赎 | shú | 用财物脱罪或抵免过失。《汉书·张骞传》骞后期当斩,赎为庶人。又如:赎刑(用财物抵免刑罚);赎命(以财物营救犯人,使脱免刑罚)曹操:割发代首,日后立功自赎。《晋书·元帝纪》:“惟有蹈节死义,以雪天下之耻,庶赎斧钺之诛。”《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三十五》二帝(宋徽宗宋钦宗)蒙尘,莫赎终天之痛。《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五十八》完颜匡具以(王)楠言奏于金主(完颜景),命匡移书索韩侂胄首以赎淮南地,改犒军钱为银三百万两。《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六十三》惟愿陛下(宋理宗赵昀)知有此失,益讲学进道,以赎前愆,以收人心。 |
赎锾 | shúhuán | 赎罪的银钱。用钱赎罪。明 沈德符《野获编·列朝二·朝觐官进献》近以国用匮乏,议加田赋、加关税,以至搜索赎锾。清 吴伟业《鹿樵纪闻·福王上》道臣夏尚絅进赎锾助饷。《醒世恒言·施润泽滩阙遇友》妾父被人陷于大辟,无门伸诉。妾日至此恳佛阴佑。近日幸得从轻赎锾。《清史稿卷四·世祖纪一》赎鍰之设,劝人自新,追比伤生,转为民害,今后并行禁止,不能纳者,速予免追。 |
赎铜 | shútóng | 谓交纳铜钱抵销过失。犹罚款。宋 范仲淹《答窃议》:"即下法市,则宗谅合赎铜,而不当去官。"《续资治通鉴 宋纪五十五》同时聚议,皆云臣子对君失仪,尚蒙矜恕,岂为偶近两府,行马趋朝,既已赎铜,又作过犯!《元典章·刑部六·诸殴》:"殴打职官,似难赎铜。" |
赎刑 | shúxíng | 谓用钱物赎罪。《尚书·舜》:“金作赎刑。”孔传:“误而入刑,出金以赎罪。” 宋 陈亮《问答下》:“舜又多为之法以出之,而夏於赎刑为尤详。”《清史稿·刑法志二》:“赎刑有三:一曰纳赎,无力照律决配,有力照例纳赎。二曰收赎,老幼废疾、天文生及妇人折杖,照律收赎。三曰赎罪,官员正妻及例难的决,并妇人有力者,照例赎罪。” |
秫 | shú | 黏高粱,可以做烧酒,有的地区泛指高粱:秫秸。秫米(高粱米)。《续资治通鉴 元纪三》割建康民二万户种秫,岁输酿米三万石,官为运至京师。 |
秫谷 | shúgǔ | 黍米。《晋书·隐逸传·陶潜》:“(陶潜)为彭泽令。在县公田悉令种秫穀,曰:‘令吾常醉於酒足,矣。’” |
秫酒 | shújiǔ | 用秫酿成的酒。宋 苏轼《超然台记》:“擷园蔬,取池鱼,酿秫酒,瀹脱粟而食之,曰:‘乐哉游乎。’”元 曹伯启《冬至日白霫道中偶成录 诗》:“穷途却值书云节,秫酒糠灯语夜阑。” |
璹 | shú | ①玉器。②玉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