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ū

①小土山:土丘。沙丘。丘陵。丘壑。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②像小土山凸起的:丘疹。③坟墓:丘墓(大墓)。丘垄。唐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诗》:“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④量词,指用田塍隔开的水田:一丘十亩大的小田。⑤众人聚居的地方:丘民(乡民,邑民)。⑥用砖石封闭有尸体的棺材。⑦代表一丘一壑,意指隐居山林。唐 孟浩然《秦中感秋寄远上人》:“一丘常欲卧,三径苦无资。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姓。

丘比特qiūbǐtè

罗马神话中的爱神。在艺术作品中,以带有双翼的小孩形象出现,常携弓箭在空中飞翔,谁中了他的金箭就会产生爱情,谁中了他的铅箭就要失去爱情。丘比特之箭悄然射出,让两人一见钟情,爱河深陷。在这浪漫的夜晚,丘比特仿佛降临,让爱情悄然绽放。

丘垤

qiūdié

小山丘;小土堆。《孟子·公孙丑上》:"泰山之於丘垤,河海之於行潦(匯聚路旁的流水。),类也。"晋 葛洪《抱朴子·广譬》:"山虽崩,犹峻於丘垤。"唐 韩愈《上襄阳于相君书》:"夫涧谷之水,深不过咫尺;丘垤之山,高不能逾寻丈;人则狎而玩之。《资治通鉴 唐纪六十八》蜀土疏恶,以甓之,环城十里内取土,皆铲丘垤平之,无得为坎以害耕种。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黔游日记二》:"北则石崖排空,突兀上压;南则坠壑下盘,丘垤纵横,皆犂为田。"

丘樊

qiūfán

山林。多指隐居的地方。白居易《中隐》: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嚣喧。

丘壑

qiūhè

①丘,矮小的土山;壑:水沟或水坑,丘壑泛指山和水。山陵和溪谷。指山峰与河谷;山野幽僻的地方;比喻深远的意境。《晋书 谢安传》安虽放情丘壑,然每游赏,必以妓女从。宋 王安石《九井》诗:“山川在理有崩竭,丘壑自古相盈虚。”泛指山水幽美的地方。唐 裴迪《送崔九》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清 方文《庐山诗·白鹤观》时时过江来,庐山访丘壑。③乡村;幽僻之地。《北史·魏收传》不养望于丘壑,不待价于城市。④谓隐逸。屏伏丘壑。南朝宋 谢灵运《斋中读书》诗:“昔余游京华,未尝废丘壑。”喻困境。宋 范仲淹《进故朱寀所撰春秋文字及乞推恩与弟寘状》伏望圣慈,特霑一命……使其幼孤,不堕丘壑,亦天地之造也。

丘轲

qiūkē

孔丘和孟轲的并称。唐 韩愈《石鼓歌》:“方今太平无事日,柄任儒术崇丘軻。”唐 罗隐《水边偶题诗》:“穷似丘軻休叹息,达如周召亦尘埃。” 宋 王禹偁《赠刘仲堪诗》:“丘軻有堂奥,试脚到堦砌;杨墨恣荒榛,挥手欲芟薙。”

丘里

qiūlǐ

乡里。《庄子·则阳》:“少知问於大公调曰:‘何谓丘里之言?’” 成玄英疏:“古者十家为丘,二十家为里。乡閭丘里,风俗不同,故假问答以辩之也。”文选·王俭《褚渊碑文》:“感逝川之无捨,哀清暉之眇默,餐舆诵於丘里,瞻雅咏於京国。”刘良注:“丘里,田里之间也。”

丘陵

qiūlíng

地形的一种,指地势起伏不平,连接成大片的小山。穿过一片丘陵就是一望无际的大海。地势高。《孟子·离娄上》故曰,为高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

丘陇

丘垅

qiūlong亦作“丘垄”。①坟墓。礼记·月令:“(孟冬之月)塋丘垄之大小高卑厚薄之度,贵贱之等级。”孙希旦集解:“墓域曰塋yíng,其封土而高者曰丘垄。”《墨子·节葬下》:“有丧者曰:棺椁必重……丘陇必巨。”《汉书·楚元王传》:“黄帝葬于桥山,尧葬济阴,丘壠皆小,葬具甚微。”南朝梁 江淹《恨赋》:“綺罗毕兮池馆尽,琴瑟灭兮丘垄平。”明 王世贞《鸣凤记·拜谒忠灵》:“丘陇頽,桑田变,天涯和鹤空悲咽。”《资治通鉴 汉纪三十八》古者丘陇且不欲其著明,岂况筑郭邑、建都郛哉!《资治通鉴 晋纪二十三》士民播流江表,已经数世,存者老子长孙,亡者丘陇成行,虽北风之思感其素心,目前之哀实为交切。《资治通鉴 唐纪三十一》江、淮南租庸等使韦坚引水抵苑东望春楼下为潭,以聚江、淮运船,役夫匠通漕渠,发人丘垄,自江、淮至京城,民间萧然悉怨。②垄亩;田园。南朝宋 鲍照《代边居行》:“不覩/睹车马迹,但见麋鹿场。长松何落落,丘陇无復行。”《旧唐书·萧至忠传》:“憸利之辈,冒进而莫识廉隅;方雅之流,知难而敛分丘陇。”清 唐甄《潜书·两权》:“豪杰失望,思归丘陇,人心解蔽,不可復振。”③虚墟,荒地。晋 陶潜《归园田居》诗之四:“徘徊丘壠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杇株。”宋 苏轼《平山堂次王居卿祠部韵》:“六朝兴废馀丘壠,空使奸雄笑宁馨。”

丘民

qiūmín

丘甸之民。《公羊传·成公元年》“讥始丘使也” 何休注:“讥始使丘民作鎧也。”泛指百姓。《孟子·尽心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王夫之《稗疏》:“丘民者,众民也。”

丘墓

qiūmù

坟墓。《史记·报任少卿书/报任安书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西汉 杨恽《报孙会宗书当此之时,自以夷灭不足以塞责,岂意得全首领,复奉先人之丘墓乎?

丘山

qiūshān

山丘;山岳。《庄子·秋水》鸱鸺夜撮蚤,察毫末,昼出瞋目而不见丘山,言殊性也。《庄子·则阳》:“丘山积卑而为高,江河合水而为大。”《荀子·修身》:“累土而不輟,丘山崇成。”晋 陶潜《归园田居诗之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唐 黄滔《以不贪为宝赋》:“提携而日月耀手,跪拜而丘山属意。”②指山林。蔡邕《陈太丘碑文》:“时年七十,遂隐丘山,悬车告老。”晋 陶潜《归田园居诗之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③坟墓。文选·张载《七哀》:“昔为万乘君,今为丘山土。”李善注:“方言曰:冢大者为丘。”④比喻重、大或多。《汉书·王莽传上》:“及至青戎摽末之功,一言之劳,然犹皆蒙丘山之赏。”此言重赏。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故乃建丘山之功,享不訾之誉。”此言大功。唐 杜甫《古柏行》:“大厦如倾要梁栋,万牛回首丘山重。”宋 苏轼《论河北京东盗贼状》:“常平之粟,累经振发,所存无几矣,而饥寒之民所在皆是,人得升合,官费丘山。”此言费用之多。明·冯梦龙《喻世明言 第八卷》倘垂念乡曲,录及细微,使保安得执鞭从事,树尺寸于幕府,足下丘山之恩,敢忘街结?

丘山之功


qiūshānzhīgōng


比喻功绩伟大。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故乃建秋山之功,享不訾之禄。”

丘墟

丘虚

qiūxū

①废墟;成为废墟。城邑丘墟。西汉 司马相如《上书谏猎况乎涉丰草,骋丘虚,前有利兽之乐,而内无存变之意,其为害也不难矣。《封神演义 第六回》:“眼见七庙不守,社稷坵墟,我何忍见!”《晋书 惠帝纪》长乐不祥,承华非命,生灵版荡,社稷丘墟。唐 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邱墟。”宋 苏轼《凌虚台记而破瓦颓垣,无复存者,既已化为禾黍荆棘丘墟陇亩矣,而况于此台欤!宋 李格非《书洛阳名园记后及其乱离,继以五季之酷,其池塘竹树,兵车蹂践,废而为丘墟。《续资治通鉴 宋纪九十六》宗庙朝廷,且将丘墟,愿陛下(宋钦宗)审思之。《续资治通鉴 元纪三十六》今燕、赵、齐、鲁之境,大河内外,长淮南北,悉为丘墟,关陕之区,所存无几。《聊斋志异 阿英》适土寇为乱,近村里落,半为丘墟。田野《怒吼了的胶东》:“虽然这村庄是变成了坵墟,其实,这更是一颗仇恨的种子呀!”②坟墓。清 席镐《除夕感怀亡弟湘北诗》:“弟兄我七人,强半归坵墟。”

丘役qiūyì

赋税;赋役。《孙子兵法 作战篇近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

丘隅

qiūyú

犹丘阿。《诗·小雅·緜蛮》:“緜蛮黄鸟,止於丘隅。”清 陈确《大学辨》:“夫学,何尽之有!善之中又有善焉,至善之中又有至善焉,固非若邦畿丘隅之可以息而止之也。”

丘园

qiūyuán

①家园;乡村。《易·贲》:“六五,賁于丘园,束帛戔戔。”王肃注:“失位无应,隐处丘园。”孔颖达疏:“丘谓丘墟,园谓园圃。唯草木所生,是质素之所。”后以“丘园”指隐居之处。蔡邕《处士圂叔则铭》:“洁耿介於丘园,慕七人之遗风。”魏晋 张载《题北村六首 其二》:“求富诚非惮执鞭,安贫随分乐丘园。两间茅屋青山下,赢得浮生避世喧。”《旧唐书·刘黑闼传》:“天下已平,乐在丘园为农夫耳。起兵之事,非所愿也。”清 方文《宋遗民咏·刘会孟辰翁》:“羣荐不入官,丘园从所好。”②指隐逸。唐 陈子昂《申宗人冤狱书》:“臣知其忠,然非是丘园之贤,道德之茂。”唐 苏鹗《杜阳杂编卷上》:“上每临朝,多令征四方丘园才能学术,直言极諫之士。”宋 范仲淹《与翰长学士书》:“或稍寧息,或得将帅,即有丘园之请,以全苦节。”③指坟墓。《资治通鉴·后唐明宗长兴三年》:“乃遣供奉李存瓌赐知祥詔曰:‘董璋狐狼,自貽族灭。卿丘园亲戚皆保安全,所宜成家世之美名,守君臣之大节。’”胡三省注:“言董光业族诛,而孟知祥坟墓甥侄皆无他。”

丘原qiūyuán

①山丘与平原。南朝宋 孝武帝《登作乐山诗》:“遂登千寻首,表里望丘原。”《水浒传第一○五回》但宛州山水盘纡,丘原膏沃,地称陆海。②指乡土。 明 无名氏《飞丸记·芸窗望遇》:“第一来恋丘原渺渺瞻云。第二来身萍梗随风奔。”

丘岳

qiūyuè

山岳。《后汉书·袁谭传》:“轻荣财於粪土,贵名位於丘岳。”《宋书·颜延之传》:“一面见旨,则情固丘岳;一言中志,则意入渊泉。”

qiū

蚓:环节动物,身体细长柔软,生活于土中,以带有机物的土壤为食,使土壤疏松,对农作物有益。可作鱼和家禽的食饵,可入药。亦称“曲蟮”、“地龙”。 

qiū

①同“”。②姓。

邱垤qiūdié

小土山。金 元好问《箕山诗》:“至今阳城山,衡华两邱垤。” 明 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游雁宕山日记》:“望四面峯峦,累累下伏如邱垤。” 清 恽敬 答姚秋农书:“如行潦之于河海,邱垤之于泰山。”《花月痕第五十回》望见金焦一片邱垤,赤云峥嵘,兔葵燕麦,向残阳。

邱壑

qiūhè

①深山与幽壑。山陵和溪谷,多借指隐者所居。②喻深远的意境。清 龚自珍 《与秦敦夫书》:“士大夫多瞻仰前辈一日,则胸中长一分邱壑;长一分邱壑,则去一分鄙陋。” 徐蕴华 《唐庄题壁》诗:“自笑胸无邱壑意,不堪着笔付丹青。”《红楼梦 第79回》:若论心中的邱壑经纬,颇步熙凤之后尘。

邱壑经纬qiūhèjīngwèi

比喻对事物的高低、是非分得清楚,能够明辨事理,具有深远的谋虑和精明的算计。《红楼梦第七十九回》若论心中的邱壑经纬,颇步熙凤之后尘。

邱山qiūshān

泛指山。《淮南子·兵略训》:“止如邱山,发如风雨,所凌必破,靡不毁沮。”清 郑世元《感怀杂诗之一》:“大义在不辱,守身重邱山。”《花月痕第五十一回》田连阡陌,钱叠邱山,宁有济乎?

邱墟

qiūxū

亦作“邱虚”。废墟,荒地。司马光集注:“虚,与墟同。”《东观汉记·冯衍传》:“庐落邱墟,田畴芜秽。”唐 白居易 《寒食野望吟》:“邱墟郭门外,寒食谁家哭?”柳亚子 《二十世纪大舞台发刊词》:“风尘澒洞,天地邱墟,莽莽神州,虏骑如织。”唐王勃 《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胜地不常,盛筵难再。 兰亭 已矣, 梓泽 邱墟。”

qiū,小山;土堆。
坵墟qiūxū废墟,成为废墟。《封神演义 第六回》眼见七庙不守,社稷坵墟,我何忍见!坟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