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í

①安抚:绥抚。绥远。绥集(安抚和笼络)。绥靖(安抚使平静)。《左传 齐桓公伐楚盟屈完》对曰:“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尚书·武臣》:“有攸不惟臣,东征,绥厥士女。”《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四十四》金主(完颜雍)曰:“朕怀绥万邦,岂助叛臣为虐!”执其使,付高丽。(赵)位宠寻伏诛。②安好:顺颂台绥(旧时书信用语)指薪修祜,永绥吉劭。《资治通鉴 汉纪十七》今复饬兵重屯,久劳百姓,非所以绥天下也。《三国志 蜀书 诸葛亮传》朕遭家不造,奉承大统,兢兢业业,不敢康宁,思靖百姓,惧未能绥。古代指登车时手挽的索。《庄子·让王王子搜援绥登车,仰天而呼曰:“君乎,君乎,独不可以舍我乎!”《庄子·渔父》颜渊还车,子路授绥,孔子不顾,待水波定,不闻拏音而后敢乘。《古诗十九首·凛凛岁云暮》:“良人惟古懽,枉驾惠前绥。”清 方文《吴日生见访瓦官有赠诗之一》:“前年遗尺素,此日惠前绥。”《聊斋志异 章阿端》马方爇,即见女婢牵赤骝,授绥庭下,转瞬己杳。

绥安

suíān

安定。《三国志·吴志·吴主传》:“绥安东南,纲纪江外。”明 朱鼎《玉镜台记·召太真》:“此去须当委曲济难,务期绥安宗社。”清 昭槤《啸亭杂录·廓尔喀之降》:“圣祖仁皇帝命皇十四子允禵为大将军,统兵入藏,收復其地,拥达赖喇嘛归,坐牀於布达拉,以为绥安蒙古之计。”

绥边

suíbiān

安定边区。《三国志·吴志·薛综传》:“由此言之,绥边抚裔,实有其人。”《资治通鉴 晋纪一》胡烈、牵弘皆勇而无谋,强于自用,非绥边之材也,将为国耻。《北齐书·清河王岳传》:“武定元年,除晋州刺史、西南道大都督,得绥边之称。”

绥抚

suífǔ

安定抚慰。《资治通鉴 晋纪三》(杜)预杖节称诏而绥抚之。《汉书·翟方进传》:“是以广立王侯,并建曾玄,俾屏我京师,绥抚宇内。”《旧唐书·令狐楚传》:“楚绥抚有方,军民胥悦。”清 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七年二月三十日》:“其用意在绥抚其民人,辑和其部族,垦闢其荒地,联络其邦交,沉几观变,引而不发。”

绥怀

suíhuái

安抚关切。绥怀诸国。《三国志·魏志·杜袭传》:“太祖还,拜袭駙马都尉,留督中军事。绥怀开导,百姓自乐出徙洛鄴者,八万餘口。”《资治通鉴 晋纪一》(羊)祜绥怀远近,甚得江、汉之心 《资治通鉴 晋纪十九》守令坐不能绥怀,下狱诛者五十余人。《北史·叔孙建传》:“雅尚人伦,礼贤爱士,在平原十餘年,绥怀内外,甚得边称。”《资治通鉴 随纪五》(隋炀)帝谓裴矩有绥怀之略,进位银青光禄大夫。清 薛福成《筹洋刍议·利权一》:“盖地旷民贫,不得不薄赋以示绥怀,相承久矣。”

绥辑

suíjí

安抚集聚。《旧唐书·忠义传下·李憕》:“憕留臺御史中丞卢奕、河南尹达奚珣,绥辑将士,完缮城郭,遏其侵逼。”《明史·郭英传》:“在镇绥辑流亡,申明约束,境内大治。”清 薛福成《附陈驻缅英员遵约呈进方物片》:“八九年来,英人绥辑全缅,布置既密,益务恢张。” 

绥靖

suíjìng

安抚平定。《汉书 王莽传》遂制礼作乐,有绥靖宗庙社稷之大勋。

绥静

suíjìng

安抚平定。《左传·成公十三年》:“诸侯疾之,将致命于秦;文公恐惧,绥静诸侯,秦师克还无害,则是我有大造于西也。”《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援立陛下为天下主,永安室,绥静四海。”《晋书 武帝纪》明达善谋,能断大事,故得抚宁万国,绥静四方。《资治通鉴 陈纪九》帝(隋文帝)召(韦)冲问计,对曰:“夷狄之性,易为反覆,皆由牧宰不称之所致。臣请以理绥静,可不劳兵而定。”《宋史·食货志上》:“哲宗即位,诸老大臣维持初政,益务绥静。”《明史·四川土司传一·四军民府》:“凡遇袭替,务合两省会勘。蜀察其世次,滇亦按无侵犯,方许起送,亦羈縻绥静之要术也。”

绥纳

suínà

安抚接纳。《资治通鉴 魏纪十》检御将士,无得虏略,绥纳降附,使复旧业。《北史·江文遥传》:“后为安州刺史,善於绥纳,甚得物情。”《新唐书·王铎传》:“绥纳流宂,益募军,完器鎧,武备张设。”

绥宁

suíníng

安定。《三国志·魏志·王基传》:“当今之务,在于镇安社稷,绥寧百姓,未宜动众以求外利。”《晋书 景帝纪》伊挚之保乂殷邦,公旦之绥宁周室,蔑以尚焉。《陈书·废帝纪》:“世祖文皇帝克嗣洪基,光宣宝业,惠养中国,绥寧外荒。”宋 司马光《送祖择之守陕诗》:“仁风思布濩,疲俗待绥寧。”

绥绥

suísuí

舒行貌。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遵化署狐》:“署中故多狐。最后一楼,绥绥者族而居之,以为家。”

绥御

suíyù

安定抵御。《资治通鉴 晋纪十三》(祖)约无绥御之才,不为士卒所附。《后汉书·马援传》:“如此,绥御有体,灾眚消矣。”《陈书·南康愍王昙朗传》:“曇朗少孤,尤为高祖所爱,宠踰诸子。有胆力,善绥御。”《旧唐书·程务挺传》:“务挺善於绥御,威信大行,偏裨已下,无不尽力,突厥甚惮之,相率遁走,不敢近边。”宋 苏辙《韩忠彦免同知枢密院不允诏》:“朕以西枢总领兵要绥御边防。”《资治通鉴 汉纪四十四》夫羌戎溃叛,不由承平,皆因边将失于绥御

绥援

suíyuán

安抚救助。《晋书 文帝纪》暨(毌丘)俭、(文)钦之乱,公绥援有众,分命兴师,统纪有方,用缉宁淮浦。

suí I.

义同“遂(suì)”。用于“半身不遂”。II.参见suì。

suǐ

①骨头的空腔中像胶状的东西:骨髓。精髓(喻精华)。“流髓”即死人。南朝陈 徐陵《陈公九锡诏》:“石头、姑熟,流髓履肠。”②像骨髓的东西:脊髓。脑髓。延髓(后脑的一部分)。③植物茎的中心部分,由薄壁的细胞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