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ān

①像醋的气味或味道:酸菜。酸溜溜。酸梅。酸甜。酸奶。酸枣。②化学上称能在水溶液中产生氢离子的化合物,分“无机酸”、“有机酸”两大类:盐酸。碳酸。硝酸。硫酸。酸碱度。③讥讽人的迂腐:穷酸。寒酸。清·焦循《剧说》“孤”谓官;“酸”谓秀士。凡称“酸”谓正末扮秀士当场也。④悲痛,伤心:酸楚。辛酸(亦作“酸辛”)。酸苦。酸怆。酸怀。⑤因疲劳或疾病引起的微痛而无力的感觉:酸痛。腰酸腿疼。

酸败

suānbài

含有醣类或醇类等有机物质受氧气、温度、热、日光、细菌、酵素等作用,而呈酸味的现象,称为“酸败”。如牛乳中的乳糖受乳酸发酵菌的作用而变为乳酸。《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四十四》兴国军以公使库酸败酒抑勒百姓高价收买,臣等虽已禁止,请严行禁约。

酸鼻

suānbí

鼻酸。谓悲痛欲泣。文选·宋玉《高唐赋》:“孤子寡妇,寒心酸鼻。”李善注:“酸鼻,鼻辛酸,泪欲出也。”三国魏 曹植《鞞舞歌·圣皇篇》:“路人尚酸鼻,何况骨肉情?”唐 元稹《和李校书新题乐府·上阳白发人》:“我悲此曲将彻骨,更想沉寃复酸鼻。”明 茅坤《青霞先生文集序君既没,而海内之荐绅大夫,至今言及君,无不酸鼻而流涕。邹韬奋《萍踪寄语 初集弁言》:“这幕母爱的惨剧,听者大概无不为之凄然酸鼻的。”

酸恻

suāncè

悲酸凄恻。《聊斋志异 林四娘》公亦为酸恻,抱而慰之曰:“卿勿为亡国之音,使人悒悒。”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曾友于》:“友于喜其悔悟,相对酸恻。” 冰心《往事(二)》九:“他极酸恻的瞥了我一眼,便回过头去!” 

酸风

suānfēng

①指刺人的寒风。宋 周邦彦《夜游宫 叶下斜阳照水》:“桥上酸风射眸子。立多时,看黄昏,灯火市。”宋 吴文英《八声甘州 灵岩陪庾幕诸公游》:“箭径酸风射眼,腻水染花腥。时靸双鸳响,廊叶秋声。”②比喻醋意。多指在男女关系上的嫉妒心理。③指文人迂腐拘执的习气。

酸腐

suānfǔ

犹迂腐。《钟馗斩鬼传 第七回》:“风流鬼见他满口酸腐,又欲与他辨。”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谈艺八·王义山诗》:“宋末如王义山、何梦桂之流,酸腐庸下,而诗文独传至今。”《聊斋志异 郭秀才》一人笑曰:“君真酸腐!舍此明月不赏,何求道路?”谢觉哉《不惑集·说“秀才”》:“因为科举制度的内容落后,有些‘秀才’确实是浅薄、无能、酸腐,甚至无赖。”

酸虀/酸齏suānjī《西游记第八十六回》嫩焯黄花菜,酸虀白鼓丁。
酸款suānkuǎn

犹言装模做样,摆架子。《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素來就講究個拿身分,好體面,愛鬧個酸款兒。”《三侠五义》第五回:“我不喝茶,你也不用鬧酸款。”

酸醨suānlí

味酸而薄的酒。《水浒传第六回》酸醨酒瓮土床边,墨画神仙尘壁上。

酸柔

suānróu

悲伤同情。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连城》:“宾娘闻之,宛转娇啼……而睹其愁颜戚容,使人肺腑酸柔。”

酸嘶

suānsī

酸痛剧烈之貌;也指哀鸣;悲叹。元 郑光祖《王粲登楼 第三折》:“我这里望中原,思故里,不由我感叹酸嘶。”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巧娘》:“俄见女郎绷婴儿,自穴中出,举首酸嘶,怨望无已。”

酸甜苦辣

suāntiánkǔlà

指各种滋味。比喻人生的幸福、欢乐、痛苦、磨难等各种境遇。解放前,王妈妈饱尝了人间的酸甜苦辣,解放后她才过上了幸福生活。清 李绿园《歧路灯》:“无非为衣食奔走,图挣几文钱,那酸甜苦辣也就讲说不起。”

酸文假醋

suānwénjiǎcù

形容装出一副文雅有礼貌的样子。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09回:“这有什么?大凡一个人,总别酸文假醋的才好。”浩然《艳阳天》第41章:“你就把酸文假醋一齐拿出来了,就想骑在马之悦的脖子上拉屎了!”

酸咸

suānxián

亦作“酸醎”。①酸味和咸味。亦泛指烹调的佐料。《战国策·楚策四》:“(黄雀)昼游乎茂树,夕调乎酸醎。”《史记·礼书》:“口甘五味,为之庶羞酸咸以致其美。”元 辛文房《唐才子传·柳宗元》:“梅止於酸,盐止於咸,饮食不可无,而其美常在酸咸之外。”《水浒传 第二九回》:“武松道:‘遮莫酸咸苦涩,是酒还须饮三碗。’” ②比喻人不同的爱好、兴趣。唐 韩愈《酬司门卢四兄云夫院长望秋作诗》:“云夫 吾兄有狂气,嗜好与俗殊酸咸。”宋 苏轼《蒜山松林中可卜居欲僦其地与元长老诗》:“暮年欲学柳下惠,嗜好酸咸不相入。”清 林则徐《广东越华粤秀羊城三书院观风告示》:“已喜涤瑕荡秽,知嗜好之别酸咸;洵宜腾茂蜚英,信诗书之为麴糵。”

酸辛

suānxīn

①辛酸,悲苦。三国魏 阮籍《咏怀 之六四》:“对酒不能言,凄怆怀酸辛。”唐 孟郊《感怀诗》:“徘徊不能寐,耿耿含酸辛。 ②可作动词。女喜,招与同舟,相对酸辛。

酸衷

suānzhōng

悲痛的心情。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辛十四娘》:“君被逮时,妾奔走戚眷间,并无一人代一谋者。尔时酸衷,诚不可以告愬。”

suān

猊:传说中的一种猛兽。狮子的别称。

狻猊

suānní

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龙生九子之一,形如狮,喜好坐,所以形象一般出现在香炉上,随之吞烟吐雾。古书记载是与狮子同类能食虎豹的猛兽,亦是威武百兽率从之意。常出现在汉族宫殿建筑,佛教佛像,瓷器香炉上。唐代高僧慧琳说:“狻猊即狮子也,出西域。”狮子的别称。《聊斋志异 象》少时,有狻猊来,众象皆伏。

suān

同“酸”。 痠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