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ǎo I.


①数量小的,与“多”相对:多少。少量。少许。②缺,不够:缺少。减少。③不经常:少有。少见。④ 短时间:少等。少候。少顷。⑤丢,遗失:屋里少了东西。⑥轻视:“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如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资治通鉴 晋纪十五》(卞壶)俭素廉洁,裁断切直,当官干实,性不弘裕,不肯苟同时好,故为诸名士所少。《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三十八》(张浚)唯以吴玠故杀曲端,与李纲、赵鼎不协而又诋之,颇为公论所少。II.参见shào。

少安毋躁

shǎoānwùzào

毋:不要。暂且安心等一会儿;不要急躁。乙校不自心虚,怎能给恐吓呢?然而,少安毋躁罢。唐 韩愈《答吕毉山人书》:“方将坐足下三浴而三熏之,听仆所为,少安无躁。”

少保shǎobǎo

①古代官名。“三孤”之一。周代始置,为君国辅弼之官。后一般为大官加衔,以示恩宠而无实职。②指太子少保。辅导太子的官。《杨家将 第七回》太宗以国事付太子少保赵普分理,以郭进为太原石岭关都部署,以断燕蓟援师。

少别shǎobié

暂时分别。南朝梁 江淹《别赋》:“暂游万里,少别千年。惟世间兮重别,谢主人兮依然。”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织成》:“女果及一婢在焉。见生入,含笑承迎。见翠袜紫履,与舟中侍儿妆饰,更无少别。”小小的区别。

少采

shǎocǎi

黼衣。《国语·鲁语下》:“(天子)少采夕月。”韦昭注:“或云:‘少采,黼衣也。’昭谓:朝日以五采,则夕月其三采也。”《礼记·玉藻》“玄端而朝日於东门之外” 孔颖达疏引晋孔晁云:“大采谓衮冕,少采谓黼衣。”

少达多穷

shǎodāduōqióng

形容得志时少,而穷愁失意时多。宋·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

少弟

shǎodì

最小之弟;年少之弟。吴王阴谋叛乱,邹阳上书谏止,吴王不听,因此与枚乘、严忌等离吴去梁,为景帝少弟梁孝王门客。史记·楚元王世家》:“楚元王刘交者,高祖之同母少弟也,字游。”《汉书·卜式传》:“有少弟,弟壮,式脱身出,独取畜羊百餘,田宅财物尽与弟。”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阿纤》:“山有少弟未婚,窃属意焉。”

少昊

少皞

shǎohào

姬姓,名玄嚣,一说名己挚,也称白帝。华夏人文始祖,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称号,黄帝的长子,母为嫘祖(一说女节)。《封神演义 第一回》少昊五帝民物阜,禹王治水洪波蠲。《封神演义第三八回》妖怪答曰:上仙,吾乃龙须虎也。自少昊时生我,采天地灵气,受阴阳精华,已成不死之身。

少间

shǎojiān

亦作"少闲"。①稍稍停息。《国语·晋语八》:"本根犹树。枝叶益长,本根益茂,是以难已也。今若大其柯,去其枝叶,绝其本根,可以少间。" 韦昭注:"间,息也。"②谓病好了一些。病少间。汉枚乘《七发》:"伏闻太子玉体不安,亦少间乎?"《资治通鉴 后唐纪八》闽主(王延钧)疾少间,陈后诉之。《续资治通鉴 宋纪七十九》以此救前日之弊,如人久病而少间,其父子兄弟喜见颜色而未敢贺者,以其病之犹在也。③一会儿;不多久。《聊斋志异·促织》少间,帘内掷一纸出,即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④一点空隙。户外之屦,至无少间。⑤稍稍空闲。宋 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每燕集,蜀工未尝不与极饮尽欢。少间,则必以谈禅相勉。"《儿女英雄传 第十八回》:"指使他眼耳手口随了一个心,不曾一刻少闲。"⑥谓暂令从人离开。《史记 淮阴侯列传》对曰:“原少间。”信曰:“左右去矣。”

少陵

shǎolíng

①宣帝许后之陵。因规模比宣帝的杜陵小,故名。②指唐诗人杜甫。杜甫常以“杜陵”表示其祖籍郡望,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唐 杜甫《哀江头》:“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唐 韩愈《石鼓歌》:“少陵无人謫仙死,才薄将奈石鼓何!”金 曹之谦《寄元遗山诗》:“诗到夔州老更工,只今人仰少陵翁。”郁达夫《奉赠诗之五》:“一纸家书抵万金,少陵此语感人深。”

少顷

shǎoqǐng

片刻;一会儿。荀子·致士》:“君子也者,道法之总要也,不可少顷旷也。”资治通鉴·后唐庄宗同光元年》:“少顷, 梁兵溃围出。”《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荀子《荣辱篇》:行其少顷之怒,而丧终身之躯,然且为之,是忘其身也

少人

shǎorén

①轻视人。《鹖冠子·武灵王》:“少人而自至。”陆佃注:“狭人而自以为至。”②少数人。《三国志·魏志·刘劭传》:“贼众新至,心专气鋭。 宠以少人自战其地,若便进击,不必能制。”宋 周邦彦《少年游词》:“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少日

shǎorì I.

不多日;数日。南朝梁 萧统《文选·陶渊明传》家贫亲老,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东晋末南朝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太平广记卷三一八引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甄冲》:“至家少日而染病,遂亡。”《南史·褚彦回传》:“悉与亲游噉/,少日便尽。”宋 沉括《梦溪笔谈·人事一》:“兢(李兢)至湖南,少日遂卒。”《资治通鉴 宋纪十六》经少日,(萧)道成自造褚渊,款言移晷。II.shàorì年少之时。宋 辛弃疾《定风波·暮春漫兴词》:“少日春怀似酒浓,插花走马醉千钟。” 金 元好问《出山诗》:“少日漫思为世用,中年直欲伴僧閒。”清 纳兰性德《湘灵鼓瑟词》:“忆少日清狂,花间马上,软风斜照。”

少私寡欲

shǎosīguǎyù

寡:少;欲:欲望。指人的欲望很小。《老子》第十九章:“故另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庄子·山木》:“南越有邑焉,名为建德之国,其民愚而朴,少私而寡欲。”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 古人之贵义轻财,少私寡欲,忌盈恶满,赒穷血匮。 

少头缺尾

shǎotóuquēwěi

比喻事物残缺不全。

少微

shǎowēi

①微贱。宋 欧阳修《泷冈阡表》:“自其家少微时,治其家以俭约。”②稍稍。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农妇》:“腹少微痛,想孽障欲离身也。”《儿女英雄传 第十三回》:“应酬已毕,少微歇息,吃些东西。”

少翁

shǎowēng

武帝时齐方士名。曾以方术致已卒王夫人之魂魄于武帝前,被拜为文武将军。《史记·孝武本纪》:“上有所幸王夫人,夫人卒,少翁以方术,盖夜致王夫人及灶鬼之貌云,天子自帷中望见焉。”张守节正义:“书作‘李夫人’。” 唐 范摅《云溪友议 卷三》:“时有祖山人者,有少翁之术,能令逝者相亲。” 明 高启《李夫人歌》:“延年罢歌少翁望,兰芬凄凄销复帐。”

少旋

shǎoxuán

一会儿。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赌符》:“请先生启门坐,少旋我即至。”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宦娘》:“少旋,以烛来,展草铺地,意良殷。”

少选

shǎoxuǎn

一会儿;不多久。《吕氏春秋·音初》:“覆以玉筐,少选,发而视之,燕遗二卵,北飞,遂不反。” 高诱注:“少选,须臾。”先秦 佚名《伯牙鼓琴》: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唐 牛肃《纪闻·僧韬光》:“我有少务,要至村东,少选当还。”《续资治通鉴 宋纪十六》十一月,己亥,开封尹许王(赵)元僖,早朝方坐殿庐中,觉有疾,径归府,车驾遽临视,疾已亟,帝(赵光义)呼之,犹能应,少选薨,年二十七。《聊斋志异 江城》少选,听更漏已动,肆中酒客愈稀; 惟遥座一美少年,对烛独酌,有小僮捧巾侍焉。

少焉

shǎoyān

少刻一会儿《庄子·达生》少焉,果败而反。《庄子·徐无鬼》:“少焉,徐无鬼曰:‘尝语君,吾相狗也。’”宋 苏轼《前赤壁赋》:“少焉,月出於东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间。”清 沉复《浮生六记·闺房记乐》:“少焉,霞映桥红,烟笼柳暗,银蟾欲上,渔火满江矣。”

少阳

shǎoyáng

①东方。②东宫。太子所居。③后以指太子。《魏书 卷四 世祖纪下》正位少阳,克荷基构。④易“四象”之一,易以七为少阳。⑤中医学经脉名。分手少阳经和足少阳经。手少阳经为三焦经,足少阳经为胆经。

少住

shǎozhù

暂留;稍住一些时候。《晋书·庾亮传》:“诸君少住,老子於此兴復不浅。”宋 朱淑真《蝶恋花·送春词》:“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繫青春、少住春还去。”元 颜子俞《清平乐·留王静得词》:“留君少住,且待晴时去。”

少驻

shǎozhù

短暂停留。宋 姜夔《扬州慢 淮左名都》:“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shào I.

①年纪轻或年轻人:少年。少女。少壮(年轻力壮)。宋 苏轼《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词》:“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宋 苏轼《浣溪沙 游蕲水清泉寺》:“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②古代辅佐长官的副职:少傅。少保。③次级的:少校。少将(jiàng)。④ 姓。II.参见 shǎo。

少艾

shàoài

指年轻美丽的女子。形容(女子的)年轻美丽。赵岐注:“少,年少也;艾,美好也。”《孟子·万章上》人少,则慕父母;知好色,则慕少艾;有妻子,则慕妻子。续资治通鉴·宋徽宗大观元年》:“有虞仙姑者,年八十餘,状貌如少艾。”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韩樾子》:“韩隐玉兰花下偷窥,则一靚妆少艾,扶一女奴,冉冉而入。”《聊斋志异 离乱二则》自分金少,不敢问少艾。二刻拍案惊奇 卷二十:“有一富户,姓陈名定,有一妻一妾……妻已中年,妾尚少艾。”《品花宝鉴》第六回:“这两位夫人,都是续娶的。虽在中年,却还生得少艾,不过像三十来岁的人。”

少不更事

shàobùgēngshì

少:年少。更:经历。指年纪轻;阅历不多。形容缺乏经验或不懂人情世故。《晋书 周顗传》:“君少年未更事。”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青娥》母谓汝夫妇少不更事。

少不经事

shàobùjīngshì

少:年轻;更:经历。年纪轻,没有经历过什么事情。指经验不多。刘丰《后生可爱》:“所以在实际中,毛头小伙子干出一番大事业出来的也毕竟不少,‘少不经事’的话不尽全对。”

少成

shàochéng I.

指年少时养成的习性。贾谊《新书·保傅》:“孔子曰:‘少成若天性,习惯若自然。’”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教子》孔子云“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是也。II.shǎochéng少有成功。《后汉书·袁绍刘表传赞》:“矜彊少成,坐谈奚望。”

少成若性

shàochéngruòxìng

指自幼形成的习惯就好象天性一样。西汉 戴圣《大戴礼记 保傅》:“少成若性,习惯之为常。”

少府

shàofǔ

古代官名。唐代为县尉的通称。唐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 高适《七律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少妇

shàofù

已婚的年轻女子。唐 沉佺期《古意诗》:“卢家少妇鬱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少康

shàokāng

中国夏朝的第六代君主。少康中兴,是中国历史上首个出现以“中兴”二字命名的时代。晋 刘琨《劝进表》昔少康之隆,夏训以为美谈;宣王中兴,周诗以为休咏。

少牢

shàoláo

旧时祭礼的牺牲,牛、羊、豕俱用叫太牢,只用羊、豕二牲叫少牢。左传·襄公二十二年》:“祭以特羊,殷以少牢。”杜预注:“四时祀以一羊,三年盛祭以羊、豕。殷,盛也。”礼记·王制》:“天子社稷皆太牢,诸侯社稷皆少牢。”晋 陶潜《祭程氏妹文》:“渊明以少牢之奠,俯而酹之。”欧阳修《新五代史 伶官传》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竹青》:“后领荐归,復謁吴王庙,荐以少牢。”清 赵翼《陔馀丛考·太牢少牢》:“《国语》‘乡举少牢’注:‘少牢,羊、豕也。’则羊与豕俱称少牢矣。其不兼用二牲而专用一羊或一豕者,则曰特羊、特豕。可知太牢不专言牛、少牢不专言羊也。”一说谓以羊为少牢乃举羊以赅豕。《大戴礼记·曾子天圆》:“大夫之祭牲,羊曰少牢。”孔广森补注:“少牢,举羊以賅豕。”参见“太牢”。

少年

shàonián

古称青年男子,现在指人大约十岁到十五岁这个阶段。少年儿童读物。宋·程灏《春日偶成》:“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宋 贺铸《六州歌头 少年侠气》:“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肝胆洞,毛发耸。”宋 叶梦得《点绛唇 绍兴乙卯登绝顶小亭》:“老去情怀,犹作天涯想。空惆怅。少年豪放。莫学衰翁样。”宋 陈著《续侄溥赏酴醾劝酒二首其一》:“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相逢拌酩酊,何必备芳鲜。”宋 辛弃疾《采桑子 书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梁启超《少年中国说》: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少年老成

shàoniánlǎochéng

老成:经历多。阅历广。懂得人情事故。人虽年轻;却很老练稳重。汉 赵岐《三辅决录 韦康》:“韦元将年十五,身长八尺五寸,为郡主簿。杨彪称曰:‘韦主簿年虽少,有老成之风,昂昂千里之驹。’”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卷一:叙话中间,说起兴哥少年老成,这般大事,亏他独立支持。

少小

shàoxiǎo

年幼,年青。唐·贺知章《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少小无猜

shàoxiǎowúcāi

猜:猜疑。指男女幼小时一起玩耍,天真无邪,不避嫌疑。唐·李白《长干行》诗:“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蒋光慈《鸭绿江上》我俩本是少小无猜,虽然装作新娘和新郎的模样,实还不知新娘和新郎有什么关系。

少爷shàoyé

①旧时官宦富贵人家的仆人称主人的儿子;泛指这种家庭的年轻男子。《官场现形记第四回》黄道台还有一个少爷,今年只得十三岁,是姨太太养的。②旧时对别人儿子的尊称。

少长

shàozhǎng I.

①年少的和年长的。《史记 吕太后本纪》遂遣人分部悉捕诸吕男女,无少长皆斩之。《晋书 景帝纪》命百官举贤才,明少长,恤穷独,理废滞。晋 王羲之《兰亭集序》:“羣贤毕至,少长咸集。”从年少到长大。II.shàocháng稍微长久。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慕贤》少长周旋,如有贤哲,每相狎侮,不加礼敬

少长咸集

shàozhǎnɡxiánjí

年轻的年长的都聚在一起。形容聚会的人很多。晋 王羲之《兰亭集序:“羣贤毕至,少长咸集。”

少壮

shàozhuàng

年轻力壮,年富力强。汉 汉乐府《乐府诗集·长歌行》:“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唐 杜甫《赠卫八处士》: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少子

shàozǐ

①指最小的儿子。《战国策·赵策一》:“张孟谈乃行。其妻之楚,长子之韩,次子之魏,少子之齐。”汉 司马迁《史记 陈涉世家》: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史记·淮南衡山列传》:“淮南厉王长者,高祖少子也。”《资治通鉴 汉纪七》梁孝王以窦太后少子故,有宠,王四十余城,居天下膏腴地。《晋书 符坚载纪上》坚母苟氏以(苻)融少子,甚爱之,比发,三至灞上,其夕又窃如(苻)融所,内外莫知。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仇大娘》:“乃遣少子归,且嘱从兄矜业,勿得復来。”②泛指年幼的儿子。刘向《列女传·陶答子妻》:“其妻独抱儿而泣……﹝曰:﹞今夫子治陶 家富国贫,君不敬,民不戴,败亡之徵见矣,愿与少子俱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