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ín I.

①屡次,连次:频繁。频仍。频数(shù)(次数多而接连)。频率()。频谱。捷报频传。宋 晏殊《浣溪沙 一向年光有限身》:“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②危急:“国步斯频”。③并列:“百嘉备舍,群神频行”。④古同“”。II.bīn古同“”,水边地。

频蹙

píncù

亦作“频顣”。皱眉。《孟子·縢文公下》:“他日归,则有馈其兄生鹅者,己频顣曰:‘恶用是鶃鶃者为哉?’”一本作“颦蹙 ”。《易·巽》“频巽,吝” 三国魏 王弼注:“频,频蹙,不乐而穷,不得已之谓也。”宋 叶适《财计上》:“(君子)徒从其后频蹙而议之,厉色而争之耳。”花月痕 第二四回》:“半晌,秋痕双蛾频蹙,皓齿微呈。”

频烦

pínfán

频繁;多次地烦劳。《三国志·蜀志·费祎传》:“以奉使称旨,频烦至吴。”唐 韩愈《袁州刺史谢上表》:“累蒙朝廷奬用,掌誥西掖,司刑南宫,显荣频烦,称效寂蔑。”唐 杜甫《蜀相》:“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清 刘大櫆《乞公建义仓引》:“彼其所入者多,则其所出者亦众。淫侈于酒食,频烦其燕会,故虽粟米狼藉,而终岁之用犹苦其不给。”

频繁

pínfán

间隔短暂的,(次数)多的。频繁互访,穿梭外交。

频年

pínnián

连续几年。频年灾旱。唐 沈佺期《杂诗三首 其三》“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续资治通鉴 宋纪四十三》今奔冲边地,频年于兹,汉之兵民有血战而死者,无一城一将愿归大王者,与初望无乃异乎?

频仍

pínréng

连续不断,频繁发生。宋 秦观《边防中》:“怨祸构连,饥馑频仍。”《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七十》庚辰,(宋理宗赵昀)下罪已诏曰:“朕德不类,不能上全三光之明,下遂群生之和,变异频仍,咎证彰灼,夙夜祗惧,不遑宁康。”明 孔贞运《明兵部尚书节寰袁公墓志铭》“公(袁可立)独抗疏辩论:‘况今西虏跳梁,播酋负固东海,倭患未熄,中原灾害频仍,起废求言正今日急务’”。

频数

pínshoù

pínshù

次数多而接连。病人腹泻频数。宋·梅尧臣《和永叔内翰戏答》便归膏面染髭须,从今宴会应频数。《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零一》时山东盗起,(刘)豫欲易江南一郡,而执政厌其频数,皆拒之,豫怏怏而去。

频岁

pínsuì

连年。《后汉书·赵孝王良传:“十三年,降为赵公,频岁来朝。”晋书·李特载记:“元康中,氐齐万年反,关西扰乱,频岁大飢,百姓乃流移就穀,相与入川者数万家。”

pín

皱眉。《庄子·天运》故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之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资治通鉴 周纪二》昭侯曰:“吾闻明主爱一颦一笑,颦有为颦,笑有为笑。今裤岂特颦笑哉!吾必待有功者。”唐 李白《怨情 诗》:“美人卷珠帘,深坐嚬蛾眉。”宋 欧阳修《诉衷情 眉意》:“思往事,惜流芳。易成伤。拟歌先敛,欲笑还颦,最断人肠。”宋 李元膺《洞仙歌 雪云散尽》:“雪云散尽,放晓晴池院。杨柳于人便青眼。更风流多处,一点梅心,相映远,约略颦轻笑浅。”《聊斋志异 云萝公主》过数日,颦黛不食,曰:“近病恶阻,颇思烟火之味。” 

颦蹙

颦顣

píncù

颦:皱眉,颦眉。一颦一笑。颦蹙(皱着眉头,形容忧愁)。同“频蹙”。东施效颦。蹙:紧迫,穷蹙。皱,收缩:蹙眉。蹙额。蹙皱。蹙缩。皱着眉头,形容忧愁的样子。《庄子·至乐》髑髅深颦蹙额曰: “吾安能弃南面王乐而复为人间之劳乎!”《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六十六》或白于李蹊,蹊颦蹙曰:“白之参政(前御史大夫内族哈昭)。”《聊斋志异 宦娘》妪颦蹙曰:“此即不敢应命。”温(如春)诘其故,但云难言,怅然遂罢。

颦眉pínméi

皱眉。《说岳全传 第四十四回》那梁夫人反不甚开怀,颦眉长叹道:将军不可因一时小胜,忘了大敌!

颦卿pínqīng

《红楼梦》中林黛玉的表字,由贾宝玉所取。这一称呼体现了宝玉对黛玉的深情与独特的情感表达。《红楼梦第八十九回 》人亡物在公子填词,蛇影杯弓颦卿绝粒。

颦笑pínxiào皱眉和欢笑。所以古人云:“颦有为颦,笑有为笑。颦笑之间,最宜谨慎。”清 李渔《蜃中楼·训女》:“鮫宫生长不胜綃,水镜里,自怜顰笑。”清 黄协埙《淞南梦影录卷三》:“小桂寿者,眸凝秋水,脸晕朝霞,顰笑皆工。”借指厌恶和喜欢。郭沫若《黑猫》:“在武夫专横之下,人的生命便寄系在一分颦笑之间。”

pín

①笑的样子。②古同“”。表示皱眉,如一颦一笑、东施效颦。宋 姜夔《鹧鸪天·己酉之秋苕溪记所见词》:“红乍笑,绿长嚬。与谁同度可怜春。”

嚬蹙

píncù

皱眉蹙额。汉 王充《论衡·自然》:"薄酒酸苦,宾主嚬蹙。"《资治通鉴·唐僖宗光启三年》:"彦、师铎无如之何,嚬蹙而已。"胡三省注:"攒眉为嚬,皱頞为蹙。"《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七十帝(宋理宗)嚬蹙久之。清 黄景仁《陌上行》:"徘徊自诀爷娘侧,嚬蹙依然好颜色。"《聊斋志异 考弊司》秋华嚬蹙,不作一语。李善 注:"嚬蹙,忧貌。"

嚬呻

pínshēn

谓蹙眉呻吟。宋 苏轼 《祭张文定公文 之一》:“老不惰媮,疾不嚬呻。” 清 钱谦益《先太淑人述》:“病不哕噫,没不嚬呻。”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娇娜》:(孔)生望见艳色,嚬呻顿忘,精神为之一爽。《聊斋志异 孝子》母股生巨疽,痛不可忍,昼夜嚬呻。《聊斋志异 林氏》负而归,目渐动;稍稍嚬呻。

pín I.

水草,叶浮水面,夏秋开小白花,故称白蘋。白蘋洲:生满蘋草的水边小洲。亦称“大萍”、“田字草”、“浮萍”、“绿萍”。 战国楚 屈原《九歌 湘夫人》鸟何萃兮蘋中,罾何为兮木上?唐 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緑苹。”宋 陆游《鹊桥仙》:“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苹洲烟雨。”II.píng苹。见“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