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 | tán I. | ①深广:覃思。②延长,延及:覃恩。明 宋濂《阅江楼记》此朕德绥威服,覃及外内之所及也。③姓。II.qín姓。 |
覃恩 | tán’ēn | ①广施恩泽。旧时多用以称帝王对臣民的封赏、赦免等。明 钱谦益《尚宝司少卿袁可立授奉直大夫》晋尔卿佐,为我典型遂用。覃恩,授具阶。宋 秦观《鲜于子骏行状》:"覃恩迁都官员外郎,通判保安军。"《旧唐书·赵宗儒传》今覃恩既毕,庶政惟新。《清史稿卷十 高宗本纪一》上皇太后徽号曰崇庆皇太后,次日颁诏覃恩有差。②深厚广大的恩惠。《镜花缘 第五七回》他因七十万寿,所以发了一道恩诏,内中除向例蠲免、减等、广额、加级等项,另有覃恩十二条,专为妇女而设。《曾文正公家书》道光二十四年正月二十六日:"明年皇太后万寿,定有覃恩,可请诰封,此男所最为切望着也。" |
覃迁 | tánqiān | 普遍晋升。指帝王庆典,百官普遍晋升官阶。《金史·海陵纪》:"诏内外大小职官覃迁一重。"《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二十五年》:"甲寅,金诏:'内外大小官覃迁一重。'" |
覃思 | tánsī | 深思。亦作“潭思”。《书序》:“於是遂研精覃思,博考经籍,采摭羣言,以立训传。”宋·欧阳修《六一诗话》:“子美笔力豪隽,以超迈横绝为奇;圣俞覃思精微,以深远闲淡为意。”宋·杨万里《华镗秀才著》诗:“当时浪说析骸骨,覃思雕肺肠。”参见“思覃sīqín/sītán”。 |
潭 | tán | ①水深之处:深潭。泥潭。水潭。宋 郑文宝《柳枝词》:“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②深:潭渊。潭潭(宽深,宽大)。潭思(深思。亦作“覃思”)。 |
潭府 | tánfǔ | ①深渊。②深邃的府第。起身道:“不敢拜问娘子高姓,潭府何处?”③唐代的潭州府。 |
谭 | tán | ①同“谈”。 《庄子·则阳》彭阳见王果曰: “夫子何不谭我于王?”(有引荐义)。宋 李觏《袁州州学记》天下治,则谭礼乐以陶吾民。②姓。 |
谭天说地 | tántiānshuōdì | 指所谈的内容极为广泛。形容谈论者知识广博。《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钱青见那先生学问平常,故意谭天说地,讲论古今,惊得先生一字俱无。” |
谭言微中 | tányánwēizhòng | 说话隐微曲折而切中事理。明 沈德符《野获编 督抚 海忠介被纠》:“真所谓谭天微中,可以解纷矣。” |
燂 | tán | ①烧热。《聊斋志异 仙人岛》芳云朝拜已毕,燂汤请浴,进以锦裳,寝以香舍。《聊斋志异 狐入瓶》妇急以絮塞其口;置釜中,燂汤而沸之。《聊斋志异 花姑子》女出青草一束,燂汤升许,即床头进之,顷刻能言。②烤烂:“挢角欲孰于火而无燂。”《聊斋志异 姬生》生一日晚归,启斋门,见案上酒一壶,燂鸡盈盘。 |
磹 | tán | 磹口,地名,在福建。平潭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写的《平潭县志》中记载“平潭”始为海坛营汛所辖其中一汛的汛名,缘于海坛营汛滨海处有一平坦巨石,俗称为“平磹”,后改为“平潭”。 |
镡 | tán I. | 姓。II.参见xín。 |
醰 | tán | (酒味)醇厚。 醰粹(醇粹,醇厚); 醰醰(酒味浓厚); 醰醲(醇厚) |
澹 | tán I. | 澹台:复姓。《论语·雍也》:“有澹臺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於偃(子游:姓言,名偃)之室也。”II.参见dà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