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óng

①缺乏财物:贫穷。穷苦。穷则思变。②处境恶劣,被困:穷困潦倒。穷蹙。穷窘。穷当益坚(处境越穷困,意志应当越坚定)。穷而后工(旧时指文人处境穷困,诗就写得好)。《庄子·天运》故伐树于宋,削迹于卫,穷于商周,是非其梦邪?《庄子·让王孔子穷于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藜羹不糁,颜色甚惫,而弦歌于室。汉 司马迁《史记 屈原列传》: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谗人间之,可谓穷矣。唐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子厚泣曰:“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辞以白其大人;且万无母子俱往理。”宋 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宋 苏轼《贾谊论其后以自伤哭泣,至于夭绝。是亦不善处穷者也。③达到极点:穷目。穷形尽相。穷兵黩武。《庄子·盗跖穷美究势,至人之所不得逮,贤人之所不能及。《晋书 王羲之传》遍游东中诸郡,穷诸名山。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复前行,欲穷其林。唐·王之涣《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④完了;穷尽;走投无路:穷尽。山穷水尽。日暮途穷。《礼记·中庸道前定,则不穷。《庄子·养生主》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唐 王维《终南别业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唐 韩愈《山石》:“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唐 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诗》:“喷云泄雾藏半腹,虽有絶顶谁能穷。”参见“指⑧”⑤推究到极点:穷物之理。穷追(a.极力追寻;b.尽力紧追)。穷究。礼记·大学》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唯于理有未穷。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唐 杜甫《丹青引》:“弟子韩干早入室,亦能画马穷殊相。”⑥作使动词,使理屈词穷。《庄子·秋水》困百家之知,穷众口之辩。⑦自始至终,一直。《庄子·庚桑楚与物穷者,物入焉;与物且者,其身之不能容,焉能容人!不足,缺陷;欠缺。《庄子·徐无鬼》反己而不穷,循古而不摩,大人之诚!陈亮《酌古论·曹公》此其为术,犹有所穷。魏源《吴农备荒议上》其稍高地,亦种七月早获之稻,以免秋汛开堰之患,颇能以人事补天时地利之穷。

穷边

qióngbiān

荒僻的边远地区。唐 张乔《书边事》:“大漠无兵阻,穷边有客游。蕃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张素《吉长道中》诗:“客来远道奔驰苦,地入穷边感慨多。”宋 陆游《醉歌》穷边指淮淝,异域视京雒。

穷兵qióngbīng

滥用武力。《孙膑兵法·威王问》吾闻素信者昌,立义……用兵无备者伤,穷兵者亡。指戍边之兵。

穷兵黩武

穷兵极武

qióngbīngdúwǔ

qióngbīngjíwǔ

出动全部兵力,任意发动战争。形容好战滥用武力,肆意发动战争。《三国志·陆抗传》穷兵黩武,动费万计。戎笙《谈蔡文姬中曹操形象的真实性》:“曹操虽然在军事上有很深的造诣,但他并不是一个穷兵黩武的好战分子。”《晋书·苻坚载记下》:“且朕此行也……止为济难銓才,不欲穷兵极武。”《北齐书·神武帝纪下》:“今天下户口减半,未宜穷兵极武。”唐 吴兢《贞观政要·议征伐》:“自古以来,穷兵极武,未有不亡者也。”宋德富《简明中国通史故事 第八十五篇》张九龄针对社会弊端,提出以“王道”替代“霸道”的从政之道,强调保民育人,反对穷兵黩武。亦省作“穷黷”。参见“穷武”。

穷不失义

qióngbùshīyì

虽然穷困,但不失礼义。《孟子·尽心上》:“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穷城

qióngchéng

历尽边城。亦指边城;危城。《晋书 元帝纪》朕今幽塞穷城,忧虑万端,恐一旦崩溃。艺文类聚卷五九》引史岑《出师颂》:“况我将军,穷城极边。”晋 潘岳《马汧督诔》:“愜愜穷城,气若无假。”唐 骆宾王为徐敬业讨武曌檄若其眷恋穷城,徘徊歧路,坐昧先几之兆,必贻后至之诛。

穷愁潦倒

qióngchóuliáodǎo

穷愁:穷困愁伤。潦倒:颓丧,失意。形容贫寒困窘,愁苦失意的样子。亦作“羁愁潦倒”、“潦倒穷愁”。清·无名氏《都门竹枝词·教官十首》:“盘费全无怎去家,穷愁潦倒驻京华。”清·曾朴《孽海花》第三十五回:我从此认得笑庵,不是饭颗山头,穷愁潦倒的诗人,倒是瑶台桃树下,玩世不恭的奇士了。

穷蹙

穷踧

qióngcù

窘迫;困厄。民生穷踧。文选·宋玉《九辩》:“悲忧穷蹙兮独处廓,有美一人兮心不绎。”蹙,楚辞作“戚”。《后汉书·董卓传》:“共表请司徒王允出,问‘太师何罪?’允穷蹙乃下。”《晋书 文帝纪》初,(诸葛)诞、(文)钦内不相协,及至穷蹙,转相疑贰。《晋书 武帝纪》孙皓穷蹙请降,送玺绶于琅邪王伷。《资治通鉴 宋纪四》秦王暮末(西秦王乞伏暮末)穷蹙,舆榇出降,并沮渠兴国送于上。《资治通鉴 齐纪十》(北)魏镇南将军元英上书曰:…又命扬、徐二州声言俱举,建业穷蹙,鱼游釜中,可以齐文轨而大同,混天地而为一。《陈书 本纪卷一高祖武帝陈霸先》(元)景仲穷蹙,缢于阁下,高祖迎萧勃镇广州。《资治通鉴 随纪四》(杨)谅退保晋阳,(杨)素进兵围之,谅穷蹙,请降,余党悉平。宋 文天祥《高沙道中诗序》:“人生穷蹙,无以加此。” 清 魏源《圣武记 卷二》:“三桂(吴三桂)若穷蹙乞降,可宥其一死。” 《聊斋志异 贾奉雉》迨殁,两孙穷踧,房舍拆毁,惟以木架苫覆蔽之。《聊斋志异 瑞云》穷踧之士,惟有痴情可献知己。孙中山《第二次讨袁宣言》:“至袁氏今日,势已穷蹙,而犹徘徊观望,不肯自归于失败。”

穷措大

qióngcuòdà

比喻贫穷的读书人。通假词:醋大。形容既贫寒且酸气的书生,含有轻慢之意。清朝道光年间有书《谈徵·言部·醋大》中说道:世称士流为醋大,言其峭酸冠士民之首也。亦作措大。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贤仆夫》:“你何不从之而孜孜事一个穷措大,有何长进!纵不然,堂头官人,丰衣足食,所往无不克。”梁惊曰:“十年不见,何富贵一至于此!”笑曰:“君小觑穷措大不能发迹耶?”问:“适共饮何人?”曰:“山荆耳。”梁又异之。《聊斋志异 细侯》无论满生已死,纵或不死,与其从穷措大以椎布终也,何如衣锦而厌粱肉乎?

穷达

qióngdá

困顿与显达。(施)师点每谓诸子曰:“吾生平任官,皆任其升沈,未尝附丽求进,独人主知之,遂至显用。夫人穷达有命,不在巧图,惟忠孝乃吾事也。”《庄子·德充符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 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也。汉 王粲《登楼赋》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

穷大失居

qióngdàshījū

形容多而不适用。《周易 序卦》:“穷大者必失其居。”高亨注:“极大者则骄奢淫暴,必覆败而失其所。”清·魏源《<国朝古文类钞>序》:“其于是编也,又何穷大失居之有?”

穷当益坚

qióngdāngyìjiān

空:穷困。处境越穷困,意志应当越坚定。南朝宋 范晔《后汉书 马援传》:“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林汉达《前后汉故事新编 三分天下》“大丈夫立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大伙儿认为这是很宝贵的教训。

穷冬

qióngdōng

“穷”,尽也。冬季为一年之中最后一个季节,,故有“穷冬”之别称。深冬、严冬、隆冬、寒冬。穷冬盛夏。穷冬烈风。《续资治通鉴 宋纪五十五》(陈执中)女奴迎儿才十三岁,既累行箠挞,从嬖人阿张之言,穷冬裸冻,封缚手腕,绝其饮食,遂致毙踣。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穷独

qióngdú

孤独无依。《尹文子·大道下》:“穷独贫贱,治世之所共矜,乱世之所共侮。”《晋书景帝纪》命百官举贤才,明少长,恤穷独,理废滞。《晋书 孝武帝纪》其鳏寡穷独孤老不能自存者,人赐米五斛。《晋书·魏舒传》:“舒告老之年,处穷独之苦。”唐 白居易《祭弟文》:“吾竟无儿,穷独而已。”宋 苏轼《与循守周文之书之二》:“海州穷独,见人即喜,况君佳士乎?”

穷饿

qióng’è

穷困饥饿。亦指穷困饥饿之人。《后汉书·赵传》:“遭岁大饥,散家粮以賑穷饿,所活万餘人。”唐 韩愈《合江亭诗》:“中丞黜凶邪,天子閔穷饿。”唐 韩愈《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愚不惟道之险夷,行且不息,以蹈于穷饿之水火,其既危且亟矣,大其声而疾呼矣。宋 文天祥《指南录 后序》:“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康有为《大同书甲部绪言》:“或寡妇思夫之夜哭,或孤子穷饿之长啼。”

穷厄

qióng’è

亦作“穷戹”。亦作“穷阨”。穷困;困顿,不亨通。《汉书·苏武传》:“丁令盗武牛羊,武復穷厄。”晋 干宝《搜神记卷九》:“张氏既失钩,渐渐衰耗;而蜀贾亦数罹穷厄,不为己利。”《北史·祖莹传》:“性爽侠,有节气,士有穷戹,以命归之,必见存拯,时亦以此多之。”宋 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所谓将相而富贵,皆公所宜素有,非如穷阨之人,侥倖得志於一时。”清 曾国藩《陈仲鸾同年之父母七十寿序》:“虽孤嫠卑贱,必引而翼之,愈穷阨,愈礼敬与钧。”

穷而后工

qióng’érhòugōng

旧时谓文人越困穷不得志,写出的诗文越好,从而产生的一个成语。宋·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穷乏

qióngfá

衣食,穷苦。《孟子·告子上》: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魏书 卷四 世祖纪上》于是除禁锢,释嫌怨,开仓库,赈穷乏,河南流民相率内属者甚众。唐 张志和《渔歌子词》穷乏者得我欤。

穷发

qióngfà

①极北不毛之地。《庄子·逍遥游》:“穷髮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成玄英疏:“地以草为毛髮,北方寒沍之地,草木不生,故名穷髮,所谓不毛之地。”南朝宋 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诗》:“周览倦瀛壖,况乃凌穷髮。” 唐 独孤及《海上寄萧立诗》:“远海入大荒,平芜际穷髮。”清 姚鼐《圣驾南巡赋》:“北户而北,穷髮之南,靡弗欣懌。”②借指极北不毛之地的国家。《宋书·符瑞志下》:“穷髮纳贡,九译导言。”

穷涸

qiónghé

枯竭;干涸。徐干《中论·考伪》:“核其所自出,又非仲尼之门也,其回遹而不度,穷涸而无源。”唐 李峤《为百寮贺恩制表》:“使枯朽之干,向秋而更荣;穷涸之鳞,在辙而能跃。” 唐 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然其穷涸不能自致乎水,为獱獭之笑者,盖十八九矣。”

穷极

qióngjí

①穷尽;极尽。《列子·汤问》:"故大小相含,无穷极也。"三国魏 曹植《薤xiè露(古代挽歌名)》诗:"天地无穷极,阴阳转相因。"《晋书 符坚载纪上》始皇穷极奢丽,嗣不及孙。②犹追究。宋 梅尧臣《碧云騢》:"()适守本官知郑州,左右中官尚复扬言主上不听,然犹恐(马)遵等穷极其事。"

穷极无聊

qióngjíwúliáo

无聊;精神空虚;无所寄托。原形容生活贫困;生活没有着落。现多形容无事可做;精神上非常空虚。南朝宋 费昶《思公子》诗:“虞卿亦何命,穷极若无聊。”清 姬文《市声》第三十六回:却被一个穷极无聊的刘浩三,一个乡愚无知的余知化,提倡实业;工商两途,大受影响。

穷家富路

qióngjiāfùlù

指居家应节俭,出门则要多带盘缠,免遭困窘。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23回:“再者银子虽多,贤弟只管拿去。俗语说得好:‘穷家富路。’”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下册:“穷家富路,多带点,用多少算多少。”

穷奸极恶

qióngjiānjí’è

形容极其奸诈凶恶。宋·苏轼《缴词头奏状·吴荀》:“如惠卿、汲,穷奸极恶,不待臣言而知。”《续资治通鉴 宋纪九十七》(童贯)宠煽翕赫,庭户杂遝成市,岳牧辅弼,多出其门,穷奸稔祸,流毒四海,死不足偿责。

穷街陋巷

qióngjiēlòuxiàng

贫穷破旧的街巷。昔日的穷街陋巷现在已经不见了,变得十分繁华。戴叔伦《送张南史》:“陋巷无车辙,烟萝总是春。”

穷诘

qióngjié

追问;深究。《三国志·吴志·是仪传》:“仪独云无闻。於是见穷詰累日,詔旨转厉,羣臣为之屏息。” 《资治通鉴 唐纪六十八》(僖宗李璇)诏本军宣慰一切,无得穷诘。明 王守仁《传习录卷中》:“盖天下之事,虽千变万化,至於不可穷詰,而但惟致此事亲从兄一念,真诚惻怛之良知以应之,则更无有遗缺渗漏者。” 梁启超《论正统》:“陋儒齗齗於此事,攘臂张目,笔鬭舌战,支离蔓衍,不可穷詰。”

穷经qióngjīng

谓极力钻研经籍。唐 韩偓《再思诗》:“近来更得穷经力,好事临行亦再思。”宋 孔平仲《孔氏谈苑·梁灏八十二作大魁》:“白首穷经,少伏生之八岁。”清 黄宗羲《陈葵献偶刻诗文序》:“吾友陈葵献,汲古穷经,聚同志为经会。”参见“皓首穷经”。

穷竟

qióngjìng

①彻底追究。《史记·酷吏列传》:“宣(减宣)尝与汤有却,及得此事,穷竟其事。”《晋书·陈頵传》:“众人之言不可妄听,宜依法穷竟。” 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事实一》:“囚张平叔繫於别圄,遂穷竟其失官钱四万緡。”②深入研究。 王充《论衡·程材》:“儒生擿经,穷竟圣意。”③尽。 唐 元稹《泛江翫月诗序》:“攀月泛舟,穷竟一夕。”

穷窘

qióngjiǒng

穷困窘迫。穷窘乞降。《史记·游侠列传》:“故士穷窘而得委命,此岂非人之所谓贤豪閒者邪?”《三国志·魏志·荀攸传》“顒忧惧自杀”裴松之注引晋张璠纪:“﹝何顒﹞从绍(袁绍)计议,为诸穷窘之士解释患祸。”《资治通鉴 梁纪三》百姓有罪,则案之如法,其缘坐则老幼。不免,一个逃亡,举家质作,民既穷窘,奸宄益深。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气义》:“(杨虞卿)遇前进士陈商启护穷窘,公未相识,问之,倒囊以济。”瞿秋白《赤俄之归途二》:“当我初到时,俄国真正异常穷窘。”

穷居

qióngjū

谓隐居不仕。《孟子·尽心上》:“君子所性,虽大行不加焉,虽穷居不损焉。”南朝梁 任昉《奏记诣蒋公》:“夫布衣穷居韦带之士,王公大人所以屈体而下之者,为道存也。”唐 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唐 韩愈《复志赋》:“进既不获其志愿兮,退将遁而穷居。”清 姚鼐《刘海峰先生八十寿序》:“然先生穷居江上,无侍郎之名位交游,不足掖起世之英少,独闭户伏首几案。”

穷寇

qióngkòu

走投无路的贼寇,泛指残敌。穷寇勿追。《孙子·行军》粟马肉食,军无悬缻,不返其舍者,穷寇也《晋书 宣帝纪》(诸葛)亮长史杨仪反旗鸣鼓,若将距帝者。帝以穷寇不之逼,于是杨仪结阵而去。

穷寇勿追

qióngkòuwùzhuī

不追无路可走的敌人,以免敌人情急反扑,造成自己的损失。也比喻不可逼人太甚。先秦 孙武《孙子 军争》:“归师勿遏,围师必阙,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王朔《永失我爱》:“穷寇勿追,得饶人且饶人,你就别非逼着我当三孙子了。”

穷匮

qióngkuì

①匮乏;贫穷。《庄子·渔父》:“礼乐不节,财用穷匱。”《三国志·吴志·陆凯传》:“政事多谬,黎元穷匱。”《晋书 武帝纪》人穷匮,农事荒,奸盗起刑,狱烦,下陵上替,礼义不兴,斯长吏之否也。宋 苏轼《代张方平谏用兵书》:“内则府库空虚,外则百姓穷匱。”清 丘逢甲《汕头海关歌》:“出口货惟十之二,入口岁赢二千万,曷怪民财日穷匱。”②指贫困的人。《左传·文公十八年》:“不分孤寡,不恤穷匱。”③穷尽。《列子·汤问 愚公移山》:“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子孙孙,无穷匱也。”

穷困潦倒

qióngkùnliáodǎo

形容处境困难,失意颓丧。同“穷愁潦倒。唐·杜甫《登高》诗:“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周而复《上海的早晨 一部》:“朱延年回到家里的态度和在福佑药房时完全两样,垂头丧气地坐在卧房的单人沙发里,摆着一张马脸,没有一丝笑容,像是穷困潦倒得再也扶持不起来的样子。”余秋雨《信客》:他读过私塾,年长后外出闯码头,碰了几次壁,穷困潦倒,无以为生,回来做了信客。

穷老尽气

qiónglǎojìnqì

一直到了很大年纪,用尽了一生气力;形容一个人把毕生精力都消耗在某种学业之上。唐·柳宗元《唐故给事中皇太子侍志陆文通先生墓表》:“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或合而隐,或乖而显,后之学者穷老尽气,左视右顾,莫得而本。”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补救世道文件四种》通才硕学,研精覃思,穷老尽气,仅乃十得其七八。

穷黎

qiónglí

贫苦百姓。清 梁章鉅《归田琐记·楹联賸语》满眼尽穷黎,奚忍多用一夫,悮他举家生活。《清史稿卷四·世祖纪一朕夙夜祗惧,思拯穷黎,西贼既摧,乃事南伐。康有为《大同书 甲部第五章》嗟尔穷黎,苦工可悲。

穷理

qiónglǐ

穷究事物之理。《后汉书·胡广传》:“(广)博物洽闻,探颐穷理。”晋 葛洪《抱朴子·行品》:“甄坟索之渊奥,该前言以穷理者,儒人也。”唐 柳宗元《驳复仇议》盖圣人之制,穷理以定赏罚,本情以正褒贬,统于一而已矣。宋 朱熹《行宫便殿奏札二》:“为学之道,莫先於穷理;穷理之要,必在於读书。”章炳麟《与邓实书》:“故篇章无计簿之用,文辩非穷理之器,彼二短者,僕自以为絶焉。”参见“穷理尽性”。

穷理尽性

qiónglǐjìnxìng

原指彻底推究事物的道理,透彻了解人类的天性。后泛指穷究事理。《易·说卦》:“穷理尽兴,以至于命。”清 方宗诚《桐城文录序》然务为穷理尽性之学,真知文知精意。

穷流qióngliú

干涸的河流。晋 陆机《豪士赋》:“河海之跡,堙为穷流。”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兀若枯木,泊若穷流。”

穷闾阨巷

qiónglǘèxiàng

穷,偏僻;闾,里巷,胡同里边;阨,狭窄。偏僻狭窄的破旮旯胡同。《庄子·列御寇》:“夫处穷闾阨巷,困窘织屦,槁项黄馘者,()商之所短也。”

穷年

qióngnián

终其天年;毕生。《战国策·齐策六》:“使管仲终穷抑,幽囚而不出,惭耻而不见,穷年没寿,不免为辱人贱行矣。”《庄子·齐物论》:“和之以天倪,因之以曼衍,所以穷年也。”《荀子·解蔽》:“以可以知人之性,求可以知物之理,而无所疑止之,没世穷年,不能徧也。”徐干《中论·审大臣》:“高下之分,贵贱之贾,一由彼口。是以没齿穷年,不免於匹夫。”全年;一年到头。晋 陶潜《读史述九章·张长公》:“寝迹穷年,谁知斯意。”南朝宋 谢灵运《君子有所思行》:“长夜恣酣饮,穷年弄音徽。”唐 韩愈《进学解》:“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明 王蒙《暮宿田家作诗》:“穷年滞草莽,裋褐被霜露。”③贫困之时。明 高启《送贾二文学诗》:“穷年自多感,况復送良儔。”

穷庐

qiónglú

古代游牧民族住的毡帐。亦指北方边区少数民族。《淮南子·齐俗训》:“譬若舟车、楯肆、穷庐,故有所宜也。” 明 无名氏《精忠记·骄虏》:“日落穷庐暗,打辣酥满斟,醉酣。”《隋唐演义 第三五回:“到家乡只梦中,见君王只梦中,明日里捱到穷庐。料道今生怎得归往,情黯黯拨乱宫商……但愿和亲保太平,永享!”参见“穹庐”。贫贱者居住的屋。三国蜀 诸葛亮《诫子书》:“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叹穷庐,将復何及!”唐 牟融《寄周韶州》诗:“十年学道困穷庐,空有长才重老儒。”宋 曾巩《学舍记》:“予之卑巷穷庐,冗衣礱饭,芑莧之羹,隐约而安者,固予之所以遂其志而有待也。”

穷窭

qióngjù

贫穷。《续资治通鉴 宋纪九十》又以婿穷窭,收而教之,为善外亲。清 刘大櫆《江贞女传》:“予不幸值顾氏门祚之衰,幼叔零丁穷窭。”

穷寇qióngkòu陷于困境的敌人。《西游记第八十九回》行者道:“且让他去,自古道,穷寇勿追。且只来断他归路。”

穷袴

qióngkù

古代一种前后有裆的缚带袴。《汉书·外戚传》:“虽宫人使令皆为穷袴,多其带。”颜师古注:“服虔曰:‘穷绔,有前后当,不得交通也。’……穷绔即今之绲裆袴也。”从文字记载看,这种穷袴,在当时主要是宫廷妇女的服饰。《聊斋志异 孙生》初人门,为穷袴,多其带,浑身纠缠甚密,拒男子不与共榻。

穷民

qióngmín

①指鳏、寡、孤、独等无依无靠的人。《周礼·秋官·大司寇》:“以肺石达穷民。”郑玄注:“穷民,天民之穷而无告者。”孙诒让正义:“据王制文,谓孤、独、矜、寡。”《孟子·梁惠王下》:“老而无妻曰鰥,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②泛指贫苦百姓。《庄子·天道》:“吾不敖无告,不废穷民。”成玄英疏:“百姓之中,有贫穷者,每加拯恤,此心不替也。”

穷馁

qióngněi

贫困饥饿。《资治通鉴 晋纪三十一》人既饱,求与魏战,(慕容)麟不从,稍复穷馁。南朝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郗公(鉴)值永嘉丧乱,在乡里,甚穷馁。” 宋 司马光《苏骐骥墓碣铭》:“汝忽弃业为书生,穷馁无日矣。”

穷年

qióngnián

①终其天年;毕生。《战国策·齐策六》:“使管仲终穷抑,幽囚而不出,惭耻而不见,穷年没寿,不免为辱人贱行矣。”《庄子·齐物论》:“和之以天倪,因之以曼衍,所以穷年也。”《荀子·解蔽》:“以可以知人之性,求可以知物之理,而无所疑止之,没世穷年,不能徧也。” 徐干《中论·审大臣》:“高下之分,贵贱之贾,一由彼口。是以没齿穷年,不免於匹夫。”唐 李商隐《风雨 诗》:“凄凉宝剑篇,羈泊欲穷年。”②全年;一年到头。晋 陶潜《读史述九章·张长公》:“寝迹穷年,谁知斯意。”南朝宋 谢灵运《君子有所思行》:“长夜恣酣饮,穷年弄音徽。” 唐 韩愈《进学解》:“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明 王蒙《暮宿田家作 诗》:“穷年滞草莽,裋褐被霜露。”③贫困之时。明 高启《送贾二文学诗》:“穷年自多感,况復送良儔。”

穷年累月

穷年累世

qióngniánlěiyuè

qióngniánlěishì

形容接连不断,历时久远。《荀子·荣辱》:“然而穷年累世,不知不足,是人之情也。”明 徐渭〈送通府王公序〉:其图籍书记……,富家大贾所不能聚,而敏记捷视之人,穷年累月所不能周也。

穷鸟入怀

qióngniǎorùhuái

穷鸟:困窘的鸟;怀:投入怀抱。比喻处境困难而投靠别人。晋 孙盛《魏氏春秋》:“政投原曰:‘穷鸟入怀。’原曰:‘安知斯怀之可入邪?’”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省事》穷鸟入怀,仁人所悯,况死士归我,当弃之乎!

穷圮

qióngpǐ

困厄,不亨通。晋·葛洪《自序》:“是以望绝於荣华之途,而志安乎穷否之域。”晋·葛洪《抱朴子·博喻》:“达乎通塞之至理者,不悁悒於穷否。”

穷迫qióngpò

穷困窘迫。《后汉书·西羌传·滇良》:“迷唐穷迫,率其精强大战。”晋 束晳《贫家赋》:“稍煎蹙而穷迫,无衣褐以蔽身。”《明史·郭子兴传》:“大王穷迫时,郭公开门延纳,德至厚也。”《笑林广记 引马入窑东道索祭文,训蒙师穷迫无措。鲁迅《书信集·致徐懋庸》:“他们就利用别人的同情和穷迫的。”

穷穷

qióngqióng

轻视、侮辱处于困境的人。荀子·修身》:“不穷穷而通者积焉。”吕氏春秋·上德》:“臣闻贤主不穷穷。”

穷秋

qióngqiū

晚秋;深秋。指农历九月。南朝宋 鲍照《代白紵曲之一》:“穷秋九月荷叶黄,北风驱雁天雨霜。”唐 韩愈《鸣雁诗》:“嗷嗷鸣雁鸣且飞,穷秋南去春北归。”唐 高适《燕歌行》:“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宋 秦观《浣溪沙词》:“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清 蒋士铨《桂林霜·移帐》:“穷秋纔换小阳春,盻不见梅花信。”

穷泉

qióngquán

一指犹九泉,指墓中;二指掘地及泉;三指深泉,指井中。宋 司马光《梦稚子》诗:“穷泉纤骨已成尘,幽草闲花二十春。”《聊斋志异 珠儿》偶戏门外,为妖僧迷杀桑树下,驱使如伥鬼,冤闭穷泉,不得脱化。唐 黄滔 《景阳井赋》:“殊不知理昧纳隍,处穷泉而讵得。”

穷泉朽壤

qióngquánxiǔrǎng

穷泉:泉下,地层深处;朽壤:腐烂的土壤。指人死后埋葬的地方。晋·潘岳《哀永逝文》:“委兰房兮繁华,袭穷泉兮朽壤。”

穷人

qióngrén

缺乏或相对地缺乏金钱和财富的人。经济上不能自足的人,或必须接受某种公共救济或私人救济的人。③困厄不得志的人。《庄子·秋水》当尧、舜而天下无穷人,非知得也。

穷人乍富

qióngrénzhàfù

源于一些人的炫耀心理,一旦有了钱之后,表现得张扬自大,唯我独尊甚至是欺负弱小,是典型的小农意识的体现。宋 吕蒙正命运赋初贫君子,天然骨骼生成; 乍富小人,不脱贫寒肌体。

穷日

qióngrì

①尽一整天的时间;终日。《晋书 陶潜传》(王)弘乃出与相见,遂欢宴穷日。②指癸亥日。

穷日之力

qióngrìzhīlì

穷:意尽。原指一天之内,使尽全力。比喻尽一天的力量、工夫。清·张岱《与胡季望》:“茶须旋采,抽筋摘叶,急不待时,武火杀青,文火炒熟,穷日之力,多则半劤,少则四两。”

穷冗

qióngrǒng

犹言穷忙。多用于自谦之词。  

穷山恶水


qióngshānèshuǐ


穷山:荒山。恶水:有害的河。指贫瘠偏僻的荒山;水质不良未曾治理的河流。形容恶劣的自然条件。清 王濬卿《冷眼观》:“且山虽明而寸草不生,是为穷山;水虽秀而只鳞莫睹,是为恶水。”孙犁《山地回忆》可是它使我想起很多事情,想起在阜平穷山恶水之间度过的三年战斗的岁月,使我记起很多人。


穷奢极欲

穷奢极侈

qióngshējíyù

qióngshējíchǐ

形容奢侈和贪欲到了极点。《汉书·谷永杜邺传》:“失道妄行,逆天暴物,穷奢极欲,湛湎荒淫。”《隋书 帝纪卷一高祖杨坚下》宝衣玉食,穷奢极侈,淫声乐饮,俾昼作夜。严复《道学外传》且穷奢极欲,衰将及之。

穷鼠啮狸

qióngshǔnièlí

啮:咬;狸:狸猫。无路可逃的老鼠也会咬猫。比喻受人欺压,虽然敌不过,也会拼死抵抗。汉 桓宽《盐铁论 诏圣》:“死不再生,穷鼠啮狸。”

穷搜

qióngsōu

极力搜寻。明 杨珽《龙膏记·罗织》:“穷搜,谩把范雎拉胁追求。” 王闿运《<尚书大传>序》:“先师遗书,冥讨穷搜,而四卷古本讫不可得见。”刘揆一《黄兴传记》:“方抵沅陵,谁知釐卡从前商船中搜出私盐等违禁物,故在吾舟穷搜苦索,遂被洩露。”《聊斋志异 阿英》盗纵群队穷搜,凡伏匿岸穴者,悉被杀掳。

穷酸qióngsuān

穷困而迂腐(旧时用来讥讽读书人)。穷酸秀才。《镜花缘 第二十三回》俺因那些穷酸又不添价,又不放走,他那恋恋不舍神情,令人看着可怜

穷酸饿醋qióngsuānècù

①贫寒而迂腐。元 王实甫《破窑记第一折》:“你看!兀那两箇穿的锦绣衣服,不强如那等穷酸饿醋的人也。”元 无名氏《冻苏秦第一折》:“他道俺秀才每穷酸饿醋,几时能勾发迹!”②指贫寒迂腐的读书人。元 白朴《墙头马上第二折》:“你看上这穷酸饿醋甚么好?”《水浒传第三三回》:“近日除将这个穷酸饿醋来做个正知寨,这廝又是文官,又没本事。”元 柯丹丘《荆钗记·合卺》:“莫学自己,嫁了这个穷酸饿醋。”

穷通

qióngtōng

困厄与显达。庄子·让王》:“古之得道者,穷亦乐,通亦乐,所乐非穷通也;道德於此,则穷通为寒暑风雨之序矣。”吕氏春秋·高义》:“然则君子之穷通,有异乎俗者也。”南朝梁 刘孝标《辨命论》:“故性命之道,穷通之数,夭閼纷纶,莫知其辨。”唐 王维《酬张少府》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宋 王安石《浪淘沙令 伊吕两衰翁》:“伊吕两衰翁,历遍穷通。一为钓叟一耕佣。若使当时身不遇,老了英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十八 杨八老越国奇逢桑田变沧海,沧海变桑田。穷通无定准,变换总由天《初刻拍案惊奇第十卷》话说人生一世,沧海变为桑田,目下的贱贵穷通都做不得准的。清 刘大櫆《难言三》:“人之有穷通得丧,天也。”清 李渔《闲情偶寄·颐养·疗病》:“人无贵贱穷通,皆有激切所需之物。”谓干涸与流通。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滱水》:“川渠又东北合滱水,水有穷通,不常津注。”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淄水》:“水流亦有时穷通,信为灵矣。”谓阻隔与通畅。太平天囯 洪仁玕《资政新篇》:“夫事有常变,理有穷通,故事有今不可行而可豫定者,为后之福;有今可行而不可永定者,为后之祸。”

穷途

qióngtú

路已走到尽头,比喻处境艰危。唐 钱起《赠阙下裴舍人》:“阳和不散穷途恨,霄汉长怀捧日心。”

穷途潦倒

qióngtúliáodǎo

潦倒:失意。形容无路可走,十分失意。参看“穷愁潦倒”。傅抱石《<郑板桥集>前言》:“他的一生,尽管够得上是盘根错节,穷途潦倒的一生。”马识途《清江壮歌》第六章:“有志气,有抱负,并且有学问,却总是穷途潦倒,不受重视。”

穷途末路

qióngtúmòlù

穷途:绝路。末路:路尽头。形容到了无路可走的地步。对穷途末路拒不投降的敌人,我们要全部地消灭。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五回:“你如今是穷途末路,举目无依。”

穷途之哭

qióngtúzhīkū

《晋书·阮籍传》:“(籍)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輒痛哭而返。”唐 王勃《滕王阁序》:“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本谓因车无路可行而悲伤,后亦谓处于困境所发的绝望的哀伤。清 刘献廷《广阳杂记卷四》:“尧峰僧坦然自京师归,访友于此;不值,有穷途之哭,囊中惟钱十八文耳。”

穷微

qióngwēi

①探究精微的道理。晋 葛洪《抱朴子 自序》岂谓暗塞必能穷微暢远乎,聊论其所先觉者耳。清 戴名世《方舟传》:“年十四五,尽通六经诸史及百家之书,贯穿融会,发挥为义理之文,穷微阐幽,务明其所以然之故。”②穷尽细微琐事。《资治通鉴 梁纪二》治书侍御史阳固上表,以为“当今之务,宜亲宗室,勤庶政,贵农桑,贱工贾,绝谈虚穷微之论,简桑门无用之费,以救饥寒之苦。”清 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人谓家常日用之事,已被前人做尽,穷微极隐,纤芥无遗,非好奇也。” 

穷武

qióngwǔ

指滥用武力。《淮南子·兵略训》:“智伯有千里之地而亡者,穷武也。”《史记·律书》:“及其威尽势极,闾巷之人为敌国。咎生穷武之不知足,甘得之心不息也。”《晋书·文帝纪》:“兼九代之弘略,究五兵之正度。用能战不穷武,而大敌歼溃。”清 龚自珍 《上镇守吐鲁番领队大臣宝公书》:“我高宗皇帝岂乐於穷武以炫史乘哉?”参见“穷兵黩武”。

穷夕

qióngxī

彻夜;通宵。《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元年》:“一月间措置得十事,虽二十日休务何害;若无所施设,虽穷夕何补也。”

穷乡僻壤

qióngxiāngpìrǎng

指荒远偏僻的地方。宋 曾巩《叙盗》:“穷乡僻壤、大川长谷之间,自中家以上,日暮持钱,无告籴之所。”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九回:穷乡僻壤,有这样读书君子,却被守钱奴如此凌虐,足令人怒发冲冠。

穷巷

qióngxiàng

①冷僻简陋的小巷。《墨子·号令》:“吏行其部,至里门,正与开门内吏,与行父老之守及穷巷幽间无人之处。”《史记·陈丞相世家》:“家乃负郭穷巷,以獘席为门。”晋 陶渊明《读山海经 其一》:“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唐 王维《渭川田家诗》:“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唐 王维《老将行》:“苍茫古木连穷巷,寥落寒山对虚牖。”清 方苞《书 烈妇东鄂氏事略 后》:“穷巷篳门,艰贞苦恨而湮灭无闻者,更不知其几矣。”②犹穷乡。《商君书·更法》:“穷巷多怪,曲学多辩。”《战国策 苏秦以连横说秦》且夫苏秦,特穷巷掘门桑户棬枢之士耳,伏轼撙衔,横历天下,廷说诸侯之王,杜左右之口,天下莫之能伉。《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陈涉)起穷巷,奋棘矜,偏袒大呼而天下从风,此其故何也?”

穷巷陋室

qióngxiànglòushì

指僻陋狭小的住处。汉·韩婴《韩诗外卷五》:“虽隐居穷巷陋室无置锥之地,而庄公不能与争名矣。”

穷心

qióngxīn

①竭尽思虑。《资治通鉴 唐纪十四》李世民曰:至若梁武穷心于释氏,简文锐意于法门,倾帑藏以给僧祗,殚人力以供塔庙。及乎三淮沸浪,五岭腾烟。唐 沉亚之《答冯兄书》:“夫若是也,非穷心於此,安能坚然而顾之?”②犹苦心。《红楼梦 第三九回》:“姑娘们天天山珍海味的,也吃腻了,吃个菜儿,也算我们的穷心。”《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第四二回》:“小孩子要这样,也是他一点穷心,由他去干罢了。” 

穷形极相

qióngxíngjíxiàng

描写刻画十分细致生动,也指丑态毕露。晋·陆机《文赋》:“虽离方而遁员,期穷形而尽相。”高阳《红顶商人胡雪岩第八章》自己远远坐在一边,冷眼旁观,看他眼珠凸出,不断咽口水的穷形极相,心里越发泰然。

穷形尽相

qióngxíngjìnxiàng

指描写刻画十分细致生动;也用来形容丑态毕露。晋 陆机《文赋》:“虽弃方而遁圆,期穷形而尽相。”清 陶宗佑《论小说之势力及其影响》其所以爱之之故无他道焉,不外穷形尽相,引人入胜而已。

穷凶

qióngxiōng

极端凶恶。《三国志 蜀书 先主传》皆冯世宠,藉履国权,穷凶极乱,社稷几危。《宋书 本纪武帝上》:“逆臣桓玄,乘衅纵慝,穷凶恣虐,滔天猾夏。”宋书·文帝纪》:“恶稔身灭,戎丑常数;虐虏穷凶,著於自昔。”明 沉德符野获编·刑部·罪臣孥戮》:“虽谋叛非实,然鸞(仇鸞)稔恶穷凶,天下共恨,故不以为滥刑,而远近称快焉。”《二刻拍案惊奇卷四》:“穷兇乡宦,拘挛为黑狱之囚。”参见“穷凶极恶”。

穷凶极恶

qióngxiōngjíè

形容极端残暴凶恶,穷横蛮横无理。现在常用来比喻言行过分,穷而凶残。同“极恶穷凶”《汉书·王莽传赞》:“乃始恣睢,奋其威诈,滔天虐民,穷凶极恶,流毒诸夏。《三国志 吴书 吴主传》穷凶极恶,以覆四海,至令九州幅裂,普天无统。

穷阎漏屋

qióngyánlòuwū

穷阎:偏僻的里巷;漏屋:通“陋”,狭小的房屋。指僻陋狭小的住处。《荀子·儒效》:“虽隐于穷阎漏屋,人莫不贵,贵道诚存也。”

穷已

qióngyǐ

穷尽;终了。魏晋 徐干《室思》:“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隋 薛道衡《和许给事善心戏场转韵》:“彻夜龙衔烛,欢笑无穷已。”唐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宋 范仲淹《上资政晏侍郎书》:“报德之心,亦无穷已。”康有为《大同书己部第一章》:“人性愈恶,人道愈坏,相熏相习,无有穷已。”

穷裔

qióngyì

荒远之地。唐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既退,又无相知有气力得位者推挽,故卒死於穷裔。”

穷阴

qióngyīn

①指冬尽年终之时。文选·鲍照《舞鹤赋》:“於是穷阴杀节,急景凋年。”李善注:“礼记曰:‘季冬之月,日穷於次。’神农本草经曰:‘秋冬为阴。’”唐 白居易《岁晚旅望诗》:“向晚苍苍南北望,穷阴旅思两无边。”②指极其阴沉的天气。 唐 李华《吊古战场文》:“至若穷阴凝闭,凛洌海隅,积雪没脛,坚冰在鬚。”唐 孟浩然《赴京途中遇雪诗》:“穷阴连晦朔,积雪满山川。”

穷源竟委

qióngyuánjìngwěi

穷、竟:彻底推求;源:本源;委:结束。比喻弄清事物的发展过程。《礼记·学记》:“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明史·徐贞明传》:“又遍历诸河,将大行疏濬。”

穷源朔流

qióngyuánshuòliú

比喻探究和追溯事物的原由。

穷源推本

qióngyuántuīběn

推究事物的本源。明·沈鲸《双珠记·卖儿系珠》:“明珠悬顶,穷源推本应根究。图功业志气从新,思骨肉宗支寻旧。”

穷猿奔林

穷猿投林

qióngyuánbēnlín

qióngyuántóulín

穷猿:被猎人紧追的猿猴。比喻在穷困中急于找一个栖身的地方。《晋书·李充传》:“穷猿投林,岂睱择木。”南朝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言语》:“《北门》之叹,久已上闻。穷猿奔林,岂暇择木!”

穷约

qióngyuē

穷困;贫贱。《晏子春秋·谏上五》:“使民飢饿穷约而无告。”《庄子·缮性》:“故不为轩冤肆志,不为穷约趋俗。”唐 韩愈《与崔群书》:“足下之贤,虽在穷约,犹能不改其乐。”章炳麟《国家论》:“亦如自尊之念,处显贵者不可有,居穷约者不可无。”

穷治

qióngzhì

彻底查办。《汉书·金日磾传》:“日磾捽胡投何罗殿下,得禽缚之,穷治皆伏辜。”《汉书·戾太子刘据传》:“是时,上春秋高,意多所恶,以为左右皆为蛊道祝诅,穷治其事。”《汉书 苏武传》及燕王等反诛,穷治党与。《资治通鉴 魏纪六》乃穷治(吕)壹罪,赏(刘)助百万。《资治通鉴 随纪三》(独孤皇)后忿然曰:前新妇遇毒而夭,我亦不能穷治,何故复于汝发如此意!我在尚尔,我死后,当鱼肉汝乎!《新唐书·薛万均传》:“会有诉万均与高昌女子乱,太宗欲穷治。”《续资治通鉴 宋纪二》辽诸王多坐事系狱,辽主以御史大夫萧护斯有才干,诏穷治,称旨。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乔女:“宰按之,果真,穷治诸无赖。”

穷桎

qióngzhì

犹穷塞。谓时运不通。《庄子·山木》:“飢渴寒暑,穷桎不行。”成玄英疏:“桎,塞也。夫命终穷塞,道德不行,此犹天地虚盈,四时转变,运动万物,发泄气候也。”

穷追不舍

qióngzhuībùshě

勇敢地追赶不放松。林海音《婚姻的故事》:“但是如果她是一个普通人家的女儿,我一定穷追不舍。”高阳《胡雪岩全传·红顶商人》:“然而已经晚了,有两名太平军穷追不舍。”

qióng

芎䓖xiōngqióng:中药名,出自《神农本草经》,即《汤液本草》记载的川芎的别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