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áo

①为躲避不利于自己的环境或事物而离开:逃跑。逃敌。逃匿。逃遁。逃逸。②躲开不愿意或不敢接触的事物:逃避。逃难(nàn)。逃汇。逃税。世(避世)。

逃避现实

táobìxiànshí

指不敢正视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我不喜欢用逃避现实的方法来解决。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不能不顾现实,更不能逃避现实,也不能向丑恶的现实投降。”

逃遁

táodùn

逃跑;隐藏躲避起来。逃遁的散兵。唐 韩愈《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恐惧不敢逃遁,不知所为…

逃塾

táoshú

逃学。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周克昌》:“(周克昌)至十三四岁,丰姿甚秀,而性不喜读,辄逃塾。” 清 龚自珍《丙戌秋作独游法源寺寻丁卯戊辰间旧游遂经过寺南故宅惘然赋》:“髫年抱秋心,秋高屡逃塾。”

逃之夭夭

táozhīyāoyāo

形容桃花茂盛艳丽。后借用“逃之夭夭”表示逃跑,是诙谐的说法。出自《诗经·周南·桃夭》。《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táo

①盥洗。②古同“”,洗去杂质。③说文》洮,洮水出陇西临洮,东北入河。临洮:古县名,秦置,治所在今甘肃岷县,以临近洮水得名。秦筑长城,西起于此。唐 王昌龄《塞下曲》:“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táo

“兆”与“鼓”联合起来表示“远鼓”、“远方进贡来的鼓”。“鼗”是小型鼓,声响传不远。故其本义“远鼓”当指边远地区进贡来的鼓。《礼记·王制》:“天子赐伯子男乐,则以鼗将之。又一作鞀。”这是帝王用边远地区进贡的鼓(种)来表示“让边远地区听到中原之声”的意思。“将之”是“激励之”的意思。

鼗鼓

táogǔ

非常古老的中国乐器。长柄,鼓身两旁缀灵活小耳,执柄摇动时,两耳双面击鼓作响。俗称“拨浪鼓”。《聊斋志异 鸽异》小者上下飞鸣,时集其顶,翼翩翩如燕子落蒲叶上,声细碎,类鼗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