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àn

超越职权,自作主张:擅专。擅自。擅行(xíng)。擅断(专行)。专擅独行。擅离职守。擅生是非。《南史 本纪卷六梁武帝》及舍人王咺之等四十馀人,皆口擅王言,权行国宪。②独揽,占有:擅权。擅利。擅兵(拥有兵权)。擅国。擅美。《六韬文韬文师》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则失天下。《庄子·秋水》且夫擅一壑之水,而跨跱埳井之乐,此亦至矣。《庄子·渔父》不仁之于人也,祸莫大焉,而由(子路)独擅之。《战国策·秦策·范睢说秦王》故文王果收功于吕尚,卒擅天下而身立为帝王。《资治通鉴 秦纪三》高擅利擅害,与陛下无异。《史记 太史公自序》以至于秦,卒并诸夏,灭封地,擅其号。《资治通鉴 汉纪六》大臣多短之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汉书 王莽传》:“是以伯禹锡玄圭,周公受郊祀,盖以达天之使,不敢擅天之功也。”“秦为亡道,残灭诸侯以为郡县,欲擅天下之利,故二世而亡。”西汉 晁错《论贵粟疏爵者,上之所擅,出于口而无穷;粟者,民之所种,生于地而不乏。《三国志 吴书 吴主传》(孙权)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业。《资治通鉴 晋纪三十六》南燕公孙五楼欲擅朝权,北地王(慕容)钟於南燕主(慕容)超,请诛之。宋 王安石《读孟尝君传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续资治通鉴 宋纪九十四》及(王)黼遣(赵)良嗣,唯务欲速以擅其功,与金使人限以七日自燕山至阙下,凡四五往反皆然。③长(cháng)于,善于:擅长(cháng)。不擅辞令。

擅便shànbiàn

自作主张。《水浒传第八九回》臣等未敢擅便,乞陛下圣鉴。元 白朴《梧桐雨楔子》:“近日边臣张守珪解送失机番将安禄山,例该斩首,未敢擅便,押来请旨。”元 秦简夫《赵礼让肥第二折》:“这的是俺的地面,你怎敢擅便到此那?”《醒世恒言·刘小官雌雄兄弟》:“刘妈妈道:‘何不就同他来家?’刘方道:‘未曾禀过爹妈,怎敢擅便?’”

擅兵

shànbīng

掌握兵权。《战国策·燕策三》:“彼大将擅兵於外,而内有大乱,则君臣相疑。”《汉书·卢绾传》:“赵相周昌乃求入见上,具言豨宾客盛,擅兵於外,恐有变。”《后汉书·何进传》:“硕虽擅兵於中,而犹畏忌於进 。”

擅长

shàncháng

指在某方面有特长;指对某些东西比较了解,做起来比较得心应手。擅长烹饪。擅长于演说。清 平步青《霞外攟屑·掌故·陈侍御奏折》:“即如我朝以骑射擅长,凡对敌而与我较骑射,必败之道也。 ②专门宣扬自己的长处。宋 叶适《<沉子寿文集>序》:“余尝患文人擅长而护短,好自矜耀,挈其所能,莫与为比,而视他人顾若无有。”

擅场

shànchǎng

指压倒全场;技艺高超出众。薛综注:“言秦以天下为大场,喻七雄为鬭鸡,利喙长距者终擅一场也。”谓强者胜过弱者,专据一场。后谓技艺超群。唐 杜甫《冬日洛城北谒玄元皇帝庙》诗:“画手看前辈, 吴生远擅场。”原注:“庙有吴道子画。”明 唐顺之《卓小仙草书歌》:“古来草书谁擅场,酒旭僧素颇中选。”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伶人方俊官,幼以色艺擅场,为士大夫所赏。”《聊斋志异 韦公子》虽然,风流公子所生子女,即在风尘中,亦皆擅场。

擅宠

shànchǒng

独受宠信或宠爱。《荀子·仲尼》:“擅宠於万乘之国,必无后患之术,莫若好同之,援贤博施,除怨而无妨害人。” 刘向《说苑·杂言》:“夫处重擅宠,专事妬贤,愚者之情也。”《古今小说·裴晋公义还原配》:“你女儿才色过人,一入相府,必然擅宠。”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吕无病》:“入门数月,擅宠专房。”《资治通鉴 汉纪九》皇后骄妒,擅宠而无子,与医钱凡九千万,欲以求子,然卒无之

擅断

shànduàn

凭自己的意志擅自行事。擅断专行。《韩非子·和氏》大臣不得擅断。《后汉书 袁绍传》及臻吕后,禄、产专政,擅断万机,决事禁省,下陵上替,海内寒心。

擅赋

shànfù

擅加赋税。桓宽《盐铁论·地广》:“当今之务在於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资治通鉴 汉纪十三》然兵所过,县为以訾给毋乏而已,不敢言擅赋法矣。

擅干

shàn’gàn

随意冒犯。《西游记第四九回》:“二人下拜道:‘菩萨,我等擅干,有罪!有罪!’”

擅国

shàn’guó

独揽国政。《逸周书·史记》:“昔者有巢氏有乱臣而贵,任之以国,假之以权,擅国而主断。君已而夺之,臣怒而生变,有巢以亡。”《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夫擅国之谓王,能利害之谓王,制杀生之威之谓王。” 宋 岳珂《桯史·汴京故城》:“及政和间蔡京擅国,亟奏广其规,以便宫室苑囿之奉。”《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五十三》(夏国主)仁孝重文学,然权臣擅国,兵政衰弱。明 方孝孺《春秋诸君子赞·子家羁》:“鲁有盗臣,擅国自恣。” 

擅壑专丘

shànhèzhuānqiū

谓放情山水。

擅利

shànlì

专有其利。汉 王符《潜夫论·务本》:“故为政者,明督工商,勿使淫伪;困辱游业,勿使擅利。”《史记·平准书》“浮食奇民欲擅管山海之货”唐 司马贞索隐:“奇人欲擅利。”《续资治通鉴 宋纪七十七》富弼又曰:至若为场以停民贷,造舍而蔽旧屋,榷河舟之载,擅路粪之利,急于敛取,道路嗟怨,此非上所以与民之意也。

擅名shànmíng

①僭越名分。②享有名声。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此四儒者,虽好经术,亦以才博擅名。

擅命

shànmìng

擅自发号施令,不受节制。《韩非子·亡徵》:“出军命将太重,边地任守太尊,专制擅命,径为而无所请者,可亡也。”《后汉书·耿弇传》:“今更始失政,君臣淫乱,诸将擅命於畿内,贵戚纵横於都内。”《周书·于谨传》:“魏祚陵迟,权臣擅命,羣盗蜂起,黔首嗷然。”宋 叶适《上孝宗皇帝札子》:“国家规模,特异前代,本缘唐季陵夷,藩方擅命,其极为五代废立,士卒断制之祸,是以收揽天下之权,銖分以上悉总於朝。”

擅强

擅彊

shànqiáng

专横强暴。《荀子·尧问》:“比干剖心,孔子拘匡;接舆避世,箕子佯狂; 田常为乱,闔閭擅强。为恶得福,善者有殃。”《荀子·尧问赋》:“仁人絀约,敖暴擅彊;天下幽险,恐失世英。”《后汉书 袁绍刘表列传》绍姿弘雅,表亦长者。称雄河外,擅强南夏。冯衍《显志赋》:“忿战国之遘祸兮,憎权臣之擅彊。”南朝陈 徐陵《陈高祖敕州郡玺书》:“若有萑蒲之盗,或犯戎商;山谷之酋,擅彊幽险,皆从肆赦,使咸知闻。”

擅权

shànquán

专权,揽权。《史记 吕太后本纪》王后从官皆诸吕,擅权,微伺赵王,赵王不得自恣。《北史 本纪卷十北周武帝宇文邕伪齐之末,奸佞擅权,滥罚淫刑,动挂罗网。

擅杀shànshā

未经批准而擅自诛杀。《宋史·仁宗纪二》:“戊午,詔获刼盗者奏裁,毋擅杀。”《三国演义第二回》:“他是朝廷命官,岂可擅杀?”《封神演义 第九回》今逆子殷郊,助恶殷洪,灭伦藐法,肆行不道,仗剑入宫,擅杀逆贼姜环,希图无证

擅室shànshì

独霸家政。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近世嫁娶,遂有卖女纳财,买妇输绢,比量父祖,计较錙銖,责多还少,市井无异。或猥壻在门,或傲妇擅室,贪荣求利,反招羞耻,可不慎歟!”

擅适

shànshì

擅自处罚。《资治通鉴·景帝三年》:“今贼臣鼂错擅适诸侯,削夺之地,以故反。”胡三省注:“适读曰讁/zhé。”

擅专shànzhuān

独断专行。《西游记第八十五回》臣蒙圣旨巡城,夜来获得贼赃一柜,白马一匹。微臣不敢擅专,请旨定夺。《醒世恒言·张廷秀逃生救父》:“但未得父母之命,不敢擅专。”《“五四”爱国运动资料·上海罢市实录》:“而各店铺初以老班他出,未便擅专。”

擅纂礼仪shànzuǎnlǐyí

清代法律中的一项罪名,指官员未经朝廷授权私自编集或篡改礼制仪式的行为。《红楼梦第二回》(贾雨村)不上两年,便被上司寻了一个空隙,作成一本,参他“生性狡猾,擅纂礼仪,且沽清正之名,而暗结虎狼之属…

擅作威福

shànzuòwēifú

擅:自作主张。滥用职权,作威作福。元·无名氏《连环计》第一折:“方今汉朝献帝在位,被那董卓专权,擅作威福,生杀由己。”蔡东藩《五代史演义》第13回:“他得纳贿营私,擅作威福。”

shàn

①更替,变迁:变(演变,蜕变)。替。史记·秦楚之际月表》五年之间,号令三嬗,自生民以来,未始有受命若斯之亟也!《史记 太史公自序》八年之间,天下三嬗,事繁变众,故详著秦楚之际月表第四。②古同“禅”,传位,禅让。《汉书 王莽传》:“戊辰,莽至高庙拜受金匮神嬗。”“予之皇始祖考虞帝受嬗于唐。”

嬗变

shànbiàn

蜕变;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