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ǐ I.

不好,坏,恶;亏(与盈相对):否极泰来(“否”和“”,前者是坏卦,后者是好卦。指事情坏到了极点,就会向好的方向转化)。未知善否。《宋书 本纪武帝上》故盈否时袭,四灵通其变。明 王鏊《亲政篇下之情壅阏而不得上闻,上下间隔,虽有国而无国矣,所以为“否”也。II.参见“fǒu”。

否德

pǐdé

鄙陋之德;微德。否,通“鄙”。否德既彰,有忝大位:不好的德行已经如此明显,(所以)(他)担任皇帝是对皇上(这一至高无上的形象)的玷污。《尚书·尧典》帝曰:“咨!四岳!朕在位七十载,汝能庸命,巽朕位?”岳曰:“否德忝帝位。”《三国志 蜀书 先主传》备惟否德,惧忝帝位。元·耶律楚材《用梁斗南韵》否德自惭调鼎鼐,微才不可典玑衡。《续资治通鉴 卷第一百九十七》今爵给否德,赏给罔劝,缓急之际,何所赖乎。

否隔

pǐgé

亦作“否鬲”。隔绝不通。《汉书·薛宣传》:“夫人道不通,则阴阳否鬲。”颜师古注:“否,闭也,音皮鄙反。鬲与隔同。”曹植《求通亲亲表》今之否隔,友于同忧。《北史 本纪卷十北周武帝宇文邕昔天厌水运,龙战于野,两京否隔,四纪于兹。唐 吴兢《贞观政要·公平》:“君臣失序,上下否隔,乱亡不恤,将何以治乎?”《明史·光宗纪赞》:“纲纪废弛,君臣否隔。”《资治通鉴 汉纪二十二夫人道不通则阴阳否隔,和气不通,未必不由此也!

否极泰来

否极泰回

否极泰至

pǐjítàilái

pǐjítaihuí

pǐjítàizhì

否、泰:《周易》中的两个卦名。否:卦不顺利;泰:卦顺利;极:尽头。逆境达到极点,就会向顺境转化。指坏运到了头好运就来了。否终则泰。明·沈采《千金记·漏贼》:“想何年甚时,否极泰回,夫荣子贵。”

否极而泰

否极生泰

pǐjíértài

pǐjíshēngtài

否:坏;泰:好,顺利。坏的达到极点,好的就来了。指厄运终了好运就来。你不要指望会立即出现否极生泰了。元·关汉卿《裴度还带》第一折:“几时得否极生泰,看别人青云独步立瑶阶。”

否极阳回

pǐjíyánghuí

犹言否极泰来。清·陈梦雷《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祸盈业满,否极阳回。”

否去泰来

pǐqùtailái

指厄运过去,好运到来。前蜀·韦庄《湘中作》诗:“否去泰来终可待,寒夜休唱《饭牛歌》。”

否塞

pǐsāi

①闭塞不通。《后汉书·周举传》:“阴阳闭隔,则二气否塞。” 唐 陆龟蒙《奉酬袭美先辈吴中苦雨一百韵》:“因之成否塞,十载真契阔。”宋 苏辙《太皇太后以旱赐门下诏》:“上下否塞,情之不通者非一。”严复《救亡决论》:“否塞晦盲,真若一丘之貉。”②犹困厄。《亢仓子·政道》:“赦不欲数,赦数则恶者得计,平人生心,而贤良否塞矣。”晋 葛洪《抱朴子·广譬》:“逸伦之士,不以否塞而薄其节。”宋 曾巩《寄欧阳舍人书》:“先祖之屯蹶否塞以死,而先生显之。”陈衍《元诗纪事·黄公望》引明 汪砢玉珊瑚:“气象萧索,有贤人在下位之象。岂感当时胡运否塞,高流隐遁而为是歟?”

否泰

pǐtài

易的两个卦名。天地交,万物通谓之“泰”;不交闭塞谓之“否”。后常以指世事的盛衰,命运的顺逆。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三国志 蜀书 先主传》久使陛下圣教陵迟,六合之内,否而未泰,惟忧反侧,疢如疾首。《文选·刘琨》:昏明迭用,否泰相济。李善注:昏明谓昼夜也。晋 潘岳《西征赋》:“岂地势之安危,信人事之否泰。”唐 刘知几《史通·载文》:“夫国有否泰,世有污隆,作者形言,本无定準。”元 范康《新水令·乐道套曲》:“晓屯蒙否泰交,知消长盈虚意。”新华日报1943.2.8:“在这民族运命否泰交替的春天,为着自由、平等、幸福的更好的将来,我们应该早自为计。” 

否往泰来

pǐwǎngtailái

解释见“否去泰来”。唐·林谔《石壁寺铁弥勒像颂》:“否往泰来,圣作惠出。”前蜀·杜光庭《胡璠尚书地纲醮词》否往泰来,灾生福过;考诸物理,斯为格言。

否臧

pǐzāng

①成败;善恶;优劣。否,恶;臧,善。易·师:“师出以律,否臧,凶。”孔颖达疏:“否谓破败,臧谓有功。”《魏书·元子思传》:“不付名至,否臧何验?”唐 白居易《议兵策》:“议之者颇辨否臧,用之者多迷本末。”《资治通鉴 唐纪五十三白居易上疏:此数人皆今之人望,天下视其进退以卜时之否臧者也。宋 范仲淹《用天下心为心赋》:“於是审民之好恶,察政之否臧。”《续资治通鉴·宋真宗景德三年》:“其两省諫官,并準有唐故事……限以迁官之年月,责以供职之否臧。”②品评,褒贬。《旧唐书·郑朗传》:“适来所记,无可否臧,见亦何爽?”唐 刘商《哭韩淮端公兼上崔中丞 诗》:“千载有疑议,一言能否臧。”宋 叶适题《陈寿老文集 后》:“审其所从,不求强同;贵其所与,毋为易得。趋捨一心之信,否臧百世之公,则何止於建安、元祐之文也。”

否终而泰

pǐzhōngértài

否:坏;泰:好,顺利。坏运到了尽头,好运就来了。《晋书·庾亮传》:“实冀否终而泰,属运在今。”

否终复泰

pǐzhōngfùtai

谓厄运终结,好运转来。《晋书·庚亮传》:“实冀否终而泰,属运在今。”

否终斯泰

pǐzhōngsītài

否:坏;泰:好,顺利。坏运到了尽头,好运就来了。南朝梁·徐陵《为陈武帝作相时与岭南酋豪书》:“夫否终斯泰,屯极则亨,若日月之回环,犹阴阳之报复。”

否终则泰

pǐzhōngzétài

亦作“否终斯泰”。谓闭塞到极点,则转向通泰。《易·杂卦》:“否泰,反其类也。”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时过於期,否终则泰。”南朝陈 徐陵《为陈武帝作相时与岭南酋豪书》:“夫否终斯泰,屯极则亨,若日月之回环,犹阴阳之报復。”

①中医指胸腹间气机阻塞不舒的一种自觉症状,有的仅有胀满的感觉,称“痞块”、“痞积”。②恶棍,流氓:痞子。地痞。文痞。痞里痞气。

痞块

pǐkuài

肚子里可以摸得到的硬块,是脾脏肿大引起的,也叫痞积”。伤寒病败血病、慢性疟疾、黑热病等都会发生这种症状。《聊斋志异 褚遂良》移时,腹中痞块,隐隐作解拆声。

①大。②古人名用字。《左传 吴许越成》越子以甲楯五千保于会稽,使大夫种因吴太宰嚭以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