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吃,引申为忍受:茹素。茹荤。茹痛(忍痛)。含辛茹苦(原意吃苦辣的东西,引申为忍受辛苦)。《汉书 王莽传》昔令尹子文朝不及夕,鲁公仪子不茹园葵,公之谓矣。唐 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携童儿数人,启陨箨以蓺粟菽,茹啖其草木之荑实。《红楼梦 第53回》贾敬素不茹酒,也不去请他 茹古涵今(接受、包含古今的所有知识)。②臭,败:“以茹鱼去蝇,蝇愈至,不可禁”。③柔软:“柔茹而寡断。④菜:“菜茹有畦”。《资治通鉴 汉纪三十五》果桃菜茹之馈,集以成赃,小事无防于义,以为大戮。《资治通鉴 梁纪二十》(萧)栋时幽拘,廪饩甚薄,仰蔬茹为食。⑤根互相牵连的样子:“拔茅茹”。⑥ 姓。

茹古涵今

rúgǔhánjīn

犹言博古通今。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丰富。唐 皇甫湜《韩文公墓志铭》:茹古涵今,无有端涯。 方东树《〈切问斋文钞〉书后》其道足以济天下之用,其词足以媲《坟》《典》之宏,茹古涵今,牢笼百氏。

茹荤

rúhūn

本指吃葱韭等辛辣的蔬菜。后指吃鱼肉等。《庄子·人间世》:唯不饮酒、不茹荤者数月矣。成玄英疏:荤,辛菜也。《宋史·孝义传·郭琮》:絶饮酒者三十年,以祈母寿。《花月痕》第五回:太史卒,燕娘不茹荤,奉姑以居。参见茹素

茹苦含辛

rúkǔhánxīn

形容忍受辛苦或吃尽辛苦。宋 苏轼《中和胜相院记》:无所不至,茹苦含辛,更百千亿生而后成。清 淮阴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上》上有霜姑,下无遗息,茕茕孑立,茹苦含辛。参见“含辛茹苦”。

茹藘

草名。即茜草。《诗.郑风·东门之墠》东门之墠,茹藘在阪。毛传:男女之际近而易,则如东门之墠;远而难,则茹藘在阪。

茹毛饮血

rúmáoyǐnxuè

茹:音如;吃。用来描写原始人不会用火;连毛带血地生吃禽兽的生活。茹毛饮血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西汉 戴圣《礼记 礼运》:“未有火化,食草木之食,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

茹泣吞悲

rúqìtūnbēi

茹:吃;茹泣:饮泣。形容十分悲痛。南朝齐·王融《画汉武北伐图上疏》:“北地残氓,东部遗老,莫不茹泣吞悲,倾耳戴目,翘心仁政,延首王风。”

茹柔吐刚

rúróutǔgāng

柔:软;刚:硬。吃下软的,吐出硬的。比喻怕强欺软。《诗经·大雅·烝民》:人亦有言,柔则茹之,刚则吐之。《晋书 元帝纪》及当官软弱,茹柔吐刚,行身秽浊,修饰时誉者,各以名闻。《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八十》今代言乏知之士,翘馆鲜有识之人,吮脂茹柔,积习成痼,君道相业,两有所亏。亦说 吐刚茹柔”。

茹素

rúsù

指不沾油荤、吃素的行为。《自悟大师为尚可喜女》:羊城天井冈有檀度庵,尼所居,平南王尚可喜为其第十三女所建也。女生而明慧,稍知书,识人事,即病其父之降本朝,日夕披袈裟,茹素礼佛,不语人间事。

茹痛含辛

rútònghánxīn

茹:吃;含:含着。吃苦的含辣的。比喻忍受艰难困苦。宋·范成大《相州》诗:茹痛含辛说乱华。

rú I.

纷乱:“枝烦而交横。”连续;连结。糅杂。古通“桡”,船桨。参见“”。⑤姓。II.同“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