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āng I.

①死人或跟死了人有关的事:事。礼。亡。假(jià)。乱。治。吊敲响了丧钟。居丧。《左传 子产坏晋馆垣》公薨之月,子产相郑伯以如晋,晋侯以我丧故,未之见也。《论语·子张篇》子游曰:“丧致乎哀而止。”东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②尸体。灵柩。《三国志 魏书 武帝纪》购求(鲍)信丧不得,众乃刻木如信形状,祭而哭焉。《资治通鉴 晋纪五》(晋惠帝时)诏追复故太子位号,使尚书和郁帅东宫官属迎太子丧于许昌…唐 韩愈《祭十二郎文又四年,吾往河阳省坟墓,遇汝从嫂丧来葬。《聊斋志异 刘海石》无何,海石失怙恃,奉丧而归,音问遂阙。II. 参见sàng。

丧服sāngfú

①居丧所穿的衣服。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古者,天子丧服以临师,将军凿凶门而出。②指服丧或服丧的期限。

丧乱

sāngluàn

死亡祸乱。后多以形容时势或政局动乱。《诗·大雅·云》:“天降丧乱,饥饉荐臻。”《三国志 吴书吴主传》天降丧乱,皇纲失叙,逆臣乘衅,劫夺国柄。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涉务》:“居承平之世,不知有丧乱之祸;处庙堂之下,不知有战陈之急。”《隋书 帝纪卷一高祖杨坚下》丧乱已来,缅将十载,君无君德,臣失臣道。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清 顾炎武《顾与治诗序》:“晚值丧乱,独身无子,迫於赋役,困躓以终。”陈去病《鉴湖女侠秋瑾传》:“时天下丧乱,内外交鬨,而中朝政治,日益寙败。”

sàng I.

丢掉,失去;丢官位:失。生。偶。胆。气(不吉利,倒霉。“气”读轻声)。颓(情绪低落,精神委靡)。懊。沮权辱国。尽天良(良心全部失去了)。《礼记·檀弓 有子之言似夫子》有子问于曾子曰:“问丧于夫子乎?”曰:“闻之矣:‘丧欲速贫,死欲速朽’。”《晋书 惠帝纪》至温,将谒陵,帝丧履,纳从者之履,下拜流涕,左右皆歔欷。II.参见sāng。

丧次

sàngcì

停灵治丧的地方。《史记·晋世家》:“十月,里克杀奚齐于丧次,献公未葬也。”《北史 本纪卷七北齐文帝高洋》后帝自往吊哭,于丧次逼拥其妻。《陈书·侯安都传》:“(侯安都)便按剑上殿,白太后出玺,又手解世祖发,推就丧次。”《续资治通鉴 宋纪八十三》蔡确之子渭,(冯)京婿也,于丧次阑诉父冤。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薛慰娘》:“丧次,女哀悼过於儿孙。”《聊斋志异 曾友于》孝逐去之,不令居丧次。

丧胆

sàngdǎn

形容十分惧怕。我军向前推进,敌人闻风丧胆。《北史 本纪卷七北齐文帝高洋》一座惊怖,莫不丧胆。参见“闻风丧胆”。

丧胆销魂

sàngdǎnxiāohún

丧、销:失去。形容惊恐到极点。元·无名氏《冯玉兰》第四折:“暗自凝睛,不由我不丧胆销魂忽地惊。”

丧胆游魂

sàngdǎnyóuhún

丧:丧失;丧胆:形容恐惧到极点;游魂:魂游。魂魄飘荡无定。形容恐惧至极。形容惶恐无主的样子。他丧胆游魂地走了几天,没有一点用。老舍《骆驼祥子》:“祥子在街上丧胆游魂的走,遇见了小马儿的祖父。”

丧魂失魄

sànghúnshīpò

原义为失去了魂魄。形容极度惊慌、恐惧。鲁迅《坟 未有天才之前》:“自从新思潮来到中国以后,其实何尝有力,而一群老头子,还有少年,却已丧魂失魄的来讲国故了。”欧阳予倩《潘金莲》第五幕:“自你一气出门以后,我是和丧魂失魄一般,就活着也没有意思!”

丧祸

sànghuò

丧乱。《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自谓感彻天地,当蒙福祚,而丧祸内外,伤痛不絶。”《三国志·魏志·公孙瓒传》“兵益盛,进军界桥”裴松之注引 三国魏 鱼豢略:“会值国家丧祸之际,太后承摄,何氏辅政,绍专为邪媚,不能举直。”《隋书 帝纪卷一高祖杨坚下》矜其丧祸,仍诏班师。

丧纪

sàngjì

①丧事。《三国志 吴书 吴主传》丧纪之礼,虽有典制,苟无其时,所不得行。②丧失历纪。

丧祭

sàngjì

古丧礼。葬后之祭称丧祭。《礼记·檀弓下》:“是日也,以吉祭易丧祭。”《孟子·滕文公上且志曰:丧祭从先祖。《续资治通鉴 宋纪八十五》吕大防与大忠及弟大临同居,论道考礼,冠昏丧祭,一本于古,关中言礼乐者推吕氏。《儿女英雄传 第二十回》:“从来丧祭趁家之有无,他自己既不能尽心,要你多费,他必不安。”

丧家之狗

sàngjiāzhīgǒu

失去靠山,无家可归者或丧失了主子、惶张惊恐,无处投奔者。在警方的四面围捕下,漏网的几个匪徒就像丧家之狗一般夹着尾巴落荒而逃。《史记·孔子世家》:“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元·郑廷玉《后庭花》第二折:“他两个忙忙如丧家之狗,急急似漏网之鱼。”

丧家之犬

sàngjiāzhīquǎn

失去主人家的狗。比喻失去靠山;无处投奔的人。敌人溃不成军,惶惶如丧家之犬。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47回:“忙忙如丧家之犬,急急如漏网之鱼。”

丧尽天良

sàngjìntiānliáng

丧:丧失;尽:全部;天良:良心。没有一点良心。形容坏人恶毒到了极点。清 钱泳《履园丛话》:“今人既高贵骄奢矣,而又丧尽天良,但思利己,不思利人。”欧阳山《三家巷》二六:如今丧尽天良的官府要害他们,因此上我家里躲几天。

丧沮

sàngjǔ

灰心失望。《后汉书·袁绍传》:“时(何)进既被害,师徒丧沮,臣独将家兵百餘人,抽戈承明,竦劒翼室,虎叱羣司,奋击凶丑。”《宋书·武帝纪中》:“朝野丧沮,莫有固志。”《新唐书·儒学传上·颜师古》:“及是频被谴,仕益不进,罔然丧沮。”

丧礼

sānglǐ

有关丧事的礼仪。《老子·第三十一章》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眾,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丧乱sāngluàn

死亡祸乱。后多以形容时势或政局动乱。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涉务篇居承平之世,不知有丧乱之祸;处庙堂之下,不知有战陈之急

丧明

sàngmíng

眼睛失明。语出《礼记·檀弓上》:"子夏丧其子而丧其明。曾子吊之,曰:'吾闻之也,朋友丧明则哭之。'"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乌仗那国》:"上军王嗣位之后,其母丧明。"《续资治通鉴 宋纪五十一》魏国大长公主虽丧明,平居隐几,冲澹自若。清 杨复吉《海鸥小谱附记》:"老而丧明,不废吟咏。"丁以布 《题吹万伤昙录》诗:"痛哭西河欲丧明,避人忍泪写哀铭。"

丧明之痛

sàngmíngzhītòng

丧明:眼睛失明。古代子夏死了儿子,哭瞎眼睛。后指丧子的悲伤。《礼记·檀弓上》:“子夏丧其子而丧其明。”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十七回:同寅当中,一人传十,十人传百,已经有许多人知道他遭了“丧明之痛”。

丧身失节

sàngshēnshījié

身受污辱,失去节操。鲁迅《小说旧闻钞·红楼梦》:“以妙玉之孤洁而横罹盗窟,并被以丧身失节之名,……并加以嗜利受赇之谤,作者盖深痛之也。”鲁迅《小说旧闻钞 红楼梦》以妙玉之孤洁而横罹盗窟,并被以丧身失节之名,……并加以嗜利受赇之谤,作者盖深痛之也。

丧声歪气sàngshēngwāiqì

《红楼梦第二八回》必是丫头们懒待动,丧声歪气的,也是有的。管桦《清风店 二》(曹克星)丧声歪气的说:“不吃啦,粥做的破破啷啷,活象狗唚的!”

丧室sàngshì妻室丧亡。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后娶》:“江左不讳庶孽,丧室之后,多以妾媵终家事。”

丧偶

sàngǒu

指配偶死亡。《庄子·齐物论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仰天而嘘,荅焉似丧其耦。明 施耐庵《水浒传 第九八回》:“那仇申颇有家资,年已五旬,尚无子嗣,又值丧偶,续娶平遥县宋有烈女儿为继室。”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侄儿王文用青年丧偶,管理多年,才干精敏。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冤狱》:“(朱生)因丧偶,往求媒媪。”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回》:因此这李纨虽青春丧偶,且居处于膏粱锦绣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无闻无见。陆文夫 《一路平安 一》:“十年浩劫却使得许多中、老年人丧偶。”

丧气

sàngqì

因不顺心而情绪低落。灰心丧气。倒霉,不吉利。出门就下雨,真丧气。《晋书 王羲之传》复被州符,增运千石,征役兼至,皆以军期,对之丧气,罔知所厝。

丧权辱国

sàngquánrǔguó

丧:丧失;辱:屈辱;耻辱。丧失主权;使国家蒙受耻辱。清政府腐败无能,与英法等列强签订了许多丧权辱国的不平行条约。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五编第一章第一节:“一字不易地接受了璞鼎查提出的条款,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江宁条约》。”

丧师

sàngshī

①谓失去民心。《诗·大雅·文王》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郑玄笺:“师,众也。”②谓战败而损失军队。丧师辱国。《左传·隐公十一年》犯五不韪,而以伐人,其丧师也,不亦宜乎。晋 陆机《辩亡论下》强寇败绩宵遁,丧师太半。《续资治通鉴 元纪十二》以征八百媳妇丧师,诛刘深,笞哈喇岱、郑祐,罢云南征缅分省。明 王琼《双溪杂记》毛锐丧师不加罪。

丧师辱国

sàngshīrǔguó

军队损失,国家蒙受耻辱。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十七回:“前日正被蔡京、童贯、高俅在天子面前,劾奏你的哥哥宋先锋复军杀将,丧师辱国,大肆诽谤,欲皇上加罪。”高阳《胡雪岩全传·红顶商人》:“为了激励士气,凡是丧师辱国的文武官员,都要严办。”

丧天害理

sàngtiānhàilǐ

做事凶狠残忍,全无道德。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七回:“急于做官,所以丧天害理,至于如此。”巴金《春》:“欺负孤儿寡妇,丧天害理。”

丧惘

sàngwǎng

怅惘失神。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王桂庵》:“王心情丧惘,痴坐凝思。”

丧心

sàngxīn

①心理反常;丧失理智。《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哀乐而乐哀,皆丧心也。” ②犹言丧天良。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真生》:“一日,饮既卧, 贾 潜起,搜诸衣底。 真觉之曰:‘子真丧心,不可处矣!’” 

丧心病狂

sàngxīnbìngkuáng

丧:丧失;失去;心:指理智;狂:疯狂。丧失理智;像发了疯一样。形容言行昏乱或凶残到了极点。《宋史 范如圭传》:“如圭独以书责桧以曲学倍师,忘仇辱国之罪,且曰:‘公不丧心病狂,奈何为此?必遗臭万世矣。’”邹韬奋《患难余生记 进步文化的遭难》但是顽固派反对派对于进步文化机关的违法摧残其合法的事业,其丧心病狂,可谓已达极点。

丧元

sàngyuán

献出生命。掉头颅。亦泛指献出生命。《孟子·滕文公下》:“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 赵岐注:“元,首也。” 三国魏 曹植《杂诗之六》:“国讎亮不塞,甘心思丧元。” 晋 潘岳《马汧督诔》:“建威丧元於好畤,州伯宵遁乎大溪 。”郭沫若《蜩螗集·董老行》:“久将生死献人羣,丧元沟壑岂能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