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āng I.

①热水:汤雪。赴汤蹈火。扬汤止沸。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②煮东西的汁液:米汤。参(shēn)汤。③烹调后汁特别多的食物:鸡汤。菜汤。清汤。④专指温泉(现多用于地名):汤泉(温泉)。汤山(在中国北京市)。⑤中药的剂型:汤剂。汤药。⑥姓。II.shāng①汤汤:大水急流的样子,如“河水汤汤”,“浩浩汤汤”。②()III.yáng“汤”字从“昜”声,后者是前者的形旁加声部,且“汤”的本字为“阳”,本义是天然的温热。

汤饼之期

tāngbǐngzhīqī

指婴儿出生三天,邀亲友吃汤饼。

汤池

tāngchí

①见“金城汤池”。②热水浴池。

汤池铁城

tāngchítiěchéng

形容城池牢不可破。亦比喻言谈无懈可击。就是汤池铁城,我们也要把它拿下。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殷中军虽思虑通长,然于才性偏精,忽言及四本,便若汤池铁城,无可攻之势。”

汤鼎

tāngdǐng

①称颂辅政的大臣之典。《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五十四》初,汝愚尝梦(宋)孝宗授以汤鼎,背负白龙升天;后翼嘉王(宋光宗)以素服即位,谗者遂以为罪。②商汤时所铸之鼎。③煮水烹食之器。

汤镬

tānghuò

①煮着滚水的大锅。古代常作刑具,用来烹煮罪人。汤镬之诛。《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鑊。”晋 葛洪《抱朴子·论仙》:“夫有道者视爵位如汤鑊,见印綬如縗絰。”唐 陈子昂《谏用刑书》:“臣不避汤鑊之罪,以螻蚁之命,轻触宸严。”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阴律不孝罪至重,毋自蹈冥司汤鑊也。”《资治通鉴 汉纪十五》今得杀身自效,虽斧钺、汤镬,诚甘乐之!②比喻痛苦的处境。清 周亮工《与张瑶星书》:“弟之在汤鑊中者十閲月矣。”参见“斧钺汤镬”。

汤蜡钉朱tānglàdīngzhū

是指刻碑时的两道工序。 汤蜡是将熔化的白蜡涂在已经用朱色写好文字的石碑面上,以保护朱书,以免擦掉。随后,石工按照朱书进行镌刻,叫做“钉朱”。《红楼梦第二十三回》描述了贾政命人将大观园的题咏勒石刻碑的情景。贾元春省亲后,贾政命令选拔精工名匠,在大观园磨石镌字,最终完成了“汤蜡钉朱”的工作。

汤茗

tāngmíng

茶水。宋 庞元英《汤茗》卷一:"日给太官常膳汤茗薪炭有差。" 宋濂《郑仲涵墓志铭》:"当夏五六月,赤日流金,道多病暍者,仲涵设汤茗济之。

汤沐


tāngmù

沐浴。《汉书 霍光金日磾传》上奇焉,即日赐汤沐衣冠,拜为马监。特指为死者沐浴所用热水等物。③泛指其它烫洗用的热水。④指汤沐邑。

汤沐

tāngmù

周代供诸侯朝见天子时住宿并沐浴斋戒的封地。《公羊传·隐公八年》:“邴者何?郑汤沐之邑也。天子有事于泰山,诸侯皆从,泰山之下,诸侯皆有汤沐之邑焉。”何休注:“有事者,巡守祭天告至之礼也,当沐浴絜齐以致其敬,故谓之汤沐邑也。”《史记·苏秦列传》:“君诚能听臣,燕必致旃裘狗马之地,齐必致鱼盐之海,楚必致橘柚之园,韩、魏、中山皆可使致汤沐之奉。”《史记 高祖本纪》且朕自沛公以诛暴逆,遂有天下,其以沛为朕汤沐邑,复其民,世世无有所与。《汉书 霍光传》太后诏归贺昌邑,赐汤沐邑二千户。《三国志 魏书 武帝纪》天子命王女为公主,食汤沐邑。宋 陆游《自笑诗自注》:“腊月五日汤沐、按摩几半日,是早左车第二牙脱去。”《资治通鉴 汉纪四》其以沛为朕汤沐邑,复其民,世世无有所与。《资治通鉴 汉纪四》齐内史士说王,使献城阳郡为鲁元公主汤沐邑。太后喜,乃罢归齐王。

汤盘

tāngpán

①《礼记·大学》:“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孔颖达疏:“汤之盘铭者,汤沐浴之盘而刻铭为戒。必於沐浴之者,戒之甚也。”后以“汤盘”为自警之。唐 李商隐《韩碑诗》:“汤盘孔鼎有述作,今无其器存其词。”②盛菜汤的盘子。宋 洪巽《旸谷漫录》:“厨娘发行奩,取锅、銚、盂、勺、汤盘之属。”《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一回》:“于是收了汤盘上去,送上一盘白汁鱖鱼来。”

汤婆子tāngpózǐ

家庭取暖用具,充满热水后放置被窝以提高温度。是一种铜质或锡质的扁扁的圆壶,上方开有一个带螺帽的口子,热水就从这个口子灌进去。

汤去三面

tāngqùsānmiàn

《史记·殷本纪》:“汤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汤曰:‘嘻,尽之矣!’乃去其三面,祝曰:‘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命,乃入吾网。’诸侯闻之,曰:‘汤德至矣,及禽兽。’”后因以“汤去三面”泛言普施仁德。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王畅传》:“汤去三面,八方归仁。”

汤烧火热

tāngshāohuǒrè

谓生病发高烧。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回:“又见他汤烧火热,自己守着他,歪在旁边劝他:‘只养病,别想着些没要紧的事。’”

汤武

tāngwǔ

商汤与周武王的并称。《易·革》:“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史记·穰侯列传》:“以三十万之众守梁七仞之城,臣以为汤武復生,不易攻也。”南朝梁 刘勰《文心雕龙·辨骚》:“故其陈尧舜之耿介,称汤武之祗敬,誥之体也。”宋 王安石《浪淘沙令词》:“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兴王只在谈笑中。直至如今千载后,谁与争功!”

汤药

tāngyào

用水煎服的中药。西晋 李密《陈情表》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tāng I.

锣:小铜锣。II. tàng古代磨木使平的石制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