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í I.

①垂手拿着有环、柄或绳套的东西:提壶。提灯。提篮。提包。提盒。提纲挈领。②引领(向上或向前等):提心吊胆。提升。提挈。提携。③说起,举出:提起。提出。提醒。提倡。提议。提名。提案。提要。④将犯人从关押之处带出来:提审。提犯人。⑤率领,调遣:提兵。⑥取出:提取。提货。⑦汉字笔形之一,即挑。⑧舀取油、酒等液体的一种用具:油提。酒提。⑨古代鼓名:“师帅执提”。⑩姓。II.防:小心防备。III.投掷:“荆轲废,乃引其匕首秦王”。

提刀

tídāo

①持刀。《三国志·魏志·常林传》“旹弟静绍封”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魏略清介传:“并怒,因躧履提刀而出,多从吏卒,欲收肇。”宋 陆游《金错刀行》:“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元 关汉卿《窦娥冤》(净扮公人鼓三通、锣三下科。刽子磨旗、提刀,押正旦带枷上)②兵器的一种。宋 岳飞《奏郾城捷状》:“将士各持麻扎刀、提刀、大斧与敌手拽厮劈,鏖战数十合,杀死金兵满野。”

提点

tídiǎn

宋始置,寓提举、检点之意。掌司法、刑狱及河渠等事。金近侍局置提点。《续资治通鉴 宋纪二十六》先帝(宋太宗赵光义)尝选朝臣为诸路提点刑狱,今可复置,仍以使臣副之。《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二十二》帝方遣中使徐恂抚问,讣闻,赠少师,徙其(李刚)弟两浙东路提点刑狱公事维于闽部,以治其丧,令所居州量给葬事。 光禄寺尚饮局有提点大使之职。清废。《水浒传》第一回:"次日早膳以后,真人、道众并提点、执事人等,请太尉游山。"提醒指点。《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回:"教导呢,我是不敢说;不过处处都想提点你,好等你知道些世情。"

提督

tídū

提督为武职官名。全称为提督军务总兵官。提督分为陆路提督与水师提督。明清时多为一省之最高武官。《清史稿卷二十三 德宗本纪一》命浙江提督吴长庆帮办山东防务,节制防军。

提掇tíduō

提携,挈带等。《朱子语类》卷四四:“平日须提掇精神,莫令颓塌放倒,方可看得义理分明。”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中:“若诚意之说,自是圣门教人用功第一义,但近世学者,乃做第二义看,故稍与提掇紧要出来,非鄙人所能持倡也。”明·李贽 《史阁叙述》:“故夫子又於六五之象复提掇而申明之曰:‘干父用誉,承以德也。’”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十一卷 赴伯升茶肆遇仁宗今期遇贵相提掇,如立天梯上九重。

提封

tífēnɡ

①通共;大凡。《汉书·刑法志》:"一同百里,提封万井。"《汉书·食货志上》:"地方百里,提封九万顷。"《汉书 王莽传下》于是遂营长安城南,提封百顷。《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宗泽复上疏,略谓:本朝提封万里,京师号为腹心,宗庙社稷所在,民人依之。②犹版图,疆域。隋 薛道衡《老氏碑》:"牂牱、夜郎之所,靡汉、桑乾之地,咸被声教,并入提封。"《旧唐书·东夷传·高丽》:"辽东之地,周为箕子之国,汉家玄菟郡耳!魏晋已前,近在提封之内,不可许以不臣。"

提纲举领

tígāngjǔlǐng

解释 同“提纲挈领”。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遇安禅师》:“提纲举领,尽立主宾,如何是主?”

提纲挈领

tígāngqièlǐng

抓住纲绳;提起衣领。比喻抓住要领;简明扼要。纲:鱼网的总绳;挈:提起。先秦 韩非《韩非子 外储说右下》:“善张网者引其纲,不一一摄万目而后得。”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六十回:因此便想到一个提纲挈领的法子。

提纲振领

tígāngzhènlǐng

同“提纲挈领”。《金石萃编·匡国节度使冯行袭德政碑》:“追本寻源,提纲振领。”

提戈拿起武器。《聊斋志异 佟客》古来臣子而不能死君父者,其初岂遂无提戈壮往时哉,要皆一转念误之耳。

提剑

tíjiàn

仗剑,持剑。《史记·高祖本纪》:“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后以“提剑”谓起兵或从军。《后汉书 袁绍传》续遇董卓侵官暴国,于是提剑挥鼓,发命东夏,广罗英难,弃瑕录用。晋 陶渊明《咏荆轲》:“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唐 杜牧《感怀诗》:“高文会隋季,提剑徇天意。”明 何景明《挽谢晚耕诗》:“日南提剑志,海上却金名。”

提举

①提拔荐举。《陈书·徐陵传》:"陵以梁末以来,选授多失其所,於是提举纲维,综核名实。"宋枢密院编修敕令所有提举,宰相兼;同提举,执政兼。此外,有提举常平仓、提举茶盐、提举水利等官。《续资治通鉴 宋纪八十六》 蔡卞落职,提举洞霄宫,太平州居住。注:宋朝廷常以去位之宰辅大臣提举洞霄宫。②掌管、管理。宋 吴自牧梦粱录 卷二 三月》佑圣观侍奉香火,其观系属御前去处,内侍提举观中事务,当日降赐御香,修崇醮录。《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二十六》右武大夫、华州观察使、提举佑神观白锷,特刺面配万安军。③职官名。宋代设立,专门主管特种事务。元明沿其制,清以内务府大臣担任。淘金提举司。《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五十》乙巳,罢江都、泰兴、山阳、天长、高邮税场,从提举赵不流之请也。清 李渔《十二楼 合影楼 第一回》姓管的由乡贡起家,官至提举之职。

提控

tíkòng

①控制。《朱子全书 卷二四》又如骑马……及至遇险处便加些提控。②掌管;管理。金 王若虚《太一三代度师萧公墓表》时户部侍郎胥鼎方提控寺观。《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六十》金主(完颜永济)不怿。旋出筠寿为桥西提控。③宋 元 时官名或吏目的尊称。《金史·章宗纪四》中路兵马提控、平南抚军上将军纥石烈贞以宋贼臣韩侂胄、苏师旦首献。④刑具。明 朱有炖《烟花梦 第二折》好教我情切切,意忡忡,我则见当厅前摆列著些明提控。

提铃tílíng

古时从傍晚至拂晓定时摇铃,以示太平无事。《金瓶梅词话第六九回》:“文嫂先开后门,呼唤玳安、琴童牵马过来,骑上回家。街上已唱号提铃,更深夜静。”《水浒传第九八回》当下紧闭寨栅,提铃喝号,一宿无话。

提僈

tímàn

松弛缓慢。荀子·修身》:“凡用血气、志意、知虑,由礼则治通,不由礼则勃乱提僈。” 王先谦集解:“言不由礼,则血气强者多悖乱,弱者多弛慢。”

提名道姓

tímíngdàoxìng

提、道:说。直呼他人姓名,对人不够尊敬。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一回:“这里老太太才说这一个,他又来提名道姓的了。”老舍《新年醉话》:“既醉,则挑鼻子弄眼,不必提名道姓,而以散文诗冷嘲。”

提挈

tíqiè

用手提着。提携,牵扶。扶持,帮助。④提拔。《北史 本纪卷九北周明帝宇文毓唯冀仁兄冢宰,洎朕先正先父公卿大臣等,协和为心,勉力相劝,勿忘太祖遗志,提挈后人。⑤带领;统率。⑥主宰,支配。⑦揭示要领。

提撕

tísī

拉扯;提携。诗·大雅·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 汉郑玄笺:“我非但对面语之,亲提撕其耳。”《剪灯馀话·芙蓉屏记》:“逝魄愿提撕,煢嫠赖将引。” 李大钊 《时》:“冀其翻然思反,复归于进步论者之林,与我们携手提撕,共到进步的大路上去。”教导;提醒。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序致》:“吾今所以復为此者,非敢轨物范世也,业以整齐门内,提撕子孙。”清 魏源《曾子章句 序》:“惟为己为人义利际,谆谆提撕而辟咡之,百世下如见其心焉。” 叶圣陶 《线下·校长》:“现在经先生的提撕,我们才恍然觉悟,知道这件事是不该随意玩的。”参见“ 提耳 ”。振作。 唐 韩愈 《南内朝贺归呈同官》诗:“所职事无多,又不自提撕。” 清吴伟业 《途中遇雪即事言怀》诗:“昔贤长笑傲,吾道务提撕。”杨度《游学译编 叙》:“及今日而提撕其精神,操炼其体魄,犹有可以自救者。” 《张謇和赵亭》诚如张謇题赵亭联的序中所说“余从之游,提撕奖假,唯恐不至,三年未收学费一文”

提辖tíxiá

管领。官名。宋代州郡多设置提辖,或由守臣兼任,专管统辖军队,训练教阅、督捕盗贼。《宋史·职官志七》:“崇宁中,复置提举兵马、提辖兵甲,皆守臣兼之。掌按练军旅,督捕盗贼,以清境内。”《水浒传》第三回:“客官要寻王教头,只问这个提辖,便都认得。”南宋时有四提辖的官制,四者分别掌管榷货务都茶场、杂买务杂卖场、文思院、左藏库。宋苏舜钦 《论五事》:“诸色人等,各立名籍,仍差中官专切提辖。”

提携

tíxié

牵扶,携带;照顾,扶持。手操。《南齐书·萧景先传》景先少遭父丧,有至性,太祖嘉之。及从官京邑,常相提携。唐 李华吊古战场文苍苍蒸民,谁无父母?提携捧负,畏其不寿。白居易《伤友》昔年洛阳社,贫贱相提携。唐 李贺《雁门太守行》:“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三十四》军民闻之,始释疑。然亦有夤夜提携奔窜,官司弗能禁。《封神演义 第三一回》黄将军昔在都城,我在他麾下,荷蒙提携,奖荐升用将职。康有为《大同书》及其堤决也,哭声盈耳,凫水走避,家人提携什器,相与掩面泪下,呼天而詈之。

提心吊胆

tíxīndiàodǎn

吊:悬着;不塌实。心和胆好像悬起来;不塌实。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西游记第十五回》故此昼夜提心,晨昏吊胆,只等师父来救我脱身。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17回:“众僧闻得此言,一个个提心吊胆,告天许愿。”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但他们往往遭农会严厉拒绝,所以他们总是悬心吊胆地过日子。

提心在口

tíxīnzàikǒu

心提在口,几乎要跳出来。形容恐惧。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二折:“不争你握雨携云,常使我提心在口。”梁斌《播火记》:“他猛醒了一下,觉得失了口。立时提心在口,回过头向左右看了看,见并没有别人,才放下心来。”

提刑官

xíngguān

全名:提点刑狱公事或提点刑狱。是中国宋代特有的一种官职名称。相当于现在的法医这一概念。“提点”就是负责、主管的意思。提点刑狱公事是提点刑狱司(简称提刑司)的长官,由朝廷选派,三年一换。《续资治通鉴 宋纪五十七》(宋仁宗)诏:“尝为中书、枢密院诸司吏人及技术官职,无得任提点刑狱及知州军,自军班出至正任者,方得知边要州军。”《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五十一》周必大荐朱熹为江西提刑。

提学

tíxué

职官名。宋明代掌管学政及主持考试的官员,提学官。《续资治通鉴 宋纪八十八》凡州学上舍生升舍,以其秋即贡入辟雍,长吏集阖郡官及提学官具宴设,以礼敦遣,限岁终即集阙下

提要钩玄

tíyàogōuxuán

精辟而简明地指明主要内容。唐·韩愈《进学解》:“记事者必提其要,篡言者必钩其玄。”同“钩玄提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