褥 | rù | ①睡觉时垫在身体下面的东西,用棉絮、兽皮或电热材料等制成:褥子。褥单。褥疮。电褥子。明 刘基《苦斋记》今夫膏粱之子,燕坐于华堂之上,口不尝荼蓼之味,身不历农亩之劳,寝必重褥,食必珍美,出入必舆隶,是人之所谓乐也。②作动词,送温暖。《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五十三》金以桓、抚二州旱,遣使褥于缙山。 |
褥雨 | rùyǔ | 跪着求雨。《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七十二》以褥雨未应,蠲大理寺、 三衙、临安府属赃罚钱。 |
溽 | rù | ①湿润;闷热:溽暑。溽热。《资治通鉴 后唐纪二》帝(后唐帝李存勖)苦溽暑,于禁中择高凉之所,皆不称旨。《红楼梦 第29回》林黛玉不过前日中了些暑溽之气,本无甚大病,② 味深厚:“其饮食不溽”。 |
溽暑 | rùshǔ | 指盛夏气候潮湿闷热。《礼记·月令》:“(季夏之月)土润溽暑,大雨时行。”《后汉书·张衡传》:“溽暑至而鶉火栖,寒冰沍而黿鼉蛰。”《晋书 惠帝纪》溽暑之气将阑,淫蛙之音罕记,乃彰蚩笑,用符颠陨。宋 周邦彦 《苏幕遮》词:“燎沉香,消溽暑。”《聊斋志异 折狱》时溽暑,王氏卧庭中,周(成)潜就淫之。《解人颐》钱德苍序:窃为如溽暑遇风,迷津得渡,鲜不快然解颐者也。 |
蓐 | rù | ①古通“褥”,垫子、草席。陈草复生,引申为草垫子,草席。西晋 李密《陈情表》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②蓐妇(产妇)。蓐母(接生婆)。坐蓐(临产)。《聊斋志异 雷曹》及临蓐,光耀满室,如星在几上时,因名“星儿”。参见“临蓐”,“落蓐”。 |
蓐食 | rùshí | 蓐:陈草复生,引申为草垫子,草席:蓐妇(产妇)。蓐母(接生婆)。坐蓐(临产)。蓐食:早晨未起身,在床席上进餐。谓早餐时间很早。《左传·文公七年》:“训卒,利兵,秣马,蓐食,潜师夜起。”《史记·淮阴侯列传》:“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裴駰集解引张晏曰:“未起而牀蓐中食。” 《资治通鉴 梁纪十四》侯骑白(高)欢曰:“贼距此四十馀里,蓐食干饭而来。”欢曰:“自当渴死!”乃正阵以待之。《资治通鉴 梁纪二十二》乙卯,未明,蓐食,比晓,(陈)霸先帅麾下出莫府山。清 曹寅《宿华阳 诗》:“最是衰脾慵早起,不堪蓐食徧津梁。”一说“蓐食”为饱食。 |
缛 | rù | ①繁密的彩饰。缛旨(繁饰的文旨);缛丽(繁饰华丽);缛绣(彩色繁丽,有如锦绣)《说文》缛,繁采色也。左思《吴都赋》绸缪缛绣。《汉书 王莽传下》德盛者文缛,宜崇其制度,宣视海内,且令万世之后无以复加也。参见“繁文缛节”“绿缛”。②通“褥”。褥子。如:芳缛(华丽的褥垫) |
缛礼烦仪 | rùlǐfányí | 指烦琐的礼仪。明 唐顺之《与王尧衢书》:“其于尘俗奔走、缛礼烦仪之事,既以其溷扰而独避之。” |
洳 | rù | ①低湿的地方。韩愈《南山》春阳潜沮洳,濯濯吐深秀。(沮洳jùrù指低湿之地。或指低湿)。②水名。通称“洳河” ,源出北京市密云县,南流至河北省三河市北之洳口入泃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