麴酒;彎曲,戲曲

qū I.

①弯转,与“”相对:弯曲。曲折(zhé)。曲笔(古代史官不按事实、有意掩盖真相的记载;写文章时故意离题而不直书其事的笔法)。曲肱而枕。曲尽其妙。唐 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唐 牛希济《生查子》:“新月曲如眉,未有团圞意。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②不公正,不合理,理亏:曲说。曲解(jiě)。委曲求全。明 王世贞《蔺相如完璧归赵论入璧而秦弗予城,曲在秦;秦出城而璧归,曲在赵。③弯曲的地方:河曲。水边。唐 王维《过香积寺诗》:“薄暮空潭曲,安禪制毒龙。”④偏僻的地方,汝乡曲。善端发见之偏,如致曲。“致曲”就是将人身上“善端发见之偏”推致极处的一种工夫。自其善端发见之偏,而悉推致之,以各造其极也。《礼记·中庸其次致曲。曲能有诚。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⑤酿酒或制酱时引起发醇的东西:酒曲。曲霉。食品上霉。《晋书 愍帝纪》太仓有曲数饼,麹允屑为粥以供帝,至是复尽。⑥姓。II.参见qǔ。

曲赐矜全qǔcìjīnquán

请求对方怜惜并予以保全。常用于书信或正式场合,表达对对方的敬重和请求对方宽容和保全的意愿。常出现在书信或正式的请求文中,表达对对方的敬重和期望对方能够宽容和保全自己或他人。

曲阜

qūfù

市名。在山东省中部偏南。周武王封弟周公旦于曲阜,为鲁国都。以城中有阜,委曲长七八里,故名。置鲁县,隋改今名。为孔子故里。有鲁国故城、孔庙、孔府、孔林等古迹,为著名游览胜地。故城在今山东省曲阜市西北。《晋书 文帝纪》周公藉已成之势,据既安之业,光宅曲阜,奄有龟蒙。

曲尽其妙

qūjìnqímiào

曲:委婉,细致;尽:全部表达。将事物的妙处都能生动细致的表现出来。形容表现的手法非常高妙。

曲径/曲逕

qūjìng

①弯曲的小路。沿着山间曲径,终于找到了那个猎户。唐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宋 周邦彦《虞美人 疏篱曲径田家小》:“疏篱曲径田家小。云树开清晓。”②比喻不正当的途径。

曲径通幽

qūjìngtōngyōu

弯曲的小路通到隐蔽幽深的地方。形容园林曲折幽深。唐 常建《破峙禅院》:“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清 俞樾《曲园楹联》曲径通幽处,园林无俗情。

曲莲

lián

曲莲,取“曲”字的声母,和“连”字的韵母,连在一起快读,也就近似于“圈”。元 睢景臣《高祖还乡》 “一面旗白胡阑套住个迎霜兔,一面旗红曲连打着个毕月乌”参见“胡阑”。

曲眉丰颊

qūméifēngjiá

相貌美丽富态。·韩愈《送李归盘谷序》:“曲眉丰颊,清声而便体。”

曲曲

qūqū

①弯曲。宋 姜夔《齐天乐词》:“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②宛转。

曲室

qūshì

偏僻幽深的小屋。曲室小户,倒也自在。《晋书 文帝纪》帝遣其舅荀顗舆致之,延于曲室,谓曰:“玄伯,天下其如我何?”

曲水

qūshuǐ

古时候的一种风俗(此处的“曲读音为qū”)。每年夏历三月上旬的巳日(魏以后固定为三月三日)在水陆相邻的地方举行宴会,认为这样可以祓除不祥,后人因引水环曲成渠,把装有酒的酒杯放入渠中,然后取渠中的酒杯而饮,相与为乐,称为曲水。晋代 王羲之《兰亭集序》:“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曲水泛/觞。参见“流觞曲水”。

曲水流觞

qūshuǐliúshāng

古民俗,每年农历三月在弯曲的水流旁设酒杯,流到谁面前,谁就取下来喝,可以除去不吉利。曲水流觞的习俗现在难以见到了。清·沈复《浮生六记》第六卷:“约几个知心密友,到野外溪旁,或琴棋适性,或曲水流觞。”

曲突徙薪

qūtūxǐxīn

原义是把烟囱改建成弯的,把灶旁的柴草搬走;比喻事先采取措施,才能防止灾祸。《汉书 霍光传》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唐·杜牧《李给事》诗之一:“曲突徙薪人不会,海边今作钓鱼翁。”宋·王安石《吴正肃公挽辞》之二:“曲突非无验,方穿有不行。” 明·屠隆《彩毫记·第九出》:“念隐忧漆室效葵倾,鉴先几曲突徙薪情。”清·黄遵宪《福州大水行同张樵野丈龚蔼人丈作》:“曲突徙薪广恩泽,愿亟靖海安天骄。”思想家·梁启超《读书后》:“曲突徙薪,不达而归。”参见“徙薪曲突”。

曲文qūwén I.

犹曲法。曲解法律条文。谓不依照法律条文治罪。II.qǔwén戏曲中的唱词。清 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上·词采》:“曲文之词采,与诗文之词采非但不同,且要判然相反。”《红楼梦第二十二回》回目:“听曲文宝玉悟禅机,制灯谜贾政悲谶语”。

曲宴

qūyàn

小宴,不同于正式宴会。它是古代宫廷赐宴的一种,其特别之处就在于无事而宴,时间、地点不固定,席上常有赏花、赋诗等活动,参加的人员主要是宗室成员、外国使臣以及近密臣僚。曲宴是一种高档的休闲方式.由汉到清不断发展变化,而以在宋代最为兴盛,也最典型,多为辽、金所模仿。宋时内苑留臣下赐宴称为“曲宴”。《续资治通鉴 宋纪二十一》丙子,曲宴近臣于后苑,帝(宋真宗赵恒)作《中春赏花钓鱼》七言诗,儒臣皆赋,遂射于水亭,尽欢而罢。《续资治通鉴 宋纪九十三》九月,乙卯,(宋徽宗)曲宴蔡京于保和新殿。

曲意

qūyì

①委曲己意而奉承别人。曲折委婉的用意。《南史 本纪卷六梁武帝》于是曲意和释之,(崔)慧景遂安。②尽情;尽意。

曲意逢迎

qūyìféngyíng

违背自己心意讨好别人。奴才在主子面前,总是奴颜婢膝,曲意逢迎。他向来不坚持原则,对某些搞不正之风的上级领导一概曲意逢迎。宋 叶绍翁《四朝见闻录》:“如用兵之茉,不惟不能沮止,乃从而附合,曲意逢迎,贻害生民,恬不知恤。”

曲折qūzhé

指弯曲、复杂的、不顺当的情节,违背自己本意的奉承。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七回:“其水愈加清溜,溶溶荡荡,曲折萦纡。”《三侠五义》小弟既见了二哥,把曲折衷肠诉明,小弟也不想活着了,隐迹山林…

曲直

qūzhí

弯曲和平直,比喻是非。曲直不分。礼记·乐记》:强者胁弱,众者暴寡。《后汉书 刘表传》事定之后,使天下平其曲直,不亦为高义邪?《新唐书·张琇传》:不议曲直,暴寡胁弱而已。唐 柳宗元《驳复仇议》:“嚮使刺讞其诚伪,考正其曲直,原始而求其端,则刑礼之用,判然离矣。”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争曲直。明 王世贞《蔺相如完璧归赵论且夫秦欲璧,赵弗予璧,两无所曲直也。

曲制

qūzhì

军队编制的制度。亦用以指军队。《孙子兵法 始计篇》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①把麦子或白米蒸过,使它发酵后再晒干,称为“麹”。可用来酿酒。《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五十六》旧制,捕告私盐、酒麹者,计斤给赏,钱皆征于犯人。②姓。

麹蘖

qū’niè

酒曲。发霉发芽的谷粒。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酿酒技术的进步,曲蘖分化为曲(发霉谷物)、蘖(发芽谷物),用蘖和曲酿制的酒分别称为醴和酒。“若作酒醴,尔惟曲蘖”,从文字对应关系来看,可以理解为曲酿酒,蘖作醴。酒的代称。本意指酒母。亦称“麴蘖”。《北史 本纪卷七北齐文帝高洋》末年遂不能进食,唯数饮酒,曲蘖成灾,因而致毙。《续资治通鉴 元纪十四》陛下(元武宗海山)八珍之味不知御,万金之身不知爱,而惟麹蘖是耽,嫔妃是好,是犹两斧伐孤树,未有不颠仆者。参见“酒醴麹蘖”。《聊斋志异 酒友》(车)生曰:“我癖于曲蘖,而人以为痴;卿,我鲍叔也。如不见疑,当为糟丘之良友。”

野外自然生存的蟋蟀、未经人工“斗虫”训练的蟋蟀。蛐蛐儿:蟋蟀的俗称。蜷蛐quánqū:身体弯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