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白朮(中藥)

shù I.

①技艺:技术。艺术。武术。学术。不学无术。孟子·公孙丑上》巫匠亦然,故术不可不慎也。②方法:战术。权术。心术。东晋末南朝·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③古代城市中的道路。II.shú古同“”,黏高梁。III.zhú①〔白术〕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可入药。②〔苍术〕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可入药。

术士

shùshì

泛指儒生道教之士、方士、江湖术士、法术之士、游戏角色等,现多指以占卜星相等为职业的人。

术数

shùshù

①法制等治国的方法。管子 明法解:明主者,有术数而不可欺也,审于法禁而不可犯也。②权略、计谋。文学术数之士。韩非子《奸劫弒臣》:人主非有术数以御之也,非参验以审之也,必将以曩之合己,信今之言。《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四十四》在朝以术数相倾,以躁竞取进,风俗之弊,当救正之。以研究阴阳五行生克变化的道理,来推测人事吉凶的方法。

术业

shùyè

古文的含义是学术技艺、学业。《晋书·束晳传》:“鳞翼成而愈伏,术业优而不试。”唐 韩愈《师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宋 曾巩《送郑州邵资政》诗:“探讨篇章洽,研磨术业该。”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医术》:“途中遇一道士,善风鉴,相之曰:‘子当以术业富。’”

术者

shùzhě

术人。唐 刘餗《隋唐嘉话卷上》:“隋文帝梦洪水没城,意恶之,乃移都大兴。术者云:‘洪水即唐高祖之名也。’”宋 欧阳修《泷冈阡表》:“术者谓我岁行在戌,将死。”《明史·陈友谅传》:“有术者相其先世墓地,曰:‘法当贵。’友谅心窃喜。”清 姚鼐《选择正宗 序》:“自后,太岁失超辰法,是岁星太岁所居辰不与合也,而术者以推吉凶犹能验乎?”参见“术士”。

术知

shùzhī

道术才智。《孟子·尽心上》:“人之有德慧术知者,恆存乎疢疾。”赵岐注:“人所以有德行智慧道术才智者,以其在於有疢疾之人;疢疾之人,又力学,故能成德。”

shù

①水名。《说文》沭,沭水也。青州浸。从水,术声。朱按,出今山东沂州府沂水县北沂山,流入江苏沭阳县界下流入海。《周礼·职方式》其浸沂沭。②沭河,发源于山东省南部沂山南麓,与沂水平行,经莒县南流入江苏省,经江苏入海。③形容词,水流不畅。

shù

①讲话,陈说,叙述。述评。描述。论述。综述。述职。论语·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②修纂:著述。③循,顺行;继承;传述:“报我不”。《礼记·中庸子曰:无忧者,其惟文王乎。以王季为父,以武王为子。父作之,子述之。《续资治通鉴 元纪十五》父作子述,古之道也,未闻有子而立弟者。④称道,值得叙述。《论语·宪问篇》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

述而不作

shùérbùzuò

只是阐明前人的成说;自己并无创新之见。这是春秋战国时常用的办法,都说述而不作,实在是自我作古。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述事

shùshì

陈述往事;叙事。《礼记·中庸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史记·太史公自序》:“故述往事,思来者。”裴駰集解引张晏曰:“武帝获,迁以为述事之始。”继续前人的事业。

述职

shùzhí

①古时诸侯向天子陈述职守。《孟子 梁惠王》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孟子·告子下》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晋书 武帝纪》郡国守相,三载一巡行属县,必以春,此古者所以述职宣风展义也。明 宋濂《阅江楼记见江汉之朝宗,诸侯之述职,城池之高深,关阨之严固,必曰:“此朕沐风栉雨、战胜攻取之所致也。”②派驻外国或外地的官员回来向主管部门汇报工作情况。回国述职。

述遵

shùzūn

遵循。《后汉书·光武帝纪下》:“太宗识终始之义,景帝能述遵孝道。”南朝齐·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之二:“将使杏花菖叶,耕获不愆;清甽泠风,述遵无废。”

述作

shùzuò

①《礼记·乐记》:“作者之谓圣,述者之谓明。明圣者,述作之谓也。”述,传承;作,创新。后用以指撰写著作。《后汉书·班彪传》:“彪既才高而好述作,遂专心史籍之閒。”南朝梁 任昉《王文宪集 序》:“公自幼及长,述作不倦。”唐 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新添水槛供垂钓,故着浮槎替入舟。焉得思如陶谢手,令渠述作与同游。”清 姚鼐《西魏书 序》:“读者知其罗放失,述作之志,存焉可也。”②指著作,作品。唐 刘长卿《送薛据宰涉县诗》:“夫君多述作,而我常讽味。”唐 李商隐《韩碑诗》:“汤盘孔鼎有述作,今无其器存其辞。”章炳麟《秦献记》:“秘书私篋,无所不烧;文学述作,无所不禁。”

shù

①长针:《管子·轻重乙》 “一女必有一刀、一锥、一箴、一” 《管子·海王篇》一女必有一针一鉥。《说文》鉥,綦针也。从金,术声。②动词,刺:“及其为诗,刿目心。”导;引导:《国语·晋语二》子盍入乎,吾请为子鉥。③古代印信的专称,最早是作为标志,后来成为表明身分、交易或官府授权的信物。

鉥肝刿肾

shùgānguìshèn

比喻用尽心思;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用心的艰苦;同“鉥心刿目”。明·宋濂《徐永舟墓铭》:“世号为晆州诗派,方舟恶取而讽咏之,鉥肝刿肾,期超迈之乃已。”

鉥心刿目

shùxīnguìmù

为言呕心沥血。明 李东阳《同年祭张亨父文》:“当其鉥心刿目,出鬼入神,傲睨一世,前无古人。”参见“刿目鉥心”。

鉥心刳形

shùxīnkūxíng

比喻用尽心思。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用心的艰苦。同“鉥心刿目”。比喻用尽心思。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用心的艰苦。 虞集《送薛玄卿序》:“世之言功利者,恝恝然以自鉥心刳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