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 | róng | ①溶溶:a.形容宽广;b.形容水流动;c.形容月色荡漾。②在水中或其他液体中化开:溶化。溶解。溶液。溶剂。溶洞。 |
溶溶 | róngróng | 水流盛大貌;宽广貌;盛多貌;明净洁白貌;和暖;缓慢。汽雾柔和迷离貌。《醉太平·春情》曲:“碧溶溶满溪緑水桃源洞,淡濛濛半窗白月梨云梦。”唐 綦毋潜《春泛若耶溪》:“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唐 杜牧《阿房宫赋》二川溶溶,流入宫墙。清 洪昇《长生殿·哭像》:“泪珠儿溶溶满觴,怕添不下半滴葡萄酿。”宋 谢逸《江神子》:“杏花村馆酒旗风。水溶溶,飏残红。”宋 卢祖皋《宴清都 初春》:“溶溶涧渌冰泮。醉梦里、年华暗换。”赵朴初《武陵春·咏玉铃花》词:“白无瑕,溶溶月色谁能亚?”北宋 晏殊《寓意》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郭沫若《远眺》诗:“时秋风习习,气暖水溶溶。” |
溶溶脉脉 | róngróngmàimài | 纷纷不止貌。《绿野仙踪 第七五回》好半晌 金鍾兒方回過氣來,將頭向如玉肐膊上一枕,淚道兒溶溶脈脈,仍是直流不止。” |
溶泄/溶洩 | róngxiè | 晃动貌;荡漾貌。宋 秦观《望海潮词》:“梅英疏淡,冰澌溶洩,东风暗换年华。”《绿窗新话》引唐 南卓《解题叙》:“后二年,江上烟波溶洩,见女立於水中。” |
溶漾 | róngyàng | ①水波荡漾貌。唐 柳宗元《永州韦使君新堂记》视其蓄,则溶漾纡余。唐 杜牧《江诗》:“溶溶漾漾白鸥飞,緑浄春深好染衣。”宋 张先《剪牡丹·舟中闻双琵琶词》:“野緑连空,天青垂水,素色溶漾都浄。”宋 陆游《砚湖诗》:“羣山环一湖,湖水緑溶漾。”明 高启《櫂歌行》:“溶漾潭清,搴荷趁浪平。”②飘荡貌。唐 张祜《题御沟诗》:“万树垂杨拂御沟,溶溶漾漾遶神州。”宋 赵令畤《侯鲭录卷二》:“浦口潮来初渺漫,莲舟溶漾採花难。”清 袁枚《随园诗话 补遗卷二》:“呢喃燕语窥帘入,溶漾丝牵入户飞。” |
瑢 | róng | 瑽瑢:见“瑽cōng瑢”。 |
熔 | róng | 固体受热到一定温度时变成液体:熔化。熔点。熔炉。熔铸。熔解。熔岩。参见“熔/镕金” |
熔古铸今 | rónggǔzhùjīn | 指融会贯通古今知识。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 谈艺二 沧溟蔡姬》:“葆真履素,取则先民,熔古铸今,蔚为代宝。” |
熔今铸古 | róngjīnzhùgǔ | 熔:熔炼;铸:浇铸。指融会贯通古今知识。明·陈汝元《金莲记·弹丝》:“那曾见熔今铸古五车饶,冰茧花生玉粟娇。” |
熔于一炉 | róngyúyīlú | 熔化在同一个洪炉内。比喻多种事物相互间结合紧密;浑然一体;难解难分。他在解放前,特别在抗战前,似曾以他独特的方式,把儒释道熔于一炉。卞之琳《冯文炳选集 序》:“废名在解放前,特别在抗战前,似曾以他独特的方式,把儒释道熔于一炉。” |
镕鎔 | róng | ①铸器的模型。②销熔。③熔化。④喻陶冶(思想品质)。⑤古代的矛类武器。 |
镕古铸今 | rónggǔzhùjīn | 解释见“镕今铸古”。 |
镕今铸古 | róngjīnzhùgǔ | 融会贯通古今知识。 |
镕金/熔金 | róngjīn | 熔化金属。亦特指熔化黄金。《南史·长沙王叔坚传》:"(陈叔坚)好数术,卜筮,风角,镕金,琢玉,并究其妙。"宋 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续资治通鉴 宋纪二十》帝(宋真宗赵恒)谓宰相曰:“近闻风俗侈靡,公卿士庶服用逾制,至有镕金饰衣,或以珠翠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