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ǔ I.

①使东西从口里出来:吐痰。吞吐。吐刚茹柔(吐出硬的,吃下软的;喻欺软怕硬)。②放出,露出:高粱吐穗。吐故纳新。③说出:吐话。一吐为快。宋 吴潜《满江红 送李御带珙》:“湖海上、一汀鸥鹭,半帆烟雨。报国无门空自怨,济时有策从谁吐。”II.参见tù。

吐哺

tǔbǔ

①吐出嘴里食物。《汉书·高帝纪上》:“王輟饭吐哺,曰:‘竖儒几败乃公事!’” 颜师古注:“哺,口中所含食也。”②极言殷勤待士。《后汉书·马援传》:“天下雄雌未定,公孙不吐哺走迎国士,与图成败,反修饰边幅,如偶人形。”三国魏 曹操《短歌行》:“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资治通鉴 梁纪十一》(李)元忠下车独坐,酌酒擘脯食之,谓门者曰:“本言公(高欢)招延俊杰,今闻国士到门,不吐哺辍洗,其人可知,还吾刺,勿通也!”

吐哺辍洗

tǔbǔchuòxǐ

据《韩诗外传》卷三载,周公殷勤待客,甚至于“一饭三吐哺”,唯恐失天下之士。又据《史记·高祖本纪》载,郦食其求见刘邦,刘邦方踞床洗足。郦生不拜,且斥其不宜踞见长者,于是刘邦起而谢之,延上坐。后世遂以“吐哺辍洗”为礼贤下士之典实。

吐哺握髮

吐哺捉发

tǔbǔwò/zhuōfā

《韩诗外传 卷三:“成王封伯禽於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於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髪,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按,史记·鲁周公世家》作“一沐三捉髪”。后遂以“吐哺握髪”形容礼贤下士,求才心切。晋 葛洪《抱朴子·逸民》:“夫周公大圣,以贵下贱,吐哺握髮,惧於失人。”元 无名氏《气英布 第三折:“虽然做不得吐哺握髮下名流,也是喒的风云凑。”郭沫若《蔡文姬 第五幕:“巍巍宰辅呵吐哺握发,金璧赎我呵重睹芳华。”亦作“吐哺捉髮 ”。唐 韩愈《后廿九日復上书》:“今虽不能如周公吐哺捉髮,亦宜引而进之,察其所以而去就之,不宜默默而已也。”

吐辞

tǔcí

亦作“吐词”。发言。亦谓写作诗文。王充《论衡·问孔》:“使此言意不解而文不分,是谓孔子不能吐辞也。”晋 曹毗《对儒》:“吐辞则藻落扬班,抗心则志拟高鸿。”唐 李白《献从叔当涂宰阳冰诗》:“吐辞又炳焕,五色罗华星。”唐 韩愈进学解是二儒者,吐辞为经,举足为法,绝类离伦,优入圣域,其遇于世何如也?明 杜濬《嵇康诗》:“吐辞薄汤武,千载有生气。”明 汪道昆《五湖游》:“那渔翁吐辞不俗,想他是江湖散人。”清 方文《宋遗民咏·郑所南思肖》:“吐词惟痛快,忌讳所不顾。当时文密,肝胆向谁诉。”

吐胆倾心

tǔdǎnqīngxīn

比喻痛快地说出了心里话。《京本通俗小说 冯玉梅团圆》:“承信方敢吐胆倾心,告诉道:‘小将建州人,实姓范。’”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12卷:“承信方敢吐胆倾心告诉道:‘小将建州人,实姓范。’”

吐肝露胆

tǔgānlùdǎn

喻赤诚相待,说出心里话。明·李贽《复京中友朋》:“我既真切向道,彼决无有厌恶之理……决无不吐肝露胆与我共证明之意。”

吐刚茹柔

tǔgāng-rúróu

吐出硬的,吃下软的。比喻怕强欺弱。语本诗·大雅·烝民》:“人亦有言:柔则茹之,刚则吐之。维仲山甫,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彊御。”孔颖达疏:“柔濡者则茹食之,坚刚者则出之,喻……敌寡弱者则侵侮之,强盛者则避畏之。”汉书·薛宣传》:“(宣)前为御史中丞,执宪轂下,不吐刚茹柔,举错时当。”唐 刘知几史通·惑经》:“斯则危行言逊,吐刚茹柔,推避以求全,依违以免祸。”旧唐书·宪宗纪上》:“罔或徇利以剥下,吐刚而茹柔,使閭井咸安,惸嫠获济。”

吐故纳新

tǔgùnàxīn

原指人呼吸时,吐出浊气,吸进新鲜空气。现多用来比喻舍弃旧的,吸收新的,不断更新。先秦·庄周庄子·刻意》:“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此道引之士,养形之人,彭袓寿考者之所好也。”《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修身炼性,吐故纳新,筑坎离以延年,煮铅汞以济物。”鲁迅《集外集》:“最人涅伏,吐故纳新,败果既落。”参见“吸新吐故”。

吐决

tǔjué

谓出谋决策。《后汉书·袁绍传》:“临危吐决,智勇迈於人,又孰与袁氏?”《资治通鉴·献帝初平二年》引此文,胡三省注“吐决,谓吐奇决策也。”

吐款

tǔkuǎn

亦作“吐欵”。吐露真情。《宋书·范晔传》:“(孔)熙先望风吐款,辞气不橈,上奇其才,遣人慰劳之。”宋 黄庭坚《次韵奉送公定》:“长戈仰关来,吐款受羈縻。”元 刘壎《隐居通议·杂录》:“璡急吐款云:‘三十头牛是外甥牸牛所生,非盗得也。’” 清 毛祥麟《三略汇编 卷五》:“当上海陷时,有邑豪数辈望风吐欵,阴致书与贼。”

吐气扬眉

tǔqìyángméi

形容受压抑的心情得以舒展而感到快意。明·孙仁孺《东郭记·与之大夫》:“吐气扬眉,青云激励,却怜小友尚穷乏。”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82回:“谁想他一朝发达,就吐气扬眉了。”

吐茹

tǔrú

①吐刚茹柔。《旧唐书·温造传》:“然造之举奏,无所吐茹。朝廷有丧不以礼、配不以类者,悉劾之。”《资治通鉴·桓帝延熹八年》:“祐数临督司,有不吐茹之节。”明 刘基《郁离子·天道》:“抑天不能制物之命而听从其自善恶乎?将善者可欺,恶者可畏,而天亦有所吐茹乎?”参见“吐刚茹柔”。②比喻为政的宽严。唐 白居易《崔咸可洛阳县令制》:“然宰大邑,如烹小鲜。人扰则疲,鱼扰则馁;宽猛吐茹,其鉴于兹。”③比喻钱财的出入。清 李渔《闲情偶寄·颐养·节色欲》:“是天也者,用地之物也;犹男为一家之主,司出纳吐茹之权者也。”④倾吐。《花月痕第十九回》不想秋痕另有无数的话要向痴珠讲,却灯下踌躇,枕边吐茹,总不好自己直说出来

吐食握发

tǔshíwòfā

解释同“吐哺握发”。晋·葛洪《抱朴子·交际》:“虽笔不集札,菽麦不辨,为之倒屣,吐食握发。”

吐丝自缚

tǔsīzìfù

比喻自己的所作所为阻碍了自己的行动自由。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志公和尚十四科颂》:“声闻执法坐禅,如蚕吐丝自缚。”

吐握

tǔwò

吐哺握发。王褒《圣主得贤臣颂》:“昔周公躬吐握之劳,故有圄空之降。”唐 李白与韩荆州书岂不以有周公之风,躬吐握之事,使海内豪俊,奔走而归之,一登龙门,则声价十倍!唐 范摅《云溪友议卷五》:“故行流极之刑,成吐握之美,乃帝子之股肱,万方之轨度也。”金 王若虚《史记辨惑 三》:“至于成王剪叶以封唐叔,周公吐握以待士……皆委巷之谈。”清 汤右曾《上玉峰徐公诗》:“每看元老虚怀处,吐握风流一旦亲。”参见“吐哺握发”。

吐心吐胆

tǔxīntǔdǎn

解释同“吐肝露胆”。宋·朱熹《答刘季章书》:“日用之间,应事接物,直是判断得直截分明,而推以及人,吐心吐胆,亦只如此,更无回互。”

吐谷浑

tǔyùhún

古鲜卑族的一支。本居辽东,西晋时在首领吐谷浑的率领下西徙至甘肃、青海间,至其孙叶延时,始号其国曰吐谷浑。隋初,夸吕称可汗,建都伏俟城。唐时,诺曷钵可汗曾来朝,受封号。后为吐蕃所并。《晋书 符坚载纪上》吐谷浑碎奚以杨纂既降,惧而遣使送马五千匹、金银五百斤。《资治通鉴·齐东昏侯永元二年》:“吐谷浑王伏连筹事魏尽礼。”胡三省注:“吐,从暾tūn入声。谷,音浴。《北史 本纪卷十北周武帝宇文邕》(武成)五年二月,又诏太子巡西土,因讨吐谷浑。

吐捉

tǔzhuō

吐哺捉发。《汉书·王褒传》:“昔周公躬吐捉之劳,故有圉空之隆。”文馆词林卷一五六引 晋 郑丰 答陆士龙·鸳鸯诗序:“其劳谦接士,吐捉待贤,虽姬公 之下白屋,洙泗之养三千,无以过也。”唐 韩愈《和李相公呈一二知旧诗》:“勿惮吐捉勤,可歌风雨调。”参见“吐哺握髮”。

金属元素,符号Th(thorium)。银白色,在空气中逐渐变为灰色,质软,有放射性。经过中子轰击,可得核燃料铀-233,也可用作耐火材料、合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