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óng

①草木茂盛,引申为兴盛:荣枯(草木盛衰,喻得意失意)。荣悴(荣枯)。明 归有光《吴山图记夫(县)令之于民,诚重矣。令诚贤也,其地之山川草木,亦被其泽而有荣也。②受人敬重,与“”相对;使荣华富贵。光荣。荣升。荣誉。宋 王禹偁《待漏院记》旧恩未报,思所荣之。③“梧桐”的别称。④草开花,亦泛指草木的花:绿叶素荣。荣华。又古代称草本植物的花为“华”,称木本植物的花为“荣”。两汉 佚名《庭中有奇树》:“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⑤姓。

荣除róngchú谓荣授官职。明 杨柔胜《玉环记·韦皋得真》:“谢吾皇手詔荣除,岂料光生腐草餘,才疎任重心惭愧,惟赤胆贯虹霓。”《水浒传第四十回》知府道:“恭喜早晚必有荣除之庆。”

荣悴

róngcuì

①荣枯。晋 陶潜《形赠影》诗:“草木得常理,霜露荣悴之。”②喻人世的盛衰。《剪灯新话·富贵发迹司志》:“是以知普天之下,率土之滨,小而一身之荣悴通塞,大而一国之兴衰治乱,皆有定数,不可转移。”和邦额 夜谭随录·宋秀才》:及对酒纵谈,语多玄妙,宋知为异人,叩及荣悴。

荣福

róngfú

荣耀与幸福。《三国志·吴志·吴主传》:“今日诸君与孤从事,虽君臣义存,犹谓骨肉不復是过。荣福喜戚,相与共之。”晋 葛洪《抱朴子·交际》:“且夫名多其实,位过其才,处之者犹尠免於祸辱,交之者何足以为荣福哉!”

荣古陋今

荣古虐今

rónggǔlòujīn

rónggǔnüèjīn

推崇古代,苛责现今。唐·柳宗元《与友人论为文书》:“而又荣古虐今者,比肩叠迹,大抵生则不遇,死而垂者众焉。”清·赵翼《瓯北诗话·查初白诗》:“不知诗有真本领,未可以荣古陋今之见。”

荣观

róngguān

①荣盛的景象。《旧唐书·德宗纪上》:“命宰臣诸将送晟(李晟)入新赐第,教坊乐,京兆府供帐食饌,鼓吹导从,京城以为荣观。”宋 司马光《论上元游幸札子》:“臣等窃惟上元观灯,本非礼,正以时和年丰,欲与百姓同乐,为太平之荣观而已。”②荣幸地观赏。祢衡《鹦鹉赋 序》:“愿先生为之赋,使四坐咸共荣观,不亦可乎!”③犹荣名,荣誉。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名实》:“立名者,脩身慎行,惧荣观之不显,非所以让名也。”《宋书·王敬弘传》:“臣抱疾东荒,志絶荣观,不悟圣恩,猥復加宠。”④谓宫阙。《老子 第二十六章》:“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河上公注:“荣观,谓宫闕。”清 钱谦益《绛云楼上梁以诗代文之一》:“与君无復论荣观,燕处超然意有餘。”

荣华

rónghuá

开花,引伸指人之显贵。富贵荣华。《庄子·田子方》子三为令尹而不荣华,三去之而无忧色。②美丽辞藻,巧言。《庄子·齐物论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

荣华富贵

rónghuáfùguì

比喻兴盛或显达。形容有钱有势。财多位尊。《管子·重令》:“而群臣必通外请谒,取权道,行事便辟,以贵富为荣华以相稚也,谓之逆。” 汉·王符《潜夫论·论荣》:“所谓贤人君子者,非必高位厚禄富贵荣华之谓也。”  宋·沈作喆《寓简》:“一涉世俗;虽荣华富贵中;无一切如意事。”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 二十二》:话说人生荣华富贵,眼前的多是空花,不可认为实相。清 曹雪芹《红楼梦 第一一八回》:论起荣华富贵,原不过是过眼烟云。

荣利

rónglì

功名利禄。《吕氏春秋·用民》:“为民纪纲者何也?欲也,恶也。何欲何恶?欲荣利,恶辱害。”晋 陶潜《五柳先生传》:“闲静少言,不慕荣利。”《晋书 葛洪传》为人木讷,不好荣利,闭门却扫,未尝交游。宋 范仲淹《访陕郊魏疎处士诗》:“下瞰红尘路,荣利无穷已。”

荣名

róngmíng

荣誉;美名。《淮南子 务修训》死有遗业,生有荣名。《古诗十九首·回车驾言迈》:“奄忽随物化,荣名以为宝。”宋 苏轼《三槐堂铭天下无事之时,享其福禄荣名者十有八年。

荣戚

róngqī

喜乐与忧虑。《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孙)权报曰:‘……又孤与君分义特异,荣戚实同。’”

荣辱

róngrǔ

荣耀和耻辱。荣辱与共。《庄子·则阳荣辱立然后睹所病,货财聚然后睹所争。《史记 货殖列传序》衣食足而知荣辱。宋 王安石《桂枝香 金陵怀古》:“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荣辱得失

róngrǔdéshī

荣耀和耻辱,得到和失去。明·洪应明《菜根谭》:“此身常放在闲处,荣辱得失谁能差遣我?”邓小平《悼伯承》:“把自己融合于党的事业之中,毫无个人荣辱得失的考虑,真正达到了忘我的境界。”

荣辱升沉

róngrǔshēngchén

指仕途中提升、贬谪、荣耀、屈辱等种种境遇。·元稹《寄乐天二首》其一:“荣辱升沉影与身,世情谁是旧雷陈。”凌力少年天子第一章》她的感情和思虑,都被后宫的大事,自己的荣辱升沉吸引了。

荣辱与共

róngrǔyǔgòng

两者共同分享荣耀和耻辱。指关系十分密切。余秋雨《霜冷长河·关于友情》:“很多被告和原告都是朋友,而且一度还称得上是生死莫逆、荣辱与共的朋友。”余华《我能否相信自己》:“既然两个完全对立的看法都可以荣辱与共,其他的看法也应该得到它们的身份证。”

荣身

róngshēn

亦“身荣”。意思是使其身荣显。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论说》:“凡说之枢要,必使时利而义贞;进有契於成务,退无阻於荣身。”《陈书 本纪卷六后主陈叔宝》故施文庆、沈客卿之徒,专掌军国要务,奸黠左道,以裒刻为功,自取身荣,不存国计。徐九皋《咏史》:“亡国秦韩代,荣身刘项年。”明·张居正《请申旧章饬学政以振兴人才疏》:“(岁贡生员)如年已衰,不必发监,遥授一职,回籍荣身。”明·吴承恩《西游记 第三十回》:“当得进上金殿,大小讨一个官职荣身。”

荣问

róngwèn

①美好的声誉。李陵《答苏武书》:“勤宣令德,策名清时,荣问休畅,幸甚幸甚。”唐 张说《梁国文贞公碑》:“激昂成学,荣问日流。”宋 王安石《吕公弼改尚书工部侍郎余如故》:“保身慎行,旧有荣问。” ②荣获问事或问候。唐 高适《酬秘书弟兼寄幕下诸公诗》:“前席屡荣问,长城兼在躬。”宋 苏轼《贺提刑马宣德启》:“恭承荣问,有激懦衷。”

荣谐伉俪

róngxiékànglì

旧时用于祝人结婚。明 邱濬《成语考 夫妇》:“贺人娶妻曰荣谐伉俪。”

荣耀

róngyào

①应得或能够赢得崇高称誉,光荣;光彩或赞赏的习性。良好的名声或社会名望。三国魏 曹植《杂诗七首 其四》:“俯仰岁将暮,荣耀难久恃。”②花木茂盛鲜艳。

荣擢

róngzhuó

光荣擢升。后汉书·宦者传·吕强》:“又授位乖越,贤才不升,素餐私倖,必加荣擢。” 唐李峤 《为王方庆让凤阁侍郎表》:“骤荷私遇,频阶荣擢。” 明王世贞《鸣凤记·雪里归舟》:“董先生别来丰采倍常,即日谅有荣擢。”

荣宗耀祖

róngzōngyàozǔ

为祖先增添光荣。旧指光耀门庭。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一回:“做官怕不是荣宗耀祖的事,我看见这些做官的都不见有甚好收场。”高阳《胡雪岩全传·萧瑟洋场》:“‘昌大其门庭’,不就是我徐世昌才能荣宗耀祖吗?”

róng

峥嵘zhēngróng:①.高峻:山势峥嵘。怪石峥嵘。殿宇峥嵘。②比喻才气、品格等超越寻常;不平凡:头角峥嵘峥嵘岁月。

róng

两栖动物,外形像蜥蜴,头扁,表皮粗糙,背面黑色,腹面红黄色,四肢短,尾侧扁。生活在水中,卵生。吃小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