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區 | qū | ①分别:区分。区别。②地域:地区。区划。③区区:小,细微:如“区区小事”。④行政区划单位:省级自治区。市辖区。II.ōu姓。 |
区处 | qūchǔ | ①处理;筹划安排。《汉书·循吏传·黄霸》:“鰥寡孤独有死无以葬者,乡部书言,霸具为区处。”《资治通鉴 唐纪十六》(褚)遂良至爱州,上表自陈:“臣与(长孙)无忌区处众事,咸无废阙,数日之间,内外宁谧。”《资治通鉴 唐纪六十三》李德裕奏:“党项愈炽,不可不为区处。…”《西游记 第十八回》:“行者道:‘且等老孙去看看吉凶,再作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 卷十五》今夜且尽欢,明早自有区处。《聊斋志异 小梅》老夫一息尚在, 无不为区处。清 孔尚任《桃花扇·赚将》:“明日安营歇马,任俺区处便了。”②居处;处所。 |
区服 | qūfú | 谓天下。《后汉书·董卓传赞》:“矢延王輅,兵缠魏象。区服倾回,人神波荡。” |
区画 | qūhuà | 同“区划”筹划,安排。区分,划分。《封神演义 第三十七回》对哪咤曰:“你与武吉好生守城,不必与张桂芳厮杀;待我回来,再作区画。” |
区明 | qūmíng | 区分明晰。王勃《滕王阁序》: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
区区 | qūqū | ①小;少。形容微不足道。《左传·襄公十七年》:“宋国区区,而有诅有祝,祸之本也。”三国魏 曹植《与司马仲达书》:“今贼徒欲保江表之城,守区区之吴尔,无有争雄於宇内、角胜於中原之志也。”汉 贾谊《过秦论》: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晋 王羲之《又遗殷浩书》:“知安西败丧,公私惋怛,不能须臾去怀,以区区江左,所营综如此,天下寒心,固已久矣。”《旧唐书·张镐传》:“臣闻天子修福,要在安养含生,靖一风化,未闻区区僧教,以致太平。”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张天翼《春风》:“区区六毛钱,就值得这样天天来讨!”②犹方寸。形容人的心。李陵《答苏武书》:“昔范蠡不殉会稽之耻,曹沫不死三败之辱,卒復勾践之讎,报鲁国之羞。区区之心,切慕此耳。”清 黄生《义府·区区》:“‘区区’少意,盖指此心而言,犹云‘方寸’耳。”③引申谓真情挚意。玉台新咏·繁钦《定情诗》:“何以致区区?耳中明月珠。”汉 佚名《古诗 孔雀东南飞》感君区区怀!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宋 苏轼《与陈公密书之一》:“即造宇下,一吐区区,预深欣跃。”④形容一心一意。宋 梅尧臣《金陵有美堂诗》:“愿公乐此殊未央,慎勿区区思故乡。”清 唐孙华《有客诗》:“勿如南郡生,区区慕上京。”⑤自得貌。《商君书·修权》:“今乱世之君臣,区区然皆擅一国之利,而管一官之重,以便其私,此国之所以危也。”《吕氏春秋·务大》:“燕爵争善处於一屋之下,母子相哺也,区区焉相乐也。”高诱注:“区区,得志貌也。”⑥拘泥,局限;智识短浅。《汉书·杨王孙传》:“且孝经曰‘为之棺槨衣衾’,是亦圣人之遗制,何必区区独守所闻?”晋 葛洪《抱朴子·百家》:“狭见之徒,区区执一。”《三国演义 第四三回》:“岂亦效书生,区区於笔砚之间,数黑论黄,舞文弄墨而已乎?” 清 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论语·为政篇六》:“所谓下者,则谓凡学为君子者,便须立志於高明广大之域……而不区区向一事求精、一行求至也。”⑦愚拙;凡庸。玉台新咏·无名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隋书·来护儿传》:“大丈夫在世当如是。会为国灭贼,以取功名,安能区区久事陇亩!”曹禺《王昭君第二幕》:“长相知啊!长相知!这岂是区区的男女之情,碌碌的儿女之意哉!”⑧自称的谦词。《后汉书·窦融传》:“区区所献,唯将军省焉。”宋 李纲《象州答吴元中书》:“区区自过象郡,颇觉为嵐气所中,饮食多呕。”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清 李渔慎《鸾交·却媒》:“在下是当官媒婆……歷科状元爷,那一箇不娶小奶奶,都是区区做媒。”《聊斋志异 聂小倩》为不欲祸行人,故从郎君来。区区无他意,止以公子光明磊落,为天人所钦瞩,实欲依赞三数年,借博封诰,以光泉壤。郭沫若《创造十年八》:“那帖子上的第一名是胡适,第二名便是区区。”⑨自己的私情,拳拳之心。西晋 李密《陈情表》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
区区之地 | qūqūzhīdì | 小小的地盘。用于形容地方不大。《史记·秦始皇本纪》:“以区区之地,千乘之权,招八州而朝同列。”西汉 贾谊《过秦论》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 |
区区之众 | qūqūzhīzhòng | 很少的几个人。《孔丛子·论势》:“以区区之众,居二敌之间。”《陈书 本纪卷一高祖武帝陈霸先》君以区区之众,将何所之?三月夫《吴三贵 八》吴将军,我等弟兄虽身为大明臣子,奈何大势已去,以我等区区之众,岂能力挽狂澜。 |
区田 | qūtián | 掏钵种植,是我国一种历史悠久的耕种法。指在田里按一定距离开沟挖穴,将种子播入其间的一种农作法。便于小范围内深耕细作,集中施肥灌水。指用区田法种植的田地。清 吴烺《霜叶飞·姜》词:“区田一带近山腰,瓜架枣林斜引。” |
区脱 | qūtuō/ōutuō | 匈奴语。指时与匈奴连界的边塞所立的土堡哨所。《汉书 苏武传》区脱捕得云中生口,言太守以下吏民皆白服,曰上崩。 宋 张孝祥《六州歌头词》:“隔水毡乡,落日牛羊下,区脱纵横。” |
区闻陬见 | qūwénzōujiàn | 见闻不广,学识浅陋。清·江藩《汉学师承记·朱笥河》:“后学小生,区闻陬见,不得而妄议已。” |
区夏 | qūxià | ①诸夏之地,指华夏、中原、中国。《尚书·康诰》用肇造我区夏。孔传:“始为政於我区域诸夏。”《晋书 景帝纪》公履义执忠,以宁区夏,式是百辟,总齐庶事。《晋书 武帝纪》元海当除而不除,卒令扰乱区夏;惠帝可废而不废,终使倾覆洪基。晋 刘琨《劝进表》:“伏惟高祖宣皇帝肇基景命,世祖武皇帝遂造区夏,三叶重光,四圣继轨。”《隋书 帝纪卷一高祖杨坚下》故得拨乱反正,偃武修文,天下大同,声教远被,此又是天意欲宁区夏。唐 贾至《燕歌行》我唐区夏馀十纪,军容武备赫万祀。明 陶宗仪《辍耕录·朝仪》大元受天命,肇造区夏,列圣相承。②指中原地区。《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说起燕都的形势,北倚雄关,南压区夏,真乃金城天府,万年不拔之基。《清史稿卷五·世祖纪二》顺治之初,睿王摄政。入关定鼎,奄宅区夏。 |
区县 | qūxiàn | ①疆域,天下。南朝陈 徐陵《为陈武帝即位告天文》:“放勋重华之世,咸无意於受终,当涂典午之君,虽有心於揖让,皆以英才处万乘,高勋御四海,故能大庇黔首,光宅区县。”《北齐书·儒林传序》:“及仗义建旗,扫清区县,以正君臣,以齐上下。”《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六·唐蜡百神乐章》:“瑶絃自乐乾坤泰,玉鏚长欢区县寧。”②今指区和县两级行政区划。 |
区宇 | qūyǔ | ①境域;天下。《晋书 宣帝纪》虽复道格区宇,德被苍生,而天未启时,宝位犹阻。《陈书 本纪卷六后主陈叔宝》:“朕临御区宇,抚育黔黎,方欲康济浇薄,蠲省繁费。”“朕君临区宇,属当浇末,轻重之典,在政未康,小大之情,兴言多愧。”唐 元稹《贺诛吴元济表》威动区宇,道光祖宗。《清史稿卷七 圣祖本纪二》朕抚驭区宇,惟以爱养苍生,俾臻安阜为念。②殿宇。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卷一》君瑞定睛视,见琉璃碧瓦浮金紫,若非普救怎如此?张生心中犹疑贰,道:“普天之下行来,不曾见这区宇。” |
区中缘 | qūzhōngyuán | 尘世的俗情;世间尘缘。南朝宋 谢灵运《登江中孤屿诗》:“想像崑山姿,缅邈区中缘。”唐 李白《安陆白兆山桃花岩寄刘侍御馆诗》:“独此林下意,杳无区中缘。”宋 沉辽《题径山诗之一》:“平生自得物外趣,尔来更簿区中缘。”明 何景明《游鲁山城南舍诗之二》:“久厌区中缘,抚兹意弥深。” |
区种 | qūzhǒng | 即区种法。谓按一定距离开沟挖穴,播入种子。《后汉书·刘般传》:“是时下令禁民二业,又以郡国牛疫,通使区种增耕。”文选·嵇康《养生论》:“夫田种者,一亩十斛,谓之良田,此天下之通称也。不知区种,可百餘斛。”李善注:“区,音鄔侯切。”《晋书 符坚载纪上》坚以境内旱,课百姓区种。宋 王安石《和蔡枢密南都种山药法》:“区种抛来六七年,春风条蔓想宛延。”《金史·食货志五》:“承安元年四月,初行区种法,男年十五以上、六十以下有土田者,丁种一亩,丁多者五亩止。”参见“区田”。 |
岖 | qū | 参见“崎岖”:形容山路不平。 |
岖嵚 | qūqīn | 又作“岖崯”。形容山势峻险,道路险阻不平。王闿运 《巫山天岫峰诗序》:“前后相对,岖嶔参差。”唐 孟郊《赠竟陵卢使君虔别》诗:“归人忆平坦,别路多岖嶔。” 宋 王安石《吴任道说应举时事》诗:“悬瓠城南陂水深,春泥满眼路岖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