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 | qiáng | ①用砖石等砌成承架房顶或隔开内外的建筑物:砖墙。土墙。院墙。城墙。墙垣。墙头。墙头草。铜墙铁壁。②门屏:萧墙(喻内部,如“祸起萧墙”)。③古代出殡时张于棺材周围的帏帐。 |
墙高基下 | qiánggāojīxià | 喻名位虽高而才德低下。《北史·序传·李僧伽》:“时郑子默有名于世,僧伽曰:‘行不适道,文胜其质,郭林宗所谓墙高基下,虽得必丧,此之徒也。’” |
墙花路草 墙花路柳 | qiánghuālùcǎo qiánghuālùliǔ | 喻娼妓。明·高明《二郎神·秋怀》套曲:“风流。恩情怎比,墙花路柳?记待月西厢,和你携素手。”《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假如墙花路柳,偶然适兴,无损于事。明·徐复祚《红梨记·诗要》:“非执拗,那壁厢是墙花路草,怎比得日边红杏倚云高?”明·高濂《玉簪记·词媾》:“如本是柔枝嫩条,休比做墙花路草。”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九十七回:彼墙花路草,尚且钟情不舍,到底得合,况贵为妃嫔者乎! |
墙面 | qiángmiàn | ①谓面对墙壁,目无所见。比喻不学无术或一无所知。《尚书·周官》:“蓄疑败谋,怠忽荒政,不学墙面,莅事惟烦。” 孔传:“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 孔颖达疏:“人而不学,如面向墙,无所覩见。”《论语·阳货篇》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宋书·武帝纪下》:“后生大惧于墙面,故老窃叹于子衿。”《旧唐书·阎立本传》:“吾少好读书,幸免墙面,缘情染翰,颇及儕流。” 宋 司马光《辞免馆伴札子》:“两朝事体,正如墙面;虏中情伪,分毫不知。” 清 黄宗羲《答万贞一论明史历志书》:“盖作者之精神,尽在於表,使推者易於为力;今既不可尽载,而徒列推法,是则终於墙面而已。”②墙壁的外层。 |
墙面而立 | qiángmiànérlì | 面对墙壁对立。形容目光短浅。亦作“面墙而立”。《书·周官》:“不学墙面”孔传:“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论语·阳货》:“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南朝梁·简文帝《诫当阳公大心书》若使墙面而立,沐猴而冠,吾所不取。 |
墙头马上 | qiángtóumǎshàng | 为男女爱慕之典实。唐 白居易《井底引银瓶》诗:“妾弄青梅凭短墙,君骑白马傍垂杨。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元·白朴《墙头马上》第一折:“今夜里早赴佳期,成就了墙头马上。” |
墙阴 | qiángyīn | 墙的阴影处;墙的阴暗处。隋 卢思道《孤鸿赋序》:“鎩翮墙阴,偶影独立。”唐 岑参《题山寺僧房诗》:“窗影摇羣木,墙阴载一峯。”宋 陆游《枕上偶赋》:“孤萤入窗罅,斜月下墙阴。”宋 张镃《满庭芳》:“土花沿翠,萤火坠墙阴。”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张五》:“甫至宅后,见一男一女,作淫戯於墙阴,略不羞避。” |
墙宇 | qiángyǔ | ①指房屋。孔融《缮治郑公宅教》:“必缮治墙宇,以俟还。”《晋书·孝愍帝纪》:“帝之继皇统也,属永嘉之乱,天下崩离,长安城中户不盈百,墙宇穨毁,蒿棘成林。”唐 杜甫《课伐木诗》:“墙宇资屡修,衰年怯幽独。”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王成》:“时盛夏燠热,村外故有周氏园,墙宇尽倾,唯存一亭。”②引申为庇荫。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名实》:“祖考之嘉名美誉,亦子孙之冕服墙宇也。”③喻风范,气度。晋 袁宏《三国名臣序赞》:“邈哉崔生,体正心直,天骨疏朗,墙宇高嶷。”《晋书·王湛王坦之等传论》:“坦之墙宇凝旷,逸操金贞。”清 曾国藩《邓湘皋先生墓表》:“磵东墙宇自峻,与人少可。” |
墙垣 | qiángyuán | 亦作“墻垣”。 墙壁。《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是以令吏人完客所馆,高其閈閎,厚其墙垣,以无忧客使。” 清 唐甄《潜书·除党》:“峻墙垣,谨防御,不与以钻踰之便。”凌力《星星草第十三章》:“古老乌黑的小屋,残断的墙垣和肮脏的道路,同样显示着凋蔽破败的景象。”《资治通鉴 秦纪一》代地震,自乐徐以西,北至平阴,台屋墙垣太半坏,地坼东西百三十步。 |
嫱 | qiáng | 古代宫廷里的女官名。妃、嫱的地位高于嫔、御。《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七十》然宫中宴赐,未闻有所贬损;左右嫱嬖,未闻有所放遣。参见“媵嫱”。 |
蔷 | qiáng | 参见“蔷薇qiángwēi”。宋 秦观《春日》:“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
蔷薇 | qiángwēi | 植物名。落叶灌木,茎细长,蔓生,枝上密生小刺,羽状复叶,小叶倒卵形或长圆形,花白色或淡红色,有芳香。花可供观赏,果实可以入药。亦指这种植物的花。宋 黄庭坚《清平乐 春归何处》:“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
樯 | qiáng | 帆船上挂风帆的桅杆,引申为帆船或帆:帆樯林立。樯倾楫摧。《资治通鉴 宋纪二》(庾)登之怯,使小将陈作大囊,贮茅悬于帆樯,云可以焚舰,用火宜须晴,以缓战期。宋 寇准《书河上亭壁》:“岸阔樯稀波渺茫,独凭危槛思何长。”宋 柳永《安公子词远岸收残雨》:“游宦成羁旅。短樯吟倚闲凝伫。万水千山迷远近,想乡关何处。”《续资治通鉴 卷第一百八十四》俄而宋军有一舟樯旗仆,诸舟之樯旗皆仆,(张)世杰知事去,乃抽精兵入中军,诸军大溃,翟国秀、凌震等皆解甲降。毛泽东《水调歌头 游泳》:“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 |
樯橹 | qiánglǔ | 樯与船桨。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
樯倾楫摧 | qiángqīngjícuī | 形容破败萧条的场景,或用于写航船遇风浪时的情景。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