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 | bā | ①粘结着的东西:泥巴。锅巴。②粘贴,依附在别的东西上:饭巴锅了。巴结别人。③贴近:前不巴村,后不巴店。④盼,期望:巴望。⑤张开:巴着眼睛。⑥古国名,在今中国四川省东部。⑦中国四川省东部,泛指四川:巴蜀。巴山蜀水。⑧词尾,读轻声:尾巴。嘴巴。⑨大蛇:巴蛇(传说中能吞大象的蛇)。⑩气压的压强单位。11.压强单位。12.姓。 |
巴巴急急 | bābājíjí | 指勉强,凑合。同“巴巴结结”。《古今小说 沉小官一鸟害七命》:“父子三人,正是衣不遮身,食不充口,巴巴急急,食不敷。”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十八回:“偏是小户人家,巴巴急急,过了一年,喜遇着个闲月,见外边满街灯火,连陌笙歌。” |
巴巴劫劫 | bābājiéjié | 指心情急切的样子。元 狄君厚《介子推》第四折:“道他巴巴劫劫背着主公,破破碌碌践红尘。”明·杨慎《洞天玄记》第四折:“巴巴劫劫,都只为爱子怜妻,碌碌波波,常只是争人竞我。” |
巴鼻 | bābí | 来由;根据。《水浒传第四五回》这厮倒来我面前又说海阇黎许多事,说得个没巴鼻。 |
巴高枝儿 | bāgāozhīér | 比喻高攀。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二回:“我也不怕人笑话我奴才亲戚混巴高枝儿,我今日可算认定了干娘咧!”。 |
巴汉 | bāhàn | 古巴郡、汉中地区。在今川东、陕南、鄂西北一带。《史记·刺客列传》:“南有涇渭之沃,擅巴之饶。”《晋书 文帝纪》巴汉震叠,江源云彻,地平天成,诚在斯举。《晋书 愍帝纪》梁州刺史张光,亦遣巴汉之卒,屯在骆谷。宋 王安石《诸葛武侯诗》:“崎嶇巴间,屡以弱攻强。” |
巴陵郡 | bālíngjùn | 古代行政区划,晋惠帝元康元年(公元290年)置,郡治设在巴陵县。隋文帝时,精简郡县,废巴陵郡,建为巴州。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 |
巴人下里 | bārénxiàlǐ | 即下里巴人。古代楚国流行的民间歌曲。用以称流俗的音乐。巴,古国名,在今四川东部一带,古为楚地。下里,乡里。也泛指粗俗的。南朝梁 简文帝《与湘东王书》:“故玉微金铣,反为拙目所嗤;《巴人下里》,更合郢中之听。”《平山冷燕》第十七回:张寅道:“晚生末学,‘巴人下里’之词只好涂饰闾里,怎敢陈于老太师山斗之下。” |
巴三揽四 | bāsānlǎnsì | 形容说话东拉西扯。元·萧德祥《杀狗劝夫》第四折:“我说的丁一确二,你说的巴三揽四。” |
巴山 | bāshān | 指大巴山,在陕西南部和四川东北交界处。唐·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指巴蜀一带)唐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
巴山夜雨 | bāshānyèyǔ | 指客居异地时,恰逢夜雨缠绵的孤独寂寞情景。唐·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
巴山越岭 | bāshānyuèlǐng | 巴:攀援。攀山过岭。形容善于登山行走。元 关汉卿《单刀会》第二折:“人似巴山越岭彪,马跨翻江混海虬。” |
巴头探脑 | bātóutànnǎo | 形容伸着头偷看。启功《鹧鸪天·乘公共交通车 八首》乘客纷纷一字排,巴头探脑费疑猜,东南西北车多少,不靠咱们这站台。同探头探脑。 |
巴蜀 | bāshǔ | 秦设巴蜀二郡,皆在今四川省。后用为四川的别称。《晋书 文帝纪》其后巴蜀屡侵,西土不靖,公奇画指授,制胜千里。 |
巴水 | bāshuǐ | 《唐书.地理志》曰:“归州(秭归)有巴东,壁州(通江县)有东巴,通州(达州)有巴渠,合州(重庆)有巴川”。巴渠、巴川,明显都是指巴水。南朝梁 萧纲(即简文帝)《蜀道难 其二》:“巫山七百里,巴水三回曲。笛声下复高,猿啼断还续。” |
巴望 | bāwàng | 盼望,希望。巴望你能来。 |
巴峡 | bāxiá | 指巴县以东江面的石洞峡、铜锣峡、明月峡,即《华阳国志·巴志》所称的巴郡三峡。《隋书 帝纪卷一高祖杨坚下》巴峡之下,海筮已西,江北江南,为鬼为蜮。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
吧 | bā I. | 象声词:吧的一声,笔尖断了。II.ba助词,用在句末,表示赞同,推测、命令、请求等语气;用在句中表示停顿。 |
疤 | bā | ①伤口或疮平复以后留下的痕迹:伤疤。疮疤。疤痕。②器物上像疤的痕迹:坛子磕了一个疤。 |
疤瘢 | bābān | 犹疤痕。《元典章新集·刑部·偷盗》:“王萬四將先犯刺字用火炙去,刺成人頭龍形,遮蓋疤瘢。”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二十七 金玉奴棒打薄情郎》看来乞丐只是没钱,身上却无疤瘢。柯灵《香雪海·给人物以生命》:“仿佛蓦然瞥见自己灵魂深处的一个疤瘢,因此引起震撼、颤栗和警惕。” |
疤瘌流星 | bālàliúxīng | 方言,形容物体表面疤痕累累。小明喜欢研究天体,他说月球表面疤瘌流星的。《红楼梦第六十七回》今年三伏里雨水少,这果子树上都有虫子,把果子吃的疤瘌流星的,掉了好些下来。 |
夿 | bā | ①巨大。②地名用字。奤夿屯( Hǎbā Tún),地名,在北京市。 |
芭 | bā | ①芭蕉:a.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宽大,叶柄一层一层紧裹着茎。叶和茎的纤维可编绳索;b.这种植物的果实,跟香蕉相似。唐 韩愈《山石诗》:“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唐 李商隐《代赠》:“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宋 贺铸《石州慢 薄雨收寒》:“芭蕉不展丁香结。枉望断天涯,两厌厌风月。”宋 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词》:“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宋 吴文英《唐多令》:“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②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 |
岜 | bā | 石山。岜关岭:地名,在广西。岜沙村:贵州省从江县岜沙村--“岜”在字典里念ba,但在这里你问ba沙在哪儿,没有人会知道。只有念bia沙,他们才都心领神会。 |
笆 | bā | 用竹子、柳条、荆条、芦苇等编成的像席箔那样的东西:竹篾笆。荆笆。篱笆。笆斗:用竹子或柳条编的圆底器物。《聊斋志异 王桂庵》隐念:诗中“门前一树马缨花”,此其是矣,过数武,苇笆光洁。 |
粑 | bā | 粑是一道以大米、馅为主要原料制成的小吃。如萝卜粑、豆角粑等。 |
鲃 | bā I. | 鱼类的一属,体侧扁或亚圆筒形,有口须,背鳍有的有硬刺,种类繁多。生活在水流湍急的涧溪中。II.bà同“鲅bà”。 |
羓 | bā | ①经过加工的大块干肉。②泛指干制食品。③传说中的一种珍贵的羊。 |
豝 | bā | 常跟随在母猪身边的小猪,或因体重过大而匍匐于地的大猪、母猪。《西游记第八回》腌腊鸡鹅强蟹鳖,獐豝兔鹿胜鱼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