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 | qián | ①货币:铜钱。金钱。银钱。钱票。钱币。钱财。钱庄。钱粮。宋 欧阳修《卖油翁》: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②费用:车钱。买书的钱。③财物:有钱有势。④圆形像钱的东西:榆钱。荷钱。⑤中国市制重量单位,一两的十分之一。⑥姓。 |
钱镈 | qiánbó | ①指古代的两种农具名。后泛指农具。明 杜濬《唐港耕人歌》:“东邻借钱鎛,西邻借桔槔。”《聊斋志异 林氏》戚人就榻,戏曰:“佃人来矣,深愧钱镈不利,负此良田。”②借指农事。宋 王禹偁《酬种放徵君》诗:“无术铸五兵,使民兴钱鎛。” |
钱帛 | qiánbó | 指聘礼。《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 |
钱谷 | qián’gǔ | ①钱币﹑谷物。常借指赋税。《后汉书 光武帝纪下》吏人死亡,或在坏垣毁屋之下,而家羸弱不能收拾者,其以见钱谷取佣,为寻求之。②指钱粮的会计﹐财政的管理。 |
钱贯 | qiánguàn | ①穿钱的绳子。《后汉书·翟酺传》仓谷腐而不可食,钱贯朽而不可校。南朝梁 宗懔《荆楚岁时记》又以钱贯系杖脚。《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四十七》五月,甲子,提领封桩库阎苍舒言封桩库钱贯断烂之数,乞对阅支遣。②指成串的钱。唐 元稹《赠吕二校书》诗:共占花园争赵辟,竞添钱贯定秋娘。 |
钱过北斗 米烂陈仓 | qiánguòběidǒu mǐlànchéncāng | 形容一个人或家庭极其富有,财富多到难以计量。《儒林外史第六回》赵氏在家掌管家务,真个是钱过北斗,米烂成仓,僮仆成群,牛马成行,享福度日。 |
钱斛 | qiánhú | ①钱财和粮食。《宋史·食货志上六》:"王安石秉政,改贷粮法而为借助,移常平、广惠仓钱斛而为青苗,皆令民出息。" 《续资治通鉴 宋纪六十七》今欲以见在斗斛,遇贵量减市价粜,遇贱量增市价籴,可通融转运司苗税,及前钱斛就使转易者,亦许兑换。②特指俸钱和禄米;薪俸。宋 庄季裕《鸡肋编》卷中:"至绍兴间,新制:非经参部,人不勘支俸钱。三子遂俱无禄,独大主所请钱斛,已不能足用。" |
钱可通神 | qiánkětōngshén | 比喻金钱的魔力极大。唐 张固《幽闲鼓吹》:“钱至十万,可通神矣。无不可回之事,吾惧及祸,不得不止。”元 无名氏《鸳鸯被》第四折:大小荆条,先决四十,再发有司,从公拟罪,钱可通神,法难纵你。 |
钱陌 | qiánmò | 本为一百文的钱串。后成为钱的计量单位,名为一陌而实不足百文。《新五代史·杂传十七·姚顗》:“顗为人仁恕,不知钱陌銖两之数,御家无法,在相位齪齪无所为。”宋 高承《事物纪原·布帛杂事·钱陌》:“自古用钱,贯皆以千,百皆以足。梁武帝时,自破岭以东,八十为陌,名东钱;江郢以上,七十,名西钱;京师,九十,名长钱。大同元年,詔通用足,而人不从,钱陌益少,末年遂以三十五为陌。钱以八十为陌,盖自梁始也,其事见通。唐昭宗时,京师用钱,八百五十为贯;河南府以八百为贯。笔谈曰:隐帝时,三司使王章每出官钱,以七十七为陌,为之省陌,盖自五代始也。” 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都市钱陌》:“都市钱陌,官用七十七,街市通用七十五。” |
钱塘 | qiántáng | ①见“钱塘江”。②亦作“钱唐”。古县名。地在今浙江省。古诗文中常指今杭州市。《史记·秦始皇本纪》:“过丹阳,至钱唐。”张守节正义:“钱唐,今杭州县。”唐 李绅《真娘墓诗》:“还似钱塘苏小小,祗应迴首是卿卿。”宋 施德操《北窗炙輠卷下》:“当绍兴中,国家方创都钱塘。”宋 柳永《望海潮 东南形胜》:“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明 皇甫涍《雪山歌奉寄彭太保》:“君王垂衣念西土,钱塘老子不足数。” |
钱塘湖 | qiántánghú | 钱塘湖,即西湖。杭州市中心的西湖,南北长3.3公里,东西宽2.8公里,水面原面积5.66平方公里,包括湖中岛屿为6.3平方公里,湖岸周长15公里。 |
钱塘江 | qiántángjiāng | 古称浙,全名“浙江”,又名“折江”、“之江”、“罗刹江”,一般浙江富阳段称为富春江,浙江下游杭州段称为钱塘江。钱塘江最早见名于《山海经》,因流经古钱塘县(今杭州)而得名,是吴越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之一。钱塘江潮被誉为“天下第一潮”,是世界一大自然奇观,它是天体引力和地球自转的离心作用,加上杭州湾喇叭口的特殊地形所造成的特大涌潮。 |
钱引 | qiányǐn | 北宋的一种钞票,可用以兑换金银钱币。《宋史·食货志》记崇宁四年(1105年)令诸路更用钱引,准新样印刷,四川如旧法。宋徽宗大观元年(1107年),宋朝政府改“交子”为“钱引”,改“交子务”为“钱引务”。除四川、福建、浙江、湖广等地仍沿用“交子”外,其它诸路均改用“钱引”。后四川也于大观三年(1109年)改交子为钱引。“钱引”与“交子”的最大区别,是它以“缗”为单位。“钱引”的纸张、印刷、图画和印鉴都很精良。但“钱引”不置钞本,不许兑换,随意增发,因此纸券价值大跌,到南宋嘉定时期,每缗只值现钱一百文。 |
钱注 | qiánzhù | 指赌博时所押的钱。《聊斋志异 任秀》至邻舟,则见两人对赌,钱注丰美。姚雪垠《长夜 三四》:“陈老五挤在第二层,用很小的钱注小小心心地押宝。” |
乾 | qián I. | ①八卦之一,代表天:乾坤(“坤”,代表地)。②旧时称男性的:乾造。乾宅。II.gān见“干”。 |
乾道 | qiándào | 天道,阳刚之道。《醒世恒言 苏小妹三难新郎》自混沌初辟,乾道成男,坤道成女,虽则造化无私,却也阴阳分位。参见“坤道”。 |
乾断 | qiánduàn | 帝王的裁决。帝王裁决政事的权力。《续资治通鉴 宋纪五十九》伏望陛下(宋仁宗)以天性之至仁,廓日月之融光,以奋乾断,俾善无不录,恶无不诛。明 刘若愚《酌中志·忧危竑议前纪》:"伏乞皇上大奋乾断,俯从羣谏,早建皇长子。"清 夏燮《中西纪事·剿抚异同》:"是时,成庙主剿之见,独操乾断,万无转移。"清 林则徐《密陈夷务不能歇手片》:"自查办鸦片以来,幸赖乾断严明,天威震迭。" |
乾封 | qiánfēng | 晒干新筑的祭坛。封,封禅时所建的祭坛。后泛指天旱。《史记 孝武本纪》公孙卿曰:“黄帝时封则天旱,乾封三年。”上乃下诏曰:“天旱,意乾封乎?其令天下尊祠灵星焉。” |
乾刚 | qián’gang | ①谓天道刚健。亦用以称帝王的刚健决断。语出《易·杂卦》:“乾刚坤柔。”《汉书·谷永传》:“陛下诚深察愚臣之言……奋乾刚之威,平天覆之施。”《后汉书·杨震传》:“唯陛下奋乾刚之德,弃骄奢之臣,以掩訞言之口。”②引申指君主的威权。 宋 李纲《上渊圣皇帝实封言事奏状》:“伏望陛下运以乾刚,照以离明,为宗社生灵大计,断而行之。” 明 唐顺之《廷试策一道》:“臣愿陛下离照旁通,乾刚独断,政绩显著。”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伏愿迅振乾刚,即传严旨,将此二人立正刑。” |
乾纲 | qián’gāng | 朝纲;君权。夫纲,夫权。《明史 卷十九 穆宗》第柄臣相轧,门户渐开,而帝未能振肃乾纲,矫除积习,盖亦宽恕有余,而刚明不足者欤!《明史·王用汲传》夫威福者,陛下所当自出;乾纲者,陛下所当独揽。清 龚自珍《明良论四》夫乾纲贵裁断,不贵端拱无为,亦论之似者也。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马介甫》:“兄勿馁。乾纲之振,在此一举。”《薄熙来传》有云渝州虽远,然都督以亲贵知之,乾纲独断无人掣肘,或别有一番天地。 |
乾坤 | qiánkūn | ①天地间。国家;江山;天下。扭转乾坤。《敦煌曲子词·浣溪沙》:“竭节尽忠扶社稷,指山为誓保乾坤。”宋 杨万里《得亲老家问》诗之二:“乾坤裂未补,簪笏达何荣?”元 王冕《墨梅》:“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章炳麟《狱中赠邹容诗》:“临命须掺手,乾坤只两头。”②男女。指帝、后。《后汉书·皇甫规传》:“梁太后临朝,规举贤良方正。对策曰:‘……陛下体兼乾坤,聦哲纯茂。’”王先谦集解引胡三省曰:“以坤母临朝,以君天下,行乾之德,故曰体兼乾坤。”③称日月。唐 杜甫《登岳阳楼》诗:“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杨伦笺注引董斯张曰:“考《水经注》:“洞庭湖广圆五百里,日月若出没其中。”④玄虚;花招。《儒林外史 第二三回》:“牛玉圃道:‘你放的狗屁,你弄的好乾坤哩!’” |
乾龙 | qiánlóng | 《易·乾》:“九五,飞龙在天。”乾卦第五爻为天子在位之象,因以“乾龙”喻帝王。宋 王安石《送江宁彭给事赴阙诗》:“乾龙已应天飞五,晋 马徐观昼接三。”李壁注:“乾龙,谓英庙初御极也。” |
乾龙节 | qiánlóngjié | 四月十三日为宋钦宗赵桓诞辰,定名乾龙节。宋 向子諲《忆秦娥》:“可堪更近乾龙节,眼中泪尽空啼血。空啼血,子规声外,晓风残月。” |
乾鳥/千鸟 | qiánniǎo | 詈词。《水浒传第四回》(鲁智深)寻思道:“干鸟么!俺往常好酒好肉每日不离口,如今教洒家做了和尚,饿得干瘪了。《水浒后传第二七回》:“你这乾鸟,若再开口,先砍你这颗狗头!” |
乾祇 | qiánqí | 天地,天神地神。《三国志 蜀书 先主传》伏惟大王出自孝景皇帝中山靖王之胄,本支百世,乾祇降祚,圣姿硕茂。 |
乾乾 | qiánqián | ①自强不息貌。《易·乾》:“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孔颖达疏:“言每恒终竟此日,健健自强,勉力不有止息。”宋 司马光《初见白发慨然感怀》诗:“留为鑑中铭,晨夕思乾乾。” 明 方孝孺《静学斋赋》:“旦潜心於冲漠兮,夕重之以乾乾。”②敬慎貌。文选·张衡《东都赋》:“勤屡省,懋乾乾。”薛综注:“乾乾,敬也。”三国魏 曹植《武帝诔》:“乾乾庶事,气过方叔。” |
乾乾翼翼 | qiánqiányìyì | 指勤勉敬慎。《资治通鉴 晋纪二十一》刘承庆上疏,以为:“伏愿陛下乾乾翼翼,无戾天人之心而兴不急之役,则兆人蒙赖,福禄无穷。” |
乾象 | qiánxiàng | 天象。旧以为天象变化与人事有关。黄星见于乾象,正照此间。清 广东 新武生《黄萧养回头》:“牝鸡司晨操权柄,奸雄当道遍朝廷。漦龙流毒乾象暗,狡兔生存走狗烹。”《资治通鉴 陈纪九》通直散骑庾秀才奏曰:“臣仰观乾象,俯察图记,必有迁都之事。且汉营此城,将八百岁,水皆咸卤,不甚宜人。愿陛下(隋文帝)协天人之心,为迁徙之计。” |
乾元 | qiányuán | 乾之元,乾是天,元是始,乾元既是天道之始。出自易经,"大哉乾元,至哉乾元",意为天,乾是八卦之一,意为天,元意为卦。《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七十九》蒙古建国号曰大元,取《易》“大哉乾元”之义。 |
墘 | qián | ①(方言)旁边;附近。田墘。海墘。小溪墘。器物的边沿:碗墘。②多用于地名,如车路墘(在台湾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