜花缘 第十三回》得了此技,随即入海取参,母病始能脱体。《醒世恒言·陈多寿生死夫妻》:“陈青道:‘就是小儿侥倖脱体,也是水底捞针,不知何日到手,岂可担阁人家闺女。’”③从根本上脱离。鲁迅《集外集·咬嚼未始“乏味”》:“这是严分男女的国度里必有的现象,一时颇不容易脱体的,所以正是传统思想的束缚。”

脱天漏网

tuōtiānlòuwǎng

谓不受约束地胡作非为。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6回:“从前只有九姨太有些,脱天漏网的事做的顶多,银子少了不要,至少五百起码,以及几千几万不等。”

脱兔tuōtù

脱逃之兔。喻行动迅疾。《孙子·九地》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

脱屣

tuōxǐ

比喻看得很轻,无所顾恋,犹如脱掉鞋子。《汉书·郊祀志 上》:“嗟乎!诚得如黄帝,吾视去妻子如脱屣耳!”颜师古注:“屣,小履。脱屣者,言其便易,无所顾也。”《资治通鉴 梁纪十七》(侯景)弃乡国如脱屣,背君亲如遗芥,岂知远慕圣德,为江、淮之纯臣乎!唐 李颀《缓歌行》:“一沉一浮会有时,弃我翻然如脱屣。”《花月痕第四九回》沐日浴月,妖氛尽豁。脱屣人间,天高地阔。

脱械

tuōxiè

去掉刑具。谓免罪获释。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使君切齿之仇,纵容脱械,仍纵横於人世,君感乎?怨乎?”清 方苞《狱中杂记》其次求脱械居监外板屋,费亦数十金。

脱颖

tuōyǐng

指冒尖;比喻人的才能全部显示出来。

脱颖而出

tuōyǐngérchū

锥尖透过布囊显露出来。比喻本领全部显露出来。《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使遂早得处囊中,乃脱颖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参见“颖脱而出”。

脱颖囊锥

tuōyǐngnángzhuī

喻才能出众者。明·沈鲸《双珠记·元宵灯宴》:“非画饼,似脱颖囊锥,头角峥嵘。”

脱簪珥tuōzāněr

取下簪珥等首饰,表示自责请罪。《史记·外戚世家》:“帝谴责钩弋夫人,夫人脱簪珥叩头。”《资治通鉴·汉武帝征和二年》:“皇后闻之,脱簪请罪。”《孽海花第二十七回》天帷昵就,搅留仙以龙拏;钿盒承恩,寓脱簪于鸡旦。

tuō I.

通“脱”,解脱。《诗经·卫风·氓》: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易·小畜》舆说辐,夫妻反目。《左传·昭公二十七年》不然,岂其伐人而说甲执冰以游。《荀子·乐论》降,说履,开坐,修爵无数。《公羊传·定公八年》却反,舍于郊,皆说然息。II.参见shuō。III. 参见shuì。III.参见yuè。

tuō I.

古同“脱”。捶打。II. shuì擦拭:“坐税手,遂祭酒。”

税驾

tuōjià

税:通“捝(tuō)”、“脱”,脱去、脱掉。解下驾车的马,停车;有休息或归宿之意。《聊斋志异 巧娘》不嫌蓬荜, 愿就税驾。 曾朴《孽海花第二十回》敢问雯兄,多时税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