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 | qiě | ①尚,还,表示进一层:既高且大。尚且。况且。两汉《古诗十九首 东城高且长》:“东城高且长,逶迤自相属。”②表示暂时:苟且偷安。姑且。《庄子·庚桑楚》与物穷者,物入焉;与物且者,其身之不能容,焉能容人!《资治通鉴 汉纪六十》初,鲁肃尝劝孙权以曹操尚存,宜且抚辑关羽,与之同仇,不可失也。③表示将要、将近:城且拔矣。年且九十。且死。俄且。《庄子·徐无鬼》使之治国,上且钩乎君,下且逆乎民。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项羽闻汉王皆已并关中,且东,齐、赵叛之,大怒。《资治通鉴 汉纪八》初,文帝且崩,戒太子曰:“即有缓急,周亚夫真可任将兵。” 盎不肯,使人围守,且杀之。盎得间,脱亡归报。《资治通鉴 汉纪二十六》是以日食且十,彗星四起。《资治通鉴 梁纪五》(崔)光且死,荐都官尚书贾思伯为侍讲。④ 一面这样,一面那样:且走且说。⑤表示经久:这双鞋且穿呢!⑥文言发语词,用在句首,与“夫”相似:且说。⑦表示假设,相当于“如果”。《庄子·德充符》且子见执政而不违,子齐执政乎?《史记·张仪列传》:“且使我有雒阳负郭田二顷,吾岂能佩六国相印乎!”。《史记·齐太公世家》:“君且欲霸王,非管夷吾不可!”。 |
且夫 | qiěfú | 犹况且。承接上文,表示更进一层的语气。且夫(秦)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肴函之固,自若也。 |
且末 | qiěmò | 代西域国名。《汉书·西域传上·且末国》:“且末国,王治且末城,去长安六千八百二十里。”地在今新疆且末县。《资治通鉴 随纪五》及奏,帝令自尽,(薛)道衡殊不意,未能引决。宪司重奏,缢而杀之,妻子徙且末。天下冤之。 |
且如 | qiěrú | ①假如,如果。《公羊传·隐公元年》:“且如桓立,则恐诸大夫之不能相幼君也。”何休注:“且如,假设之辞。”《水浒传第九回》:“众兄长如此指教。且如要使钱,把多少与他!”《西游记 第八二回》:“八戒道:‘哥啊,且如我变了,却怎么问么?’”②即如,就象。唐 杜甫《兵车行》:“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宋 欧阳修《别滁》:“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宋 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第十一出》:“且如那贫女,屋里姓王,唤做王有钱。只因父母丧亡,水火盗贼害了家计。”《水浒传 第六回》:“知客又道:‘你听我説与你:僧门中职事人员,各有头项;且如小僧做个知客,只理会管待往来客官僧众。’” |
且食蛤蜊 | qiěshíhálí | 《南史·王融传》:“(融)诣王僧佑,因遇沉昭略,未相识。昭略屡顾盼,谓主人曰:‘是何年少?’融殊不平,谓曰:‘仆出于扶桑,入于汤谷,照耀天下,谁云不知,而卿此问?’昭略云:‘不知许事,且食蛤蜊。’”后用以指姑置不问。 |
且休 | qiěxiū | ①暂且休整;暂且休息。《史记·乐毅列传》:“寡人之使骑劫代将军,为将军久暴露於外,故召将军且休,计事。”《汉书·刘向传》:“天子召见向,叹息悲伤其意,谓曰:君且休矣,吾将思之。”颜师古注:“且令出外休息。”唐 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诗》:“君歌且休听我歌,我歌今与君殊科。”②莫要。唐 杜甫《驱竖子摘苍耳诗》:“寄语恶少年,黄金且休掷。”《水浒传第二七回》:“武松道:‘你们且休坐了,赶下岭去,寻买些酒肉吃。’” 明 叶宪祖《易水寒第一折》:“且休嗟数奇,待时藏器,佯狂游世。” |
且住为佳 | qiězhùwéijiā | 且:暂且;佳:好。还是暂且住在这里好。多用以劝留客人住下。唐·颜真卿《寒食帖》:“寒食只数日间,得且住为佳耳。”宋 辛弃疾《霜天晓角 旅兴》词:明日落花寒食,得且住为佳耳! |
趄 | qiè I | 倾斜:趄坡儿。趄着身子。II.jū趑趄不进zījūbùjìn:迟疑不前的样子。 |
趄趄 | qièqiè | ①侧身而行,恭敬趋奉貌。唐 柳宗元《与顾十郎书》:“大抵当隆赫柄用,而蜂附蚁合,喣喣趄趄,便僻匍匐。”②欲进又退的样子。《西游记第二三回》:“那獃子脚儿趄趄的,要往那里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