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uǎng

①明朗,清亮:爽目。②轻松,利落:清爽。凉爽。爽口。③痛快,率(shuài )直:爽朗。爽快。爽利。豪爽。直爽。④差错。差失,违背:爽信。爽约(失约)。参见“毫厘不爽”,“屡试不爽”,“毫发不爽”。《资治通鉴 唐纪十八》太常博士袁思古议:(许)敬宗弃长子于荒徼,嫁少女于夷貊。按《谥法》,名与实爽曰缪,请谥为缪。《聊斋志异 妖术》卜之而爽,犹不卜也。《聊斋志异 邑人》呼邻问之,则市肉方归,言其片数、斤数,毫发不爽。《聊斋志异 织成》因各出相较,长短不爽毫厘,媪喜,便问寓所,请生即归命舆,界方留作信。参见“不爽”、“无毫发爽”。⑤干脆,索性:爽性。⑥舒服:爽心。爽意。爽适。身体不爽。⑦遭遇,承受。西汉·贾谊《治安策夫树国固,必相疑之势也,下数被其殃,上数爽其忧,甚非所以安上而全下也。

爽俊

shuǎngjùn

①豪爽秀俊。《北史·牛弘传》:“吏部侍郎高孝基,鉴赏机晤,清慎絶伦,然爽俊有餘,迹似轻薄。”②明快秀逸。唐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宋二十八人》:“倩(袁倩)子质,姚最云:风力爽俊,不坠家声。” 明 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三》:“孔(孔融)语便是唐律,桓(桓玄)句亦是唐选,而桓尤爽俊。”

爽垲

shuǎngkǎi

①高爽干燥。明 张岱《陶庵梦忆序》以绳报枢,以瓮报牖,仇爽垲也。②指高燥之地。

爽籁

shuǎnglài

参差不齐的箫管声。一说清风激物之声。李善注:“尔雅曰:‘爽,差也。’簫管非一,故言爽焉……夫簫管参差,宫商异律,故有长短高下,万殊之声。” 刘良注:“爽,清也。籟,风激物之声也。” 唐 王勃《滕王阁序》:“爽籟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爽利shuǎnglì爽快。利落。索性;干脆。《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二》:“公子被他们舞弄了数年,弄得囊中空虚,看看手里不能接济……公子要噪脾时,有些掣肘不爽利。”

爽迈

shuǎngmài 

爽朗超逸。《晋书·苻坚载记下》:“(苻朗)性宏达,神气爽迈。”宋 曾巩《知开封府制》:“某爽迈开达,练习治体,阅试惟旧。”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劳山道士》:“一道士坐蒲团上,素发垂领,而神光爽迈。”

爽然若失

        

shuǎngránruòshī

爽然:主意不定的样子;若失:象失去依靠。形容心中无主、空虚怅惘的神态。西汉 司马迁《史记 屈原贾生列传论》:“读《服鸟赋》,同生死,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鲁迅《朝花夕拾 琐记》毕业大家自然都盼望的,但一到毕业,却又有些爽然若失。

爽然自失

shuǎngránzìshī

爽然,茫然。自失,内心空虚。形容茫无主见,无所适从。司马迁《史记》中《屈原贾生列传》:“读《鵩鸟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小翠》:“公爽然自失,而悔无及矣。《聊斋志异 姬生》妻代解其故,爽然自失。

爽侠shuǎngxiá

“爽”字有多重含义,包括明朗、清凉、痛快、舒畅等,而“侠”则指见义勇为、肯舍己助人的性格、气质或行为。《红楼梦第四十七回》那柳湘莲原是世家子弟,读书不成,父母早丧,素性爽侠,不拘细事…

爽心shuǎngxīn

谓使心情畅快。《花月痕第二十九回》远望搴云楼,近瞰竹坞梅窝,令人豁目爽心。

爽信shuǎngxìn

失信。冯梦龙《喻世明言卷十六 范巨卿鸡黍死生交再拜踊跃而大喜曰:小弟自早直候至今,知兄非爽信也,兄果至矣。《警世通言·俞伯牙摔琴谢知音》:贤弟,我来仍在仲秋中五六日奉访。若过了中旬,迟到季秋月分,就是爽信,不为君子。现指诚信,字面意思为“爽快的信息”。

爽约

shuǎngyuē

没有履行约会;失约。即违背、没有履行的意思。与失约、放鸽子同一种意思。一诺千金,岂容爽约?《续资治通鉴 宋纪九十四》中国礼义之乡,必不爽约。《水浒传 第四二回》:"百日之外,专望鹤驾降临,切不可爽约。"《聊斋志异 云萝公主》生(安大业)喜,起问爽约之罪。《镜花缘 第六回》当年我原有言在先,如爽前约,教我堕落红尘。

shuǎng

高而向阳、干燥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