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 | niǔ | ①指可解的结。《说文》纽,系也。一曰结而可解。按:结而不可解曰缔。《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四十六》浙闽州县推排物力,至于牛畜,亦或不遗。旧法,即无将舍屋、耕牛纽充作家业之文。②器物上可以提起或系挂的部分:秤纽。印纽。③可以扣合衣物的球状物、片状物或其它形状的东西:纽扣。④操纵的机键;关键:《庄子·人间世》禹舜之所纽也。电纽。枢纽。纽带。⑤瓜果等刚结的果实:瓜纽儿。 |
扭 | niǔ | ①转动,扳转:扭过脸来。扭头。②拧断:强扭的瓜不甜。③拧伤:扭了腰。④身体摇摆转动:扭动。扭捏。扭秧歌。⑤揪住:扭打。⑥违拗:胳臂扭不过大腿。 |
扭亏为盈 扭亏增盈 | niǔkuīwéiyíng niǔkuīzēngyíng | 扭转亏损,增加盈利。目前工业企业扭亏增盈的任务还很艰巨。我们企业已经扭亏为盈了。《人民日报》1983.12.30:“这说明工业企业扭亏增盈的任务依然相当艰巨。” 柳建伟《英雄时代》第四章:“我和杨先生,这次是专门来听天宇拓展海外市场汇报的,同时还要到红太阳集团了解第三季度扭亏为盈的情况。” |
扭捏作态 | niǔniēzuòtài | 具有娇揉造作或夸张的性格,不是天然或自然的。我不喜欢你扭捏作态。 |
扭扭捏捏 | niǔniǔniēniē | 形容走路故作娇态或有意做作。也形容说话、做事不爽快、不大方。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四回:“那般娇娇啻啻,扭扭捏捏,就象那老怪的行动。”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七回:难为你说的齐全,别象他们扭扭捏捏的蚊子似的。 |
扭曲作直 | niǔqūzuòzhí | 比喻是非颠倒。你不要扭曲作直了。元 岳伯川《铁拐李》第一折:“兄弟,您哥哥平日不曾扭曲作直,所以不走不逃。” |
扭是为非 | niǔshìwéifēi | 扭:拗弄。指颠倒是非。硬将对的说成错的。元·无名氏《活拿萧天佑》第一折:“谁不知谄佞人是你一个王枢密,你如今扭是为非。” |
扭手扭脚 | niǔshǒuniǔjiǎo | 身体左右扭动。形容故作娇媚或有意做作。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49回:“你们休要扭手扭脚的。” |
扭搜 | niǔsōu | 硬挤。《西游记第三九回》:“哭有几样:若乾着口喊,谓之嚎;扭搜出些眼泪儿来,谓之啕。” |
扭头别项 | niǔtóubièxiàng | 别:转动;项:颈项。扭转头颅表示不悦。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2回:“幸是我那天不曾莽撞,不然今日之下,弄得一个扭头别项,一个泪眼愁眉,人生到此,还有何意味!” |
扭直作曲 | niǔzhízuòqū | 比喻是非颠倒。 |
扭转干坤 | niǔzhuǎngànkūn | 比喻从根本上改变已成的局面。 |
扭转乾坤 | niǔzhuǎnqiánkūn | 比喻从根本上改变已成的局面。刘白羽《第二个太阳》第三章:“他制定了一个‘华中局部反攻计划’,妄图依托湘、鄂、川、黔负隅顽抗,来改天换地,扭转乾坤。”刘斯奋《白门柳·秋露危城》第11章:“就更使社友们把左良玉看作能扭转乾坤的大救星。” |
扭捽 | niǔzuó | 揪住。《水浒传第一○四回》:“(那女子)被王庆就势扭捽定,只一交,把女子攧翻。” |
狃 | niǔ | ①因袭,拘泥:狃于习俗。狃于成见。狃以故习。狃于故常。毋狃旧习。狃于小安。狃于暂安。狃以为常。《资治通鉴 周纪一》彼狃于得地,必请于他人;他人不与,必向之以兵。《资治通鉴 晋纪二十六》秦王(符)坚每得反者辄宥之,使其臣狃于为逆,行险徼幸,虽力屈被擒,犹不忧死,乱何自而息哉!《资治通鉴 陈纪九》李充言于(杨)爽曰:“突厥狃于骤胜,必轻我而无备,以精兵袭之,可破之。”《续资治通鉴 宋纪二十九》辽主狃于南伐之胜,不听,丙午,诏诸道缮甲兵以备东征。《续资治通鉴 宋纪五十三》陕西转运使范样,狃于功利,权领州事,遽请修筑,未得报,辄自兴役。《续资治通鉴 宋纪六十》江、淮间,虽衣冠士人,狃于厚利,或以贩盐为事。宋 苏轼《晁错论》起而强为之,则天下狃於治平之安而不吾信。②忖也。《左传·僖公十五年》一夫不可狃。《续资治通鉴 宋纪二十四》是时契丹多纵游骑略深、祁间、小不利即引去,徜徉无斗意。(寇)准曰:“是狃我也,愿朝廷练帅领,简骁锐,分据要害地以备之。” |
狃于故辙 | niǔyúgùzhé | 保守、拘泥于旧方法,旧框框,不愿意改变。《元史·张桢传》:“臣愚等以为驭天下之势,当论其轻重强弱,远近先后,不宜胶于一偏,狃于故辙。” |
忸 | niǔ | ①忸怩指惭愧或羞涩的样子,引申为不好意思、不大方。忸怩(害羞,不好意思或不大方的样子);忸忸怩怩(形容人羞愧的样子);忸恨(愧恨)。《尚书·五子之歌》颜厚有忸怩。②通"狃"。习惯。忸忖(习以为常。也作忸忖)《荀子·议兵》忸之以庆赏。《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四十八》岁月既久,法以渐缓,赃过之吏,忸习宽政,日甚岁剧。 |
忸怩 | niǔní | 羞愧;踌躇,犹豫;形容羞愧或不大方的样子:她脱光了她,我也脱光了我。她脱得麻利而诱人,我脱得却有些忸怩,特别在此刻与她面面相对,我有一种登了台还不知道如何开演的尴尬。《孟子·万章上》象曰:‘郁陶思君尔。’忸怩。《聊斋志异 瞳人语》士人忸怩,吃吃而言曰:‘此长男妇也。’各隐笑而罢。《聊斋志异 褚生》见陈,忸怩不安。陈问:“何遽废读?” |
忸怩不安 | niǔníbùān | 忸怩:羞惭的样子。不好意思;心里慌乱。他说话忸怩不安地象一个大姑娘似的。茅盾《子夜》七:“在屠维岳的锋芒逼人的眼光下,这张长方脸儿上渐渐显现了忸怩不安的气色。” |
忸怩作态 | niǔnízuòtài | 忸怩:羞愧的样子。形容不自然;不大方;含羞做作的样子。你不要忸怩作态好不好。巴金《谈〈春〉》:“倘使小说不能作为我作战的武器,我何必化那么多的功夫转弯抹角、忸怩作态,供人欣赏来换取作家的头衔呢?” |
忸忸怩怩 | niǔniǔníní | 形容羞愧或不大方的样子。《尚书·五子之歌》:“颜厚有忸怩。”玛拉沁夫《茫茫的草原》第二卷:“她故意卖弄风骚的样子忸忸怩怩地又说:‘我是寡妇,我愿意你们来呀!’” |
杻 | niǔ I. | 古书上说的一种树。《山经·南山经》又东三百七十里,曰杻阳之山,其阳多赤金,其阴多白金。II. chǒu古代刑具,手铐之类。 |
钮 | niǔ | ①同“纽”。 ②器物上用手操作、转动的部分:电钮。③印章上端的雕饰物:虎钮。④姓。 |