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 | tā | ①称人以外的事物:它们,其它。②别的,即其它:它罪(别的罪名)。《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十九》朕(宋高宗)以谓人之常情,必有所好,或喜田猎,或嗜酒色,以至它玩好,皆足以蛊惑性情,废时乱政。朕自以学书贤于它好,然亦不至废事也。 |
它年 | tā’nián | 以后的某年或某一时期。《秦併六国平话 卷上》:“讲武储粮图再举,它年六国一齐休。”元 虞集《院中独坐》:“何处它年寄此生,山中江上总关情。”明 高启《九日与客登虎丘诗》:“它年何必问谁健,但令不负持螯手。” |
他 | tā | ①称你、我以外的第三人,一般指男性,有时泛指,不分性别:他们(可包括男性和女性)。他杀。古汉语中没有“她”和“它”,表达第三人称使用“之”或“他”。“他”在宋元的话本、戏曲中可以泛指第三称的一切事物,包括男人、女人以及其他无生命的东西。唐·元稹《三遣悲怀》:“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②别的,另外的:他人。他日。他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其他。明 宋濂《阅江楼记》他若留连光景之辞,皆略而不陈,惧亵也。③虚指:睡他一觉。 |
他每 | tāměi | 他们。《水浒传第九五回》乔道清一一问过,知道他每都是宋兵中勇将。元 关汉卿《玉镜台第一折》:“他每都恃着口强,便仪、秦呵,怎敢比量。”明 康海《新水令·自寿套曲》:“笑他每遨游郭隗臺,潦倒韩侯寨,奔驰王谢堂,趋走金张陌。” |
他年 | tā’nián | ①犹言将来,以后。《左传·成公十三年》:“曹人使公子负芻守…… 负芻杀其大子而自立也,诸侯乃请讨之。晋人以其役之劳,请俟他年。”唐 杜牧《寄题甘露寺北轩诗》:“他年会著荷衣去,不向山僧道姓名。”宋 朱服《渔家傲 小雨纤纤风细细》:“寄语东阳沽酒市,拚一醉,而今乐事他年泪。”宋 袁去华《瑞鹤仙 郊原初过雨》:“纵收香藏镜,他年重到,人面桃花在否。”清 龚自珍《乙酉十二月十九日得凤纽白玉印一枚喜极赋诗》:“引我飘摇思,他年能不能?”②往年;以前。唐 杜甫《千秋节有感诗 之二》:“圣主他年贵,边心此日劳。”唐 韩愈《祭虞部张员外文》:“他年诸人,莫有能比。”唐 薛能《雕堂诗》:“他年谁识我,心跡在徐州。” 《红楼梦第六十四回》黥彭甘受他年醢,饮剑何如楚帐中。 |
他岐 | tāqí | ①指岔道,歧路,别道。《资治通鉴 晋纪四十》不胜,则骸骨不返;无他岐矣。卿等勉之!唐 韩愈《寄崔二十六立之诗》:“迴首卿相位,通途无他岐;岂论校书郎,袍笏光参差。”②指左道,邪道。明 李东阳《书耿氏家藏公牍后》:“当是时,非大家世族而能以儒为籍,不为他岐异术所汩,又幸而不罹于坑焚之厄,以待图籍之收,盖亦难矣。” |
他日 | tārì | ①将来;来日,将来的某一天或某一时期。愿他日得志。《孟子 梁惠王下》他日见于王。《战国策 魏策》他日驴一鸣。清 周容《芋老人传》他日不忘老人芋。②以往;昔日。《孟子·离娄上》:“(冉)求也为季氏宰,无能改於其德,而赋粟倍他日。” |
他山攻错 | tāshāngōngcuò | 比喻拿别人的长处,补救自己的短处。《诗经·小雅·鹤鸣》:“他山之石,可以为错。”清 曾朴《孽海花》第十八回:借他山攻错之资,集世界交通之益,翘盼旌旄,勿吝金玉! |
他山之石 | tāshānzhīshí | 别的山上的石头。比喻能帮助自己提高见识改正缺点、错误的外力。江陵之书院,或亦他山之石,而讲学聚徒,诚不可以不慎也。《诗经 小雅 鹤鸣》:“他山之石,可以为错。” |
他生 | tāshēng | 来生,下一世。唐 元稹《三遣悲怀诗》:“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唐 李商隐《马嵬诗之一》:“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宋 王安石《文师神松诗》:“磊砢拂天吾所爱,他生来此听楼鐘。”清 周亮工《得儿书深悯其意作此寄之诗》:“善恶不知何所教,他生与尔再为缘。” |
他适 | tāshì | 指女子另嫁他人,改嫁。清 孔尚任《桃花扇·逢舟》:“我的香君,怎的他适了?” 清 刘大櫆《钱节妇传》:“节妇年已长大,家人趣使他适,伯叔兄弟,交口一辞。” |
他乡故知 | tāxiānggùzhī | 故知:老朋友,熟人。在异地遇到老朋友或熟人。明 天然智叟《石头点 贪婪汉六院卖风流》:“他乡故知,分外亲热。” |
他乡异县 | tāxiāngyìxiàn | 指远离家乡的外地。《乐府诗集·饮马长城窟行》:“他乡各异县,展转不可见。”南北朝 颜之推《颜氏家训》卷第二:少长周旋,如有贤哲,每相狎侮,不加礼敬;他乡异县,微借风声,延颈企踵,甚于饥渴。 |
他志 | tāzhì | 别的想法、企图。《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令尹似君矣!将有他志,虽获其志,不能终也。” 《礼记·檀弓 公子重耳对秦客》父死之谓何?或敢有他志,以辱君义。《史记·吴太伯世家》:“於是伍员知光有他志,乃求勇士专诸,见之光 。”《三国志·魏志·袁绍传》:“绍不达大体,恐惧故出奔,非有他志也。” |
她 | tā | 用于女性第三人称;亦用以代称国家,山河,旗帜等,表示敬爱。古汉语中没有“她”,都用“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