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ěng

①两手托着:捧心(用手捂住胸,喻拙劣的模仿)。捧日。捧读(敬辞,读别人的文章等)。捧腹大笑。唐 李华吊古战场文苍苍蒸民,谁无父母?提携捧负,畏其不寿。②量词,用手能捧的东西:一捧红枣。③奉承或代人吹嘘:捧场。吹捧。捧哏。

捧到天上

pěngdàotiānshàng

比喻吹捧过分。林语堂《说福禄特尔与中国迷》:“中国的文化礼教,曾经被欧人称为世界最高的文化,捧到天上去。”熊召政《张居正》第四卷第十二回:“世宗皇帝晚年好斋谯,不但灭佛,还把道教捧到天上。”

捧腹

pěngfù

①用手捧着肚子。形容大笑时的情态。《史记·日者列传》:“司马季主捧腹大笑。” ②用以称笑,大笑。宋 苏轼《轼欲以石易画晋卿难之复次韵》:“鷃疑鹏万里,蚿笑夔一足。二豪争攘袂,先生一捧腹。”明 高启《题后》:“余旧闻达悟善诙语……虽贵富可畏人皆狎侮之,然人不以为忤,闻其说,莫不捧腹绝倒。”《聊斋志异 冷生》心大怪异,叩扉问其故,以实告,相与捧腹。

捧腹大笑

pěngfùdàxiào

用手捂住肚子大笑。形容遇到极可笑之事,笑得不能抑制。亦作“捧腹大喜”。 听了他讲的笑话,大家都捧腹大笑。西汉·司马迁《史记·日者列传》:“司马季主捧腹大笑曰:‘观大夫类有道术者,今何言之陋也,何辞之野也!’”

捧腹轩渠

pěngfùxuānqú

渠:通“举”;轩渠:形容笑的样子。形容笑得难以控制。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蓟子训传》:“儿识父母,轩渠笑悦,欲往就之。”

捧毂推轮

pěnggǔtuīlún

扶着车毂推车前进。古代帝王任命将帅时的隆重礼遇。《七国春秋平话》卷上:“燕王并大臣捧毂推轮,邀乐毅上黄金台,受天子百官之礼,与乐毅挂印为帅。”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三十一卷:一遇汉祖,筑坛拜将,捧毂推轮,后封王爵以酬其功。

捧袂

pěngmèi


①犹拱手。《北史·司马膺之传》:“及彦深为宰相,朝士辐輳,膺之自念,故被延请,永不至门,每与相见,捧袂而已。” ②指相见。唐 王勃《滕王阁序》:“今晨捧袂,喜託龙门。”《花月痕第五十回》:“这二人与荷生,八载分襟,一朝捧袂,伤秋华之宿草,喜春镜之罗花,真个説不了别后心事。”

捧日

pěngrì

①喻忠心辅佐帝王。《三国志魏志·程昱传》“表昱为东平相,屯范” 裴松之注引晋王沉《魏书》:“昱少时常梦上泰山,两手捧日,昱私异之,以语荀彧 …… 彧以昱梦白太祖。太祖曰:‘卿当终为吾腹心。’”唐 卢肇《除歙州途中寄座主王侍郎诗》:“驱车虽道还家近,捧日惟愁去国遥。”唐 钱起《赠阙下裴舍人》:“阳和不散穷途恨,霄汉长怀捧日心。”明 吴承恩《赠邑侯汤滨喻公入觐障词》:“敝屣官曹,惟切瞻云之念;括囊经济,犹悬捧日之心。”②捧着太阳。《陈书 本纪卷一高祖武帝陈霸先》夜梦天开数丈,有四人硃衣捧日而至,令高祖开口纳焉。③捧日营。参见“捧日营”。

捧日营

pěngrìyíng

唐宋时代侍卫皇宫的军队名称。宋·李元纲《厚德录》:“(王达)应募为兵,以选入捧日营凡十馀年。”《水浒第 七九回》:“(杨太尉)於御营司选拨二将,就於龙猛、虎翼、捧日、忠义四营内各选精兵五百,共计二千,跟随两箇上将去助高太尉杀贼。”

捧头鼠窜

pěngtóushǔcuàn

抱着脑袋,象老鼠似地逃窜。形容仓皇逃跑的狼狈相。《汉书 蒯通传》:“常山王奉(捧)头鼠窜,以归汉王。”宋·陆游《闻虏酋遁归漠北》:“天威在上贼胆破,捧头鼠窜吁可哀。”

捧心西子

pěngxīnxīzǐ

西子:春秋时越国美女西施。西子因心痛而捧心皱眉,仍然显得很漂亮。形容美女娇弱之态。战国宋·庄周《庄子·天运》:“西子病心而膑其里,其里之丑见之而美之。”明·汪廷讷《狮吼记·奇妒》:“娘子,我看你云鬓虽乱,意态更妍,恍若宿酲太真,绝胜捧心西子。”

捧足

pěngzú

①簇拥其足。《资治通鉴 卷二百四十九》(王)宗实叱(王)归长等,责以矫诏;皆捧足乞命。②指捧托其足,以示敬意。《资治通鉴 卷二百二十》上(肃宗李亨)捧上皇(宣宗李隆基)足,呜咽不自胜。明 宋濂 《金公舍利塔碑》:“故其在山也,捧足顶礼者,项背相望。”

pèng

椪柑pènggān:柑的一种。

pèng

①撞击:碰击。碰撞。碰壁(喻事情办不成)。碰碰车。碰钉子。②相遇:碰见。碰头。碰巧。③试探:碰运气。

碰和pènghé

亦作“碰湖”“碰壶”。指打牌。《官场现形记第九回》:“更兼魏翩仞或是碰和,或假称出门怱促,未曾带得洋钱,时常一二十、三四十,到新嫂嫂手里借用。”《天雨花第二四回》:“半城笑道,这等説是个老赌脚了,但时下兴作碰湖,不知苏兄可精於此道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