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ǒng

①总括,总起来:统一。统率(shuài)。统帅。统摄(统辖)。统考。统筹。统战。统共。统购统销。②事物的连续关系:系统。血统。传(chuán)统。体统。③(受)管理管辖。《晋书 元帝纪》琅邪国人在此者近有千户,今立为怀德县,统丹阳郡。

统承

tǒngchéng

犹继承。《三国志·蜀志·后主张后传》:“朕统承大业,君临天下,奉郊庙社稷。”《晋书 元帝纪》朕以不德,统承洪绪,夙夜忧危,思改其弊。《资治通鉴·晋简文帝咸安元年》:“於是宣太后令,废帝为东海王,以丞相、録尚书事、会稽王昱统承皇极。”《清史稿·睿忠亲王多尔衮传》:“朝廷当待以虞宾,统承礼物,带礪山河,位在诸王侯上。”

统筹兼顾

tǒngchóujiāngù

统筹:通盘筹划;兼:本义为一手执两禾,引伸为同时进行几桩事情或占有几样东西;顾:照顾。统一筹划,全面照顾。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要三者统筹兼顾才行。欧阳予倩《忠王李秀成》第一幕:“不是这样统筹兼顾,天京一定难保。”

统烦理剧tǒngfánlǐjù

参见“理烦治剧”。

统购统销

tǒnggòutǒngxiāo

国家对某些有关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实行有计划的统一收购和销售。毛泽东《<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的按语》:“因为党的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和合作化政策,使得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降低了。”古华《芙蓉镇》第三章:“没收国家规定不准上市的一、二、三类统购统销物资。”

统纪

tǒngjì

①纲纪。《史记·太史公自序》:“为天下制仪法,垂六艺之统纪於后世。” 史记·秦楚之际月表》帝王者各殊礼而异务,要以成功为统纪,岂可绲乎?《三国志·魏志·王昶传》:“圣主明於任贤,略举黜陟之体,以委达官之长,而总其统纪,故能否可得而知也。” ②头绪;条理。南朝齐 褚澄《褚氏遗书·本气》:“医方証候,统纪浩繁,详其本源,疾积虚耳。”元 刘壎《隐居通议·理学三》:“竹谿此作,序次有统纪,有枢纽,布置有间架,清润洁整,自是作手。”③统率;总括。《晋书 文帝纪》暨(毌丘)俭、(文)钦之乱,公绥援有众,分命兴师,统纪有方,用缉宁淮浦。唐 韩愈《南阳樊绍述墓志铭》:“其富若生蓄万物,必具海含地负,放恣横从,无所统纪,然而不烦於绳削而自合也。”

统口tǒngkǒu改口。一般用于答应改变原来的主张。《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妈妈也几遍教女儿打发李甲出院,见女儿不统口,又几遍将言语触突李公子,要激怒他起身。《醒世恒言·佛印师四调琴娘》:“我一向要劝这和尚还俗出仕,他未肯统口。”《东周列国志第六六回》:“晋平公虽感其来意,然有林父先入之言,尚未肯统口。”
统类tǒnglèi

指纲纪和条例。《荀子·非十二子》若夫总方略,齐言行,壹统类,而羣天下之英杰而告之以大古,教之以至顺。杨倞注:“统,谓纲纪;类,谓比类。大谓之统,分别谓之类。《汉书·武帝纪》诏曰:公卿大夫,所使总方略,壹统类,广教化,美风俗也。《汉书·东方朔传》褒有德,禄贤能,诛恶乱,总远方,一统类,美风俗,此帝王所由昌也。

统理

tǒnglǐ

统辖治理。《史记·郦生陆贾列传》:“继五帝三王之业,统理中国。”《汉书 王莽传》盖闻天生众民,不能相治,为之立君以统理之。徐干《中论·务本》:“明足以照见四方,智足以统理万物,权足以变应无端。”宋 欧阳修《问进士策之一》:“夫内设公卿、大夫、士,下至府史胥徒,以相副贰;外分九服,建五等,差尊卑,以相统理,此周礼之大略也。”

统摄

tǒngshè

统领;总辖。《三国志·蜀志·张翼传》:“翼曰:‘不然。吾以蛮夷蠢动,不称职故还耳。然代人未至,吾方临战场,当运粮积穀,为灭贼之资,岂可以黜退之故而废公家之务乎?’於是统摄不懈,代到乃发。”《资治通鉴 宋纪二》羌地东接中国,西通西域,长数千里,各有酋帅,部落分地,不相统摄;《周书·陆腾传》:“卿之武略已著遐邇,兵马镇防,皆当委卿统摄。”《北史 本纪卷十北周武帝宇文邕然晋州本高欢所起,统摄要重,今往攻之,彼必来援,严军以待,击之必克。

统绪

tǒngxù

①头绪;系统。南朝梁 刘勰《文心雕龙·附会》若统绪失宗,辞味必乱。②指皇室世系。宋 司马光《太子太保庞公墓志铭》公上言,比者陛下皇子继天,宫坊虚位,立嗣之义,礼有明文,愿陛下深思祖宗统绪之重,历选宗室宜为嗣者。③泛指宗族系统。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乱离二则》我无子,将以汝继统绪,肯否?

统一口径

tǒngyīkǒujìng

比喻大家对待问题采取一致的态度。我们在这个问题上要统一口径。莫应丰《将军吟》第41章:“联合宣传队里头有的工人和战士似乎有话不敢说,都是统一的口径。”

统一战线

tǒngyīzhànxiàn

比喻在某些问题上抱同样态度。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目前的时局,要求我们勇敢地抛弃关门主义,采取广泛的统一战线,防止冒险主义。”袁静《新儿女英雄传》第15回:“不团结,不讲统一战线,也不能发挥更多的力量。”

统制

tǒngzhì

辖制,统领管制。经济统制。《新唐书 卷一四一 高霞寓传》霞寓虽悍,而寡谋,统制尤非所善,始引兵趋萧陂,战小胜。②职官名。宋置,以总辖诸将。元明不置。清末称各镇镇统为“统”。《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三十九》帝(宋孝宗)曰:“统制官如何无罪?须各与降一官。”《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四十六》举黄旗,诸军统制已下呼拜已,乃奏发严。

tǒng

①盛水或其他东西的器具,深度较大,用金属、木材或塑料等制成:水桶。饭桶。马桶。塑料桶。②形状像桶的:皮(做皮衣用的成件的毛皮)。

tǒng

①戳;扎:捅了一刀。他把窗户纸捅了个大窟窿。②碰;触动:我用胳膊肘捅了他一下。③戳穿;揭露:他是个直性人,把看到的事儿都捅出来了。

捅马蜂窝

tǒngmǎfēngwō

比喻闯祸或敢于得罪厉害的人。老舍《骆驼祥子》:“小时候去用竿子捅马蜂窝就是这样,害怕,可是心中跳着要去试试。”熊召政《张居正》第四卷第八回:“我之所以要举荐你出任湖广学政,就是要你先在湖广捅一捅马蜂窝。”

tǒng

①粗大的竹管。②较粗的中空而高的器物:烟筒。邮筒。笔筒。③衣服等的筒状部分:袖筒儿。靴筒。裙。

tǒng同“筒”。参见“灯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